这篇诗的背景,你可知道?
30篇 此诗也许是大卫在神停止了教训他的大瘟疫之后,奉献阿珥楠谷场(后来成为圣殿所在地 )的时候,写成的。 3节中也提到这次严重的疾病,可能是指大卫经历的疾病或者大瘟疫本身。
神怒气带来的痛苦只是一息间,但恩典却延续一生;回想一生,你的经历……
就像挨了医生一针一样,来自神忿怒的不舒服只有一会儿的功夫,而好的作用却要持续下去。就让神的忿怒成为一阵刺痛吧,这是在警告我们离开罪恶。
人往往自觉有了保障,便会忘记倚靠那能真正赐人平安的……
安逸无忧已使大卫甚么都听不进去了。尽管大卫知道自己的荣华和权力是神给的,可是当这些都落到他的头上时,他就骄傲起来。财富、权柄和名誉对人是有毒害的。它们会使人感到自足、安全,没有神也行。但这虚假的安全很容易破碎。我们不要陷入这种虚假安全的陷阱。我们要依靠神来求安全,这样即使属世的财产都失去了,我们也不会动摇。
圣经中常常提到穿麻衣……
麻衣是作为悲哀的标志而穿的衣服。
“我的上帝耶和华啊,我呼求你,你就医治了我。”
谈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时,我们可轻松了。然而,当有必要谈到我们的惧怕、孤独、内疚或需要被爱时,我们就变得像牡蛎一样闭口不言了。有时我们假装自己根本没听见,但事实是我们不喜欢自己所听见的。你听到配偶说需要你更多的时间,或是孩子说“我爱你”,当你没有做出回应,你也会听到他们叹息。你逃避,是因为你要么不知道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要么不想付出代价。我们都有地方逃避——工作、爱好或不需要以诚相待的感情,结果内心感到压抑;但我们每一个“逃避机制”都会使我们陷入更深的沉默循环中。上帝创造你,你需要去感觉、触摸并且表达情感。你要在面具后面躲藏多久,否认你那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以及没有表达出来的惧怕?
上帝说:“那人独自一人不好。”如果你不断否认自己的情感,你将经历不到美好关系所带来的喜乐。大卫不害怕向上帝承认自己感到软弱、悲伤、生气,或需要爱。他说:“我心里沮丧之时,从地极呼求你。”如果你无法向别人表达,那就从向上帝倾诉开始吧。祂为大卫所成就的,也能为你成就。因此,今天就转向祂,并开启医治之旅。
阅读: 诗30篇
祢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给我披上喜乐。——
从2013年起,金萍就开始对抗乳癌,但在结束治疗四天后,又被诊断出患有进行性肺病,只剩下3至5年的寿命。知道消息的第一年,金萍学习接受这事实,在上帝面前哀伤痛哭地祷告。到了2015年我遇见金萍时,她已将自己的处境完全交托给上帝,她活出了喜乐与平安,也影响周围的人。虽然有时日子依旧难熬,但上帝不断将她痛苦的煎熬,转化为满怀盼望的美好见证,让她能藉此激励他人。
纵然我们处于悲惨的困境中,上帝也能将我们的哀哭变为欢乐的舞蹈。虽然祂所施行的医治,并不总是符合我们的期盼,但我们仍可信靠上帝的作为。无论我们一路走来流了多少的泪水,却仍有无数的理由可以称颂上帝(4节)。我们可以在上帝面前欢呼喜乐,因祂使我们信心坚定(5-7节)。我们可以呼求祂的怜悯(8-10节),称颂祂将盼望赐给在伤恸中敬拜上帝的人。唯有上帝能将绝望的哭泣转化为满有活力、不受环境影响的喜乐(11-12节)。
我们在哀痛中,慈爱的上帝会安慰我们、以平安环绕我们,并加添我们力量,使我们经历祂的怜悯,并以怜悯待人。这位慈爱且信实的主,能将我们的哀哭转化为敬拜,让我们能从内心深处全然倚赖祂、颂赞祂,甚至欢欣地舞蹈!
上帝啊,相信祢能将我们的哀哭变为敬拜,求祢与我们紧密相连。
虽然我们无法确知具体详情,但圣经有多处暗示大卫因犯罪而患病,,。有些学者认为,大卫在历代志上21章的经历促使他写下诗30篇(参阅撒母耳记下24章)。那时,大卫骄傲地依赖自己的大军而非倚靠上帝,所以他数点军队,显示自己多么强大。上帝虽用危及生命的疾病惩罚大卫,但仍回应大卫的祷告而施怜悯拯救(3-12节)。在此之后,大卫买了一块土地,想要为上帝建造圣殿,。诗30篇的题注表明,这首诗是大卫为了圣殿的奉献礼所写的:“大卫的诗:献殿之歌”(新译本)
沈启智
阅读: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最近,我偶然找到了一些大学时期的日记,忍不住花些时间翻阅。读着读着,我发现从前我对自己的看法和现在很不同。那时我十分孤单,甚至对信仰质疑,几乎快要崩溃了。回顾这一切,让我清楚明白,上帝如何带领我来到一个更美好的境地。看见上帝温柔地领我经过那段岁月,也提醒我,现在我无法负荷的一切挣扎,将来有一天也会成为我经历上帝医治大爱的宝贵见证。
诗30篇是颂扬上帝的诗,诗人回顾过往,赞叹上帝医治、复兴的大能:从生病到得医治;从受死亡威胁到得以存活;从被上帝审判到享受祂的关爱;从哀哭到喜乐(2-3、。
这篇是大卫的作品。虽然他曾写下圣经中一些极悲痛的诗,但他也同样经历上帝奇妙的复兴与安慰。因此,他才能在诗30篇说:“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5节)。他虽忍受了许多痛苦,却发现更美的事:上帝大能医治的手。
此刻,如果你正伤心难过,需要鼓舞,不妨试着回想过去的年日,上帝如何带领你、安慰与医治你。当祷告求上帝帮助你相信,祂现在仍可为你施展大能。
主啊,当我们感到无法面对眼前的困难时,求祢帮助我们,回想祢过去的带领,
从中得到安慰与力量。
世上有四样小物,却甚聪明:25蚂蚁是无力之类,却在夏天预备粮食;26沙番是软弱之类,却在磐石中造房;27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28守宫用爪抓墙,却住在王宫。
,神创造昆虫,神供应它们,看顾它们。
箴30章列出六组由四件事物组成的话:四个邪恶的世代(11–14);四种不能满足的事物(15–16);四件不可测度的事物(18–19);四件不能容忍的事物(21–23);四种软弱但却聪明的动物(24–28)以及四种相当庄严的事物(29–31)。我们看24-28节蚂蚁、沙番、蝗虫和守宫。
一、蚂蚁夏天预备粮食
蚂蚁发育为完全变异形态。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1.蚁后: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又称蚁王,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2.雄蚁:或称父蚁。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3.工蚁:大头蚁工蚁又称职蚁。无翅,是不发育的雌性,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上颚、触角和三对胸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工蚁没有生殖能力。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虫及蚁后等。4.兵蚁:“兵蚁”是对某些蚂蚁种类的大工蚁的俗称。
1.无力: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体型小,是无力之类。我们一不小心,一脚就会踩死好几只蚂蚁。一人不能完成大使命,一人的能力十分有限。
2.合一:蚂蚁的体型小,单个无法生存,需要过群居生活,分工合作。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3.聪明:能辨明时候与定理,b在夏天预备粮食。凡遵守命令的,必不经历祸患,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时候和定理。夏天是收获的季节,蚂蚁知道在夏天聚敛粮食,在寒冷的冬天到来时,它们不需为食物所虑,
4.恒心:有句俗话:蚂蚁啃骨头。骨头虽硬,但蚂蚁不停地啃,就能啃动骨头。
5.殷勤: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7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8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蚂蚁的殷勤是自发自动的,不用谁去催促。我们服侍主也要殷勤不可懒惰,竭力追求生命的长进。
二、沙番在磐石中造房
1.沙番是软弱之类:沙番的希伯来文(Shafan)意思是“隐藏者”。英文版《圣经》用的是Rockbadger(岩獾),学名岩蹄兔(Hyraxsyriacus),形似天竺鼠,常被误认为鼠类或兔子,但在分类上却是独立的一群,属于哺乳动物,蹄兔(岩狸)目(Hyracoidea)、蹄兔(岩狸)科(Procaviidae)。生长在中东地区干河谷的岩蹄兔,体长40-60厘米,重2-4公斤,寿命约10年。主要吃草,亦食水果、花、芽。属反嚼而不分蹄之物,与骆驼、兔子、猪同列不洁畜类。
2.却在磐石中造房:沙番群居生活,据峭壁上而栖息,常在晨昏群聚行日光浴。性羞怯、遇警立刻躲进岩下藏身。牙齿及习性与家兔相似,但毛为红棕色,后腿不长。这里说沙番“却甚聪明”,A.晓得自己软弱无能,而不自恃;离开主我什么都不能做;B.在稳固的磐石中造居所,懂得平安不是靠已而是靠磐石;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神是我们的磐石。C.殷勤不懒惰。
圣经以此隐喻:人懂得寻求灵性的安全,而且坚持不懈,便是智慧。
三、蝗虫分队而出27
蝗虫是常见的农作物害虫。
1.蝗虫没有君王: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埃及地伸杖,使蝗虫到埃及地上来,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就是冰雹所剩的。”13摩西就向埃及地伸杖,那一昼一夜,耶和华使东风刮在埃及地上。到了早晨,东风把蝗虫刮了来。14蝗虫上来,落在埃及的四境,甚是利害,以前没有这样的,以后也必没有。15因为这蝗虫遮满地面,甚至地都黑暗了,又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和冰雹所剩树上的果子。埃及遍地,无论是树木、是田间的菜蔬,连一点青的也没有留下。
蝗虫没有君王,没有人指挥它们干什么,其实神就是它们的君王。神叫它们干什么它们就干什么。这是埃及地一次极大的蝗灾。
2.却分队而出;。蝗虫没有君王,却听从指挥,步调一致。同心合意。
约珥侍奉的年代,国内又发生了蝗灾,这是因着国民悖逆神,神刑罚他们。
四、守宫住在王宫28
1.守宫用爪抓墙:守宫是中国帝王家的称呼,其实就是壁虎,学名蜥蜴。蜥蜴四脚有吸盘,能在直立的墙壁上行走自如。
2.却住在王宫:守宫,守的是皇宫内苑。中国皇帝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为防止宫中淫乱,内监选取暗青色的小壁虎,装在青瓦缸中养在浓荫处,喂给朱砂。三年左右,壁虎七八斤重全身通红,捉出来用桑树皮裹住,放在瓦上烤干,碾碎入药,点在刚入宫的女子臂上,这个殷红似血的斑点就叫守宫砂。传说处女一旦破身,守宫砂就会消失。一旦发现有没被皇帝临幸过的女子臂上没了守宫砂,那就是欺君之罪,夷九族。守宫砂据说是东方朔传授给汉武帝的。
“守宫用爪抓墙,却住在王宫”的英文是:Lizards:youcanholdoneinyourhand,butyoucanfindtheminpalaces.原文可直译为“蜥蜴:你能用手抓住,却不能在皇宫里发现它们”。中文《圣经》的最初翻译者因句中的palaces而使用了带有中国特色的“守宫”一词,造成一般人对这句经文的费解。
从英文原意来解读:皇宫森严,任何人不得随便进入,即使是达官贵人。然而被人忽视的小动物蜥蜴,因为善于躲藏(也即避难趋利),自由自在住在宫里,不得不称赞蜥蜴的“聪明”与“能力”。
从中文原意来解读:蜥蜴四脚有吸盘,善于翻墙(所以叫壁虎),能够自由进出皇宫并躲藏在宫里,不得不称赞蜥蜴的“聪明”与“能力”。
神并不轻视他那些微小的生物。这四种生物都非常细小。你可以觉得它们微不足道,毫不重要,但神甚至看顾麻雀–31),他也肯定关心你–14)。
神的百姓是细小和少数群体。留意耶稣曾经对门徒说什么;在另一个场合,在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经文都有“细小”、“小力量”、“能力”这些词语比较和及!
神的百姓是十分聪明的。根据,他们是“十分聪明”的;他们受世界轻视,但在神眼中却十分聪明!
神的百姓在地上。24节说这些生物“在地上”我们也是这样。我们仍未在天上。
让我们留意为什么神的百姓“十分聪明”。
1.因为他们所做的准备在25节我们读到蚂蚁“在夏天预备粮食”;们并不强壮,但却十分聪明,为了前面寒冷的冬天作准备!很多人对物质都有这种本能:他们为将来作准备,但在个人和商业上有这样了不起的先见之明的人,却往往不大或没有为永恒作准备!他们好像那无知的财主一样–21)。你有没有为死亡和永恒作准备。,。有永不毁坏或衰残的产业是多么荣耀的事情;那是纯粹和不会褪色的,因此没有东西可以影响它的恒久这一切都在天上预留!
2.因为他们享有的保护我们读到沙番是软弱的,“却在磐石中造房”。沙番好像细小的兔子,没有什么防护,但却生活在磐石中不是在磐石上,而是在磐石中。那幅图画是清晰的:神的百姓也是这样。他们对圣洁的神那公义的审判没有任何防卫;他们无力对抗撒但和罪(林前?;他们唯一的避难所是主耶稣基督自己,他是万古的磐石。耶稣是罪人的避难所,圣徒的避难所,仆人的避难所–9),兵士的避难所。你看到这些细小的沙番吗?们在奔跑。为什么?因为危险就在附近。们向哪里跑?们向自己在磐石中的居所跑。看那些基督徒?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躲藏在哪里?和。但神的百姓聪明,还有第三个原因:
3.因为他们有伙伴关系27节告诉我们,虽然蝗虫没有君王,“却分队而出”。蝗虫总是一起行动;们永远不会单独工作。们通常以十万计地行动,们一起飞,令整个天空都漆黑一片,们降落在农作物上时,每一条草和每一片植物都立时被除去。们没有可见的领袖,但却在严格的纪律下朝同一个目标努力。这是教会在世上的图画。我们没有可见的领袖,没有可见的君王,但我们实际上是有领袖的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是不可见的,因为他在天上;而我们这些属他的百姓(好像蝗虫一样)则聚集在一起工作(林后?。这是我们有伙伴关系和我们享受的团契、。成为基督徒,与神的百姓在祷告、崇拜、苦难、施予和事奉中一起团契是多大的荣幸!这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
4.因为他们占有的位置28节告诉我们蜥蜴“可以用手抓着,但却住在王宫”。这肯定是说蜥蜴的持久、耐心和坚持,什么喜欢走进王宫!这告诉我们的超越地位。我们身为基督徒,占据的是什么地位?从找答案。主耶稣已经以我们代表的身份升上天上,我们这些属他的人“在他里面”存在天上。他是我们得胜的主,我们在他的胜利中与他联合;我们份于有他的生命这是我们占有的地位!不过,要留意我们要凭信心接受和经验这一切。好像细小的蜘蛛,我们要用手抓紧;换句话说,我们要认定这是真的,并留意保罗在那里怎样说。
这就是蚂蚁、沙番、蝗虫和蜥蜴或蜘蛛的信息。们向我们这些神的百姓说话:们的准备、保护、伙伴关系和位置们是“十分聪明”的!
综观《箴》30章,是雅基的儿子亚古珥对以铁和乌甲传福音,讨论什么是人真正的聪明。亚古珥开篇明义说:“我比众人更蠢笨,也没有人的聪明。我没有学好智慧,也不认识至圣者。……神的言语句句都是炼净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然后他举蚂蚁、沙番、蝗虫、守宫四种被赞为“聪明”的动物为例,论证:“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