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叫福音遍传万国万族的使命,我何敢忘记?只是我……
这位诗人有没有可能超越时间来看福音传遍大地呢?这首诗提到了大使命的实现,那时耶稣命令门徒,要他们把福音传到万国。就让我们加入使人认识救主的行列,传扬福音,分享福音,收获丰盛的福音硕果吧!
上帝阿!愿列邦称赞祢。愿万民都称赞祢。参考经文: ;;诗约翰叁书1:;;;;提要
本诗被人称为「宣教之诗(A missionary psalm)」,因为诗的内容关乎万民、万国、列邦、地的四极。圣经学者称本篇为旧约的主祷文。作者为万国蒙恩,万民得救而祈祷。本诗先是节录大祭司的祝福:「愿上帝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这儿提到三个祈求:(一)求上帝怜悯;(二)求上帝赐福;(三)求上帝光照。这三样正是每位信徒生命中不可少的。若没有上帝的怜悯,无一人能在主面前站立得住;若没有上帝的赐福,无一生命能得以存活;若没有上帝的光照,无一人能认识主,且与祂连结。亲爱的,这是我们所当祈求的。
今日的钥节:「上帝阿!愿列邦称赞祢。愿万民都称赞祢。」作者重复两次「称赞」,它可谓是本诗的中心。「称赞」原文「yadah」含赞美与感谢之意。「万民都称赞祢」这是千禧年国度的荣景,到那日以色列全家必得救,万民列邦都蒙恩,都要向上帝献上最大的赞美。诗人预见:新约中救赎之恩,将从犹太人扩及列邦、列国。正如上帝对亚伯拉罕的怜悯,赐福与光照:「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万国得知祢的救恩。」「道路(The way)」与「救恩( The salvation)」指的正是耶稣基督;。今天宣教福音事工是每一位信徒的责任,借着圣灵的感动和帮助,让这首诗中所描述的荣景,照上帝的心意成就。
默想1.诗人以信心宣告:「地已经出了土产,上帝就是我们的上帝,要赐福与我们。」作者三次提及上帝的「赐福」,7);四次强调对上帝的「称赞」,这两者之间必有关连。如圣经所言:「知道向祢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可见万民、列邦称谢赞美上帝之时,上帝赐福必然临到。2.「怜悯、赐福与光照」是使人得知主的道路和救恩的途径,如施洗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预言说:「因我们上帝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上帝要赐福与我们,地的四极都要敬畏祂。」何等大的恩典,上帝配得我们永远的赞美和尊崇。赞美的金言1.我们一定要敬虔的默想,不停的祷告,或者在敬拜中操练赞美的恩典。选2.在天堂没有异教徒逼迫他们离弃真神,罪恶也完全被关在天堂门外;信徒要在宝座前不断吟诗赞美上帝。──CH Spurgeon赞美的经文1.愿上帝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万国得知祢的救恩。2.愿万国都快乐欢呼,因为祢必按公正审判万民,引导世上的万国。上帝阿!愿列邦称赞祢,愿万民都称赞祢。3.地已经出了土产,上帝就是我们的上帝,要赐福与我们。上帝要赐福与我们,地的四极都要敬畏祂。赞美的祷告亲爱的主阿,救恩属乎祢,愿祢赐福给祢的百姓。地的四极都要敬畏祢,好叫世界得知祢的道路,万国得知祢的救恩。奉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
神啊,愿列邦称赞你,愿万民都称赞你。,5)
为什么神要求我们必须赞美神?
C.S.路易斯认为,正如人无论看重什么,都会不由自主地称赞一样,这些人还会不由自主地邀请我们加入其中,一起称赞说:“她真可爱!他真出色!你难道不认为这太棒了吗?”
因此,《诗》作者祷告愿万民都称赞神,他所做的实际上是每个人在谈到他们所看重的事物时,都会做的事情。对我而言,称赞神最大的困难是,我荒谬地拒绝承认神是最宝贵的,并且拒绝承认我们乐意做什么,我们情不自禁会做什么,以及我们所看重的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乐于赞美我们所享受的,因为赞美不仅是表达了喜悦,而且是成全了喜悦。因此我们很喜欢赞美我们所喜悦的,赞美使得喜悦更圆满。情人不停地告诉彼此,他们是多么美好,这不是出于恭维,而是若不表达出来,那种喜悦是不完全的。
于是,刚才的问题有了答案!因为直到喜悦在称赞中表达出来,喜悦才是完全的,所以我们称赞我们所看为至宝的。若是不允许我们说出我们看为至宝的、赞美我们所爱的、颂扬我们所崇拜的,我们的喜悦就不可能完全。
所以,如果神对我们的爱足以使我们的喜悦完全,那么他不仅需要将他自己给我们,他也需要赢得我们心里的称赞——不是因为他需要支撑自身的某些弱点或者弥补某些缺陷,而是因为他爱我们,期待我们的喜悦完全。而只有靠着认识他、称赞他——这位在一切存在中有至高荣耀的神,我们的喜悦才能得以完全。
如果他真的是为了我们,他一定是为了他自己!神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对他来说,寻求对他自己的赞美是最终的爱的行为,高举自己、颂扬自己是最崇高的美德。在他“为了称赞他自己的荣耀”而做所有的事情时,他会为我们保守,并且赐给我们全宇宙中唯一能满足我们渴望的——就是他自己。
弟兄姊妹,神爱我们!这爱的基础,就是神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都是为着他自己的荣耀。
阅读: 诗67篇
因为祢必按公正审判万民,引导世上的万国。——
在一个亚洲区的研讨会中,我在短短几小时内,听到了两段让人瞠目的谈话。首先,有位牧师谈到,他被误指为杀人凶手,枉坐11年的冤狱后才得以平反。另外,有一家人提到,他们为躲避家乡的宗教迫害而付出巨款,但答应救他们的人收了钱却背叛了他们。现在,他们已在难民营待了好几年,不确定未来是否还能拥有自己的家。
这两起事件都是公义不彰而使人受害,也是这个世界已经败坏的一个明证。然而,不公不义绝非永恒的状态。
诗67篇呼吁上帝的子民,要让败坏的世界认识这位上帝,好让世界充满喜乐。这样的喜乐不仅是回应上帝的爱,更因祂的公义彰显。为此,诗人说:“愿万国都快乐欢呼。因为祢必按公正审判万民,引导世上的万国。”(4节)
虽然,圣经的执笔者明白“公正”(公平且公义)是上帝的慈爱中重要的本质,但他们也知道,公正必须等到将来才能完全实现。在那之前,我们在这不公不义的世上,应该向众人传扬上帝的圣洁和公义。当祂再来的时候,我们将见“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天父,我们殷切等候祢再来,彰显公正,现在求祢帮助我们,能努力维护祢的公义。
你会特别关心那些被人忽视、被人误解或被人利用的人吗?诗67篇,表达了对世上这类人的关心。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诗人在开头的祝福,引用了众所周知的亚伦给以色列人的祝福,并正确地阐释上帝对祂百姓的心意,他说:“愿上帝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
这首诗讲到上帝对以色列的心意,但这不过是个开头。诗人更领悟到,上帝拣选一些人是为了要让所有人蒙福(2-7节)。上帝应许要让亚伯拉罕的后裔蒙福,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为了少数不配的人。上帝有更长远的计划和眼光,祂的目的是要藉着一位亚伯拉罕的后裔,让世上的万族万民蒙恩福。
这个心意藉着耶稣得以实现。耶稣的降生和受死向世人彰显出上帝的大爱,祂更拣选十二个门徒作祂的见证人,到各处去宣讲福音,要让万国万民都能得益处、蒙赐福。
【】愿神怜悯我们,赐福与我们,用脸光照我们。(细拉)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万国得知你的救恩。神阿,愿列邦称赞你,愿万民都称赞你。
1、怜悯:
怜悯的意思是患难中的帮助,看到遭受痛苦的人,动了慈心,这就是怜悯。比如,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先经过的祭司和利未人,他们看见那个被强盗打伤的人,硬着心从旁边走过去了,这是没有怜悯的心,而那位撒玛利亚人看到之后,就动了慈心去帮助他,这就是怜悯。所以,当主耶稣问那个律法师:“你想这三个人,那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时,那个律法师就说:“是那个怜悯他的”。他也知道,这就是怜悯。
神也会怜悯我们,神是最有怜悯的。圣经中,神多次自我宣告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我们在世界上生活,一生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痛苦的事情,神会怜悯我们。主耶稣道成肉身,活在我们中间,把上帝的怜悯也具体的显现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神是一位何等有怜悯的神。
在拉撒路的事情上,我们就能看到主耶稣的怜悯。拉撒路是马大和马利亚的弟弟,在这个家庭里应该父母都不在了,只有姐弟三人相依为命。两个姐姐照顾年幼的弟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位拉撒路年纪轻轻的突然生病死了,这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极度的悲伤,痛苦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拉撒路死了四天之后,主耶稣来到了这个家庭,我们看到主耶稣与死者的姐姐们一起哀哭。全本圣经中,最短的一节经文就出现在这里“耶稣哭了”,耶稣不是在演戏,他就像是在哭自己的亲弟弟一样悲痛,以至于在现场看见的人有人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的恳切啊”。主耶稣满有怜悯的心,他与悲伤的人一同悲伤,把别人的痛苦完全等同于自己的痛苦。我们今天蒙主拯救的人,有主耶稣生命的人,是否也能和主耶稣一样有怜悯的心,与哀哭的人同哭,把别人的难处当成自己的难处呢?还是我是我,你是你,别人死活与我无关的态度呢?主耶稣怜悯伯大尼这个蒙爱的家庭,来到坟墓前,让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又复活了,活活的交给他两位姐姐。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太震撼了,主耶稣对着坟墓喊道:“拉撒路,出来”!只见黑黑的洞口了,拉撒路裹着裹尸布就一跳一跳的出来了,解开裹尸布,一个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拉撒路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了。我相信,此时马大、马利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许兴奋的抱着弟弟哇哇大哭,泣不成声,比弟弟没有经过生病、死亡,要兴奋百倍千倍。不但,伯大尼这个信靠主耶稣的家庭如此蒙福,我们今天的基督徒也是一样,凡蒙神怜悯的人,都是这样蒙神赐福。
还有一次,主耶稣往一座称为拿因的城去传天国的福音。当他们走到城门口的时候,刚好与一支送葬的队伍相遇,将要埋葬的是城中一位寡妇的独一的儿子。我们可以想到此时这位寡妇是多么的悲痛。丈夫不在了,对她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无论再痛苦,至少还有一个儿子给她活下去的希望,现在这唯一的儿子又死了,这个寡妇真是痛苦的无法形容。送殡的人群、她的亲属虽然也同情她,但是,人的爱是很淡薄的。主耶稣最能体恤她的痛苦,【】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主动按下抬着的棺材,将已死的孩子复活过来,交给了这位母亲。
神对我们的怜悯,不单是在类似死亡这样重大的事情上,就是在许多小事上,他同样也怜悯我们。有一次主耶稣在推罗、西顿境内讲道,众人听完三天的道,带的口粮也吃光了,将要离开的时候。主耶稣怜悯他们,怕他们有路远的在路上疲乏,给他们用七个饼和几条小鱼行了一个神迹,让众人都吃得饱饱的回去。其实,他们即使饿着肚子回去,也不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无非就是比较饿罢了,或者他们自己辛苦的向别人或果树上、田地里找点食物充饥。但是,主耶稣还是怜悯他们,不要他们作难。我们经历也是这样,不但神在重大事情上怜悯我们,就是在许多很小的事情上,他也怜悯我们,让我们常常有惊喜。
2、赐福:
怜悯本身就是一种赐福,但是,经文在这里将怜悯和赐福并列,是让我们有所区别。怜悯是患难中的赐福,赐福就是指平安时保守、加添。神的赐福并不是只有在困难的时候怜悯我们,在平安无事的时候,同样可以赐福我们,让我们恩上加恩。神保守风调雨顺,神赐人物产丰收,神让咱们的家电、衣物、各种生活用品非常耐用,这都是神的赐福。
雅各在拉班家里,受到拉班的欺负,神都能赐福雅各,让雅各的产业逐渐增多。拉结生约瑟之后,雅各对拉班说,请打发我走,叫我回到我本乡本土去。请你把我服事你所得的妻子和儿女给我,让我走。我怎样服事你,你都知道。拉班对他说,我若在你眼前蒙恩,请你仍与我同住,因为我已算定,耶和华赐福与我是为你的缘故。又说,请你定你的工价,我就给你。雅各对他说,我怎样服事你,你的牲畜在我手里怎样,是你知道的。我未来之先,你所有的很少,现今却发大众多,耶和华随我的脚步赐福与你。如今,我什么时候才为自己兴家立业呢?拉班说,我当给你什么呢?雅各说,什么你也不必给我,只有一件事,你若应承,我便仍旧牧放你的羊群。今天我要走遍你的羊群,把绵羊中凡有点的,有斑的,和黑色的,并山羊中凡有斑的,有点的,都挑出来。将来这一等的就算我的工价。以后你来查看我的工价,凡在我手里的山羊不是有点有斑的,绵羊不是黑色的,那就算是我偷的。这样便可证出我的公义来。拉班说,好啊!我情愿照着你的话行。当日,拉班把有纹的,有斑的公山羊,有点的,有斑的,有杂白纹的母山羊,并黑色的绵羊,都挑出来,交在他儿子们的手下,又使自己和雅各相离三天的路程。雅各就牧养拉班其余的羊。雅各拿杨树,杏树,枫树的嫩枝,将皮剥成白纹,使枝子露出白的来,将剥了皮的枝子,对着羊群,插在饮羊的水沟里和水槽里,羊来喝的时候,牝牡配合。羊对着枝子配合,就生下有纹的,有点的,有斑的来。雅各把羊羔分出来,使拉班的羊与这有纹和黑色的羊相对,把自己的羊另放一处,不叫他和拉班的羊混杂。到羊群肥壮配合的时候,雅各就把枝子插在水沟里,使羊对着枝子配合。只是到羊瘦弱配合的时候就不插枝子。这样,瘦弱的就归拉班,肥壮的就归雅各。于是雅各极其发大,得了许多的羊群,仆婢,骆驼,和驴。
这里面还挺有趣的,拉班怎么改,神就怎么赐福雅各,想想真是奇妙。【】他若说,有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点。他若说,有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纹。雅各虽然这二十年受了很多对付,但是,二十年前后一对比,就看到上帝大大赐福雅各。二十年前,雅各离家的时候,是孤身一人,带着根杖过约旦河。二十年后,又过约旦河了,此时的雅各已经是有四位妻子,十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并有许多牛群羊群。
3、脸光照:
这是一个属灵的福气,神用脸光照我们,我们就会返照出神的光辉,也就是说,我们就会像神。大家知道摩西在山上40昼夜与神同在,当摩西下山的时候,他的脸上就放光,我们也要这样的活出神的形象。
诗人向神求这三件福,为什么要求这三件福呢?‘好叫’二字很重要,表示求神赐给我们福气的目的。好叫什么呢?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万民得知你的救恩。完整的意思就是说,求神赐福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得福,更是为了让别人因着赐给我们的福而得福。诗人的生命美就美在这里,我们常常向神求福分,就是只想到让我们自己得福气,没有想到别人什么事,这是自私的,是神不喜悦的祷告动机,但是,诗人想到的是让万国万民得福气。你若使别人得福,你自己就会更蒙福。你若是只想到自己得福,你的福气就会越来越少。神给我们的福气既包括属世的福气,也包括属灵的福气。二者相比,当然属灵的福气更重要。属世的福气会吸引一些人对神有兴趣,但是,更吸引人的是我们生命的气质,圣灵的果子。许多基督徒从物质方面看,他们或许并不富足,甚至还有些贫穷,在社会上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但是,他们的喜乐、满足,他们的家庭和睦,他们的善良温柔,是那些有着富足资财,有着优越生活的世人所没有的。因为金钱买不来这些,教育学不出这些,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得到。这样,就会吸引一些人愿意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信仰,为他们得救创造了机会。这是被动的吸引,我们还应该主动的去见证,主动地去传。若没有人传,怎么能有人信呢?等是等不来得救的人。
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亲爱的弟兄姐妹,主耶稣以高度概括基督徒的品质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求圣灵引导我们明白“盐和光”的比喻,以此严格要求自己,活出合神心意的品味,让生命历程充满美好见证,一切为了荣神益人。
一、耶稣基督对门徒的殷切期望
救主耶稣降卑来到人间,以大能和毫无瑕疵的生命,显明真是上帝的独生爱子。又以悔改重生的真理,教导我们脱离黑暗,进入光明。更以舍命流血牺牲在十字架上的大爱,替我们赎罪。凡因信称义,又接受圣灵洗礼的人,就归到基督耶稣的名下,成为新造的人。
“盐和光”就是救主对门徒品质最形象的比喻,也是对信徒影响力最殷切的期望,更是我们自我省察最具体的标准。所以主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十分明确地宣告基督徒不是演员,不是在世上权宜之计地做“盐和光”。而是在灵魂深处有基督的味道,行事为人有基督的亮光。
如果一个人在基督教会多年,仅懂得信仰的礼仪和宗教的形式,生命没有改变。人品只是在表面沾染了一点“盐”的味道,或涂上一些“发光”的颜料,做“盐和光”只是挂名的基督徒。有人曾经在人前大发热心和奉献,却不顺服主的旨意,拒绝走天国的“小路、窄门”,那么里面依然没有基督的生命。
主耶稣曾严厉指出“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弟兄姐妹,主的话绝对不是恐吓我们,实在是出于深爱而提醒我们,不愿我们有一人沉沦。主耶稣宣告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目的是要我们在本质上达到“盐和光”的标准,成为真正合神心意的天国子民。
二、你们是世上的盐
1、基督徒必须具有“盐”的品味。
“盐”代表圣洁。我们都知道“盐”是海水经过沉淀,滤去杂质,再经太阳的曝晒,那纯净洁白的结晶体就是盐。好比基督徒原本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经过天父的拣选、圣灵的光照,将我们从世界中分别出来,成为具有天国子民独特品味的一群新人。
“盐”具有防腐的作用。能防止腐化的扩散,阻挡败坏的进展,使必朽坏的变成了不朽坏。好比基督福音的影响力,使沉睡的灵魂苏醒,认罪悔改,浪子回头。特别当今道德日益沦丧,灵魂迫切需要拯救的时候,信徒就当藉着圣灵,以“盐”的品质来抑制腐化的继续。使放荡无度、罪中之乐的人们同化成为“盐”的一部分。
“盐”是世上最好的调味品。人生百味,惟有“盐”的味道最要紧。俗话说:“走遍天下娘好,尝遍天下盐好。”保罗说:“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比喻基督徒在人群中,讲话既温柔又智慧,与众人和睦。基督徒既是止息纷争的模范、又是崇尚美善的榜样,生活有滋有味。
“盐”(氯化纳)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电解质。具有稳定人体的渗透压,是医治疾病的良药。基督耶稣以全然圣洁的灵,与跟随他的人灵里相通,随时交流,达到心理平衡。基督福音倡导和谐社会,国泰民安;最终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安定,家庭蒙福。信徒在基督里,身、心、灵越来越康健美妙。
2、信徒当以“盐”的影响力,诚心挽回失丧的人。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代,道德标准正在滑坡的时候,基督徒不是独善其身,与世隔离。而是头脑清醒,现身说法,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传扬信靠基督重生得救、认罪悔改的真道。记住耶稣曾对行淫时被捉的女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下)我们已经靠主成为赦罪蒙恩的人,更要将盐的防腐作用渗透到灵魂深处,真心悔改,不让基督重钉十字架。
我们是世上的“盐”,就当以天国子民的规范要求自己,远离贪婪、淫秽、邪恶、纷争……首先洁净自己。然后劝勉同胞,用基督崇高的美德,去影响周围的人。所以雅各说:“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洁净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3、已经重生得救的人,千万不可失去盐的品味。
主耶稣特别提醒我们说:“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一般来说盐是不会失去咸味的,除非是假盐。有一种“岩盐”,提炼不纯,含有大量杂质。甚至整块岩石,仅有表面沾上厚厚的一层盐,当初咸味十足。等到表层的盐被溶解脱落以后,渐渐露出岩体本身,外形依然象盐,却毫无咸味。像虚假挂名的基督徒,因着心里不信的本质,“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也就是说我们应当倚靠圣灵重生,彻底除尽生命中不信基督的杂质,成为名副其实的真基督徒。时时处处持守纯正的基督信仰,敬虔度日,过圣洁的生活。保罗劝勉我们说:“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功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三、你们是世上的光
1、神是“光”的源头,使光明与黑暗分开。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由此可见,《圣经》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神是众光之父。“光”的本质就是照亮世界,同时将黑暗显露出来。“光”就是神的形象,真理的启示,生命的象征,信仰的本相。
惟有人类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所以主十分肯定地对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也就是说,基督徒必须与黑暗分道扬镳。耶稣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所以基督徒一生努力的根本,就是出黑暗,入光明,永远与神同在。
2、基督徒在世上,理当成为明亮的灯。
主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所以,我们都当像一盏盏会发光的灯。当然,没有人靠自身的血气,能制造出属天的荣光来。真光必须从神而来,透过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真道,使我们灵魂苏醒,心明眼亮,懂得饥渴慕义。就像电器接通了电源,才会显露应有的功能基督品质的荣光,成为人见人爱的新人。
所以主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也就是说,基督徒必须对耶和华神忠诚,以美好见证影响周围的人。在家庭或教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有基督徒的样式,人前人后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不是真基督徒,自己家里和同一单位的人最清楚。
当然星星之火(即散在个体),所发的光亮极其有限,既不深远,又难持久。所以主说:“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我有幸去了耶路撒冷,亲眼见到圣城的夜景,满山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整座山城代表高举基督的教会,每个基督徒就像一盏盏明灯,众多的灯光聚集在一起,就成了天国光明的京城。
3、信徒必须敬虔警醒,杜绝不发光的原因。
众光之城的亮化,在于每一位发光的个体。因为任何一位品格的好坏,都关系到整个教会的声誉。千万别小看某一个体的腐败,会使教会整体蒙受到羞辱。曾有人在笑话中说,某厂名因为部分霓虹灯泡不亮,令人啼笑皆非。例如“金华火腿厂”,因“火”字的两点不亮,成了金华“人”腿厂。比喻每一位信徒都应检查自己生命之灯是否明亮?千万不要因个人疏忽,而羞辱基督教会。
生命之灯不亮的原因很多。主提醒我们:“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斗”是计算容量的器皿。比喻人如果心胸狭隘,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必影响心灵的发光。惟有胸怀坦荡,乐意奉献,常存感恩的心,不计算人的恶,才能荣神益人。伟人亚伯拉罕,因为没有与侄子罗得计较,成为信心之父;约瑟没有与他的哥哥们计算,成为埃及的宰相;马利亚并不在意马大的控告,安静在主的脚前听道,“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下)
耶稣又说,人点灯不可放在“床底下”?“床”代表躺卧、享受的场所。比喻主的仆人应当勤快,时刻不忘主的使命。如果爱床超过了爱神,贪图安逸、懒惰、甚至沾染污秽,灵命必将萎缩,暗淡无光而毫无见证。
主还提醒人点灯,不要放在“地窨子里”,“地窨子”位于地底下,代表藏污纳垢之处。比喻人应当远离“光不易到达之地”,面对诱惑要格外谨慎!不可做见不得人的事,或在暗中钩心斗角、争名夺利、贪污腐化,罪污会使人畏首畏尾,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羞辱神的名。
当然生命之灯不发光的原因还有许多,特别是长久停止读经祷告,常年不参加聚会交流,圣灵的恩膏无法进到灵命的深处。因此生命之灯里面的油,被慢慢耗竭,灯光忽明忽暗,奄奄一息。就像愚拙的童女,平日“不预备油”,到了关键时刻,就眼睁睁地失去了参加新郎婚筵的机会。被关在门外,到那时再哀哭切齿也无济于事(参。
四、如何效法耶稣基督,以“盐和光”的品质荣神益人
1、活出“盐和光”的品质,见证重生得救的新生命。
主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这既是天父的命令,亦是上帝的应许。如果我们在自己所在的单位,相处半年以上,众人从未觉察到你有基督的信仰,很可能你的生命从未流露出“盐”的味道,行为上也缺少“光”的见证。
罪人之所以能从必死的地位成为永不灭亡的天国选民,全靠基督舍己的爱和圣灵光照,藉着十字架的光辉重生了我们,使我们成为神的儿女。所以分别为圣的关键,是鉴别生命中有没有“基督的灵”。
正如保罗所说:“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必须彻底倒空、并且洁净自己,靠主让圣灵充满,一生所想所求乃是活出基督耶稣的样式,让事实证明自己真是重生得救的人。
2、发扬“盐和光”的魅力,争分夺秒多做主工。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已经是世上的“盐和光”。活着就是神的恩典,存在就有服务教会的机会。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
然而“作光作盐”的目的,不是为自己建功立业,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那是偷窃神的荣耀,教会中尚有热心有余,灵命尚不成熟的人。他们好为人师,衣袋里装满了盐,使周围的人一接触就感到咸得发苦。
有人发光如同燃烧潮湿的木柴,只见浓烟,不见亮光,使一起相处的人睁不开眼睛。有人传福音急于求成,咬牙切齿,火烧火燎,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用“地狱”那不灭的火烧和不死的虫咬来吓唬人。恨不得当场叫人感动得“哀哭切齿”。
如此幼稚地“作光作盐”,结果欲速则不达。弟兄姐妹,“盐和光”的本质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品尝“主恩的滋味”,来感受基督耶稣的和蔼可亲,悔改重生在于灵里的心悦诚服。所以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3、“盐和光”是基督徒的本色,影响力的根本在于荣神益人。
“盐和光”是神的旨意在信徒身上的彰显。“盐和光”从不装模作样虚张声势,而是让暗处的人看到重生的希望,建立出死入生的信心。“盐和光”的品格,使周围的人渴慕里面要有耶稣的生命,柔和谦卑,心甘情愿地服侍弟兄姐妹。因此“盐和光”决不是刻意地自我表现,而是自然活出重生的样式。
曾有参加摩迪办的培灵会,学员们昼夜读经,禁食祷告,十分专心,觉得灵命大有长进。一天清早,学员们遇到摩迪就问:“老师,你看我们脸上有没有神的荣光?”摩迪说:“摩西从西乃山下来,他自己并知道脸上发光。”
真实的见证来自真实的生命。保罗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由此可知,“盐和光”的影响力,不凭自我感觉,而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荣神益人的关键,时时刻刻按神的旨意生活。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
亲爱的弟兄姐妹,“盐和光”的品格,热情而谦卑,勇敢而温柔,就像并不艳丽的茉莉花,恰似淡雅飘香;“盐和光”的影响力,就像夏日的凉风,使人心旷神怡;“盐和光”的见证,就像多结果子的葡萄树,花不显眼,恰因广传福音而果实累累,福杯满溢!“盐”为百味之首,“光”是神的形象。愿“盐和光”的比喻,时刻提醒自己,让我们影响更多的人重生得救,在地如同在天。阿们!
思考题
1、基督徒“是”盐和光,与“做”盐和光有何本质的区别?
2、“盐和光”在基督徒身上,有何明显的特征?两者的关系如何?
3、“盐”怎么会“失了味”?“失了味”的结局有何深刻教训?
4、“人点灯不发光”的原因有哪些?基督徒如何像明灯照在人前?
5、“盐和光的比喻”启迪我们如何“将荣耀归给在天上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