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耶和华啊,我要向你歌颂。」
大卫王给自己(1~4节 )及其政府(5~8节 )之道德标准的宣言,但要等到弥赛亚在将来的国度里才得以完全实行出来。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君王诗,王保证秉公义治理国家,并宣布作王的守则与方针,谨守与神所立的约。此诗如为大卫所作,当为供他自己或他儿子所罗门登基之用。诗中答应的为君之道,只有耶稣这位大卫的子孙才完全做到。全诗分两部分,前半(1~4节 )讲为王的行为准则,后半(5~8节 )讲施政的原则。
有的学者把本篇以迄一一〇篇称之为“诗中的诗”,或“小诗”,因为《诗》所用形式和主题大部分可在这十篇中找到,包括世界的创造、神与以色列先祖的立约、出埃及进迦南、被掳和归回,以及神的受膏者的最后的胜利和祂永远为王等信息。从结构上来说,本篇为引言,一一〇篇为结论。其间八篇的主题首尾呼应。一〇二和一〇九篇都是个人的求告诗,在急难的日子,求神垂听祈祷。一〇三和一〇八篇为赞美之诗,颂赞神的慈爱。一〇四和一〇七篇歌颂神的创造大功和祂在人中间奇妙的作为。一〇五和一〇六篇述说神在以色列人中所成就的大事和神的忠信。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有关君王的诗。
――《串珠圣经注释》
这首诗是大卫之作,谈论其政治哲学,是作为神政王国的君王,如何治世的君王诗。大卫不是作为至高的君王,乃是作为恳切祈求神慈爱与公平的谦卑圣徒。大卫的伟大在于他身居高位却如此卑微,在神面前努力按神的旨意施行统治,表现神政王国、以色列理想君王的形象。根据内容展开分成以下三部分:①切慕神的恩典(1-2节 );②决心过圣洁的生活(3-4节 );③决志要以公义治理国家(5-8节 )。
――《圣经精读本》
我要歌唱慈爱和公平: 慈爱与公平代表神的属性。大卫在代神施政时,欲从神寻得统治原理的核心。慈爱与公平协调平衡,才能实现最理想的统治。
――《圣经精读本》
忠诚(和合慈爱 )和公平界定了君王的主要职守,因为忠诚(希伯来文h]esed )令人想到圣约,这约首先将王和百零姓与神联合,再使他们彼此联合;公平则为统治者对百零姓的首要责任。这两项根本要事,一项主要是神和人的「垂直关系」,另一项主要是人与同胞间的「水平关系」,倘若处置得当,其他祝福必会接踵而来。试揣摩今日各个政治家会如何改写此节,或许会带给我们许多亮光。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君王应有的品性:他要追求慈爱和公平(1 ),要学习行完全的道,渴求神的援助和同在(2 ),更要远离恶事,不与坏人来往(3-4 )。
――《串珠圣经注释》
【】「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你几时到我这里来呢?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在我家中”。敬虔应该从这里开始,可是大卫却讽刺地在家里与拔示巴犯罪,破坏了他敬虔的生活(撒下一一 )。
――《诗雷氏研读本》
“家中”指王宫(看7节 ),为君王所居,也是施政的中心。
――《启导本诗注释》
若没有神的帮助,决不能达到完美的统治。诗人认识这一事实,首先求神的帮助。
――《圣经精读本》
接下来继续强调的,仍是积极的一面,主题为完全。无瑕疵和正直(和合本皆译为完全 )都包含这基本概念,就好像一件腐蚀不侵、妥协不成的事。你几时……之插句,透露出这是一场长期而寂寞的挣扎,亦反映出个人炽热的信心。在我家中一语,可惜却成了讽刺。大卫可以看出,敬虔的生活应当从这里开始,但他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此,结果其毒伤到全国。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要用智慧行。这是国王的决心,符合国王的心态。
几时?这是虔诚的人突然发出的问题,希望实现自己的决心。只有上帝完全进入他的生活,这才有可能。大卫强烈希望与上帝交往。
在我家中。敬虔是从家里开始的。
――《SDA圣经注释》
【】「邪僻的事,我都不摆在我眼前;悖逆人所作的事,我甚恨恶,不容沾在我身上。」
邪僻的事。直译是“匪类的事”。
在我眼前。大卫决心不看罪恶,,以致他的生活不会效法他所眼见的。我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喜欢看的东西所影响。“不听罪恶,不看罪恶,不说罪恶”。关于约伯对个人纯洁的重视,见,7。
不容沾。虽然我可能与罪恶接触,但马上就和它分开。“我们无法禁止鸟儿从头上飞过,但可以不让它们在我们的头发上筑巢”。
――《SDA圣经注释》
【】
大卫欲在神面前行事完全,断然决定铲除罪孽。从罪得释放的第一步,始于决志与罪争战,靠神大能的帮助得以完成。
――《圣经精读本》
现在写到要拒绝的事,还是以个人的行为来取舍。第3b节亦非例外,因为疏远之人(和合悖逆人 )所作的事之译文,不如「悖道者」(NEB )或「不忠诚的行为」(RV小字 )接近原文。这里的问题在肯定价值标准,而非选择同僚(5节以下才谈 );所举出的负面图画为偏离正路(参 ,屈服于另一种势力或其他的看法。倘若这种罪是由于软弱不坚,第4节的弯曲则比较是故意的:心思与意志都已扭曲,以致恨恶真道正路。
──《丁道尔圣经注释》
【】「弯曲的心思,我必远离,一切的恶人,我不认识。」
“我不认识”亦作“我不沾染”。王决不沾恶人,不涉恶事。
――《启导本诗注释》
「我不认识」:我不参与,不同流合污。
――《串珠圣经注释》
弯曲的(′iqqesh )。见。诗人在这里从个人的决心,转到在社会活动中作为领导人的决心。
――《SDA圣经注释》
【】「在暗中谗谤他邻居的,我必将他灭绝。眼目高傲、心里骄纵的,我必不容他。」
在暗中谗谤他邻居的: 指在暗地用谗毁绊倒对方的邪恶之辈。眼目高傲,心里骄纵的: 不能尽忠服侍长官。大卫将谗谤与骄傲列为阻碍其统治的主要因素,因为这些品格能瓦解秩序与组织,弱化国家与行政力量。
――《圣经精读本》
在暗中。私下秘密地。
我必不容他。作为国王,大卫决心在他的宫廷中不容忍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人。
――《SDA圣经注释》
【】
人事原则。他远离:①谗谤邻居、心里骄纵的人(5节 );②行诡诈的人(7节 );他看重:①诚实人(6节 );②行为完全的人(6节 )。
――《圣经精读本》
第5~7节显示他任命官员的准则,以及他所厌恶的人:钻营谋官、中伤对手(5a节 )、高抬身价(5b节 )、诡诈欺骗(7节 )。需要持定这种看法的,何止君王而已。而他的美好判断源自他本身的品格。一方面他「不能」忍受自高自大(5节这句否定比将不〔和合本必不〕的译法口气更强 ,另一方面,他竭诚欢迎那些对属灵的事与他看法相同的人,就是像他一样渴望(参2a节 )行为无瑕疵(和合完全 )的人(6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君王施政的原则:他立志铲除恶人(5- 7-8 ),只选召忠心和诚实的人作他的臣仆(6 )。
――《串珠圣经注释》
【】「我眼要看国中的诚实人,叫他们与我同住。行为完全的,他要伺候我。」
他必远离群小,只亲近行为完全的诚实人。“伺候”指协助朝政。
――《启导本诗注释》
行为完全的: 并非指人格上毫无瑕疵,乃是努力在神面前活的正直。
――《圣经精读本》
我眼。大卫决心注意让忠实的人成为他宫廷的重要成员。
行为完全的。见第2节。大卫希望自己的官员像他一样。选择的标准是内在的价值,而不是高贵的出身或天赋。大卫怎样要求自己,也照样要求别人。
――《SDA圣经注释》
【】
大卫决意要让可靠、公义、诚实和正直的谋士在朝中侍奉。
――《诗雷氏研读本》
【】「行诡诈的,必不得住在我家里;说谎话的,必不得立在我眼前。」
行诡诈的: 指不追求完全之道,却欲显得完全的伪君子。
――《圣经精读本》
,5;见;20:17注释。
――《SDA圣经注释》
【】「我每日早晨,要灭绝国中所有的恶人,好把一切作孽的从耶和华的城里剪除。」
他每日要施行公正。
――《诗雷氏研读本》
他保证去除国中一切恶人。“每日早晨”虽有每日早朝时的意思,但此处指保持“高度儆醒与有恒”。
――《启导本诗注释》
「每日早晨」:君王多在早上开庭裁判重要的案件。
「耶和华的城」:耶路撒冷。
――《串珠圣经注释》
5-7节的结论。大卫欲完全歼灭罪恶势力,预表耶稣基督打败所有罪与死亡的权势,。
――《圣经精读本》
最后一幅图画,描绘王正秉公行事(参-1节 )。每日早晨的画面表明,他不是慢吞吞的法官,让百零姓等得心焦、绝望;他乃是另一位摩西,必须由叶忒罗劝告,才不致「从早到晚」听讼。这里又有一个讽刺,在大卫晚年,押沙龙「得了以色列人的心」,因为每天早晨他都拦下众人,假称王不开庭。其实这很明显是个谎言(为什么押沙龙不等他们失望而返时 才拦住他们说话? ),但那时众人对大卫统治的早期热情,已逐渐冷却,所以可以听进这样的话。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每日早晨要灭绝。罪恶不允许延续。只要一出现,就要消灭。
耶和华的城。就是大卫的首都耶路撒冷。如果一个国家的首都在道德清洁了,全国就会效法她的榜样。
如果真的实行了本诗的决心,就会使国王得到大卫在,4所表达的赞美。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01篇 )】
1本篇中的君王与今日的政客有什么差异的地方?为什么这位君王如此独特?
2大卫对罪恶的憎厌与他分别为圣的心态给我们什么榜样呢。
──《串珠圣经注释》
【】
【留心行善】「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家是最难行完全的地方。在陌生人中间行事要比家中容易。你要知道人对他自己人总会好些。所以外面人怎样想、怎样说、那还不是最要紧,在家中寻常的生活的状况才看出真相来。
每餐吃饭都在一起,你仍完全有礼;当内心感到烦恼仍有自制;你要经常束紧腰带,洗脸梳头;要实现神爱的理想,这真是需要神格外的恩典。一次死,并不难,长久以忠心生活,就不容易。
在家中神要教育与训练你获得最大的胜利。要学成圣最深的功课,你不需要去培灵大会或特别的聚会,你只要在家中存完全的心,你会看到自己究竟到怎样的地步,你只是圣徒中最小的。在家中存完全的心行事,父神必来,住在你的家中。伯大尼的经验必重复在你家中。
只有完全奉献为神而活的人,才能体会「专一的心」;未认识神大爱的人,必无法测度其约束的大能。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你几时到我这里来呢?」
大卫蒙神的恩典,从伯利恒的牧野拣选他,使他不再跟随羊群,膏立他作以色列的君王;又引导保守他,脱离一切的祸患艰难,终于登上王位。这位合神心意的王,渴慕神的同在,想要寻得约柜,迎进大卫城,在那里建造永久的圣所。同时,他极愿励精图治,齐家治国,蒙神赐福。
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
你几时到我这里来呢?
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
我眼要看国中的诚实人,
叫他们与我同住。如果没有主的同在,无论君主,民主,还不都是空的?君是人,民也是人,暴君与乱民都是败坏的人,何来优劣之分?
如果领袖的家一团糟,如何能领国人,导国人?
如果恶人当道,老百姓哪会有好日子过?
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卫求告神的同在:“你几时到我这里来呢?”大卫城如果没有约柜为中心,就是空的,和吉甲并示罗等先时的大城没有两样。
知道不知道,有许多坏事,是好人作出来的?他们并不是存心为恶,而且有的时候是存心想要作好,结果却是相反。原因在哪里?是因为疏忽神的原则。所以大卫向神立愿,与民立约:“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就是留心遵行主的话;主的话是真智慧,可以保守人的行为,免于行恶得罪神。
作领袖的,不应该以为私生活和公众事务分开。大卫王知道,神不但鉴察审判厅堂,也审判暗室。
大卫立心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才可以有神的同在;但愿与力违,在实际生活上,一再的失败,而且败得很惨;家庭中丑事迭出,国政也所任非人,武将有跋扈的元帅约押,文臣有背叛的谋士亚希多弗,更不必说派系斗争,为了继承大位而闹得宫廷不宁。新约的基督徒,是因为信从主耶稣基督,才可以有神的同在,顺从神,遵行祂的旨意。
新约没有地上的圣殿,不注重外表敬拜的房屋,仪式;是重生得救的圣徒,成为属灵的圣殿,。因此,圣徒有内住的圣灵,在地上彰显神的荣耀。── 于中旻《诗笺记》
【】
昔时,有一农村妇人,散布谣言诬赖牧师,说他曾经作过某一恶事,不久广传各地方。过了半年,这位农夫生病甚重,自度必死,良心发现,就对她的亲属说:「我以前所讲的那个牧师的事不是真的,是我捏造出来的。」也曾向神认了罪,幸而不久病就好了。她到牧师家去道歉,牧师说:「我很愿意赦免你,不过你要替我作一事,你愿意吗?」农妇说:「不说一件,十件也可以的。」牧师说:「好,请你替我杀一只黑鸡,把鸡毛放在篮子里拿来给我。」妇人拿着鸡毛来了。牧师说:「请你拿着这篮鸡毛,慢慢地走在街上,每走三步,就丢一根鸡毛,假使街道都走完了还有鸡毛,你就爬到礼拜堂顶上把鸡毛倒下来。」妇人照样作了,就回来告诉牧师。牧师说:「请你再到街上去把鸡毛拾回来。」妇人凝视牧师说:「必定已经给风吹走了,怎能收回来呢?」牧师说:「你在当日毁谤我的话,出了你的口,入了人的耳,像这鸡毛一样,也是收不回来了,所以以后你说话应当小心。
」——林政杰《诗的讲章》
【 所谓“近朱者赤……”,我现有的朋友中,哪人对我的影响最大?】
大卫说他要注意“国中的诚实人”。换句话说,他将把那些属神的和诚实的人选为模范、交作朋友。我们的朋友和所认识的人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所以我们要接近那些对神和神的话语忠诚的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一百零一篇 行完全的道是否只是一个理想?但看看大卫……】
这首诗可能是大卫登基初期,在制定要遵循的准则时写的。大卫知道要过无可指摘的生活,必须得到神的帮助才行(101:2)。我们也可以过无可指摘的生活,只要我们:(1 )远离罪恶("弯曲的心事 我必远离 101:3),(2 )避开邪恶的关系("一切的恶人 101:4),(3 )灭绝谗谤(101:5),(4 )不容许骄傲(101:5);但我们必须让神的话语告诉我们生活的准则是甚么,才能做到这一切。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