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啊,求你留心听我的言语,顾念我的心思。」
向神祷告,或是出声的“言语”,或是没有发声的“心思”是神所知道的。他是“观察人心的。”我们内心的思想是最要紧的。
——包忠杰《诗注解》
“心思”。或作思想。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心思: 原指“无法形容的心灵祷告”。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诗人向神呼求,垂听他的祷告。“王”指神,祂是那最高的审判官。
――《启导本诗注释》
首段的祷文:诗人求神垂听祷告。
――《串珠圣经注释》
【】「我的王我的神啊,求你垂听我呼求的声音,因为我向你祈祷。」
在此另有一个祷告的方法、就是“呼求”。按着信徒的情形,或用安静的言语或用那说不出来的叹息,或在极窘迫之中,以大声向神“呼求”。无论如何或出声或不出声总是向父亲说话。请注意大卫称呼神用多少的名称,耶和华神,和王,都各有他的意思,各有代表信徒与神的关系。
——包忠杰《诗注解》
我的王我的神啊: 连续两次使用人称代词“我的”,表现诗人与神隐密的相交及对神的忠诚。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并要警醒。」
清早起来头一件事就是要向神说话,并听他的声音。大卫立了志,每早晨要向神开音。祷告的时候也要“儆醒”。这”儆醒”不但是防止的意思,免得受魔鬼的引诱;还有往上看的意思.既然向神陈明了心愿,就要指望要得着向神所求的。
——包忠杰《诗注解》
「我的心意」:应作「我的冤情」。
「儆醒」:是静候神的回音。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
若要神居住在心中,就断不能在心中存恶念。神是圣洁的,所以人若欢迎主来住在他心中,他的心就必须洁净。
——包忠杰《诗注解》
喜悦恶事……不能与你同居: 显现神性情之一 ——圣洁。委婉地表达神的圣洁,5,6节直接描述神对罪恶的忿怒。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求神伸张公义,不让恶人得势。因公义的主决不容狂傲、作孽、说谎、杀人等罪恶存留。
――《启导本诗注释》
【】
诗人强调自己住在主的居所,恶人本质上是神的仇敌。参考古代文化背景,希伯来特别强烈家庭意识,可以更切实感受诗人的表达。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祈求的基础:诗人知道恶人不蒙神悦纳。
――《串珠圣经注释》
【】「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恶的;」
「不能站在你眼前」:指不可以在圣殿里敬拜神,;
故他要倚赖这位嫉恶如仇的神引领他,使他不致偏离正道,像恶人一样犯罪(7-8 )。
――《串珠圣经注释》
【神爱罪人但憎罪恶,是否与上述信念有所冲突?】
记载:「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恶的。说谎言的,你必灭绝;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加强了这方面的思想:「耶和华试验义人,惟有恶人和喜爱强暴的人,他心里恨恶。」讨论这个问题时,最常被人引用的,就是;「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么,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
从上述经文可知,神对善与恶、好人与恶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在理论上(神学概念除外 ),「恶」是不存在的。但从不敬神的罪恶本质及恶行,以及魔鬼的作为,方可理解「恶」。根据圣经的描述,恶人及道德败坏者会喜悦恶人违背神的行动,乐于看见罪人违反神的道德律。因此,当好王帝约沙法与坏王帝亚哈联盟作战时,先知哈拿尼责备这位好王帝:「你岂当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呢?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你。」约翰壹书亦指出:「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罪人乐于作恶,违背神;但我们不可持罪人的态度,否则就会牵涉入他们的败坏行径里。因此,只有撒但喜悦罪人,他们背弃神,违反神的道德律。然而,神不会喜悦罪人,审判他们。因为神是公义的审判官,掌握宇宙。
然而,神对罪人尚持有另一种态度,这态度反映出神那深不可测及不可计量的恩慈。神爱罪人以及这个罪恶的世界,神甚至舍弃自己的独生子,牺牲儿子以救赎罪人。指出,「我们都如羊走迷……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这节经文的含义是,纵使罪人是撒但行恶的工具,被撒但利用来背叛神,神亦讨厌罪人这种行径;但神仍然爱罪人,向罪人施恩。基督替世人赎罪,他的死亡及复活胜过罪的权势,因而使罪人靠着基督可以脱离罪恶,成为神的儿子,进入信徒的大家庭内。神厌恶那些不悔改的罪人,定他们的罪。然而,神更有难以测度的恩典及慈爱——这神圣的爱,在十字架上一览无遗了。记载,「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换言之,神能够爱他所憎恶的人。他所厌恶的,是恶人的罪;他所喜悦的,是罪人悔改归向基督。怎能如此呢?因为当罪人诚恳地转离自己的恶道,相信基督之时,他就借着信而与基督连合了——神不会恨恶他自己的儿子,也不厌恶基督身体里的肢体以及圣灵的殿。诗三十篇的标题是否与其文意不配合?
依照马所拉抄本,诗三十篇的标题是「大卫在献殿的时候,作这诗歌」(中译参照中文和合本直译原书是「一首诗 献殿的诗歌。大卫的诗」——译按 )。综览诗三十篇,内容绝大部分都是描写诗人自己的经历——从仇敌的手中被拯救出来。另外,还在诗歌里祈求神,不要让诗人死于仇敌之手,却要保守诗人在有生之年内仍能服事神,与神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这十二节经文的内容看来,其实不适用于献殿的公开崇拜过程中。在此需要指出,纵使诗的每一个标题通常是清楚明白的,使我们藉题目而易于了解内容。然而,诗题并非受圣灵感动而编成的,并不属神圣经卷里的一部分。诗的内容,才是由圣灵默示而写成的无谬误的经文。因此,诗题最好被视为可靠的研读指引,在众多诗被编成一卷之后,才被加插入每一诗之中。
无论如何,当我们阅读紧接三十篇标题之前的第二十九篇,发觉诗二十九的内容极合于公开崇拜时诵读。诗二十九庄严宏伟,可与哈利路亚诗比拟。狄泰尔(J.W.Thirtle The Titles of theRsalms their Meaning and Nature Explained 2d ed.[London H.Froude-1905] )曾提出一个建议——有很多诗不只有诗题,还有置于结束部分的跋。由此看来,我们可以解释表面看来是与内容不配合的诗题,是因为当文士汇集编排诗成为正典时,附于诗后的跋令文士混淆了,使他们以为这些跋是紧接着那首诗的题目。故此,诗第三十篇的题目( 最低限度是这题目的前半部,「一首诗;献殿的诗歌。」极可能是诗二十九的跋;而诗题的后半部「大卫的诗」才真真正正是第三十篇的题目。假如上述基于推测而作的解释是实情的话,问题当可迎刃而解。
── 艾基思《旧约圣经难题汇编》
【】
神不但恨恶邪恶的行为,也恨恶行恶的人。“谎言”指虚假。
――《诗雷氏研读本》
【】「说谎言的,你必灭绝;好流人血弄诡诈的,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四至六节中有七个名称代表神所恨的人,就是:作恶事的,恶人,狂傲人,作孽的,说谎言的,好流人血的,弄诡诈的,一切亲近神的人当然远离这些。神对这些人的态度一步一步的更严重如下:不喜悦,不能同居,不能站在他眼前,恨恶,必灭绝,憎恶,神向恶人的忿怒,也是一日一日的增加,一直到审判的日子。
——包忠杰《诗注解》
【】「至于我,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
“至于我”是大卫个人的志愿,他不顾恶人怎样多,恶人怎样兴旺。他总是立了志向一定要走公义正直的路,恶人虽不能与神同居,大卫因自己心中无愧又因神丰盛的慈爱就可以放心的进入神的居所。
——包忠杰《诗注解》
“慈爱”。希伯来文是hesed,意思是“坚定不移的爱”。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凭……慈爱: 圣徒的义并非来自于高尚的伦理情操,是凭神的慈爱。“慈爱”可解释为“无限的慈爱”,原指在神与百姓所立的契约中双方的相爱关系。神的慈爱是信实地保守并祝福自己的百姓,以色列的慈爱是按照约将顺服、忠诚献给神。下拜: 字面意思“匍匐在地”,敬拜的人面向至圣所跪在祭坛边院子里的场面。以色列人被掳到远方,不能再上圣殿礼拜,只能面向至圣所方向祈祷。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只有正直的人能进到神面前,因神慈爱且公正。恶人要是继续偏行己路,即令进到殿中,也不会蒙悦纳。
“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是说神领他走在正直、平坦、没有梗阻的道路上。“慈爱”的希伯来原文作hesed,为神圣且坚定不移的真爱。
――《启导本诗注释》
【】「耶和华啊,求你因我的仇敌,凭你的公义引领我,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
神若引领我,我就必走平坦的道路,不是凭我的公义,也不是走我所要走的路。凭神的公义,走他的路,就必亨通。
——包忠杰《诗注解》
大卫希望跟随神走公义和正直的路。
――《诗雷氏研读本》
【】「因为他们的口中没有诚实,他们的心里满有邪恶,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谄媚人。」
这就是人类在罪恶中的真像。人若心中满有邪恶怎能叫他再成为圣洁呢?只有主耶稣的宝血并他复活的大能纔能成就这样的奇事。还有比敞开的坟墓更可厌恶的事吗?他们口中所发的恶言正像死人尸首所发的臭气。
——包忠杰《诗注解》
“敞开的坟墓”。即腐败和危险。
――《诗雷氏研读本》
「邪恶」:应作「毁灭」;恶人满肚子计划要毁灭他人。
「敝开的坟墓」:恶人的口舌像敞开的坟墓一样永不满足,不停用话语去害人。
「谄媚」:这词在希伯来文有谋害的含意。
――《串珠圣经注释》
敞开的坟墓: 不是指“挖开的坟墓“,指为埋葬死人预备的空坟。以色列人在自然石窟或悬涯峭壁挖洞穴安置尸体。敞开的坟墓象征灭亡。引用、概述这首诗描写的恶人特点。谄媚: 恶人谄媚的样子,仿佛伊甸园怂恿夏娃犯罪的蛇。“谄媚”意为“使其显眼”、“使其突出”,必伴随使人骄傲的诱惑。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诗人指责敌人说谎、邪恶,求神伸冤。“敞开的坟墓”代表污秽的内心的出口。敌人攻击诗人最常用的武器是“舌头”(语言 )。中国人说:“积毁销骨”,可见恶毒言语之可怕。这些人用谎言、毒语打乱神所建立的人间关系,疏离臣民对王的信任。这等于“背叛”神。
――《启导本诗注释》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刑罚恶人,证明他本人无辜,只是遭了恶人诬告。
――《串珠圣经注释》
【】「神啊,求你定他们的罪。愿他们因自己的计谋跌倒;愿你在他们许多的过犯中把他们逐出,因为他们背叛了你。」
大卫将自己列在神一边。这些仇敌并不是大卫私人的仇敌,若是如此,他就应当赦免他们。但是这些人是“背叛了”神,因为他们没有回头的心,神的忿怒,不能不落在他们身上。
——包忠杰《诗注解》
大卫求神给予仇敌公平的惩罚。
――《诗雷氏研读本》
跌倒……把他们逐出: 显明神审判罪恶和罪人的属灵权威。神一直以慈爱忍耐恶人,有朝一日,他要行使自己的司法权,究查罪恶,起诉罪人。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诗人强烈呼吁神施行公义。在这腐败的世界,惟有神的审判台是真正公义的法庭。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凡投靠你的,愿他们喜乐,时常欢呼,因为你护庇他们;又愿那爱你名的人都靠你欢欣。」
简捷的喜乐不是由于自己的环境或自己所有而来的,乃是因神并他丰盛的慈爱。他是我们的喜乐,“要以耶和华为乐”。
——包忠杰《诗注解》
诗人为一切敬虔的人祈求。希伯来人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和人分不开,爱神的名字就是爱神自己。属神的人可以呼求祂的名,神就护庇、搭救。
――《启导本诗注释》
愿他们喜乐: 喜乐不是因仇敌被歼灭,乃是认识到神同在,倍受煎熬的灵魂在神面前得以恢复。这喜乐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属世的,乃是超越的,不能被夺去。你名: 神将自己启示给人。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
结语:诗人深信当他的冤情获洗脱之时,所有投靠神的人会为他雀跃欢欣,因神的公义将再一次显明出来,证明神实在保护义人。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你必赐福与义人。耶和华啊,你必用恩惠如同盾牌四面护卫他。」
此处所提的盾牌是一个大的,能护全身。神的恩惠是够遮蔽信徒全身的。仇敌无法来伤害我们。这是何等安全的避难所,“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包忠杰《诗注解》
【诗五】
在这个人的哀悼诗里,大卫恳求神应允他早晨的祷告(1~3节 ),描述神对罪的恨恶(4~6节 ),求神凭公义引领他(7~10节 ),并因神的保护与祝福而欢乐。“用吹的乐器”。可能指用笛子伴奏。
――《诗雷氏研读本》
这首通称作“清晨之诗”的诗,属个人受毁谤求告神之作。敌人狂傲、作孽、好流人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诗中强调晨更的重要,藉祷告与神交通,接受神的训诲和供应,才能战胜恶人,过美好属灵生活。
题注中“用吹的乐器”只见此处,意义不明;可能指伴奏的乐器用笛。题注其他部分看“本书的题注”条。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受诬告时所作的祈祷诗。
――《串珠圣经注释》
祈求保守自己脱离恶人之手。诗人大卫仍受仇敌威胁,与第3,4篇相似。大卫积极、强烈呼求神惩戒报应恶人。可能在早晨献祭之前由祭司朗诵,或独自敬拜时吟颂。根据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呼求引领与保守的祷告(1-6节 );②义人的福祉(7-12节 )。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思想问题(第5篇 )】
1当大卫受诬告、含不白之冤时,他是否认为这只是他个人与敌人之间的事?
2神与恶人有什么关系?今日你处身的环境是否恶人横行,甚至得逞所欲?他们的结局会怎样?
3你是否有仇敌?他们与你为仇是因你的恶或是因他们与神为敌?若要申明你的善,你要怎样对待他们?。
──《串珠圣经注释》
【】
「百万人之福音」一书中记着一个真实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一天一位到医院求诊的男子看到在旁工作的宣教士,很惊讶的说:「先生就是前日我们所见的那人。」那宣教士听了奇怪,那男子又说:「老实说,二三周 前我们五六人遇见你们时,决定对你们行动,所以偷偷的跟踪你们。到晚上你们睡在山脚下,当挨近你们时,发现有十六个士兵保护着你们……。」那宣教士一笑置之,不再深究那事。回国后,一日与其友言及此事,二人共查日记,竟然发现正在那日,其友和另外十五人曾为他祷告!诸位,十六个祷告者就是十六个士兵,祷告之力是何等之大!圣经记着:「祈求耶和华的,他必听你,在患难之日要祈求耶和华,他要救你,你要荣耀他。
」——林政杰《诗的讲章》
【 稳定增长的关系,是基于稳定的投入。我与神的关系也是这样?】
与神建立亲密关系的秘诀就是每天早晨热切的向祂祈祷。经常交往是维持友谊的途径,也是与神保持紧密关系的必要条件,我们须要每日与神交通,你有没有固定祈祷和读圣经的时间呢。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宋尚节博士将祈祷比喻「机关枪」。,这一段故事,描写亚玛力人来到利非丁与以色列人争战,摩西站在山上,何时举起手,以色列人就战胜敌人,摩西何时垂手,亚玛力人就战胜以色列人;我们何时祷告即可得胜魔鬼了。保罗说,我们祷告,①要随时,常常祈祷不可灰心,奥古斯丁的母亲为儿子三餐之前祷告,连续十几年,儿子最后悔改。②要多方(用各样 )祷告;内地会的戴德生,青年的时候,面向中国大陆地图跪下祷告,又有英国传道人为中国人的得救,一个一个提起名字祷告,拯救许多人。③儆醒不倦的祷告;慕勒牧师一生为两个人得救祈祷六十二年三个月五天零二小时,当他要临终时,另一个传道人接续祈祷,不久这两个人信主,如同祈祷的接力。各位兄姊,你的祈祷,是否如此随时多方不倦呢。
——林政杰《诗的讲章》
【】
「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
我们应注意祈求的次序。人要去拜谒地上的君王,必须事先仔细考究怎样以最好的方式提出请求。他总该有适当的理由可以呈请,合宜的方法来禀明。在进入我们的父大君王面前,我们在门坎上先站片刻,再预备一下我们呈请的步骤。
我们在充忙间祈求,当然是一件错误的事,可惜我们多时的祷告就只是这中情形。我们没有专心为同一件事项恳切祈求,缺少谦卑与敬虔;没有将这案件说明,像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城代求一样。
试思考主祷文的次序:在未祈求神的恩惠之前,先有心灵的仰慕与谦恭,求了神的旨意之后,才求日用的饮食。先求赦免,再求脱离凶恶。再看主大祭司的祈祷,在约翰十七章记载的次序:祂先为属祂的人代求,再为世人祷告。进入祷告的殿,有连续的庭院——认罪悔改、歌颂赞美、断断续续的词句、并有代求,正如教会的祈祷仪文一般。同时要记得祈祷必须完全自然。当心灵走上圣殿的台阶,拾级而上,要欢然地坚信神温和的爱,祂是等候的父神。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德国曾有一位开药房当药剂师的基督徒见证说,于冬天早晨睡眠是最甜蜜的,但常有人七早八早敲门叫醒买药,有时三四次之多,他年少贪睡,被人叫醒非常生气,曾有一次很早很早,一小孩来买药,他心里不高兴,没有仔细察看药瓶,错拿了药给小孩,小孩走后才发现药不但不能治好那病,反而能致病人于死,就满心恐慌颤抖,于是跪下祷告,求主赦免他的疏忽贪睡之罪,并且保守这病人不要吃他给的药;祷告完毕后,正为不知他家住何处而发愁,不久又听见敲门声,门开一看就是那起先来买药的小孩,哭着说:「我在你这里买药回去,只想快点到家给父亲吃,所以拼命奔跑,不小心失足跌倒,瓶子破了,药都倒出去,求你再给我一些药吧!」这基督徒药剂师听了非常高兴,立刻再去拿给小孩,并感谢神于清晨听他的祷告,而不致于误杀了人。
——林政杰《诗的讲章》
【】
【亲近神】从前有一位生意人带了不少现款,途中不幸遇到几个强盗抢去所有银款,这生意人恳切求饶,有一个人说:「我们现在饶了你的命,将来你不会饶我们的命。」说完就用刀刺他的心。这人将死的时候,突然有一群乌鸦在他头上飞来飞去,他在绝境中就喊叫说:「乌鸦呀!给我报仇!」那几个强盗听了笑说:「乌鸦那里会替你报仇呢?」后来官厅发现谋财害命的案件,派出侦探查缉凶犯。有一夜晚,这班强盗正在酒楼喝酒的时候,忽然有一群乌鸦在他们头上飞来飞去,其中一人说:「乌鸦报仇了!」恰巧给侦探听见,马上将这班人捉到官府去,他们不服,对审判官说:「我们都是好人,是做生意的,为什么拘捕我们呢?」审判官说:「乌鸦报仇了。」强盗们听了什么也没有说就服罪了。
——林政杰《诗的讲章》
「至于我,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
世界上到处可以看到恶人发达。神“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也许这还不难接受;但当烈日暴雨的时候,恶人夺去义人的伞,岂不太也过分?
人可能会想:为甚么神似乎不管,让这些不幸的事临到义人身上?为甚么作恶的人反而昌盛?这宇宙像是没有一个伦理的规律。于是,有的人就他们所看到的现象,当作选择行事的标准,看甚么有利就去作。
诗人在世上住得久了,自然也看到,经历到那样的事实。但他不仅看见那些,他能看得更远。因此,当他早晨起来,张开眼睛,就想到会遇到甚么事。所以他向神祷告说:“耶和华啊,早晨你必听我的声音;
早晨我必向你陈明我的心意,
并要儆醒。”我们在一天当中,要作许多的选择与决定;这些决定所带来的后果,并不都是快乐适意,有时会是受苦,遭反对,遇迫害。你是否会为这些决定后悔?会问:“我这样作值得吗?”还是不问后果如何,为主站稳立场?
实际上,“为主值得吗?”的另一思维方式是:“主值得我为祂吗?”诗人比较恶人和义人的情形:因为你不是喜悦恶事的神,恶人不能与你同居。
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
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恶的…
至于我,我必凭你丰盛的慈爱进入你的居所;
我必存敬畏你的心,向你的圣殿下拜。
耶和华啊,求你因我的仇敌,凭你的公义引领我,
使你的道路在我面前正直。恶人如果发达了,许多人会称颂他的成功,以他为领袖,作榜样。不过,在公义圣洁的神那里,他是无分无关的,连沾边近前都不可能。神不问你有多少钱,要问你有的钱是怎样来的。义人所选择的是神,他看事奉神是值得的,凡事要照神的旨意,讨神的喜悦,因此就遵行真理。他能够亲近神,可进入神的居所,与神相交;神引导他行义路。并不意外的,要遇到仇敌的迫害,神却能使他在患难中站立得住,赐福给他,并且神的恩惠慈爱随着,四面保护,十分安全。
── 于中旻《诗笺记》
【】
近代历史告诉我们,法国在边境地方筑了一条很坚强的防线,名叫马其诺防线。这是用来防御德国侵略的。法国政府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来建筑这条防线,据说可以抵御任何的袭击,可以说是世界最坚强的防线之一。但是后来,德法战争时,终究被德军攻破了,法军伤亡甚众,被俘虏的也有好几万人。为什么有了马其诺防线的防御,法军仍然会失败呢?原来德军进攻不是由前面来,乃是绕过防线从后面来,所以他们就不能不失败了。而且法国军队,平常多以为这条防线是最坚固的,心里有恃无恐,并没有儆醒,反而常常在防线的地下室中饮酒跳舞作乐,在战场中还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因此当德军从后面来进攻时,他们简直毫无抵抗的能力,以致一败涂地,束手就擒了。
今日每一个活在世上的基督徒,在属灵方面也正如法军在防线中一样,随时都有被撒但魔鬼试探引诱的机会,若不儆醒祷告,也难免失败在魔鬼手中的。主耶稣教训我们要儆醒祷告,免入迷惑,就是这个原故。
——林政杰《诗的讲章》
【 最小的沙粒,也可以成为最大的绊脚石。此刻,可有一些生命中的沙粒在影响着你?】
世上不存在甚么“微小”的罪恶,因为即使最小的罪,神也不容忍。随着我们属灵生命的成长,对罪的敏感度也会增加,你对于生命中的罪恶有甚么反应呢?是麻木、轻忽、失望,还是满不在乎(或与己无关 )呢?神使我们对罪恶警醒,我们必须存着这种心态,绝不与罪妥协,并愿意悔改。每一个信徒都应该努力追求对人宽容,但对自己或别人的罪恶却不能宽容。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爱比一切东西有力量,神的爱更是如此。我,经历到了吗?】
大卫因为被谎言攻击而陷入烦恼中。他祈祷,相信神的爱不单会安慰他,更会为他伸辩(5:11)和保护他。我们常常误以为爱是善良柔弱,但神的爱比我们所面对的罪更加有力量。
──《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五 举目望天】
司提反是一个信心坚定,被圣灵充满的人,恶劣的环境使他结束了旅世的行程,但他举目望天,就看见神的荣耀,。他和许多圣徒一样,知道「这世界不值得他们居留」
,于是主耶稣决定让司提反进入天堂——在那里会见一切得胜的圣徒!
司提反「专心于天上的事,而不是地上的事」,因此被圣灵充满,欢欢喜喜回到「远比地上更好」的天家,和基督同在。保罗在说:「我认为我们现在的苦难,若是跟将来要明显给我们的荣耀相比,就算不了什么。」
让我们效法司提反这第一位殉道者的典范,我们不要只看地上人间混淆的环境,而应举目望天,去看神和圣子耶稣的荣耀,如此,我们才能看见信仰的异象。当我们定睛于「神的荣耀」,则我们无论经历何事,都必心胸坦然满有平安。
一位经常爬得很高来清洁烟囱的人,有人问他不致摔下来的秘诀,他说,我不看地上,因为那样我心情会紧张,我始终举目望天,我知道我是最安全的。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