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133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上行之诗。)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上一篇让我们看见一个与神联合的上行之人,本篇则让我们看到,如果一位上行之人与神联合,必然会「弟兄和睦同居」()),门徒「彼此相爱」()),圣徒彼此相通())。
一个人爱神容易,爱不可爱的人很难;在至圣所与神相交容易,在教会中与造型各异、背景不同的肢体「和睦同居」很难。但人若「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就必定愿意与弟兄相交());人若是「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因此,弟兄能否「和睦同居」、肢体能否「彼此相爱」,是信徒属灵光景的一个标志。
凡是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已经得着了合一的生命,在地位上成了弟兄;但肉体却使我们彼此纷争,给合一带来了许多难处。因此,我们只有肉体经过了十字架的对付、旧人经历了神面前的破碎,才能真正地成为基督身体里的肢体()),「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这在神的眼中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2「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3「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贵重的油」()),指膏立祭司的圣膏油()),「亚伦」())代表大祭司,大祭司的身体预表基督的身体。膏抹大祭司的圣膏油流满头和须,浸染衣袍,是为了将他分别为圣、归神使用。「弟兄和睦同居」()),也是圣灵工作的结果,圣灵就像浸透基督身体的圣膏油,把不同背景的肢体分别为圣、合而为一,满有从神而来的喜乐和生命。
「黑门」())位于北方,是以色列的最高峰,草木郁葱、雨露丰沛。百姓三次上耶路撒冷守节的时间都是旱季;「弟兄和睦同居」,就像缺水的锡安山获得黑门山的露水一样令人向往。我们如果都能接受十字架的破碎,就能在基督里「弟兄和睦同居」;天上「永远的生命」())就会像甘露一样,降在锡安山、降在教会里,让每一个肢体都能活出真实、活泼的生命。
上图:黑门山在以色列的最北部,海拔2814米,是以色列的最高峰,位于东黎巴嫩山脉的南部。「西连」是黑门山的腓尼基名。1967年六日战争以后,黑门山的南坡和西坡被以色列控制。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家庭之爱

这篇诗赞颂弟兄之爱。我们曾看过,神立约之爱是‘排他性的’,那即是说,神将祂的爱固定在某一个子民身上,在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时间,用一个特别的方法和为一个特别的目的。在此以后,他们的责任是用那特别的方法爱其他的人,而不是宣告爱的说话,例如‘我爱人类’,或是‘我爱爱斯基摩人’,因为那些说话只是愚昧的说话。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这样的人,无论他喜欢与否,他都称呼对方为‘同志’。那并不是一种爱的表达,这是令人伤感的。在另一方面,神所使用,要我们摹仿的模范是那快乐的家庭,正如我们在诗一百二十七篇和一百二十八篇所看到的一样。

弟兄是指在一个大家庭中全部有内在关系的人,正如今日我们在第三世界中所看到的一样,我们也这样了解。但是弟兄也是‘兄弟’,正如我们今日所用的一样,那即是任何一个‘独特’群体中的成员,例如在公司中工作的同事,或是在办公室一同工作的人,或是我们参加比赛的同一队人。只有当这一群人和睦合作,这才会使神喜悦。和睦的意思,一方面是没有人爱说闲话或背后说人坏话,也没有恶毒的g人的话;另一方面是对群体中其他的人有积极的兴趣、照顾和关怀。一个外来的人走到那间公司,或是那个办事处,他会立刻感到友善的气氛,大家彼此关怀和照顾。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头上!今日,我们会完全抗拒让人将油倒在我们头上,让油流到我们的胡子和颈项,然后流到我们的内衣之中!当然,我们的社会环境与古时以色列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但在这里的重点在于贵重这一个形容词,就好像有一个女人,为了表达她的爱,将一玉瓶‘极贵的香膏’倾倒在耶稣的头上。假若一个板球会,或是一个邻舍互助会的所有成员都不付出时间、忍耐、爱心,甚至是金钱,他们永远不会真知道快乐的‘家庭’是怎样的。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团契。诗人再一次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描述人努力创造出这样团契生活的结果。这对于一眼就望到美丽的黑门山的居民来说,是明显的事。这些独特的群众,在漫长炎热和干旱的夏季中,站在巴勒斯坦一处独特的地方,经历了黑门早晨的甘露所带来有生命力的特质。这位诗人说,这种特质要把我们的思想转到锡安山上去!

在这篇诗中,我们三次看到落到这个词语(在3节的降在、希伯来文与2节的流到是相同的 )。这种描述是要我们想到神赐福给那快乐的家庭的情景。所以,我们看到几个重点:(一 )合一的精神是有代价的。(二 )好像露水一样,合一的精神是清新的,有生命力的、温柔的。(三 )合一给予我们真正的生命,因为这是与人一起生活,并不是鲁宾逊那样过着孤独的生活。(四 )惟有和谐的地方,才有这种真正的生命,因为在其中我们看到神爱的祝福。我们记得耶稣所讲的话:‘凡两三个人奉我的名(那即是奉我爱的精神 )一起聚会,我就在其中。’(五 )耶和华实在已将所命定的福降在锡安,那即是说,降在教会的生活和团契之中;因为在那处,神‘安息的地方’,神已命令我们一起生活,如同神真正的家庭一般。(六 )除非这个信徒的群体实在是这样的家庭,否则,可以这样说,向神的赞美并不会得到共鸣。没有真正的赞美,结果就是这个群体不能建立秩序和整体的中心点。最后便像普通的人类社群一样,我们看到群体受到破坏、解体和陷入混乱与无秩序的情况之中。

在很多个世纪前,俄罗斯的圣巴西尔(St. Basil )曾如此宣告:‘左手需要右手,同样,教会需要与她的神学家有和谐的生活。’当我们也‘上耶路撒冷’敬拜这位永生神的时候,我们要记得耶稣在所说的警告,在我们胆敢进入耶和华的殿之前,要先与我们的弟兄和好。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一百三十三篇

第一三三篇合一的丰盛

这篇生动的短诗以大卫为其作者(RSV 在较早的版本中疏忽了这点)。或许那是描写他等候多年的一刻,所有以色列人终于都与他结盟,而神也将耶路撒冷赐给了他(撒下五l~10);然而也可能这只是单独的一篇默想;我们无从得知。大卫晚年的遭遇,常反映于他所用的悲哀词汇,但此篇丝毫没有讽刺或后悔之意。他的平安仍存,还没有到刀剑“必永不离开”他家的时期

1.弟兄和睦同居(直译:“当弟兄同住又在一起之时”),的情形与这句话类似,那里只是指住在一起的大家庭。因此有人认为,本篇只是在求恢复或保存这种社会模式,亦或在赞美朝圣的筵宴中合家团聚的欢乐光景(请注意对锡安的强调,3节)。

但这类看法太过狭隘。所有以色列人,甚至包括欠债者、奴隶、罪犯(参,如:,在神眼中都是弟兄。正如大多数译本的诠释,本诗乃是在歌颂活出这种理想的美好,对于其中所强调“在一起”之字,则赋予深度,冠以实质。

2.较早的译本,如 AV、PBV、RV,将亚伦袍子的“口”或“打开之处”,解作长袍之边,而不视为领口(参,,和合:衣襟),这样未免使此幅图画显得太过分,不像涂抹膏油,却像当头倒下一盆。本篇不需要如此夸张的描写;这则比喻表示,百姓俱各有别,但仍融为一体,就像祭司与他的圣袍一样;神所赐的福,不是只临到几个人,乃要播散出去,大家分享,而所有领受的人使联合起来;就像膏油,原是要抹在头上,但却不限于头顶,而其香气也不能不外扬。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将膏油倒在头上之后,还要将一些弹在圣袍上:“他们和他们的衣服就一同成圣”。

虽然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香气,但“贵重的油”(直译:“美好的油”)一语暗示此意,以下,详细列出各种香料:“按作香之法调和作成圣膏油”。

3.黑门是以色列境内最高的山,以丰富的露水著称;而小小的锡安山也享受到此福分。“高山与低丘皆得同样的甘美滴露”(柏容);其含义与第2节相同。

第3节的下半十分强调神的主动(命定),以及所赏赐的是祂所独有之物(永远的生命),这便将本诗另外强调的一点作了总结,这点由三个重复的字表达出来,但翻译时未能译出:直译应为,“降下(2a节)……降下(2b节)……降下(3a节)”。简言之,就像一切美善的恩赐一样,真正的合一也是从上头来的;是神所赐的,而非出于人的努力;是祝福而非成就。不过,第3b节所强调的“在那里”,出自大卫的口,却不期然成了讽刺,因他的结局与本诗信息正好相反。“那里”,即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在神的院中相聚之处,也是属天的合一可以实现之处。然而,在“那里”,大卫王却为他的子民带下了不和,从他自己的家中起始,一直蔓延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诗人把兄弟的团结合一形容为祭司之奉献礼那样宝贵,又如山上早晨的甘露那样令人精神振奋。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智慧诗,劝勉国民应如弟兄般和睦团结。若如题注所说为大卫所作,其时当在以民饱受内战之苦后,在希伯仑立他为以色列王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智慧诗:诗人首先借用一句人所熟知的成语,形容大家在耶路撒冷一同守节的甜蜜快乐 (1 )。 这种融洽的相交好比珍贵的香膏,四处散播出悦人的香气,又好比滋润植物的露水,叫人感到清新和满有活力。

――《串珠圣经注释》

弟兄的和睦同居: 这首大卫所作的赞美诗,讴歌了弟兄之间的美好相交与友爱。这种友爱强烈地暗示了将来在耶稣基督里所有圣徒都永远相交的美好景象。

此处的“弟兄”超越了家庭的含义,乃是指同族,亦指今日在信心中成为一体的圣徒。“同居”首先是指精神上的连带关系,而不是生活中的同住。圣徒在基督里的联合是一个的奥秘,惟有借着神的祝福才能成就

――《圣经精读本》

弟兄和睦同居(直译「当弟兄同住又在一起之时」 ),的情形与这句话类似,那里只是指住在一起的大家庭。因此有人认为,本篇只是在求恢复或保存这种社会模式,亦或在赞美朝圣的筵宴中合家团聚的欢乐光景(请注意对锡安的强调-3节 )。

但这类看法太过狭隘。所有以色列人,甚至包括欠债者、奴隶、罪犯(参 ,在神眼中都是弟兄。正如大多数译本的诠释,本诗乃是在歌颂活出这种理想的美好,对于其中所强调「在一起」之字,则赋予深度,冠以实质。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是一首美丽的短诗,称赞弟兄和睦之福。这种和睦是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过大节时的特点。在这种场合中充满和谐与弟兄友爱的气氛。

关于本诗的题记,见诗120篇序言。

弟兄。表示亲密的关系。大卫和他的亲友躲在亚杜兰洞时,吟唱了本诗。

――《SDA圣经注释》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油”。参看,以及至33节的脚注。油会流到祭司的胸牌上——其上刻有十二支派的名字,进一步指出以色列的合一。

――《诗雷氏研读本》

“贵重的油”:指膏立祭司的圣膏油。“亚伦”:大祭司。膏大祭司的油流满头和须,浸染衣袍,使他完全分别为圣侍奉神。和睦相处可如圣膏油一样浸透全民族成为圣洁。

――《启导本诗注释》

「亚伦」:代表大祭司。

――《串珠圣经注释》

较早的译本,如 AV、PBV、RV,将亚伦袍子的「口」或「打开之处」,解作长袍之边,而不视为领口(参 ,和合衣襟 ),这样未免使此幅图画显得太过分,不像涂抹膏油,却像当头倒下一盆。本篇不需要如此夸张的描写;这则比喻表示,百姓俱各有别,但仍融为一体,就像祭司与他的圣袍一样;神所赐的福,不是只临到几个人,乃要播散出去,大家分享,而所有领受的人使联合起来;就像膏油,原是要抹在头上,但却不限于头顶,而其香气也不能不外扬。清楚地告诉我们,在将膏油倒在头上之后,还要将一些弹在圣袍上:「他们和他们的衣服就一同成圣」。

虽然这里没有直接提到香气,但「贵重的油」(直译「美好的油」 )一语暗示此意,以下,详细列出各种香料:「按作香之法调和作成圣膏油」。

──《丁道尔圣经注释》

油(shemen )。这里显然不是指普通的油,而是大祭司受膏时所用的圣油,30:23-33)。圣洁甘美的膏油香气四溢。浇在亚伦的头上,又流到他的衣襟。兄弟之爱也是这样。它以其芳香和圣洁的影响祝福所有的人。

――《SDA圣经注释》

油浇在头上】

古代出席宴会的人经常得到的盛情款待,包括主人用上等的油抹他们的前额。这些油不但令他们满脸油光,更为他们本人和会场增添芳香。例如以撒哈顿年间的一个亚述文献,就描述他如何在一个王室宴会中,用「最精选的油湿透」宾客的「额头」。在炎热的近东气候中,油有保持皮肤润滑的作用。埃及的《琴者之歌》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加墨斯史诗》,都形容身穿上等细麻衣服,头上膏以没药的人。膏立祭司用的是最上等的油,象征神给百姓的恩赐,以及如今藉这典礼加诸其领袖身上的责任。按照以色列的惯例,膏抹是拣选的象征,经常和圣灵的赏赐有密切关系。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膏油的意义是──】

摩西用贵重的油膏立亚伦为以色列首位大祭司,让他负责管理所有事奉神的祭司。兄弟般的和睦就像那膏油,表示我们全心全意地事奉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人为了说明弟兄的联合而举了两个比喻,亦即“贵重的油”与“黑门的甘露”。正如膏油的馨香使全身荣美,清晨的甘露使黑门山富饶一样,弟兄之间的友爱给彼此带来益处。

――《圣经精读本》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黑门山充沛的雨露,可使锡安山的作物茂盛;以民若能如弟兄般团结,福乐岂可言宣!神的祝福如油,神的救恩如雨露,滋润祂的子民有永远生命。

――《启导本诗注释》

「黑门」:位于叙利亚境内。

本节「黑门的甘露」大概指大量的露水。

――《串珠圣经注释》

黑门是以色列境内最高的山,以丰富的露水著称;而小小的锡安山也享受到此福分。「高山与低丘皆得同样的甘美滴露」(柏容 );其含义与第2节相同。

第3节的下半十分强调神的主动(命定 ),以及所赏赐的是祂所独有之物(永远的生命 ),这便将本诗另外强调的一点作了总结,这点由三个重复的字表达出来,但翻译时未能译出:直译应为,「降下(2a节 )……降下(2b节 )……降下(3a节 )」。简言之,就像一切美善的恩赐一样,真正的合一也是从上头来的;是神所赐的,而非出于人的努力;是祝福而非成就。不过,第3b节所强调的「在那里」,出自大卫的口,却不期然成了讽刺,因他的结局与本诗信息正好相反。「那里」,即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在神的院中相聚之处,也是属天的合一可以实现之处。然而,在「那里」,大卫王却为他的子民带下了不和,从他自己的家中起始,一直蔓延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丁道尔圣经注释》

黑门山是巴勒斯坦最高的山,坐落在加利利海的东北面。

──《灵修版圣经注释》

黑门的甘露。精神振奋的一个象征。来自上天的兄弟之爱是充满生气的。这是天家情谊的预尝。由于随从们所表现的同情和爱心,大卫在亚杜兰洞藏身时吟唱了这首诗歌。

――《SDA圣经注释》

黑门的甘露】

译作「甘露」的字眼亦可用作形容微雨或蒙蒙细雨。黑门山到处都是溪流,当然十分湿润。水分是生命和繁荣的象征。本节形容锡安得到了同样的丰足作为利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133-135篇 )】

1在人际关系疏离的今天,你有否重视主内肢体的相交呢?参133篇。

2诗人说赐福是「从锡安」(134:3)而出,内中隐含什么意思?耶和华的赐福有地域、界限的分别吗?

3诗人对耶和华的称颂(135:4-),反映神是掌管历史的。你对耶和华的认识是否只限于创造的)?你有否忽略神在世界历史和你个人生平的工作呢?

4诗人怎样表达出耶和华是「超乎万神之上」(135:5)?参15-17节。这位在历史中掌权、满有能力的万君之耶和华是否也活在你里面,藉你见证的大能呢。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诗一百三十三诗题】「(大卫上行之诗 )」

本篇是大卫所写的,大卫的哥哥们心里对他不服,儿女们甚至互相残杀,在骨肉兄弟之间没有和睦。但另一方面,大卫看见以色列十二支派,每年三次聚集在耶路撒冷过节,那光景实在是和睦融洽,所以他里面是十分的有感触,才写下了本篇诗。

―― 江守道《上行之诗》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

「看哪!」表明在底下有一件事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不可以忽略的。

「何等的善」的善字原文的意思就是好。我们所认为好的,神不一定认为好。凡是从神出来,是神的工作,又能回到神那里,叫神得着称赞、荣耀的,这样的事是好的事。

神在创造的工作后,神说:「好」,这还不过是「盼望」的好,唯在我们这新造出现时,才是「成全」的好。

「何等的美」的美字在希伯来文的字根是一个音乐的字根,美好像和谐的交响音乐,听了实在舒服,不和谐的自由调就是不美。

「和睦同居」不是每礼拜来聚会,也不是英国开西那种在大帐棚里的「合一」,到马路上就分家。

「同居」就是大家在一个屋顶下,常住在一起。用属灵意义说就是有主生命的人彼此相和,常常交通,常常彼此劝勉,同心合意打成一片,像身体上的肢体一样。

人一接近,关系一深,就会发生摩擦和难处(如吃饭不小心 牙齿会咬到唇舌 )。己的生命叫人分争,但主的生命是胜过一切分裂的,若要和睦同居,就需要破碎己,必须接受十字架的对付。

―― 江守道《上行之诗》
和睦同居】

「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人都知道和平是好的。风和日丽的蓝天碧波,胜过狂风怒浪。因为不论天候的晴和,社会的和平,都是把能源用在积极方面,对于发展有所帮助。纷争则是把能源作消极的耗费,只造成破坏。
可惜,在人类关系上,最难得见的是和平。从有历史纪录以来,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是战争的间歇,养息和准备。因为人里面充满了罪恶,被私欲支配;“惟独从上头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没有从上头来的属天生命,就不能结出和平的义果;因为和平不是甚么民族的品德,而是圣灵所结的果子。诗第一百三十三篇说: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
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
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
就是永远的生命。

神察看全地,都是黑暗,只有一件祂所喜悦的事,就是弟兄和睦同居,使祂欣赏的说:“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神不曾为巴别塔的伟大成就所动,而且败坏人类的混合,因为不是照神的旨意,是敌挡神;不分别为圣,是没有原则的怪物,绝不能容它成就。神所喜悦的,是蒙祂救赎的群众,同心合意的相爱,为主发光。如大祭司亚伦受膏时用的圣膏油,有神规定的作法,有神限制的用途:“凡调和与此相似的或将这膏膏在别人身上的,这人要从民中剪除。”
大祭司亚伦受膏所穿的圣衣,以弗得胸前有胸牌,宝石上面刻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膏油流浸每一个名字。以色列是旧约的教会,是新约教会的预表;我们的大祭司,是耶稣基督。在基督里,教会的每一分子,就是得救重生的圣徒,同蒙圣灵的恩惠。
这福分不是属地的,是从上面来的。黑门山高约贰一千八百公尺,其名字是“圣别”的意思。分别为圣才可以蒙受神的赐福,如同夜露安静的降下,滋润万物,带来丰收。圣徒从世界分别出来,在主里和睦同居。这样的合一,不是属地的结合,而是圣灵的工作,是神永远的赐福。

── 于中旻《诗笺记》

和睦同居的蒙福】「四海之内皆兄弟」

是基督教博爱的真义,也是圣经所阐明的精神。

于多年前欧洲发生战事,意大利和奥地利是敌对国。一天正当意大利边境的一个战场,炮火暂时停止,意大利的救伤队匆匆抢救战场上的伤兵,送到附近的一间教堂救治。他们都躺在地上,流血、痛楚、不绝呻吟。忽然意大利人发觉伤兵里面,竟然有四名奥地利人。他们是敌人呀!他们是要杀死意大利人的呀!立时群情汹涌,抓着那受伤的奥地利兵,拖他们向门外走,要抛他们到街上去!

那时,一位身穿白外袍的陌生人,走上前来高声制止他们说:「各位,请住手,我们都是弟兄呀!」一时,人都静下来了。「我们都是弟兄呀!」这一句话把怒气冲冲的群众征服了。意大利人连忙把奥地利兵士抬进屋里。妇女递送绷带,孩子舀水,拿肥皂。那天,一个德国医生,三个意大利学生,一个法国新闻采访员,两个英国青年,从早上至日落,并肩和那位身旁穿白袍的陌生人,齐心合力,救治一切的伤兵,再不问谁是那一国的,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因为「我们都是弟兄呀!」

这个陌生人是谁呢?他就是亨利·敦仁(HenryDunant ),就在那天,他建立了伟大的红十字会。——林政杰《诗的讲章》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头上。」

诗一三三篇是一首「上行之诗」,是一年三次,由上耶路撒冷敬拜神的人所唱的。在那条通圣殿的路上有各类的人,但有一件事,他们是相同的:他们都是面朝锡安,就是耶和华的居所。这些种种色色的人都是在合一里面的弟兄。这怎样可能呢?在经上的比喻里对此有所阐明——那个合一像是膏油一样。

有一种「圣膏油」,就是神自己的灵。这膏油是向下注(第二节 )而不是往上流!换一句话说,神的膏油不是直接的流到肢体,乃是先在元首基督身上。圣灵除了基督以外,再找不着安息和满足。你只要持定元首,在凡事上顺从祂,这样,你就会跟其他同具此心同行此道的众肢体和谐一致了。各类的法规在社会上可能是好的,但基督的身体只有一个律,就是生命之灵的律。你什么时候忽视圣灵的膏油,一切事情就立即混乱不安了。你只要顺服祂,平安就充满你的心。神的儿女生活中所有的那一点平易、单纯,就在于此。这样其它问题的争辩,都不需要了。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神要我们和睦,可有的人实在……我还要跟他和睦?】

大卫是在说和睦的欢乐和宝贵。不幸的是在教会中的和睦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完美程度。例如有些人彼此不认同,因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就起纷争。有些人喜欢制造事端,挑拨离间。和睦的重要在于﹕(1 )它使教会成为世上的一个榜样,吸引人们接近神;(2 )它帮助我们能够像神要求我们的那样,成为基督的肢体,给我们预尝天上的滋味;(3 )它更新事工,增添活力。紧张的空气破坏教会的活力,但和睦会使事工有新的开展,并增添活力。

和睦的生活并不是说大家在甚么事上都意见一致;我们会有许多的意见,就像在和弦中有许多音符一样。但是我们必须在生活的追求上意见一致,就是共同为神工作。我们外在的表现可反映出我们内在的追求。

――《灵修版圣经注释》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帐棚里样样都齐备了,祭司也拣选出来了,但如果没有膏油,一切还都是死的,所以需要浇上大量贵重的油。

亚伦豫表基督。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乃是大祭司,当祂升天时,神把圣灵浇在祂身上。然后主又把圣灵浇下来,五旬节的那个经验,就是膏油流到胡须,今天还要一直流到衣襟。

身体与元首合一,在合一的里面就得着膏油的涂抹;你要得着圣灵的浇灌,就要你联络在身体里。

―― 江守道《上行之诗》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膏油不只是个人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在那里经历的,并且是为着身体的。膏油是倒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所以,我们不只寻求在我们里头的膏油的教训,我们也寻求住在基督的身体里的膏油的教训。我们不只受住在我们里头的膏油的引导,我们也受住在基督身体里的膏油的引导。

神在地上得着一个人,是完全顺服神,完全代表神,完全活出神的生命的,这一个人,就是拿撒勒人耶稣。今天,『神已经设立祂为主、为基督』了。基督,这名字的意思是受膏者。神将膏油——神自己的灵——倒在祂的头上。膏油乃是神权柄的代表,膏油就是神的权柄。神的权柄是借着膏油,倾倒在主的身上,表示祂有神的权柄,并且祂这一个人是满足神的心的。

当主耶稣得着圣灵的时候,神不是将圣灵倒在祂个人身上,神乃是将祂的圣灵倒在祂身体的身上,像是倒在我们的头上一样。神的膏油是倾倒在元首的身上。主耶稣不是以祂个人的资格,得着神把膏油倒在祂头上。主耶稣得着神将圣灵倒在祂头上,乃是站在作头的地位上。换一句话说,祂乃是为着身体,而被神涂膏的。

今天,我们的名字也叫受膏者。主的名字是Christos,我们的名字是christoi,基督徒,基督者,基督人。教会如果凭着自己,教会没有法子维持神的见证,教会没有神的能力。所以为着这个缘故,神必须将膏油倾倒在教会身上。因为她有了膏油,才能满足神的要求。但,膏油不是涂在一个或所有的肢体上的,膏油乃是倾倒在元首身上的。元首受膏,所以全身都有了膏油。

膏油是倾倒在亚伦的头上,然后才流到胡须,流到衣襟。亚伦的衣襟,是遮过他的脚的,是非常长的,是把全身都遮盖过了。换一句话说,膏油倾倒在元首身上,膏油就流到身体最低的地方。所以,今天人享受膏油,不是个人在神面前怎样,不是个人向神求膏油,膏油不给你个人。乃是人如果站在他在身体所当站的地位上,膏油就有自然而然来到他的地方。你如果站在元首下面的地位上,膏油就从你身上经过;否则,就不。接受膏油,不是个人的事,也不是身体的事;接受膏油,是在身体上元首下面的事。乃是身体俯伏在元首下面,站住他的地位上的时候,就有膏油。

―― 倪柝声《初信造就》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

兄弟的爱将同一的心意系在一起,以油来比拟。油是特选为圣灵的象征,因为借着祂的恩典,才会有爱。兄弟的爱是地上向神的爱的表现,我们对神的爱,才表明对兄弟的爱,这样的爱,无论是对人或对神,都是圣灵在我们心中浇灌的,我们缺少爱吗?求圣灵的浸。五旬节就是爱最奇妙的表现,是世人未曾见过的。

圣灵好似膏油,浇在我们大祭司亚伦的头上,在祂从受浸的水上来,并祂升上高天之上与神同在时。祂也曾降下来在我们身上、好似流到衣袍的接边,对犹太人来说,这好似黑门山在全地之上,滴下圣灵的甘露,落在我们生活的低地,就是永生的福。我们的反应就是心灵的盛况,以及生活行为的美境。

使徒说,你们有圣者的恩膏,就知道一切的事。我们有这经验吗?如果没有,让我们追求。那在基督坚强者必有恩膏为神所赐予。所以日夜忠心事奉神,行事谦卑,圣灵的应许必来充满我们的心。我们仰望圣灵,等候祂的应许,不只相信,且有充分的确据。

──迈尔《珍贵的片刻》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黑门」代表属天的地位,「锡安」代表神在地上掌权,就是祂的教会。弟兄如果和睦同居,天上丰富的生命就如同甘露降临,使每一个人都满了生命,新鲜、活泼、有力量!

我相信,在这末后的日子,神在地上切切要得着的,就是我们能和睦同居,活出身体的生活来;这样就能叫人看见我们的元首基督,也要认出我们是属于神的。

―― 江守道《上行之诗》

【诗一百三十三篇总论】

前篇是说到爱神,本篇是说到爱弟兄。一个人如果爱神的话,这个人也定规爱神的儿女,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

前篇大卫要为他所爱的神豫备一个安息之所,叫神能得着安息;本篇我们看见在神的家里面,弟兄和睦同居。如果神在人的中间没有安息,我们也没有平安。爱神是中心,爱弟兄是圆周。

弟兄和睦同居的秘诀乃是爱神。爱弟兄乃是那个秘诀公开出来了。所以本篇比前篇又往上走一步。

本篇诗也是一个豫言,说到有一天,主要来到地上拯救一班的人,叫他们变成一个身体,活出身体的生活来,这个不是外面制造的合一,乃是在主生命里的合一。

但光有生命上的合一,而没有外面的表现,就没有见证。

合而为一是灵里的东西,和睦同居是外面的表现。本篇诗所注重的不是道理,乃是经历,要我们在外面的生活上有合一的见证(一如当初耶路撒冷的教会 )。

―― 江守道《上行之诗》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