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我要在正直人的大会中,并公会中,一心称谢耶和华。」
在这首诗歌里,诗人劝勉其它人,同时自己定意要赞美耶和华(1节 ),因为祂成就大能的工作,彰显出祂的能力、公义、真实和公正(2~9节 ),这些都让人敬畏并赞美祂(10节 )。这首离合诗有二十二句,每一句都以接续的希伯来文字母来开始。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赞美神永远公义的诗,诗中有赞美(例如1节 ),也有智慧诗(例如10节 ),与112篇在长短和体裁、内容方面都相似,且都属字母诗,或出诸同一诗人之笔。原诗共有22行,每行第一字的第一个字母按希伯来22个字母的次序排列。1节和10节点出主题,中间八节分为两段,依1节的主题发展下去。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赞美诗。
引言:诗人不但邀请人赞美神,他自己更要在聚会中一心一意称谢神。
――《串珠圣经注释》
神当受赞美。本诗作者不详。为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等节期而写。主题是对神的感恩与敬拜,与主题甚相契合的欣喜、轻快气息,在整首诗荡漾。因内容与形式与112篇极其相似,被誉为鸳鸯佳作。结构上,每节的头一字照字母顺序排列。可分为以下三段 :①颂赞耶和华神与他所行之事(1-4节 );②耶和华向百姓施恩(5-9节 );③结论性教训。
正直人的大会……公会: 重复同样的概念。指以诚实事奉神的团契。经历神恩典的圣徒,公开称谢神惊人的恩典,将荣耀归给神。
――《圣经精读本》
同伴(和合大会 )是一个较亲密的字so^d,指一群朋友或顾问;参,对「亲密」的说明。会众(和合公会 )则为较宽的字,免去了狭窄的派系观念;这两个字用在一起,显明神的子民既人数众多(参在旷野的故事中 「会众」是指全以色列人 ),又紧密契合。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诗共有二十二行,每行以一个希伯来字母开头。本诗在结构与诗112篇相同,所以称为她的姊妹篇。诗111和112篇是赞美的诗歌,以“哈利路亚”开始(见第1节注释 )。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希伯来语是haleluYah(“哈利路亚” )。
――《SDA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作为本为大,凡喜爱的都必考察。」
“考察”。研究。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因神为以色列人成就了大事,又有恩惠怜悯,邀请会众一同赞美。
――《启导本诗注释》
在诗中,耶和华的作为(ma`@s*i^m )有时是指祂的行为,如:第6节,但更常指祂的创造(如诸天,,,及遍满众生的地。因为这些都是「用智慧」造成,所以可供考察,近几世纪孜孜不断的研究,正是丰富的证明;康桥大学卡芬帝师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 ),曾发现好些基础物理现象,而其大门的进口,就选用了这一节为门帖,实在很合适。这一节固然是神对科学与艺术的准状,但亦需与第10节配合,以免我们「自称为聪明」,却成了愚妄人,就像所描述的人。
──《丁道尔圣经注释》
粗心的观察者是看不到神创作的细节的。只有勤恳研究,才能发现。就像矿工挖到地下去寻找宝藏,只有甘心挖掘的人才能发现神作为中的财富。
――《SDA圣经注释》
【】
赞美的原因: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成就了大事,配受赞美。
――《串珠圣经注释》
【】「他所行的是尊荣和威严,他的公义存到永远。」
此处神的作为(和合所行的 po{a`@l )似乎是指他护理之工,如:;但提醒我们,不要在祂的创造与祂现在的工作中间,划太明显的界线,因为都是祂的同一个作品。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行了奇事,使人纪念。耶和华有恩惠,有怜悯。」
奇事一语,导出了另一个思想。这原是一个字:「奇」,它最常指神的拯救。第一行可译为:「祂已使祂的奇事成为纪念」,似乎主要是指逾越节,基督徒的纪念仪式 )。TEV的意译,将本节与下一节紧密连结:「耶和华不让我们忘记……」,「祂永不忘记……」。
──《丁道尔圣经注释》
安息日是创造的纪念。先祖与先知视它为神圣的日子。神在西奈山宣布祂神圣律法的时候,再次强调了安息日的神圣性。基督在世时,曾在安息日参加会堂的崇拜,。使徒保罗在基督复活以后多年,也遵守第七天安息日,17:2)。
――《SDA圣经注释》
【】
“奇事”指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包括十灾及国红海。“粮食”指在旷野赐的吗哪和鹌鹑。
――《启导本诗注释》
【】「他赐粮食给敬畏他的人,他必永远纪念他的约。」
「他赐粮食」:指神赐吗哪和鹌鹑的事。
――《串珠圣经注释》
他赐粮给敬畏他的人: 神满足百姓的需求。神在旷野赐下吗哪、借着五饼二鱼的神迹赐粮食给追随耶稣的众人、且应许继续赐粮给凡信他的人。而且,神借着真粮耶稣基督,将永生赐给我们。
――《圣经精读本》
粮食(tereph )。神曾在旷野向以色列人提供吗哪,满足他们的需要,祂也必将照样在祂子民困难的时候照顾他们的需要。
――《SDA圣经注释》
【】第4与6节是轰轰烈烈的行动,而连于其中的第\cs165节,则安静而平实,显出神的信实坚定不移,每天供应粮食,日日宽容忍耐。本诗以下亦持续这种模式:第7、8节的保证与稳定,与第9节大能的作为相提并论,即回忆出埃及的神迹,与西乃山神的显现;基督徒则当纪念那更伟大的出埃及,与那新的约。
亦请注意,神的作为与祂的话语和谐一致:祂所行的与祂的训词(7、8节 );参第3节,另一不可分割的配对。第8b节是指神以怎样的心态来创造及开始:参 NEB,「根基稳固,可永远长存,又以良善与真理为建材」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向百姓显出大能的作为,把外邦的地赐给他们为业。」
【】「他手所行的,是诚实公平,他的训词都是确实的,」
确实: 指内在、而不是外表的牢固,具有“毫不动摇”之意。
――《圣经精读本》
确实('aman )。“确立”,“可靠”。神的诫命规定了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真实可靠的。诫命是永远确立而不变的。
――《SDA圣经注释》
【】「是永永远远坚定的,是按诚实正直设立的。」
神统治宇宙的原则是不变的。神“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SDA圣经注释》
【】「他向百姓施行救赎,命定他的约,直到永远。他的名圣而可畏。」
“可畏”。应受尊重。
――《诗雷氏研读本》
可畏(yara' )。指“敬畏”人或神。Nora'在《旧约》中共出现44次,,,,,。Nora'一般是针对神,但也可针对事物或行为,,,然而显然是指神的作为。nora'除了两次指百姓以外,都不是针对人的。
――《SDA圣经注释》
【】「敬畏耶和华是智能的开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耶和华是永远当赞美的。」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敬畏耶和华”是信仰的基础,也是人智慧的开端。一个人能明白神的律例、命令、法则,并在生活中遵行,保持与神与人的圆满关系,就是智慧。
――《启导本诗注释》
结语:诗人劝勉人敬畏神,因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
「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聪明人」:或作「凡实行敬畏神的是聪明人」。
――《串珠圣经注释》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既是箴的主题,又是整本圣经的核心教训。“智慧”指使人得救的属灵智慧,远远超越一般的真理。人生最大的智慧和幸福,源头在于创造人类的神。
――《圣经精读本》
这一节接续第9节末敬畏的主题,因可畏一字是希伯来动词「敬畏」的一部分。这句名言原是智慧书的格言,其真实性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参,;,;。以上每一处,其上下文都带出不同的含义;此处特别与神为创造主、救赎主、供应者相连,对这样一位神的敬畏,必定掺合着喜乐(2节 )、感恩(4、9节 )与信靠(5节 )。因此,属神的人掌握了人生之钥──「万物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如此便有美好的眼光,知道怎样处理万事。
请注意最后一个字:永远。此字连同它的希伯来同义字(或如第8节 两者同时出现 ),在全诗中不时出现;对一篇论神的诗而言,这亦十分合适。此字同时反映出祂以上作为的两方面:祂所做的都将继续长存(如8、9节 );而凡属祂的,就必一直蒙眷顾(5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11篇 )】
诗人看见神的作为而称谢神,你有否常「考察」(2 )神的作为呢?
「考察」与作聪明人(10 )有什么关系呢。
──《串珠圣经注释》
【】
「耶和华的作为本为大,凡喜爱的都必考察。」
商人去寻觅珍珠,基督徒也该从救助身上发现新的珠宝。你在独自默想或与人交谈中都可以发现,但是主要地虔诚在圣经里发掘。
圣经的主题是耶和华的作为。这是伟大的,因为祂的工作又有尊贵与荣耀。祂奇妙的作为是可纪念的,祂将作为的能力表现出来,祂手的工作是真理与判断。我们怎样才能寻找出来呢?思想神在创造中的作为,也思想祂怎样使洪水淹没全地;在救赎方面,祂领以色列民出埃及;在审判方面,祂将百姓交给敌人。在道成肉身,受死至复活,一直到圣灵保惠师来,这些都是伟大的作为。在圣经各部分尽量搜求,在极丰富的宝藏中研究,尽量找出喜乐来。
盖布勒(Kepler )这位天文学家以望远镜看天象时惊叹着说:我必先想到神!他的那种狂喜的热切也该充满我们的心,使我们想到救赎之神的作为,我们的态度也应像他那样虔诚、忍耐与信靠启示的圣灵。我们永世里的工作,只是更深切、更完全地欣赏神的工作,化成最兴奋的歌咏。
──迈尔《珍贵的片刻》
【论耶和华的公义】
于中国的吕氏春秋去私篇,论公正无私的故事:
晋平公问祁黄羊道:「南阳的知县官,现在还没人,你想可以举为谁去接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敌吗?你为什么推举他呢?」回答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胜任,没有问什么人是我的仇敌啊。」平公道:「好!」就依了他的话,派解狐去接任;很受人民的称颂。过了几天,平公又问他道:「现在国家又出了一个典狱官的缺,你想可以举什么人接任呢?」他回答说:「午能胜任。」平公大奇道:「午不是你的儿子么?」回答说:「你只问谁可胜任,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说:「好!」又派午去接任,人民都称赞他。孔子听到这件事,便说:「好极了!祁黄羊的话;他真是至公无私,诚实和公义。」正如先知弥迦说:「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林政杰《诗的讲章》
【 神是圣而可畏,却又可以接近的,是否很矛盾呢?】
“救赎”在这里说的是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并在未来使他们从巴比伦回归,。“救赎”的意思是付上赎价重获某物或某人。所有的人都成了罪恶的奴隶,但耶稣为我们付了赎价,释放了我们,并献出了生命作为完美的祭,使我们不再是罪恶的奴隶。在耶稣为人的罪献身为祭之前,百姓不能自己到神的面前去(至圣所 ),现在所有的信徒都可以通过祷告自由地接近神的宝座,通过圣灵使神来到他们的生命之中。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敬虔」的表现是一种与神直接有关,顺服神的要求,接受圣灵的感动,并愿学像基督的表现;敬虔的人必能得福分与喜乐。
王子不如臭皮匠的故事是说:意大利有一位皮鞋匠,他是敬虔的基督徒,促居斗室,整天修补臭鞋,劳苦所得只足糊口;但他终日歌唱喜乐怡然自得。一日意国太子因为内心烦闷,上街散步经过该地,见而奇之顺便问道:「你这皮匠如此劳苦,如何能有喜乐呢?我身为太子,为何反而不快乐呢?」皮匠回答说:「你不如我,所以你不快乐。」王子问道:「我父乃是一国之主,我是国王的继承人,怎会不如你呢?」皮匠答道:「我说你不如我,你不相信吗?我的爸爸管你的爸爸;你的爸爸是我爸爸派的!」王子更惊奇地问道:「你的爸爸是谁?你是谁的儿子呢?」皮匠答道:「我是天上真神的儿子,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的儿子,所以你不如我。有主耶稣的圣灵住在我的心里,作我喜乐的源头,这个你有么?」这是敬虔信真神者之福乐。
——林政杰《诗的讲章》
【在我看,怎样才算聪明人?是能日理万机,赚尽世间钱财的人?在神的眼中,是……】
【聪明的选择】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在 9节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人们常常想要越过这一开端,认为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术知识就可以变得聪明起来。但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神是智慧的源泉的话,那我们所作“聪明的决定”就没有稳定的基础,而且我们也容易作出错误和荒唐的抉择。
──《灵修版圣经注释》
「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聪明人。」
世人以跟从主为愚昧,常想舍弃世上的福乐,走天国的窄路,是不智之举。但圣经说: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凡遵行祂命令的,是聪明人。我们有分辨的智能,能选择有价值的事,可以得着益处,能分辨出甚么是真的或假的,美好的或恶劣的,自然有好的结果,这是重要的;但敬畏耶和华,不止是得着智慧,而就是智慧的开端,如此选择就是智慧,是智慧的第一步。
敬畏耶和华,是认识祂,信靠祂。这不仅是接受了一种信仰,而是接受了一位主,来支配我们的生命,照祂的旨意,遵从祂的命令而生活。在基本上,不是你同意或不同意的问题,而是必须同意,没有争辩的余地,而有服从的责任。信主就是这样的顺从,明白了真理,就必须走祂要你走的道路。
保罗本来在犹太教中,是后起之秀,正似乎前途无量:他年轻有为,“比我本国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为我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但他被基督选召,既然知道神的恩召和拣选是真实的,就把先前以为有益的,“因基督都当作有损…以认识我主基督为至宝…为祂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他极端的转变,恒久的坚持,前后判若两人。人看他是疯狂,牺牲了一生。但他选择了永远的荣耀,是聪明的选择。
亚伯拉罕接受了主的呼召,就义无返顾,离别了家乡和父母,从那个熟悉的环境,感觉安全的地方,适应的文化出来;而且还不知道要往甚么地方去。这不仅是冒险,在人看来,简直是愚昧之极;但他是信心之父。
圣经说:“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敬畏耶和华,就是选择主所为我们选择的:“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人若自以为聪明,神就不顾念。选择十字架的道路,接受基督为主,顺从圣灵引导,行在祂的旨意中,才是真智慧。因为神是全知的。── 于中旻《诗笺记》
【敬畏神的智慧】古代的希腊戏剧,演员只在观众面前「表演动作」
,用不着背剧中的台词。因为幕后有人专门负责念台词,台前的演员只用动作配合即可。那位幕后念台词的仁兄真可谓「光说不练」言不由衷了。
数百零年来世界戏坦这项传统的影子,目前在许多基督徒身上仍然可见。有些基督徒偏爱古代戏场在幕后光说不练的角色,他们嘴巴不停地讲,而希望由别人去付诸实践。我们应当把所学到的道理在生活中表现出来。
有些老师很诚实得说:「你们不要学我的坏习惯,应当照我所教导的话去做!」老师若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是多么讽刺的事呀!可惜不幸的是,这正是许多信徒的写照。神要求我们的言行必须绝对的合一,最好的见证就是「用行动来支持」我们口中所说的话。
曾有一位教主日学的青年,某次被请到一个教会讲道。仓卒之间选了「你不可偷盗」作讲道的题目。第二天他搭上一辆长途汽车要往某地方去,他给司机百零元作车资,司机应找他钱,他接着数一数,多了十元。他先想「汽车公司决不在乎这十元。」但接着转念一想,认为这是别人的钱,他决不能妄取。他终于由车后再挤到前面,告诉司机说:「你多找了十元。」谁知是司机特意多给的。他说:「我昨天听了你讲道,所以想试你一试。你若隐瞒这十元,我就再不相信这些讲道的人了。」
据说,某教会有位老弟兄,有一天,在晚上祷告之后便上床睡觉,在熟睡之中梦游天堂。那里的天使接待他,并带他参观,欣赏天堂美境,有黄金街、碧玉城……看得他非常快慰。当他进入一间房子里,看见许多耳朵,不知何意,便问天使说:「这里有这么多耳朵,是甚么意思呢?」天使随即答复说:「这都是教会里,教友的耳朵,因为他们只是听道,没有行道,所以死的时候,只把他们的耳朵接来。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一百十一~一百十八篇 我要以怎样的心情和态度去读这些赞美诗?】
诗第111至118篇被称为哈利路亚诗。哈利路亚的意思是“赞美主”,表达了这些诗的高昂和乐观的基调。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