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人哪,你们应当靠耶和华欢乐,正直人的赞美是合宜的。」
在这首佚名的赞美诗当中,诗人呼吁义人来赞美耶和华(1~3节 ),因为祂如统治者(4~12节 )和审判官(13~19节 )一样可靠。第20至22节是最后齐声的赞美。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赞美诗,颂赞全能的神。1至3节呼唤人赞美耶和华,然后说明欢呼喜乐的因由,因神的本性和创造的大能使信祂的人无不得福(4~9节 ),而人的筹算成空(10~12节 );神是可信靠的,而人无论权力多大都不可恃(13~19节 )。全诗以颂赞祈求作结。
――《启导本诗注释》
邀请加入宇宙的称颂。本诗是匿名赞美诗,写作年代及动机都不甚明确。有人推测这首诗是为纪念B.C.701年,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入侵因神的介入得到拦阻。但诗中并未提及此事,故不能下定论。诗人邀人加入对神的敬拜、赞美,列出称颂的理由,并未单提神的伟大。结构如下:①序言:劝勉圣徒颂赞神(1-3节 );②正文:赞美的理由: i.耶和华的诚实(4-5节 );ii.耶和华的话语大有能力(6-7 ); iii.耶和华的事工伟大(8-17节 );iv.耶和华的慈爱(18-19节 );③结语式祷文(20-22节 )。
――《圣经精读本》
义人哪……正直人: 诗人在颂赞之前,首先规定有资格赞美神的人。“义人”指法律上被神认可的人,“正直人”指态度诚实的人。
――《圣经精读本》
头一句呼召,接续了前一首诗结尾的余音。欢乐的字根与「得救的乐歌」和「欢呼」相同,不过用「高声欢唱」一词可能更恰当。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引言:诗人邀请义人同来赞美神。
――《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应当弹琴称谢耶和华,用十弦瑟歌颂他。」
敬拜的人唱诗时有乐器伴奏。本节提到“琴”(原文作“七弦琴” )和“十弦瑟”,大概用以代表所有伴奏的乐器。
――《启导本诗注释》
「十弦瑟」:原文指十条弦线的竖琴。
――《串珠圣经注释》
【琴瑟】
这两个都是当代典型的乐器,早至主前第三千年纪,已经出现在古代近东的文献、浮雕、绘画之中。至于本节之中,哪个当译作「瑟」,哪个当译作「琴」,学者仍然未有定论。和合本译作「瑟」的,是个十弦的乐器,学者相信「琴」则弦数较少。这两种乐器都是手提的,框用木制。乌加列出土的一份音乐文献,提供了一些晚铜器时代音乐的资料。这文献所记载的,是用瑟伴奏一首胡利人祭仪赞美诗所弹的和弦。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有些人认为这首诗是大卫写的。大卫会弹竖琴,经常在诗中谈论乐器。毫无疑问,大卫给许多诗都谱了曲,并为圣殿敬拜作了圣乐(参代上25章 )。
――《灵修版圣经注释》
【】「应当向他唱新歌,弹得巧妙,声音洪亮。」
“新歌”可指新谱出来的歌,此处当指歌唱神永远常新的拯救。唱旧歌也可抒发内心得到的新经验。
――《启导本诗注释》
声音洪亮: 指唱诗之人的火热情感,“巧妙”指尽所能的诚实吟唱。与6节相关,惟有真圣徒才能献上真正的赞美,所有圣徒都当尽心尽意颂扬神。真诚的颂赞能荣耀神,也带给人新的祝福与喜乐。
――《圣经精读本》
这里才表达敬拜时的大声呼喊(和合声音洪亮 「欢呼王的声音」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为耶和华的言语正直,凡他所作的,尽都诚实。」
【】这两节概述整首诗的中心:神的话语和作为是可以信赖的,因为祂是仁义、公平和慈爱的。
――《诗雷氏研读本》
撮要地指出本诗是要赞美神的能力和恩典。神的能力在用言语创造世界一事上显明出来(6-9 )。
――《串珠圣经注释》
【】
祂的言语和作为(4节 和合所作的 )不可分,因为祂的话从不落空。这乃是前文欢然颂赞的原因。世上万物皆因神的命令而存在,这种认知让人接受宇宙的创造,且知道它并非必须存在,因为神乃是凭己意自由行事的神;这种认知也让人接受宇宙的一致性,因为它是出于一自我协调之心思的作为。这一认知令我们一方面释然而乐(1~3节 ),另一方面则谦卑敬畏(8节 );也激起我们的好奇研究;但从这里富含道德性的词汇看来(4、5节 ),最重要的一点乃是,神对我们不只是创造者而已。第5b节美妙的描述,比以赛亚所见遍地充满神的荣光之异象,还要更胜一筹。就像,这句话使我们能从美善的角度来看祂的荣耀,而这种美善充斥在祂的作为中(。诗人们对于受造的世界所以会感到兴奋,秘诀就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世界与神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见第7节大胆的比方 并,,神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完全掌握,这感受又更加添了他们的欢欣。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喜爱仁义公平,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
主耶和华既是严正的“仁义公平”之神,又是满有慈悲、怜恤的慈爱之神。神的爱不是没有法度的溺爱,神不是没有慈爱可言的冷漠法官。
――《圣经精读本》
【】「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而成。」
“万象”指日、月、星辰,,都藉神的话造成。
――《启导本诗注释》
「万象」:指日、月、星宿。
――《串珠圣经注释》
【】
根据体验的劝勉与颂赞。如4,5节,神拥有良善圣洁的性情,也拥有实行旨意的能力。诗人并未提到神独特的战争技术、知识、特定行为,只提到神话语的能力。这暗示 :①耶和华是全知全能的神,与言行不符的人不同,他的旨意必定成就;②耶和华的话语能给人能力。
――《圣经精读本》
【】「他聚集海水如垒,收藏深洋在库房。」
“深洋”。神所控制的广阔而汹涌的海洋。
――《诗雷氏研读本》
“垒”亦作“瓶”或“皮囊”。《约伯记》有“谁能倾倒天上的瓶”(水袋,此处可译“聚集海水在瓶里”。“库房”可以藏雪藏雹,成为“雪库”与“雹仓”。诗人把海洋比作储藏海水的库房。
――《启导本诗注释》
「聚集海水如垒」:根据古译本,应作「把海水收集于瓶子里;这里大概是指神使海水蒸发,变成云雾,然后降下成雨。
另一方面,神以恩典待那些敬爱的人(10-19 )。
――《串珠圣经注释》
【】「愿全地都敬畏耶和华,愿世上的居民都惧怕他。」
【】「因为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
【】10节的“列国的筹算”与11的“耶和华的筹算”作对比,12节强调人只能依靠永在的神。
――《圣经精读本》
提到大自然的顺服彰显了神的荣光,就难免想到人对神的公然背叛。此处对这点没有否认,也未予减化,但却是从万代常存(11节 )的亮光中来看。以赛亚书四十章以下,将这些经文的观点大大发挥(成为其最佳注释 ),众民与其\cs9筹算不是化为乌有,就是不知不觉竟成就了神的计划,,而神所拣选(12节 )的民,则蒙光照,知道他们的呼召具有何等深远的意义,,等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耶和华鉴查世人。神拥有圣洁的性情及绝对的能力。宣告神的主权。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他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
以色列是神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
――《诗雷氏研读本》
本节虽只指以色列民,但适用于全人类(参8节 )。有神慈爱的看顾和正义的保障。其国其民自然蒙福。
――《启导本诗注释》
【】「耶和华从天上观看,他看见一切的世人;」
【】看见一切的世人: 掌管仁义与公平、满有仁慈与能力的神在察看世人,深感人应当严肃、良善地面对生活。
――《圣经精读本》
这几节不断重复一切……一切……一切,是很重要的,因为相形之下,显出人的判断基础何等薄弱,有地域的偏见(与13、14节相反 ),又无法洞悉人的内心(15a节 ),及其摇摆不定的行为(15b节 )。第15a节的一切(和合众人 ),希伯来文是「一起」之意,因此有译为「相仿」(AV ),「都……相仿」(NEB ),不是强调他们完全一样,而是强调神对所有人的鉴察都是平等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他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
【】「他是那造成他们众人心的,留意他们一切作为的。」
【】「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勇士不能因力大得救;」
【】强调人间最强大的权力都不能控制历史,人一切的策划都在神掌管之下。这样满有能力和恩典的耶和华用口中的话创造了世界,更监管和控制着世界;配受一切的赞美。
――《串珠圣经注释》
兵多……马: 远离神的人依靠属世的权力与勇武。看似威力巨大、守护人生,毕竟不能带给人永恒的安息。枉然……不能……救人: 诗人阐明属世手段与策略的无常,表白惟一的拯救者是耶和华神。
――《圣经精读本》
这里同样重复讲大(和合多 )……大……大……,成为其主调,也为第18、19节所提相反的真理铺路。此处肯定的真理,在圣经中相当常见,但它却否定了世俗思想的一个定理,就是伏尔泰的讽刺名言所代表的:「他们说,神一定站在强兵的那一方。」这几节在本段中的地位,是强调神不仅鉴察一切(13~15节 ),也胜过一切。即使在现今败坏的世界里,暴力亦不能解决事情;若能成功,旧约却告诉我们,这是出于神的安排,而不是靠其能力,。
──《丁道尔圣经注释》
【】「靠马得救是枉然的,马也不能因力大救人。」
“靠马得救是枉然的”。更可作:靠马得胜是错误的盼望。
――《诗雷氏研读本》
“马”指军事力量。无论军力如何强大,若用来抗拒神的旨意,都是枉然徒劳。
――《启导本诗注释》
「马」:指战马,代表军事的力量。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
【】看顾: 神对圣徒父亲般的眷顾与慈爱。在饥荒中存活: “饥荒 ”指圣徒遇到的身、心、灵患难,从末世论角度看,意味大审判之日。表明神是痛苦中的抚慰、患难中的藏身处。
――《圣经精读本》
在充满不公的世界中,第13~15节神的鉴察,亦带着祝福的含义;而此处更明白指出,神有「眼力敏锐的爱」,警觉到危险(19a节 ),体会到需要(19b节 )。也描述了神儆醒的看顾,另外有些经文亦喜爱用这类富含情感的表达:;;。
──《丁道尔圣经注释》
【】「要救他们的命脱离死亡,并使他们在饥荒中存活。」
诗人用“死亡”、“饥荒”来形像地说明在任何困苦环境中,神都能保守仰望祂的人。
――《启导本诗注释》
【】「我们的心向来等候耶和华,他是我们的帮助,我们的盾牌。」
【】诗人赞美神是我们的拯救和盾牌。
――《启导本诗注释》
结语:诗人最后向神表白心愿,且向神祈求。
――《串珠圣经注释》
恳求与颂赞。诗的结语。20、21节表白要更加仰望、颂扬神,22节恳求神赐更大的祝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恳求与称颂都是圣徒与神相交的最直接方法。
――《圣经精读本》
这个希望是以最坚定的方式表达:忍耐(20a节 )、确信(20b节 )、愉快(21a节 )、知识(21b节 神的名意指祂所启示的特性见 ;最要紧的,所渴望的不是礼物本身(虽然这也合情理参 ,而是赐予者。这样的希望「必不致令我们失望」,菲利浦译本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的心必靠他欢喜,因为我们向来倚靠他的圣名。」
【】「耶和华阿,求你照着我们所仰望你的,向我们施行慈爱。」
“慈爱”。忠实的爱,如在第5和18节。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思想问题(第33篇 )】
1诗人以神的创造引证言语的能力(6-7 ),你可否举出其他的例子证明神言语的能力呢?
210节是否表示人的筹算和思念都是无用的?这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你是否同意属神国的子民是有福的呢?参12节。神子民的福气是什么?参18节。
4你有否为人与人之间彼此争斗、欺侮、仇恨等事情而气愤不平?13-15节给你什么提醒?
5你所处的地方政治环境是否动荡不安,你是否为此忧心不已?若政治环境安定,你是否因而心里安定?你从16-19节得到什么保证,叫你更倚靠神?
6你对本篇赞美神的话有同感么?诗人向神的信实和能力作出祷告的回应(22 ),你呢。
──《串珠圣经注释》
【以神为乐】
黄河隆冬冰封时,人们可以在冰上行走过去。有一次,有一位远地的旅客,爬行寒冰上;一路爬行,一路心胆战懔,惟恐冰层破裂,将他淹死于河水里。他心中没有半点的平安和快乐。后来将要到达彼岸,他听见有声音自背后传来,不久便看见一部马车,运战许多煤炭,行于冰上,冰层也没有裂开。于是他站起来自笑说,为何我这样愚蠢,要满怀惊恐,爬行于冰层之上,不肯相信冰层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载负着我,使我不至于沉沦呢?我爬行在冰层上,本来是安稳得救的人,为何竟然疑惑恐惧,全然没有快乐呢?这些冰层既然能够承担马车和煤炭的重量,难道不能负起我这个人么?这时他便站立起来,放声高歌,大踏步走在冰层上,享受真正的平安和快乐了。
基督徒应当相信主的救恩的力量,于认罪悔改之后,享受真正的救恩快乐。它提醒我们,要坚强我们自己对神的信心,知道耶和华神的言语和工作绝对可靠。
有一主人在园子里养了一只金丝鸟,每回吃饱以后就唱起歌来,娓娓动听。小狗听了对小猫说:「这只金丝鸟,只会吃饭唱歌,其他工作都不做,那有用处。」小猫说:「是的,我每晚为主人捉老鼠。」小狗说:「我每晚为主人看门。」当说话之间,母鸡来了插嘴说:「我每天下蛋给主人吃。」从此小猫、小狗、母鸡,都轻看金丝鸟。
有一天,主人精神疲乏,心中闷闷不安,小猫、小狗、母鸡,想安慰都没有办法;主人苦闷中金丝鸟歌声百转,全屋里充满动人心怀的歌声,主人精神为之一振,心中的苦闷、烦闷一扫而空,忧鬰转为喜乐。从此之后,小狗、小猫、母鸡,不敢再轻看金丝鸟的唱歌了。
保罗命令信徒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赞美主,要常常以颂赞作祭献给神。神要信徒有仁爱、温柔、恩典、平安、喜乐、怜悯,与他灵交;信徒的灵命长进,与唱诗颂赞父神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诗歌对造就信徒大有益处,教会聚会,最要紧在于唱诗。不但在平安的时候要唱,在困难的时候更当要唱:晴天白日的时候要唱,在黑云满布的时候更要唱。
——林政杰《诗的讲章》
【 我神诚实无伪──从何而知?】
神所有的话都正确、真实、可信。神不像人那样会撒谎、忘记和改变自己的话语,所以圣经是经得起考验的。圣经中的神圣洁可靠而且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可以放胆相信圣经。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信实的言语】
「耶和华的言语正直,凡祂所作的尽都诚实。」
言而有信,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我们都敬重诚信君子,因为诚实的人最像神。神是诚实的。
我们很少思想诚实的重要。现在请想一想,如果神说的话不可靠,那会有甚么结果?诗人歌颂说:耶和华的言语正直,凡祂所作的尽都诚实…
诸天藉耶和华的命而造,
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
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
耶和华使列国的筹算归于无有,
使众民的思念无有功效。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
祂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也许,我们对人的虚谎,有太多的不愉快经验,使我们凡事不敢轻易相信人。但千万千万不要移用到神身上。
那么,假设,可怕的假设:如果神说话不算数,如果神说话不能当作真的,即使是只有一句不诚实的话,那将有甚么结果?想想看,不消说我们这微小不堪的人,和人的问题,连那多得无算的星宿,也都是悬在空中运行,祂托住万有的权能命令,即使只有半句失去真实,即使只一刻失效,天体就要纷纷坠落;不,落到哪里?只有不可想象的混乱!
神的计划没有不成就的。因为全知全能的神,是在时间之外,祂的计划就是成就;如果我们短浅的眼光,还没有看到,也是正在形成之中。所以我们应该相信祂,倚靠祂,因为惟有神是坚定不变,信实可靠的。
我们都知道,有一位可靠的朋友,能作及时的帮助,是幸福的;但所有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不足以自救,更不能救人。何况在生活经验中,我们会发现以为是朋友的,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为了个人的利益,或不同的意见,或发现我们的缺陷,就弃我而去,甚至在最需要的时候,是多么痛心的事!只有神是真的可靠。“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祂所拣选为自己产业的,那民是有福的!”正如所见神造的万象,都运行有序,敬畏神的国家,也必然享受自然界和社会的良好秩序,生活乐利。当然,属地的国度,所得的是地上的福分;因信而接受基督耶稣为救主,为主的人,不仅有地上的福分,更有天上存到永远的荣耀和福分。── 于中旻《诗笺记》
【】
诗人李曼的「真神之爱」诗词,描写真神之爱,伟大无穷:真神之爱,伟大无穷,口舌笔墨,难以形容,高超诸星,深远地狱,长阔高深,世无相同;始祖犯罪堕入引诱,神遣爱子拯救,使我罪人,与神和好,赦免一切罪尤。
天上诸天,当为纸张,地下万茎,当为笔杆,世上海洋,当为墨水,全球文人,集合苦干;耗尽智力描写神爱,海洋墨水会干,案卷虽长,如天连天,仍难表达透畅。
副歌:啊!神之爱,何等丰富!伟大无限无量,永远坚定,永远不变,天使圣徒颂扬。
曾有一位宣教师在古时满州(今之韩国 )传福音,而被共产党逼迫,要他放弃,于临死时高唱「真神之爱」,歌颂赞美真神,听者莫不感动。
在韩战期间,有位年轻的孕妇自南方投奔自由,她举目无亲,但勇敢的在寒冷的旅途中挣扎,当她快抵达终点时,突然感到临盆前阵阵地阵痛。她极需要帮助,想赶到附近的一座城镇,虽然她尽速的赶,最后还是停下来,在一座小桥下产下她的小孩。天气十分呢的严寒,小孩出生之后,她便尽一切所能保持小孩的体温,她用身体和衣服包住小孩,用她的体温是小孩活下去。
第二天清早,有封宣教士夫妇驾车通过这座小桥时,听到婴孩的哭声,于是他们便停车下去桥下看一看,发现一个裸露的妇女,抓着一小包东西冻死在那儿。这婴孩也差一点死于严寒的冷风之下,就因那些温暖的衣服,使他一息尚存。他们为那妇人做了一个特别的坟墓,把她葬在山边之后,这对宣教士夫妇将婴孩带回家里,把他当自己小孩一样的抚育。
后来,到他要上学的时候,这小孩不停地问他的宣教士父母有关他亲生父母的事,最后这对宣教士夫妇告诉他实际的经过。当他知道自己真正的出身之后,找到他母亲的坟墓,脱下自己的衣服,把它盖在坟墓上,眼泪湿遍了地面。
人类在爱的激励下,产生感恩与悔罪的动机,因为母亲的委身使得婴孩存活,真神之爱的怜悯救赎,使我们获得救恩新生命之乐。
——林政杰《诗的讲章》
【】
「遍地满了耶和华的慈爱。」
诗人的意思是说明神的慈爱到处都有踪迹,只要我们的心与眼敞开,一定可以识别。这好似早晨的阳光可以照到朝南的房间每个角落,除非有什么人为的因素将光遮蔽。我们生命的每一部分应该都充满着神的慈爱,除非被罪趋尽,你以为你的生命完全失去神的慈爱,那恐怕是你的眼目不明亮,可能有一点点不好的东西,阻碍了你看祂慈爱与怜悯的千万个记号。
你的房间并不舒适,但是这既是地的一部分,你仔细看看,必会看见神的慈爱,因为在遍地已经充满了。你的家好似很多困难,其实满有神的慈爱。你日常的生活艰苦,却有神的慈爱,必是茂盛的。祂的慈爱比我们的痛苦大。如果神让我们痛苦,祂需要付上的更多。我们会需要更多的爱,是我们可以支取的。我们若开眼睛,必满有喜乐。
心中若有爱,必看不见什么,只是失望与恶毒;有爱心必能歌颂,靠主喜乐,发现神爱的证据。在森林中的动物会察觉那经过的动物对牠们是否和善,这对我们来说,是无法觉察的。迥音就是我们自己的声音,神的慈爱必在我们生命中有迥响。
──迈尔《珍贵的片刻》
【 面对这样伟大的神,我是如何响应的呢?】
这是对创世记第一章作出的诗歌形式的总结。神不仅仅是自然能力的协调者,更是创造主和至高无上的神。神全智全能,我们要在所作所为中敬畏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纵小信偏离,我神永不改变──如此境况,你,可曾经历?】
“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你有没有因看见别人或自己的表里不一而痛苦呢?神则全然可信,神的打算永远不变。那位永远不变的创造主应许我们说,要将上好的恩赐赐给我们。如果你不知道有谁可以相信,请记住神永不改变,让神来安慰你并相信神为你作出的终生安排。
――《灵修版圣经注释》
【难逃慧眼】
普天之下无人是绝对孤独的,因为神的眼睛不断注视着每一个人。非洲内几利亚有一位主日学老师,有一天上课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她要求学生把他们心目中所认为神的样子画在纸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神当作仁慈的巨人!唯有一个小女孩别出心裁,她在纸上画了一只又大又圆的眼睛。老师请她解释这只眼睛的意义时,她说:「我妈妈常常告诉我,神老是注意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乖的时候他很高兴,我们偷朋友的铅笔的时候,他也知道,他的眼睛不停地看着我们和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个小朋友确实把握住了许多成人所遗漏的一项真理——因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华 眼前。
神不停地注视着我们的事实,对虔诚的基督徒而言,毋宁是一种安慰,因为我们知道他用慈爱的眼睛看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并没有顺服主,遵照他的诫命去做的话。神的眼睛注视着我们的每一样恶行,岂不等于把我们的罪堆积起来,到了审判日,我们所 受的惩罚将使我们吃不消了。
我们当从现在开始,求圣灵帮助我们,叫我们加倍注意我们的行为和心怀意志。因为神是鉴察人心、认识每一个行为的动机的。我们必须记住:「耶和华的眼目无处不在,恶人善人他都鉴察。
」—H.G.B.——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 神恩无尽,今天我还靠谁?】
“马”是军事力量的象征。领袖们从不该相信自己的肉身力量,因为是神统治着每一个国家。军事上的无敌不是我们有希望的根据。神乃是我们的希望,相信神我们就会得到拯救的奇异恩典。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人在危难中,神必定拯救吗?诗人说祂会救我脱离死亡啊!】
这样的应许并不是说,所有的信徒都将脱离死亡和饥饿。实际上成千上万的基督圣徒被鞭抽、打死、喂狮子或绞死,。神可以(常常靠神迹 )将信徒救离死亡和痛苦,但有时候神没有这样做,其原因只有神才知道。在这些严酷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定睛在神的审判上。作者在这里求的是神的看顾和保护。在危机的日子里,我们要对神充满希望。
──《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三十三篇 救恩之乐】在英国有一位名叫彼利·布雷的人,当他还是少年的时候,就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陷入罪恶的深渊,成了地方的凶徒,叫人见了害怕,后来因犯罪,曾数次进入监牢。有人描述他的面貌凶恶,横肉累累,在街上行走,连小孩见了都逃避,他的心中也有去邪归正、除恶从善的愿望,因为他愈来愈不平安。
有一个晚上,彼利在一条河边定意跳河自尽,正巧忽然听见美妙的诗歌,好奇心叫他寻着歌声而去,到了一座不大的房子前,有人在里面唱诗,站在门口的他,听到那诗歌唱着:「有一地方为你存留,请听从天上来的呼召,还有空处为你存留,为你存留……。」
为这疑问,他走了进去,坐在最后一排椅子上,正好那位牧师说:「无论何等罪魁,耶稣也愿意拯救,犯罪愈重的人,愈需耶稣的拯救,罪人当壮胆来就近主耶稣。」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他的心,最后牧师呼召渴慕耶稣的人到前来祷告,彼利自己暗想:「若耶稣不嫌弃罪孽深重的人,那么像我这种可怜的人,他也必乐意接纳。」因此彼利就到台前去祷告,他跪在主面前承认自己的罪,因痛苦而流泪,圣灵的能力使他的心志换新,生活就这样改变了。
首先,他去寻找他从前一同堕落的朋友,向他们见证主的拯救,他们见了他的改变,惊奇不已,也感动悔改信主,彼利看到他们也悔改信主,心中得到不少安慰,从前的彼利叫地方上的人看为恶人,如今却是传播喜乐和平的人。这故事提示一个罪人的悔改,其救恩所得之乐,是难以形容的。
读者文摘曾有一篇题目为「橘子皮」的小故事,作者是个家庭主妇,有一天她高中的男友携妻来拜访她,那时她满头披发,衣衫不整,她很不好意思地请他们进来,但客厅杯盘狼藉,沙发上散乱各种杂物,于是她请他们到卧房去坐,一开卧房,情形更糟,因为烘干机坏了,里面挂满湿衣服,她更尴尬了,只好请他们到厨房去,厨房里亦堆满成迭未洗的碗碟,于是无处可容之下,只得在餐桌旁坐下,刚坐下,她就瞥见桌下有一块橘子皮,她伸脚想把它踢到角落去,可是那块橘子皮黏在地上已好多天了,踢也踢不掉。好不容易送走了他们,她心里烦闷得不得了,等先生回来后就唠叨诉苦,她先生听了哈哈大笑说:「今天使客人觉得很不舒服,你那男朋友一定很庆幸没娶你,他的妻子一定很欣慰,因为她比你强多了。」
常常我们害怕表露自己的真面目,掩饰已罪,不敢做「失败」的见证,其实一些帮助人的见证,常常是坦诚认罪的见证,而得救恩之乐。
——林政杰《诗的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