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两个可能的动词,一个意为“使烦恼”,另一意为“塑造”;名词则可指“话语”或“事情”。
【】「神啊,求你怜悯我,因为人要把我吞了,终日攻击欺压我。」
诗人在这首哀歌当中恳求帮助(1~6节 ),祈求他能复仇(7~11节 ),以及应许要还他的愿(12-13节 )。“金诗”。参看诗第十六篇的脚注。背景是大卫在“迦特”假装疯癫。
――《诗雷氏研读本》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首个人的求告诗,因受人诬陷而向神祈祷脱离仇敌之手。全诗分两大段:(1~3 5~9节 )。每段包括恳求,表达对神的信靠,而且都用一句副歌作结(4-10~11节 ),然后许愿感谢神(12~13节 )。
题注中的迦特为地中海畔非利士人的五大城之一。背景当为所记的事。“远方无声鸽“为伴奏音乐用的调子。
――《启导本诗注释》
「吞」:原文作「践踏」或「喘气」(代表追杀 )。
――《串珠圣经注释》
真正的勇气。本诗与57篇被称为“一对诗”,因序语相似、长短相近、主题相同。标题表明是“大卫的金诗”,意味“诗中最优美的诗歌”(Ewald )。“远方无声鸽”意味远在异乡、安然的鸽子,指逃亡到外邦仇敌非利士国,无忧无虑的大卫(撒上27-29章 )。本诗亦在大卫遭受苦难之时所写,具备求告诗的形式。在危机中,大卫未曾止息对神的信靠与赞美,证明其信心的单纯。
――《圣经精读本》
神啊,求你怜悯我: 以求神怜悯为始。求神的恩慈是信仰的开始,惟有承认自己的无力的谦卑心灵才能做到这点。人要把我吞了: 亦可译为“人在我后面喘气”,意味仇敌如同寻找猎物的猛兽,追逐诗人。
――《圣经精读本》
【】
诗人的苦况:许多人谋害他,要像野兽把他吞灭。
――《串珠圣经注释》
【】
采用求告诗的一般形式,向神诉说自己的处境(1-2节 );以呼求神施恩典为始(1-4节 )。诗人鲜明对比威胁的人与帮助的神。
――《圣经精读本》
【】「我的仇敌终日要把我吞了,因逞骄傲攻击我的人甚多。」
2下 或作「至高者啊!攻击我的人甚多」。
――《串珠圣经注释》
【】「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人一般对恐惧的反应有:①颤栗;②绝望;③依靠神。大卫属于第三种。
――《圣经精读本》
【】
祈求的基础:诗人表示他信赖神,不用再害怕。
――《串珠圣经注释》
【】「我倚靠神,我要赞美他的话;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
“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暗示的答案是:“在神并没有难成的事”。另参看第11节。
――《诗雷氏研读本》
「他的话」:指神对选民的许诺和应许。
「血气之辈」:有血肉之躯的敌人。
――《串珠圣经注释》
对比“神”与“血气之辈”。其实,人的确不应该是惧怕的对象,惟有神配得敬畏与称颂。我要赞美他的话: 亦可译为“我要赞美神与他的话”。他的话: 指神必从险境中拯救诗人的具体应许。
――《圣经精读本》
这美好的一节成了迭句,在第10、11节重复出现,并更加扩张,又为与所引用。除了在第3节对信心的诠释之外,这里更补充说明,信心的对象为何,即:神,并信心的内容为何,即:衪的话(第10节将这点复述两次 )。下一句,没有一点惧怕,若采用更接近直译的译法较好:「我必不惧怕」(RV、和合 ),因为可与第3a节相配,并且成为其回答,就是信心会产生的结果。最后一句话是坚定的推理,由此可见,这里的景观已与第1、2节相当不同。那里只见仇敌逼近,环绕着受害者;而如今与神相较之下,他们只是脆弱的血气之辈(参 。虽然正如下几节所确认,他们仍能加害于神的仆人(尤其第8节 ),但却无法击败他。参,引用这话时,上下文提到受苦,又提到感恩。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终日颠倒我的话,他们一切的心思都是要害我。」
他们终日颠倒我的话: 不论大卫说什么话,他们都蓄意曲解,向亚吉王告发。问题不在于大卫所说的话,乃在于他们恨恶大卫。圣徒遭遇此种情况,与其仇视欺压者,不如寻求神显明患难的旨意。大卫所以遭受痛苦,因他远离神所立的国,亡命于外邦之地。
――《圣经精读本》
大卫首先强调的:终日……终日(1、2节 ),现在他又提出来(5节 )。此处的攻击究竟是指歪曲事实(「他们颠倒我的话」 JB 参AV、RV ),还是一般性的侵扰(RSV ),很难定夺。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的苦况:继续描写敌人如何千方百计加害于他。
――《串珠圣经注释》
【】
仇敌对大卫的敌意。非利士王亚吉礼遇大卫,其臣仆却视大卫为眼中钉。
――《圣经精读本》
【】「他们聚集、埋伏,窥探我的脚踪,等候要害我的命。」
细察窥探,则是大卫的主也将遇见的考验。等候在此上下文中,正好可表现出这字惯有的心态──迫切想要得着;这绝不是一个平静的字。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岂能因罪孽逃脱吗?神啊,求你在怒中使众民堕落。」
“使众民堕落“:诗人求神伸冤,在祂的忿怒中将仇敌推倒。
――《启导本诗注释》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按敌人的罪行惩罚他们。
本节或作「求你按他们的罪孽报应他们,神啊,求你在怒中使民败落」。
「众民」:诗人的仇敌。
――《串珠圣经注释》
希伯来文为「解救」(palle{t] ),AV、RV以为是讽刺语气(因此译作 「他们岂能逃脱么?」和合本同 ),但另外的译法比较可能是根据早期被误抄之字palle{s,「量给(他们 )」,参 RSV。「他们」在文法上是间接受格,亦支持这种译法。本节的下半清楚表明了祈求的重点,大卫定意要治服非利士人的决心,或许可回溯到他生命中的这段经历。他将亲眼看见这祷告得着回答:参,以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
“你都记数”。你都数算。即神留意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诗雷氏研读本》
上半节或可作:「我多次的伤痛,求你记数;求你把我的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
「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表示诗人知道神必看顾。
――《串珠圣经注释》
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 “流离”,因暴虐者欲夺王位与生命,诗人不得不亡命天涯的可怜状态。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 意味求神纪念诗人的痛苦。流泪的祷告极少不蒙应允,。
――《圣经精读本》
RSV将希伯来经文从「流离」改为震荡,却没有很好的理由。虽然两者都属实,但「流离」乃是大卫命运的特写,并且这个字(no{d 参 显然让人想起读音相同的n~o{d,瓶子(和合皮袋 );同样,记数也让人联想到相关的册子一字。因此,这一令人难以忘怀的经文,似乎一方面生动表达出作者存着爱来信靠神,一方面又刻划出他的不安与忧郁。我们的主也曾用极美的话,述说神对细节的注重:。
──《丁道尔圣经注释》
【皮袋/册子】
正如和中,为将来赏罚而记录的案卷或纪念册一样(参看该两处经文的注释 ),诗人亦提到神会将他一生流离的苦楚记录在案。这个书面的记录,就像将受苦者的眼泪贮存在皮袋中那般。两个动词都是用祈使语气,强调这记录是何等重要。只有配得的人,才能留在神的「生命册」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神看顾人,连诗人无家可归多少次都一一记下;因受苦而流的眼泪,也收集在祂的皮袋里,时候一到,神必依“册子“所记施行公义,为不幸的人伸冤。
――《启导本诗注释》
【】
祈求的基础:诗人重申他对神的倚靠,深知神必帮助他,敌人都要败退。
――《串珠圣经注释》
在恐惧中依然信靠神。诗人恳求神纪念自己的苦难。10、11节重复第4节,表明诗人不屈不挠的信仰。信仰是基于神恩典的意志决断,能克服来自环境的障碍。
――《圣经精读本》
【】「我呼求的日子,我的仇敌都要转身退后。神帮助我,这是我所知道的。」
「退后」:即战败而逃跑。
――《串珠圣经注释》
我呼求的日子一语,和第3节「我惧怕的那日」很相近,成为其良伴。后来保罗回应了这节经文末了的胜利之声,并且冠以「谁能抵挡我们?」。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倚靠神,我要赞美他的话;我倚靠耶和华;我要赞美他的话。」
【】此处再用第4节(见该处注释 ),成为迭句,并且以重复来强调第一行,这亦是本诗最爱用的技巧。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倚靠神,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追逐者如狮子欲杀诗人,终究不能成功。从中可以看出大卫的信心,即使在重重危机中,依然仰望耶和华。
――《圣经精读本》
【】「神啊,我向你所许的愿在我身上,我要将感谢祭献给你。」
“感谢祭”。可以是实在的献祭或献上赞美之歌,或两者同时献上,如在这里。
――《诗雷氏研读本》
「我向你所许的愿在我身上」:指「我必要还愿」。
――《串珠圣经注释》
【】
结语:诗人准备向神献上感恩祭,因他相信神必要拯救他。
――《串珠圣经注释》
表现一般求告诗的特征,以诗人祷告必蒙应允的坚定确信结尾。诗人的信心指向未来,已开始准备要献的感谢祭。
――《圣经精读本》
这是本诗最明朗的一点;吟颂的目的在欢庆祷告已蒙应允,并且要实现危难中所许下的承诺。感谢祭可以指实际的献祭,也可指感恩的歌颂;此处无疑是兼指两者;本诗必为后代许多信徒提供了合适之言,伴随祭物献上。最后一节为借用,并增强,那里为完成式,而受苦者的眼泪不仅像本诗受到记念(8节 ),更得以除尽。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为你救我的命脱离死亡。你岂不是救护我的脚不跌倒,使我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吗?」
“生命光“亦作”活人的光“。光是生命、幸福、救恩的象征。此处是说神必照祂的旨意使诗人得脱阴间的黑暗活下去。
――《启导本诗注释》
「生命光」:本处指在世上的日子,因犹太人认为人活在世上即处于光明,而「生命光」乃是和「阴间的黑暗」相对;
古译本作「活人之地」,116:9)。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你救我的命脱离死亡: 亦可译为“你不已拯救我了吗?”。诗人认为神已施行救恩。生命光……神面前: 神就是光,在光里面有生命。圣徒可借着耶稣到神面前,居住在光与生命中。
――《圣经精读本》
【诗五十六篇 大卫竟装疯卖傻,为了甚么?】
这一篇的写作情形与第34篇大致相同。那时候大卫为逃避扫罗逃到了非利士的境内。有人怀疑到他时,他不得不在亚吉面前装疯卖傻。
――《灵修版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56篇 )】
作者为何不惧怕凶猛的仇敌?
有谁比他们更强?
这给你什么鼓励。
──《串珠圣经注释》
「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本能会发出危险警号,通知人有可怕的事,要着意准备应付。这样,惧怕是自然的,并不是坏事;只有作出错误的反应,才是坏的。当惧怕而不怕,才是可忧虑的;惧怕而不承认,也不作出适当反应,会导致真正的危险。但不少人为要给自己塑造英雄形象,硬是装出无所畏惧的样子,不肯承认惧怕,是既危险又不智的。
从任何角度衡量,大卫可算得上是英雄。他从少年时,就能搏杀狮子和熊,又用机弦甩石打死非利士伟人歌利亚;当世的人,都承认他是英雄。但是,当面临仇敌攻击的时候,他屡次感到惧怕。大卫被扫罗追逼,到处寻找地方藏匿;后来又逃亡境外,到非利士的迦特王那里。他不讳言惧怕;只是他说:我倚靠神,我要赞美祂的话;
我倚靠耶和华,我要赞美祂的话。
我倚靠神,必不惧怕。
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他这样说,是有他的理由的。有人以为承认害怕是可羞耻的事,就假作镇静,不应付危险,以至成为大祸。也有人无事虚惊,作出不必要的反应。大卫承认惧怕,是因为有真正的危险,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办法胜过。如果没有危险,谁还需要帮助?如果只是小问题,靠自己的力量能够顶得住,外力帮助,是可有可无的。惟独外面的攻击欺压太大,要把我吞吃掉,在靠自己的力量,全然没有希望胜过的时候,才会认真的去寻求神,向神说:“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神是可靠的。因此,在灰心的时候,在绝望的深渊,赞美神的话。这是相信神,想起神应许的话,就有喜乐,有盼望。他不但深知神的能力大过所有反对的人,也深信神的慈爱和关怀:“我几次流离你都记数;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的册子上吗?”不论受甚么苦,遭甚么害,蒙甚么难,神全都记了下来!作甚么用呢?祂不要我们受过于所能担的试探,不要我们流不必要的眼泪。这一切的痛苦经历,是要我们知道,非利士不是可靠托足的朋友,所流的泪,只是要洗我们的眼睛明亮,使我们看得清楚,能够仰望祂,可以看见那胜利的彩虹。── 于中旻《诗笺记》
【如何克服恐惧“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我们活在一个被恐惧折磨的世界。人们担心生病、贫穷、家庭分裂、战争、饥饿,以及未来。
但那些信靠神的人就不同。因为他们的生命是在一位全知、全爱、全能的神手中,他们可以坦然面对任何困境。
亨利·德班维(HenryDurbanville )在提及第四世纪一位满有恩赐的牧师约翰·桂索斯通(JohnChrysostom )时,写道:“这位尊贵的人从当代最了不起的牧师之位被驱逐出来,他拒绝受威胁。“我怕什么?”他问:“怕死吗?你知道基督是我的生命,而且,我会因死亡面临得着它。怕被放逐吗?其实地和其中所有的丰富都是属神的。怕失去财富吗?其实我们是空手来到这世界的,而且死也不会带走什么。因此我轻看世上所有的恐惧,我以微笑面对所有美好的事物。贫穷我不怕,富有我不想,而对于死亡,我不退缩。”
这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见证。有神作我们的父,基督作我们的救主,圣灵作我们的导师,我们可以全然信靠那一位克服恐惧的神,来面对每一个情况。
不论夜间的恐惧或飞驰的箭,
都不会使我的灵魂害怕;
也没有仇敌可以伤害我,
因为我全心地信靠他。
信靠神是克服恐惧的最好解药。
──《生命隽语》
【恐惧与信心“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
有人说:“信心赶走了畏惧,或是惧怕赶走了信心。”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但我也知道没有信徒是能免于惊慌或恐惧的。
有个星期天晚上,有部车迎面开来,鲁莽的驾驶员违规超车,迫使我驶出了路面,当时我吓得毛发耸立,心跳加快。
在大地震中死里逃生的基督徒们告诉我,当地震发生时,他们都吓坏了。在强烈炮轰下幸存的军人说道,若有人宣称他在炮火下一点也不害怕,此人不是说谎就是白痴。当生命危在旦夕时,感觉惊慌或恐惧并不是一种罪恶。
在一次突发的暴风雨中,基督温和地指责他的门徒“信心不足”,因为他们应当知道有主在他们船上,就没任何事可伤害他们。不过他们倒做对了一件事,他们叫醒耶稣说:“主啊!救我们!”(太825 )
当恐惧袭击时,要想到神,全心信靠他。诗的作者说:“我惧怕的时候要倚靠你。”(诗563 )
记住!不是恐惧赶走信心,就是信心赶走恐惧。
亲爱主,我凭信心过这一天,
敌人或暴风雨我都不怕,
因为我信靠你的话语,
我知道你在我身旁。
信心可以挣脱恐惧的束缚。
──《生命隽语》
【 血气之辈能把我们怎样!我们不怕人的加害;只怕自己……】
大卫说﹕“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人能给我们带来多少伤害?人制造痛苦,疼痛和死亡,但却不能偷走我们的灵魂或死后的未来。我们能为自己带来多大伤害?最糟糕的莫过于拒绝神和失去未来。耶稣说过﹕“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相反,我们应该害怕神,祂掌握着今生和来世。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相传有一位传教士,到一个不同方言的地方传道,因为言语不大通,他想要讲「倚靠」的真理,苦于辞不能达意。忽然,他看见了一把交椅在他旁边,于是他使用实物授意,亲自表演什么叫做倚靠;能靠背的椅子古时称倚椅,没有靠背的称为凳子。若不倚,无须用靠,相倚谓之靠。
大卫强调要倚靠耶和华,保罗也说:「要靠主大大地喜乐……靠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知道倚靠,专心倚靠,就取得人生胜利的钥匙。人若靠在安乐椅上,消除疲劳,身有所寄托,浑然忘怀,是何等的境界。惟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在无望无助之际,是谁拭干了我的泪水?我神,是你吗?】
在我们最伤心的时候,有神在照顾我们!耶稣进一步提醒我们,神是多么理解我们。耶稣说,就是我们头上有多少根头发神都数过了。我们通常在信心和惧怕中间摇摆。当你有挫折感而又肯定没人理解自己时,请记住神知道我们每个困难,也看见了我们每一滴眼泪。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眼泪装在皮袋里」表示珍惜,视为宝贝。皮袋是以前犹太人用为装酒、牛奶,或水的器具。这里大卫求神将他流离的眼泪,存贮在皮袋中,一方面表示他的眼泪多,一方面表示父神满有慈悲的心,必定珍惜他的苦泪。
——林政杰《诗的讲章》
【人生的眼泪】
按古代埃及有一种风俗,就是送殡的人,往往把他们的眼泪,积聚在一个皮袋里,存于墓穴当中,作为永久的纪念,主人家万分珍重这些亲友们的眼泪。
——林政杰《诗的讲章》
【人生的还愿】
还愿存有信用,一诺千金,绝不食言,还向神许的愿。人不能用许愿而左右神的心意,只能藉此而成就神的心意。
日本有一宗派叫「生命之实相」,每朝一起举行崇拜,大家跪下一起念经,拥有一百万信徒。其特殊之点,就是每次与信徒朋友相遇,总是要说「谢谢」。
还愿感恩是一种美德,孝道之所由生出于感恩,所谓父母养育,恩重如山;对神的感恩,大卫建立良范。凡事以感恩开始,以感谢来完成。
——林政杰《诗的讲章》
【】
「你救我……你岂不是救……?」
这是何等奇妙的拯救!基督的宝血与公义已经满足圣洁律法的要求。我们的生命原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祂注入永恒生命的大能。由于基督耶稣的恩典,神自己的生命住在我们里面,我们不再受第二次死亡的危害。我们吃了人子的肉,喝了祂的血,就得着永生。死亡与坟墓永远在我们后面。在前面的是那永存的城,街上不再有死亡或哭泣的阴影。
神所开始的会不完成吗?祂曾给我们生命,岂不更将圣洁生命所需的一切赐给我们吗?身体都赐给了,衣食还不包括在内吗?我们既因基督受死而得救,岂不因祂的生命更蒙恩吗?我们既有神的荣耀,行事为人必与神至高的恩召相称。神的儿女啊,要信靠祂!无论什么陷阱洼处,怎样滑得脚站不住,你总要相信祂能保守你不失脚,而超越祂能力的就只有爱。每天早晨在你出发前行的时候,让祂成为你的向导,将绳索绑在你身上,连在祂的身上,稳步前行。
我们的盼望可以实现,那是在罗马书第五章所说的,我们还与神为敌的时候,祂的爱子的死使我们得与祂和好。不仅和好,更分享祂的生命,得蒙保守稳妥。
──迈尔《珍贵的片刻》
【诗五十六篇 流离的眼泪】据说,从前有一个女人死了儿子,天天哀伤,后来到一个隐士那里求仙方,怎样可以治疗她的伤心。隐士说:「你先到无论哪一家,只要到一个从没有死亡、伤心、流泪之事的家里,讨一瓶清水来,以后我给你一服仙方,你就用讨来的清水调和,吞服下去,就能治疗你的伤心了。」
那女人一家又一家地去问,可是始终未找到这样美满而毫无缺陷的家庭,女人开始了解,人人都有忧伤痛心的事,并非只她一人有此遭遇,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忘记了自己的痛苦。
人人都流过泪,天下无处没有眼泪。有人说,没有眼泪的人是一个危险人物,因为他心中麻木,铁石心肠。西谚语云:「把爱情交给一个没有眼泪的人,好比把钱包交给贼。」
世人有许多痛苦,但神是世人最大的安慰者;往往人心中有痛苦,没有人同情,但只有神才能擦干人的眼泪。
仲胥哭秦庭的一段热泪救国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代,吴国侵占楚国,楚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玉石俱焚,风声鹤唳。楚国大夫申包仲胥心如刀割,忧心如焚,决计解救。忽然心生一计,想求援于秦王,于是打扮化装,混入难民队中,披星戴月,餐风宿雨,穿山涉水抵秦京。想不到秦王不理所求,存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态度。申包仲胥抱着不屈不饶精神,站在庭前墙角,为拯救祖国而热情痛哭。认为秦国如不出兵相救,他决心牺牲生命死在那里,因此哭得非常悲惨,大臣小官前来苦劝,送茶送饭,他却滴水不饮,一连惨哭了七天不停,哭得泪尽血流。因他的真情迫切,感动了文武百官。于是秦王改变初衷,允许出兵,申包仲胥才止了号吼,结果吴兵被打得落花流水,楚国因而得蒙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