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的诗歌,交与伶长。〕「神阿,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
大卫在这首感恩诗里为得到神的宠爱(1~4节 ),为了祂的伟大(5~8节 )和祂赐下的丰收(9~13节 )赞美神。因此,神被歌颂为救赎主、创造主和眷顾者。
“锡安”。耶路撒冷。“愿”。参看,以及和至17节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赞美诗,称颂神对祂子民的慈爱,近乎一篇为全民感恩的诗章。在庆祝无酵节(大麦收获季 )时歌唱。诗中描写神怎样赦免了人的罪,得享与神相亲的美福;神使住在远近土地上的人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而以色列人居住之地在神的眷顾下,有如乐园,牛羊遍野,五谷丰登。
本诗与六十六、六十七、六十八篇属同一组赞美之诗,主题甚多相同处。
――《启导本诗注释》
「等候」:原文作「肃静」;古译本作「合宜」。
――《串珠圣经注释》
“等候”有“静候在神前”之意。诗人用拟人法来描写。“赞美”好象长住圣所中的人,安静在神脚前,当人来还愿时,赞美开始欢呼。
――《启导本诗注释》
颂赞神的美善与权能。本诗前半部(1-8节 )与后半部(9-13节 )的内容有所不同,有人主张这是两首不同的诗(Gunkel )。但正如标题所记,这是大卫所写的感恩、颂赞诗。诗人感谢神的救恩(1-5节 ),赞美神治理全地的大能(6-8节 ),感激神使地土收获丰盛的恩典(9-13节 )。这些主题贯穿全诗。
――《圣经精读本》
诗人将履行所许之愿与祷告蒙应允联系在一起。诗人似乎亲自经历神的恩典,欲以赞美及履行所许之愿报答神的恩典。圣徒因感恩献身于神,自然不会强迫神给予偿还。因感恩献身于神的信仰实属美好。
――《圣经精读本》
赞美应当归与?(参 NEB、JB、和合等候赞美? )是按照七十士译本、武加大译本,与叙利亚译本,在此也很适切有类似的思想,用不同的话表达。可是这译法必须将一个元音改变,尽管如此,所改成的动词还不容易解成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应当不要更动原文,就像过去的译法:「赞美在等着?」(AV、RV )直译为「赞美要安静等?」,或(德里慈 )「安静即是赞美」;请与相较。换言之,有时敬拜的高潮乃是安静俯伏在神面前,因祂的同在而畏惧,并顺服祂的旨意。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可作「神啊,锡安的人要将颂赞归给你;听祷告的主啊,人所许的愿也要向你偿还。一切有血肉的人因罪恶的缘故,都要来投奔你。我们的罪重重压着我们,但你却一一赦免了」。
――《串珠圣经注释》
【】「听祷告的主阿,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凡有血气的”指全世界的人(参5-8节 )。“来就你”是来赞美听祷告的神。
――《启导本诗注释》
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凡有血气的”,首先指整个以色列。从属灵的角度看,意味蒙拣选的儿女,也象征性地预言主亲自治理这世界时,全人类都要到他面前,俯伏敬拜。
――《圣经精读本》
【】
本段谈到罪与赦免,又提到所许的愿(1节 )与祷告得回应,可见本诗为庆祝神重新施恩而写;见前文。但希伯来文第3a节有一点突兀,直译为「恶言(或事 )胜过我;至于我们的过犯……」。若要顺一些,可以重新加上标点,使它属于上一节,于是头一句变成副词,即,将因为罪孽而来……(RSV ),或稍为改变动词来(2节 ),便它成为原因:「将带来恶言」,有点像。参 NEB的译文:「所有人都要将他们的罪放在你面前。」无论那种译法,都让人对此处陈述的恩典感到吃惊,罪显多,恩典也就显多。承认过犯太多,无法处理,结果就与主所说比喻中,「没有什么偿还之物……」的仆人所受的待遇相同。
──《丁道尔圣经注释》
【】「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
当人为罪孽所胜,求神接纳所献上的赎罪之祭,赦免人的过犯。“罪孽胜了我”中的“我”亦作“我们”。
――《启导本诗注释》
没有明确“罪孽”具体所指。清楚的是,诗人在与罪孽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惟有等待神的赦免。若没有神的帮助,谁都不能克服罪的问题。
――《圣经精读本》
【】「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神所拣选的人,有亲近神的机会,可以来到圣殿中。这是何等的福分,何等的满足。
――《启导本诗注释》
「知足」:应作「饱足」。
――《串珠圣经注释》
你所拣选……住在你院中的: 蒙神拣选,惟靠他的恩典。谁也不能靠自己选择神。“你院中”,象征神治理、彰显的处所——教会。因……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属灵之人并不因钱财或得享荣华知足,惟以居在圣善的恩典中为乐。
――《圣经精读本》
如果赦免将人带进门坎,圣殿的摆设和仪式表明,进来之后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事。神只拣选一些人(4a节 ),使他们生来就能以圣殿为家,藉此,祂清楚指出,能在圣殿受到欢迎,完全是出于恩典。现在虽然所有信徒都受到欢迎,但其荣誉并无丝毫减少。成为赎罪祭的祭物也带给众人供应(4b节 ),不但供给祭司,有时亦宴请敬拜者(参 。有些十一奉献是特别用来给奉献者办筵席,并请贫穷的邻人来分享。在这样的地方,绝不会出现「像教堂老鼠那么穷」的谚语!若第3节为的先声,第4节则可与相应和。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住在圣殿院中】
圣殿复合式建筑虽然主要是祭司阶级的活动范围,能够「住」在神的面前依然是立约社群的每个成员的渴望,。圣殿场地是神居住的所在,祈祷和法律程序(「在神面前」立誓 见汉摩拉比法典 )都在此进行,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篇诗强调「拣选」的概念,以及耶和华应许和能力之近。进一步资料,可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拯救我们的神阿,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你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威严”。令人敬畏的作为。
――《诗雷氏研读本》
一切地极……所依靠的: 神是万有之主,所有被造物惟有依靠神才能得享美福。
――《圣经精读本》
拯救严格而言应是「公义」。当然,神的公义是动态的,将错误或脱序予以修正,如此便带来拯救;其动机是出于道德,其目的与手段皆是公平。这里的意境很宽阔。我们的与我们听来为亲身的体验,但却没有骄傲的意思。
盼望(和合倚靠 )更准确的翻译为「信靠」或「有信心」──不是意指所有人都有,或会寻求,而是说所有人都应该如此。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安息。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创造万物能从混沌中理出秩序的神,借着祂的拯救之恩,也能使全地的人得到和平。
――《启导本诗注释》
诗人向这位创造万物的真神献上感谢:因祂是全能和公义的神,祂更拯救和帮助选民。
――《串珠圣经注释》
【】「他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诸山,」
力量: 指神的创造力。神借着话语创造天地万物,。以大能束腰: 以隐喻表达神拥有权柄与能力。
――《圣经精读本》
【】「祂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诸山;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虽然从外表看来诸山相当稳定,而诸海却波涛汹涌,诗人却明白,它们本身并不是信靠或惧怕的对象,值得思想的是造它们的主;参,如,,。因此,人类之海也在其主人掌管之下(7b节 参 ── 从这个比喻看,以下的神迹,同时亦是一个行动寓言。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神的创造原理。描绘神创造世界、运行其中的原理。
――《圣经精读本》
【】「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诸海……波浪……万民的喧哗: 描绘神的能力。神驾御着令人惊奇的自然脉搏,平复以色列仇敌——外邦人。
――《圣经精读本》
【使海平静】
这句话所指的,是耶和华胜过大水混沌的创世能力,。这位以色列的诗人颇有可能沿用了美素不达米亚(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 玛尔杜克在此击败原始大水的女神查马特 )和乌加列宗教史诗的用语。后者记载巴力与海神雅姆大战。宇宙性战争的题材也有在其他诗,中出现,再次证明以色列的作者袭用其他文化宗教戏剧,是证明耶和华远超他神之上。请参看的注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住在地极的人,因你的神迹惧怕;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地极”指全地。全球的人看见神的拯救大能(“神迹” )会惊愕惧怕;凡是看得见日出日落的地方,都会唱出欢乐之歌。
――《启导本诗注释》
「住在地极的人」:包括全人类。
「日出日落之地」:整个宇宙。
「神迹」:指为神作见证的宇宙万物,也可指神为选民所施行的拯救。
「惧怕」:指肃然起敬的态度。
――《串珠圣经注释》
住在地极的人……惧怕: 指所有民族都敬畏威严的神。这种惧怕不是恐惧,乃是敬虔的畏惧。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万民因神治理自然而欢呼喜悦。
――《圣经精读本》
地最远的疆界(和合地极 ),直译可为「最远的疆界」。但出发(和合之地 )一语却颇费解,它显然是借用东方一字的诗体(太阳从那里「出发」 开始其旅程 ),但也应用到西方(似乎描写黑暗从日落之处出发 )。因此,这里要描绘的,或许是日与夜的荣光(,,或许是全地从东一直到西;这一切都在赞美造物主。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豫备五谷。」
本节的上半是一个概要句,其后提供许多例子加以说明(直到第13节 )。神的同在使田地和牛羊都丰收肥美。
――《诗雷氏研读本》
「降下透雨」:指下雨滋润大地。
「神的河满了水」:天窗打开了,降下倾盆大雨。
「你这样浇灌了地」:或作「因这是你所命定的」。
――《串珠圣经注释》
神的河: 指雨水,是祝福的象征。浇灌了地……预备五谷: 神赐下丰登五谷之前,预先准备用于撒种的土地,是神对人的关怀。
――《圣经精读本》
【】
眷顾表达出一个圣经特有的观念,神固然时常同在,不断行动,但祂也在特定的时刻临近人,为要赐福或审判,,。降下透雨一字 NEB的翻译较好:「给它丰盈」;盈溢的醡,第9节末十分强调神必定工作,供应(和合浇灌了地 )和预备\cs8重复了同一个动词(这样一字也可能出于同一字根 若是如此 意思则为「必定」 )。最后一个字它(和合地 )是指前面两行的「它」,即大地。第10节更清楚显明这点,几乎是具体述说祂如何将地准备好,以生五谷。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神听人的祷告,赐万般福气给祂的子民。祂所造的万物,连“草场”、“小山”,都与众民一同欢唱,赞美神的大爱和救赎之恩。
――《启导本诗注释》
诗人感谢神赐下丰收和增添牲畜:他们当时面临严重的旱灾,但创造主却及时降下甘霖,使他们有丰厚的收成,牲畜则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串珠圣经注释》
神护理丰收。有学者称本诗是秋收感恩诗歌。神的恩典如甘霖沛降,结出丰润的果实(10节 ),以美好装扮自己(11-13节 )。欢唱神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
【】「你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
【】「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淌下脂油;」
神一年到头的看顾本已很丰富,祂还要赐人更多的福。“为…冠冕”是把恩典堆在人的头上。
诗人描写神好象坐在云彩环绕的车中,凡祂的车辙所经之地,丰富的慈爱如脂油遍洒。
――《启导本诗注释》
「路径」:原作「车轨」;神好像坐车经过田野,所经过的地方都有甘霖滋润大地,使田地大获丰收。
――《串珠圣经注释》
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 指全地结出累累硕果的秋日美好 ;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诗人以脂油隐喻神降雨使自然富饶。
――《圣经精读本》
严格说来,第一行是说到「施恩的一年」──因为整个过程都是神的礼物,而春季与夏季更如其上的冠冕。战车(和合本无 )应该是农家的四轮马车;本行直译应为「你的车轨滴下脂油」 ── 形容一「满载的马车,一路走,装载的货物一路滴在路径上」(BDB );是一幅诗境,描写神经过时倾倒「秋雨」,使万物复苏而显出丰美景色。
──《丁道尔圣经注释》
【】「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
可作「旷野的草场欢声载道,小山充满了欢欣」;这是牧童和农夫所发出的欢声。
――《串珠圣经注释》
【旷野的草场】
这意象显示即使旷野(NIV「沙漠」 )亦能丰饶,诗人形容旷野中繁茂的草场。旷野在雨季之时也可以有一年生植物和野花在此生长,此外,还有白萨克索珥(white saxaul 学名 Haloxylon persicum )等矮株灌木。这些植物生长之处,大都是干河河床和山坡上部水分降下或收集之处的高盐分沙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诗人看到满山的枫叶、在草场安然吃草的羊群、山谷中丰登的五谷,醒悟大自然所有的富饶,皆靠神的恩典,仿佛听到这一切都在齐声欢唱赞美神。
――《圣经精读本》
旷野通常是黄褐色的,缺乏装扮;恐怕小山也差不多(;但是在一场雨之后,它们很快就欢乐地披戴着青草与野花。草场与谷中的衣着更厚实。于是一切景观都呈现了最美好的一面,好像要在宴会中欢唱。这份喜乐有季节性,这一幕景色也有地域性;然而其欢呼之声,与其他诗所瞥见(如九十六、九十八篇 )神至终的降临,和受造万物的盛大欢迎,没有太大差别。
──《丁道尔圣经注释》
【】「草场以羊群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极多的羊群遍满草场,安静地啃食青草,好像一件白袍把草场遮蔽了。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65- 66篇 )】
1从神恩泽的普及,诗人知道神是远近的人之倚靠(65:5-)。你尝到神的恩典时,会否盼望未认识祂的人转向祂而蒙福呢?
266篇的作者经历到神答允他的祷告,因而呼吁世人与他一同感恩。你最近有否与人分享神在你身上的恩典呢?
3作者表示他要向神还愿,毫不吝啬的献祭。你曾否向神许下一些诺言,但却迟迟不愿履行呢。
──《串珠圣经注释》
【】
诗第六十五篇,是大卫为着禾稼丰收而作的一首感恩的歌。在那一次丰收之前,可能是久旱不雨,后来因为神听了百姓的祷告,在饥荒快要来临之时,神从天上普降甘霖,不但解除了饥荒的威胁,而且得庆丰收。以色列人因为知道这次丰收是神特别的赐福,因此锡安百姓都聚集在神的面前,他们在那里等候,要赞美神对他们所施的恩典,并且他们要还所许的愿。这里所说的「等候」,就是迫不及待,大家一齐赞美神。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诗人许愿必偿;有时我们也许愿,只是……】
在旧约时代,发誓是件严肃的事情,要完全地履行。没人一定要发誓,但誓一发出就具有约束力。大卫在这里所要实现的誓言是,神若答应了他的祷告他就要赞美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在神的圣殿中,罪人需追求圣洁,如神的完全。圆满是人类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圆是人人所喜爱的。
「圆」
是几何圆形中,最简单且最美的。神似圆在多采多姿的宇宙中,赋予最多的圆,在大大小小的圆中构成了美丽的世界。由白天的太阳到夜晚高照的明月是圆的,清晨晶莹的露珠,串串的雨滴也是圆的。
孩童的洋娃娃的眼珠,在地上玩的玻璃无一不圆,衣上的纽扣、肥皂水吹出的彩色泡泡也都是圆的。所以圆是孩童世界的宠物,球是圆的,飞盘也是圆的,圆在运动天地象征灵巧。
从牛车轮到机车轮、汽车轮到飞机轮,以及机器上的承轴非圆不可,否则无法滑行前进,亦无法转动,因此几乎所有一切被创造之物非圆不可。
圆象征团圆和美满,幸福的代名词。新春过节家家团圆,表示有圆有缘。人生旅程中并非十分圆满;月有阴晴圆缺,但人生总是理想的追求者。多以自我为中心,以我的才干和欲望为半径,而竭力画圆,为自我的天地,谁也不得侵犯。
在新郎和新娘婚礼誓约中,互换「圆」的金戒指,为爱的象征。神岂不也是把圆放在宇宙中,象征其爱是无缺的,其圣洁是完全的,让你美福知足。因此由宇宙神创造的圆,以致神赐你人生的圆,到圆满的信仰在圣殿中,是人人所不可缺的。——林政杰《诗的讲章》
【】「听祷告的主阿,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神的名称是最多的,都是代表祂的本性。信徒从自己的经验中可以证实祂是「听祷告的主」。祂不会叫倚靠祂的人失望。终久世人必知道惟独我们的神是可靠的活神,所以结果「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我罪深重,我,何竟配得你的赦免?神,我……】
我们虽然感到自己的罪数不胜数,但我们仍要诚心求神的赦免。你是不是感到神从来不赦免你,好像你的罪太多,有的又太大呢?好消息是,神可以全部赦免。谁都与神的救赎有分,谁的罪都不会大到无法被洁净的程度。
――《灵修版圣经注释》
【】「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
甚么事情阻挡我们的祷告不得神的垂听呢?就是罪孽。大卫不是完全人,他有许多软弱失败,但他有一个长处,就是勇于认罪悔改。请注意:祭司献祭的时候,必须先洗自己;照样,大卫先提到赦罪,然后称颂耶和华。先得赦免,然后赞美。未曾蒙恩的人,不会唱救恩之歌。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神所拣选的得亲近神。谁?谁是这么有福的人?我渴望是我吗?】
能居住在圣殿是极大的荣耀。神拣选了特殊的一族以色列中的利未支派在圣幕中作祭司(153:5-51),只有他们能进入神所临在的圣所。因着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今天的信徒随时随地都能接近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基督徒要具备三点:(一 )神所拣选;(二 )亲近神;(三 )住在神院中。谁有这三点,谁就是有福的人。「你圣殿的美福就知足了」,就如浪子回到丰富的父家中一样,那里是一无所缺,满心知足了。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
我的救主啊,我愿意成为一个这样蒙爱的人。这是人心很难想象,却可思量的福分。自然的光芒,友情的欢悦以及艺术的吸引,能给予我们特殊的喜乐,住在神的殿中。但是我越知道自己的情况,更清楚体会亲近你的事重要了。你使我在殿中居住,不亲近你,又何能住在你的殿中?
当你的心有这样的祷告,答案必然来到。你必有一种极其深入的被吸引的力量,使你与主亲近。这好似阳光吸住地面,又像磁石吸引铁针一般。也许神愿意以公义将可怕的事告诉你,或者使你感到卑微,省察自己,或者令你失望及剧烈的痛苦,有如焚烧的炙火,但是在这一切,心中必有增强的需要,更加急切的追求了。
据说司布真时不在注意与神同在的经验。如果我们信靠大祭司将我们带入幔内,必留我们在那里。祂进去了,也要我们跟着进去。祂住下,我们也要居住。祂站在至圣所,使我们有地位,可以进到神的面前,我们从神所领受的恩膏,必教导我们要怎样居住。这该是我们一生的祷告:「求你使我们亲近你,常在你面前。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神的本性虽是爱,同时祂也是公义的。祂必向世人实行公义。祂的威严是可怕的。就是信徒也要「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神怎样拯救大卫,神怎样拯救地极海上远处的人呢?简言之,呼求神,神就应允。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农民们辛勤耕作,一年到头忙碌田园,由神所赐阳光、空气、水、才有丰收,就该大大感谢神。但有多少人向神感恩谢饭呢?他们把「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的神抛诸脑后了。
别人的馈赠当我们接受时,自然地诚心感谢;但万物来自神的赐福,怎不感谢神的大恩大典呢?
曾有一位无神论者自以为是的讥讽说:「钱是我自己赚来的,我买东西享受,为何我要感谢神?」乍听之下似乎聪明,但深思熟虑之后,确为愚拙。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荣耀神而行。」
人的口有两种用途:进口——吃饭,吃东西;出口——讲话,赞美。由口中出口最美丽动人的话,就是感谢、感恩、赞美的见证。在教会中感恩的奉献,先要栽培有感恩的信心,若没有感谢的信心,他无论怎么地富有,他的内心仍是空虚,没有信心,在神看来一切都是虚有。教会的奉献是那自觉不富裕,却满有信心,愿全心全意投注在神的国,而得取那更好属灵的福份。正如所记载:基督的平安在他心里作主;为蒙召归为一体而喜乐;常存感谢的心。——林政杰《诗的讲章》
【】万物都属于耶和华,都在祂的手中。神不但用祂权能的手托住万有,祂也是在万王中作王,治理万民。圣经中常用海代表民众。神的力量不但能安定诸山,甚至诸海的响声,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我们的主在世的时候,也曾平静风和海:「祂斥责那狂风大浪,风浪就止住平静了」。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雨水降下,大地肥美,我神恩爱满其中!神恩浩瀚,我可感到?】
这篇丰收诗称颂了我们的神在大自然中的创造美。大自然帮助我们理解神性。犹太人认为神对大自然的关顾是神对他们的爱和供应。大自然显示了神的慷慨﹕给我们的超过了我们所需和应得的。我们理解了神极大的慷慨,就应该感激神并慷慨待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当主耶稣作王的时候,全地都必享平安。「日出日落」换一句话说,就是「从东到西」。世界有南极、北极,但是没有东极、西极。因此主耶稣的国是无界限的,全地宇宙都属于祂。我们应当积极传扬福音,拯救更多的灵魂,使从东到西都欢呼赞美神。
―― 张志新《七筐零碎》
【】「住在地极的人,因你的神迹惧怕,你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神的眷顾】
早晨起身,上到山去瞧瞧神如何制造早晨,神把太阳推向地平线,朦胧的灰暗消逝,到浑圆的太阳出现之时,各种深浅的颜色,混合成了一幅完美的光彩。白昼庄严地渐渐展开,它的光明,已遍照大地和每一低谷,你可以聆听天国合唱团的乐曲,在歌颂的尊贵下和早晨的荣光。
早晨的纯洁之光,使我的心渴慕真理,惟有这种仰望真理之心,能使我纯洁如早晨,使我和周围的自然交响乐和谐合拍起来。日出时吹来的风,使我盼望神,他曾首先把生命的呼吸,吸进我鼻孔;盼望他始终以他的生气和生命来充满我,使我所想的只是他的思想,所过的只是他的生活,在我自己的生命中,只发现永恒的光荣。假若没有神的夜和早晨,我们这些可怜的人类该怎样办呢?——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麦克唐纳【】「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神的河满了水;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豫备五谷。」
「透雨」是指着圣灵说的;这里的「地」,就是指着我们这些蒙恩的人来说的。马太福音十三章,主耶稣所讲撒种的比喻,祂就明说:种子就是神的道,而这土就是我们这些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三章也说:我们就是神所耕种的田地。但我们的心地若是干硬,没有神所降下的透雨,使土地湿透,就不肥美,五谷就生长不起来。
―― 张志新《七筐零碎》
「你眷顾地降下透雨。」
我们常会忽略神的恩典,在一切平顺的时候,不知道感恩歌颂,在临到危难的时候,才向神呼求,向神许愿。
人从神所领受最美好的赐予,都是免费的,却是最宝贵,不可缺少的。从神赐给人生命气息,到空气,阳光,水,这些基本的需要,都是不用花钱的,也是无论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人没有这些,就不能生活。只是人惯于接受恩典,把它有多么可贵给忘记了。到不能自然使用这些的时候,人会恐慌起来,向神拼命的坚持祈求。
神使季节轮替,气候正常,风调雨顺,人不觉得是神的恩典,也不常记得感恩;只在不正常时,才抱怨天时不正。神叫列国和协,升平没有战事,人不知是神的护佑;只有当强敌压境,自己应付不来的时候,才向神哀求。
大卫作王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人民就骄傲起来。但以色列地区的农作,不能没有雨水,而雨水不是有定时的,该降雨的时候,雨偏不来;最不盼望战争的时候,战争却来临了。看着土地龟裂,河中的水渐渐干了;而政治情况却不安定,内忧外患临到,像是海中的波浪翻腾。这时候,全国都想到神,认罪悔改,诚心归向神。〔神〕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
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使地大得肥美。
神的河满了水。
你这样浇灌了地,好为人预备五谷。神的大能作为,使人看见,人自己是多么脆弱,卑微,需要仰望神的恩典:是神“使”这一切成就,人不能作甚么。
恩典是神白白赐给的,是人不配得的;人不能凭工作赚得神的恩典,人不配蒙恩而蒙恩。
罪拦阻神的恩典。在以色列的历史中,当人作恶离开神的时候,神就止住降雨;“你头上的天要变为铜,脚下的地要变为铁。耶和华要使那降在你地上的雨,变为尘沙,从天临在你身上。”神也兴起仇敌攻击,使人转向神。
人知道自己不能与神为敌,向神起敬畏的心,就承认,离弃一切罪恶过犯,得神赦免,恩典才临到;圣灵恩雨降下,全地得着复兴,一切都改变,神的荣耀充满遍地。── 于中旻《诗笺记》
【】水对人类的生活何等重要,香港虽是港口岛屿,他们要的是淡「水」
,他们视水如财宝,在大楼顶楼都储备大水池,他们的水要从大陆运输过来;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神的河满了水……浇灌地……预备五谷。」「神的河」就是圣灵,是活水长流;神要给这干渴的大地带来丰富水分。因犹太水短缺,除约但河而外,皆细流之水,没江川,一到夏天就多干涸了,故设水池蓄水为财宝,而遇渴者而不饮以水为重罪,经行沙漠均以皮袋盛水。池中无源之水为死水,长流之活水,亦为神之恩泽。所以主耶稣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林政杰《诗的讲章》
【】「你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
我们的心地若是像一块没有被犁过的硬土一样,圣灵没有办法在我们身上活出丰盛的生命佳果来。并且地土若没有被犁成深沟,雨水就流掉了;沟若是浅浅的,水留下的也是浅浅的。所以这里说不只犁出沟来,且是犁出深沟。主的生命河,就盛满了水。不只这样,要灌满了犁沟,润平了犁脊。这样高高的犁脊,站在那里都被水淹没了,看不见了。这里的犁就是说到十字架深刻的工作。十字架的工作,就是为着除去魂生命。没有苦难,就没有生命,也没有荣耀。因为我们原是主的工作。
―― 张志新《七筐零碎》
【音乐大师贝多芬悲惨的遭遇】
经文﹕“神阿﹐你曾试验我们﹐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诗65﹕10 )。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
贝多芬已离开我们一百多年﹐但他的名字与乐曲却响遍世界每个角落。大多数音乐爱好者都被他的优美乐曲﹐感人的旋律所陶醉。但却少有人知道他一生的遭遇是多么悲惨。现略为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贝多芬的故居座落在维也纳一个偏僻街巷里﹐距离迷人的多瑙河并不太远﹐附近有座古老的教堂﹐据说这是贝多芬居住的地方。
一八Ο一年当贝多芬三十一岁时﹐他和一位琪丽哀太姑娘相恋。那时贝多芬曾经为此写道﹕“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运的日子。”可是好景不常﹐由于自己耳疾的折磨﹐境遇的艰难﹐使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琪丽哀太是一位风流﹐娇气﹐而又自私的女性﹐在一八Ο三年十一月她嫁了人。当时贝多芬病倒在床﹐再加上失恋﹐心灵受了极大摧残。虽然如此﹐但他并不因恋爱的痛苦﹐生活的折磨﹐耳疾的纠缠而毁灭﹐就是在这种四面楚歌情景下﹐写出了“第二交响乐”﹐在作品中﹐乐观的意志占了优势﹐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把他懮郁的情绪一扫而光。
一八Ο六年贝多芬和好友法朗梭阿伯爵的妹妹丹兰士相爱。同年五月他和丹兰士姑娘订了婚﹐可是事实告诉我们有情人并非都成眷属﹐也许是没有财产﹐地位﹐或者某种理由﹐他俩爱情又告吹了﹐婚约撕毁了。爱情把他遗弃了﹐他又变成孤独。此时他已四十岁了﹐这样的创伤一次次深深铭刻在他心里﹐但是命运并没有把他压倒压垮。他没有屈服于耳疾越来越严重。正如他说得好﹕“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你听﹐这是多么豪言壮语。敢于向一切厄运宣战。终于在一八一Ο年后继续写成感人至深的“第七交响乐”及“第八交响乐。”
尔后﹐有一天他忽然完全听不到窗外教堂的钟声﹐在野外散步也听不见农民吹笛的音响﹐甚至连自己的弹奏也变得无声无息﹐他完全成为耳聋。你想一个音乐家而听不见演奏﹐这种悲痛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惨重的打击并没有把他折腾得一蹶不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因为他尝尽人生辛酸苦辣的苦酒﹐才酿造出艺术创造的顶峰。著名的“第九交响乐”诞生了。
话说﹐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当他晚年时所遭遇的则更加不幸﹐他又聋又病﹐孤独无依﹐生活十分贫寒。一八二七年﹐有一次从乡间赶回维也纳﹐为了存钱﹐雇一辆没有蓬的马车﹐谁知路上遇到风雨﹐回来后就得了肺炎﹐迸发水肿病﹐不多久﹐一颗蕴藏着无尽旋律的心脏﹐终于他五十六岁的时候﹐停止了跳动﹐悄悄离开了人世。
一个历尽人生的艰辛﹐还能不屈不挠用全部生命和心血为人类创作大量乐曲﹐无异于是用自己的痛苦换来人的欢乐﹐也许读者要问﹐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经受风雨的摧残﹐身心的折磨﹖最好还是让他来作回答﹕“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并把祂的光芒播于人间。”
“接近神”就是他一生战胜诸般苦难的秘诀﹐也是他前进力量的源泉。他以痛苦揉合在音符里化成欢快的旋律。靠着接近神支取的力量﹐把希望的光芒播放人间。这就是他认为一生最美的事。
无怪乎诗人说﹕“但我亲近神是与我有益”(诗73﹕28 )。
雅各也劝勉我们说﹕“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有罪的人哪﹐要洁净你们的手。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雅4﹕8 )。
亲爱的朋友﹐你为什么不肯来亲近神呢﹖这位神是我们黑夜的明灯﹐荒漠的甘泉。──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
本节上面一句是表明神的恩典终年不断,下面一句是表明无往不利、处处蒙恩。甚么是恩典?主耶稣基督就是恩典(约壹14)。祂外面虽没有佳形美容,但祂里面所充满的是丰满的恩典;凡接受祂的人,就得着恩典,并且还恩上加恩。年岁就是年日。人对年岁的看法,是丰年与荒年,是表示国泰民安与纷争灾难。神对年岁的看法,神看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神统管年岁,神有慈爱,亦有公义。神对罪恶绝不容情,神会赦免人的罪恶,亦会刑罚人的罪恶。所以年岁之丰歉,世界之安乱,皆操在神的手中。冠冕就是荣耀;要得那不朽坏的冠冕,必须付出代价。
神的恩典在我们身上,终年不断,正如神「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恩典」英译「好处」。神的恩典,神的好处,如同冠冕戴在头上,有如甘霖下降一样,而降下甘霖也就是恩典好处,太奇妙了!神从天上滴下脂油,从约伯有过这样的见证:用牛羊的奶洗脚,表明他的丰富。
―― 张志新《七筐零碎》
【】
本来是旷野之地,不毛之地,现在到处都长满了青草。本来是山谷之地,是不能种东西的,是日光照不到的,现在因着透雨,因着深耕,在山谷中都满了五谷。草场上不仅有羊,且是羊群把草场都盖满了,像穿上衣服一样 ─ 「草场以羊群为衣。」在十字架的经历中,属灵生命的丰盛是自然的事。你羡慕吗。
―― 张志新《七筐零碎》
【诗六十五篇分段】
这一篇诗可以分作三个段落。
(一 )第一段一至四节,神的百姓赞美神的恩典。这一段说明神喜欢听取我们的祷告,和喜欢赦免我们的罪孽。祂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因为亲近祂,和常到祂的圣殿,而得享诸般美福。罪孽将神与人隔绝,只有神能使我们认罪和离罪,因而进入祂的圣地。「你们要尊崇耶和华我们的神,在祂的圣山下拜,因为耶和华我们的神本为圣」。所以耶和华本为圣,乃是这一段的重心。
(二 )本篇第二段五至八节,所谈论的人,范围放大了。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即是万邦万族的居民,以及日出日落之地的群众,全都概括在内。世人称扬神的大能。这一段说明神的威严。祂以能力束腰,足以拯救世人到底。在自然界方面,诸山众海,巨浪洪涛,祂都能安定。创造万物的神,能从混沌中理出秩序的神,借着祂的拯救之恩,也能使全地的人得到和平。「耶和华本为大,该受大赞美,其大无法测度」。所以耶和华本为大,成为本段的重点。
(三 )本篇第三段九至十三节,从神的百姓到世人,再普及万物,谈论的范围更加扩大,连天地、雨水、江河、路径、旷野、草场、小山、幽谷、羊群、五谷,许多动物、植物,和许多大自然界的东西,都一同歌颂神的慈爱。这一段说明耶和华本为善,即是祂有最高和最大的仁爱。「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要称谢耶和华,因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所以耶和华本为善,是这一段的重点。
―― 张志新《七筐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