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113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原文就是「哈利路亚」。本篇以「哈利路亚」开始,又以「哈利路亚」结束。「哈利 הָלַל/hä·lal’」的意思是「赞美」,「路」是祈使语气,「亚 יָהּ/yä」是「耶和华」的简称。
本篇至一百一十八篇被称为「哈利路诗篇」(Hallel Psalms)),也称为「埃及赞美诗 Egyptian Hallel」。犹太人在妥拉规定的逾越节(Pesach))、五旬节( Shavuot))和住棚节(Sukkot))唱颂「哈利路诗篇」作为祷告,在其它的节日也常常使用,如犹太新年(Hanukkah))、月朔(Rosh Chodesh))、以色列独立日(Yom Ha’atzmaut))和耶路撒冷日(Yom Yerushalayim))。
新约时代的犹太人在吃逾越节筵席时要唱颂「哈利路诗篇」。其中煞买学派(Houses of Shammai))在逾越节晚餐之前唱一百十三篇,饭后唱其余几篇;而希列学派(Houses of Hillel))则在晚餐前唱一百十三和一百十四篇,饭后唱其余几篇。主耶稣和门徒吃完最后的晚餐,「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所唱的就是「哈利路诗篇」。
诗篇中首次出现「哈利路亚」是一百零四35,以后出现在许多篇中。其中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篇称为「哈利路诗篇」(Hallel Psalms)),又称为「大赞美集」;第一百四十六至一百五十篇称为「哈利路亚诗篇」(Hallelujah Psalms)),每篇的首尾均有「哈利路亚」,又称为「小赞美集」。
上图:1340年巴塞罗那哈加达(Haggadah)羊皮卷中的诗篇113篇插图中,描绘犹太会堂唱颂「哈利路诗篇」的情景。

2「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

3「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称颂神的人将超越时间())和空间()),因为神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神。
本篇的启示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因为神昨日如何,今日、明日也如何。

4「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祂的荣耀高过诸天。」

5「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祂坐在至高之处,」

6「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自己谦卑」()),形容神的宝座至高无比、超越一切受造之物,所以必须俯下身来,才能看见低微的天地。
4-6节是赞美神独一无二的性情,这是本诗的核心,也是神救赎计划的根据。虽然我们所称颂、高举的神「荣耀高过诸天」()),但祂并没有「坐在至高之处」()),不管受造之物;而是「自己谦卑」()),愿意屈尊就卑、垂顾卑微的人。有谁能像这位神呢?祂至高无上,却可亲可近;祂「超乎万民之上」()),却「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7「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8「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9「祂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为多子的乐母。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7-8节引自哈拿之歌())。
「灰尘里」())、「粪堆中」()),比喻人的地位卑微;「不能生育的妇人」()),代表没有盼望的人,如撒拉())和哈拿())。虽然神超越、至高()),却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反而俯就无助、卑微的「贫寒人」())和「穷乏人」()),给绝望者带来盼望())。
神不但「观看天上地下的事」()),而且一直看到灵魂的深处。祂不但从高处往下「观看」,而且亲自下来,甚至「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为要救拔失丧的灵魂。福音所顾念的人比灰尘和粪堆更加卑微()),却将被抬举到比王子更高之处())——从坟墓提拔到天上())。我们若谦卑承认自己在灵性上是「贫寒人」和「穷乏人」,就必能得着神的救赎,因为主耶稣应许我们:「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谁像耶和华呢?

诗一百一十三篇至一百一十八篇成为了第五卷中的一组,在犹太的传统中被称为哈利(Hallel ),因为它们其中有多处都有哈利路亚这个词语。哈利的意思是‘赞美’。在新约时代,直至今日,犹太会堂在大节日都会唱出这些诗。逾越节当然是其中一个节期。在吃过最后晚餐后,耶稣带领祂的门徒离开守逾越节的地方,下山来到客西马尼园,祂对他们说:‘让我们一同来唱诗。’很可能现在这篇诗是他们当时唱的。要注意这是一篇有普世异象的诗。

第一至四节,耶和华的仆人。仆人应当顺服他的主人。作为神的臣民,称颂祂是我们的本分(有关臣民这个名词、请参看的希腊文、和它阴性的形式 )。神的名告诉我们神是怎样的,正如祂藉着仁爱而大能的作为启示了自己。所以,要赞美祂,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第五至八节,神是超越的,旧约圣经常用图画形式表达真理(我们却用抽象的词句来表达 ),神坐在至高之处,超过一切的受造物,因此,祂要自己谦卑,观看天上的事!但是这个事实不会使祂远离一切。我们会想到一些描述太空的词语,但这个观念是不合乎圣经的。当耶稣‘望着’瞎子巴底买的时候,祂从与父合而为一的高处向下望,直至一个失丧的灵魂的深处。‘望着’是行动前的第一步。可惜的是我们很多的人在观看他人,却没有看见他们和他们的需要。以色列人常常感到惊奇,神不但俯首望见人类的苦难,祂甚至‘下来’,进到祂子民受击打的生活中。因此,诗人向我们显示了‘升高’这词语使用在神身上时的意义。当人被升高的时候,他会很骄傲,不会存着谦卑的心。但是神‘看见深处’,看到我们思想表面之下的事情。祂倒空自己那高过诸王的荣耀,而且成为贫寒人和穷乏人的兄弟,和不能生育妇人的医生,使她可以成为男婴和女婴快乐的母亲。我们得知:只因为祂被‘提升’,所以祂能够成为至高和至低之间的‘桥梁’。

顺便一提,因为神似升实降和似降实升的吊诡性,诗中常常把家庭‘升高’。哈拿唱出了一首诗: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因为神刚给她一位婴孩。

为甚么神要做这一切事情?是为荣耀祂自己吗?不是,只是因为祂爱我们。神为了拯救我们,祂愿意与我们认同,成为我们中一个人,学习‘说我们的言语’。神要做普世性的事情,而不是宗教性的事情。假若我们用宗教的语言来讲论神的事情,我们便是对祂做了假的见证。因为在永恒的这一边,就是在这个时间和空间之内,神与我们在一起。我们也要注意到,从这篇诗中,我们可以更了解新约圣经的尊主颂,因为它引用了这首诗。因此,我们谈论神,绝不应该单单用哲学的言语,或是用‘属灵’的言语,而要常常用人性和负责任的说话。

勃洛姆汤姆斯(Sir Thomas Browne )曾如此写下:‘“博爱要从家中开始”是世界的声音,而不是圣经的声音。’不少报章的文人作家,引用了他整个命题的最初的几个字,并且认为他们已说出了爱的真谛。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神并没有‘留在家中’,祂‘从天降下’,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我们要称颂耶和华的名(2节 ),这名就是祂所启示的本性。谁真正像耶和华呢?肯定地,我们不单用嘴唇,还要藉着我们的生活来称颂祂,就是藉着爱我们的兄弟,正如仁爱的神向我们所行的。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一百十三篇

第一一三篇无一事太大,无一人太小

每年逾越节所用的一连串诗歌,从本诗开始,因此一般称之为埃及赞美诗(Egyptian Hallel,Hallel 意即赞美)。其中只有第二篇(一一四篇)直接讲到出埃及,其他的主题则为抬举被践踏者(一一三篇)、呼召所有人来赞美(一一五篇)、个人的感恩(一一六篇)、普世异象(一一七篇),及节期的游行(一一八篇);这一连串的题目正可表明救恩的特色,这救恩始自出埃及,将来要遍及普天下。按照习俗,头两篇是在逾越节晚餐之前唱,另外四篇则为饭后唱。主耶稣在受苦之前最后所唱的诗,大概就是这几篇;在前几天的冲突中,第一一八篇则已经出现不只一次。这几篇论出埃及的诗,其含义远超过旧约时代人的领会因将有一更大的“出埃及”。

“高过……”

1.这里对赞美的呼召,不是无谓的重复。将耶和华的仆人和祂的名特别提出来,是有道理的,因为蒙悦纳的敬拜,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揣测忖度,而是定意献身者,向启示者献上挚爱之情。请见对“名”一字的解说;亦参,

2~4.求告祂名的信徒广布各地各方,超越时间(2节),与空间(3节),与祂在地上与天上(4节)所彰显的权能相配。玛拉基所见,全世界各地之人真心的敬拜519,是第3节的回声,或相似的话;而先知沉痛地指出,他同胞的态度却恰好相反。

“俯视……”

第5节的挑战,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在圣经里不断向我们发出,或是明言,或是暗示。大加发挥,雄辩滔滔;而其见证亦到处可见,甚至包括人和天使的名字(米该雅:“有谁像耶和华?”米迦勒:“有谁像神?”)。此处神的超越性更由第6节再度衬托出来,令人难忘,因为在祂底下,几乎连天都看不到。JB 译为,祂的“宝座何其高,以至祂必须弯下腰来,才看得见天和地!”520

7.以下然而神却绝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第7、8节预示了福音中的大降卑与大提升,然而福音将比灰尘更深,比王子的宝座更高:乃从坟墓提升到神的宝座

不过,这几节是有意回顾哈拿之歌,几乎将之逐字引用(参,7、8a节与。因此底下突然提到,不能生育的妇人作了母亲(9节),这正是哈拿的主题。从这个背景看来,本诗不仅要指出字面的含义,即至高者眷顾最卑微的人,也要让人思想,神这样的干预会带动怎样的一连串事件。哈拿的欢喜,变成全以色列的欢喜;撒拉的喜乐,变成全世界的喜乐。而后来马利亚“尊主为大”的颂诗,光芒更遮盖了哈拿之歌。第7、8节的耀眼事件,不比这件在家中发生的事更大;而这类事件中最重要的一件,正始于家中。

不过,若将第9节视为达到目的之途径,就扭曲了本诗的原意,破坏了它的价值。本诗的结尾似乎气势大减,我们不需为它遮掩。其实,神的荣耀与人的荣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这荣耀在“高过诸天”(4节)之处,和在一个孤寂的人身旁,完全一样。

第5节的问题:“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诚然不仅是修饰之语。

519 ,这节(像本节一样)没有定动词,最好视为预言,如 AV、RV 小字。见丁道尔注释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J. G. Baldwin 所写(IVP, 1972),对的注释。
520 NEB 觉得这样太大胆,便重新安排第5、6节各行,使天和地的情况不致太特殊。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

(由于诗一一四 )诗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篇被称为埃及赞美诗,在逾越节时唱颂,头两首在餐前唱颂,余下四首则在餐后唱颂。参看的脚注。诗歌呼吁人来赞美耶和华(1~3节 ),因为祂坐在至高之处(4-5节 ),却自己谦卑去抬举卑微的人(6~9节 )。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赞美神的荣耀和怜悯的诗。他的荣耀高逾诸天,但却看顾地位卑下的人。

全诗分为三段,每段三节,在第二、三段中用了七个词组来赞美神的作为:“超乎万民之上”、“坐在至高至处”、“谦卑观看”、“抬举贫寒人”、“提拔穷乏人”、“使…与王子同坐”、“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没有谁象神如此看顾人(5节 )。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赞美诗。

――《串珠圣经注释》

永恒的赞美。本诗是哈利路亚诗,始尾为“哈利路亚”。作者与写作背景不详,主题是对神的感恩与敬拜。明快欢乐地描绘神至高的圣名及所行的奇事。被用在逾越节等节期或圣会。新约,被用作复活节的诗歌。按内容分成三个诗段:①督促人赞美神(1-3节 );②描绘神至高的荣耀(4-5节 );③颂赞神的作为(6-9节 )。

耶和华的仆人: 指以色列百姓,亦包含神的所有圣徒。赞美,赞美: 诗人充满激情地劝勉众民颂赞神。颂赞神至高之名,就能举目仰望其至为尊贵的荣耀。

――《圣经精读本》

这里对赞美的呼召,不是无谓的重复。将耶和华的仆人和祂的名特别提出来,是有道理的,因为蒙悦纳的敬拜,不是阿谀奉承,也不是揣测忖度,而是定意献身者,向启示者献上挚爱之情(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113-118篇组成“哈列”(颂赞诗 ),在犹太人的重大节日里咏唱。在逾越节,诗113篇和诗114篇在就餐之前唱,诗115-118篇在就餐之后唱。耶稣和祂的门徒在祂被出卖的那天晚上,在楼上唱的就是这些诗的段落。本诗分为三段,每段有三节。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见;111:1注释,另见诗148;150篇。

――《SDA圣经注释》

诗人用四句话邀请大家赞美神,先是“你们”(一般人 ),然后是神的仆人(会众祭司和利未人 ),然后是现在和将来的世代,最后是全地球上的人。

――《启导本诗注释》

引言:诗人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耶和华的仆人一同永远赞美耶和华。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

当新世界到来,所有事情都停止,但对神的赞美将会永远响彻云霄。赞美是人所能有的最大义务及荣耀。

――《圣经精读本》

求告祂名的信徒广布各地各方,超越时间(2节 ),与空间(3节 ),与祂在地上与天上(4节 )所彰显的权能相配。玛拉基所见,全世界各地之人真心的敬拜,是第3节的回声,或相似的话;而先知沉痛地指出,他同胞的态度却恰好相反。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比喻世界每一处,每一角落。

――《串珠圣经注释》

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 指全世界,表明福音将传遍全地,万民皆来颂赞主。

――《圣经精读本》

从清晨到晚上,以色列军营中传出赞美的歌声。今日神子民的聚会也当如此。不感激上天的福惠,往往是背道的开始

――《SDA圣经注释》

】「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他的荣耀高过诸天。」

描绘神在诸天之中登基,万国都受祂统治

――《SDA圣经注释》

赞美的原因:至高的耶和华竟然眷顾那些最低贱和最痛苦的人(穷人和不育的妇女 )。

――《串珠圣经注释》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

】圣徒当高声赞美神,因为至高之神,却来寻找卑微、低贱的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最完美地体现神的降卑为人

――《圣经精读本》

第5节的挑战,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在圣经里不断向我们发出,或是明言,或是暗示。大加发挥,雄辩滔滔;而其见证亦到处可见,甚至包括人和天使的名字(米该雅「有谁像耶和华?」米迦勒「有谁像神?」 )。此处神的超越性更由第6节再度衬托出来,令人难忘,因为在祂底下,几乎连天都看不到。JB译为,祂的「宝座何其高,以至祂必须弯下腰来,才看得见天和地。

」──《丁道尔圣经注释》

】「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谦卑”:屈身俯视。

――《启导本诗注释》

「自己谦卑」:俯首垂视。

――《串珠圣经注释》

虽然神拥有荣耀的威严,但祂不放过任何小事。卑微软弱的人类知道了宇宙的主宰关心着他们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那该有多大的安慰啊!这个伟大的真理所包含的意义,是人间的哲学所无法测度的。

――《SDA圣经注释》

神的恩慈可见于两个例子,就是祂关怀“贫寒人”(7节 )和“不能生育的妇人”(9节 )。

――《诗雷氏研读本》

】「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粪堆”。灰堆。

――《诗雷氏研读本》

「灰尘里」:垃圾堆。

――《串珠圣经注释》

描写救人脱离极端的贫困和孤独。

――《SDA圣经注释》

神虽至高,不看高傲有权柄之辈,反照顾在灰尘中和粪堆里,亦即地位卑下或处境困苦的人,使他们升高,受人尊敬,取得一个人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与王子同坐” )。

――《启导本诗注释》

然而神却绝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第7、8节预示了福音中的大降卑与大提升,然而福音将比灰尘更深,比王子的宝座更高:乃从坟墓提升到神的宝座

不过,这几节是有意回顾哈拿之歌,几乎将之逐字引用。因此底下突然提到,不能生育的妇人作了母亲(9节 ),这正是哈拿的主题。从这个背景看来,本诗不仅要指出字面的含义,即至高者眷顾最卑微的人,也要让人思想,神这样的干预会带动怎样的一连串事件。哈拿的欢喜,变成全以色列的欢喜;撒拉的喜乐,变成全世界的喜乐。而后来马利亚「尊主为大」的颂诗,光芒更遮盖了哈拿之歌。第7、8节的耀眼事件,不比这件在家中发生的事更大;而这类事件中最重要的一件,正始于家中。

不过,若将第9节视为达到目的之途径,就扭曲了本诗的原意,破坏了它的价值。本诗的结尾似乎气势大减,我们不需为它遮掩。其实,神的荣耀与人的荣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这荣耀在「高过诸天」(4节 )之处,和在一个孤寂的人身旁,完全一样。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指蹄升到最尊贵的地位。神把最卑微的人从深坑提拔到最高的位置上。

――《SDA圣经注释》

】「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为多子的乐母。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人做不到的事,神能够。女人无子乃是耻辱。神使不孕的妇女有孩子,有欢乐的家。

――《启导本诗注释》

「不能生育」:这在当时是莫大的耻辱。

9下 结语:诗人重复引言的第一句。

――《串珠圣经注释》

不能生育的妇人: 委婉形容因罪离开神、不能结出果子的以色列百姓。然而,他们却有盼望:神应许赦免以色列的罪过、恢复与他们的关系、赐下新的祝福。以色列施行家长制,不能生育的妇人被羞辱,本节体现神扶助被社会疏远和承受苦难的人。

――《圣经精读本》

参哈拿的故事(撒上1章 )。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13篇 )】

1神虽尊贵,仍垂顾卑微的人(7-9 )。在历史上最谦卑的表现是什么?。主的谦卑给我们什么榜样?

2神对卑微人的垂顾,给你什么鼓励和挑战。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谦卑的神】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祂…自己谦卑。」

每逢我们说到神,总会想到祂是高高在上,受人的敬拜,颂赞。人需要求到祂的时候,必须备办礼物献上;如果是大事情,必然得厚礼重贿,才可把事搞好。当然,这些都是世上办事的经验,所形成的观念。因此,一位无限伟大有完全权能的神,与“谦卑”的观念,怎么样也难以连在一起,甚至是不能兼容的。这就是用人的经验认识神的困难。
你会感觉意外,圣经中从来未教导我们,要向神献礼物才好办事;而是我们蒙恩的人,自己先归了主,才因感恩奉献。
神是超越的神。伟大,超过我们所能想象;极高,我们不能达到祂那里。智慧的王所罗门说得好:“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我们凭人的智慧,绝不能认识神。
我们有罪蒙蔽,使我们看不远;而且罪的阻隔,成为不能越过的深渊,使我们不能到神那里。
神因为他的慈爱和怜悯,祂竟然自己降卑,不是要察看人的罪,审判施罚,而是施恩拯救

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祂坐在至高之处。
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祂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
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照人的本相,是全然没有价值,没有盼望;从古以来的情形,就是生在罪中,受到那恶者撒但魔鬼的役使辖制;因为它是粪堆之王,莫怪别西卜是苍蝇之王,“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没有办法脱离,人想要自救,是全无可能。但因神的怜悯和大爱,祂抬举提拔人,惟独信靠祂,才有盼望。
本来不能生育的哈拿,向神祷告,生了撒母耳。欢乐的母亲哈拿,被圣灵感动,知道她的儿子,与神救恩的计划有关。哈拿的颂歌中,荡漾着这诗的回响
蒙大恩的童女马利亚,得天使加百列告知,她将要怀孕生子,就是至高者的儿子,是神所应许大卫的后裔。因此,在她的“尊主颂”中,为了以色列的盼望,和亚伯拉罕的约成就,而称颂神。神藉撒拉生出应许的后裔,是预表基督耶稣的降生,谦卑生在律法之下,从童女而生,祂并要作将来审判的王。

── 于中旻《诗笺记》

贫穷、卑微的人,总被人看不起,有时我也……在神眼中却不是如此……】

在神的眼中,一个人的价值跟他的财富和属于哪个社会阶层没有关系。许多在神的工作上很杰出的人,开始时都很贫困和卑微。神倒转了这个世界的社会秩序,常常从被社会遗弃的人中挑选自己未来的领袖和使者。我们是不是把社会上落魄的人看为有价值呢?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才行。所有人在神的眼中都有价值有用处。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亚历山大大帝某一天路过一个地方,乞丐趁机向他乞讨。那乞丐又穷又脏,原不配向君王伸手,远远看到皇帝就应当躲起来。无料皇帝赏了几个金币给他。侍卫长十分讶异,说:「国王陛下,给他几个铜板已经够了,何以送他那么多金币呢?」亚力山大回答:「不错,乞丐虽然只寄望几个铜板,但我亚历山大的给法,一向都是金币。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祂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为多子的乐母。」

这首诗必定是参考哈拿感恩的诗。当她生育撒母耳,神除去她的羞耻,她的经验与这些话都成为极大的安慰,尤其对未有领人归主经验的人。记得撒拉也怎样以信心得着力量而生养孩子,神使许多不能生养的成为多子的乐母。但是有若干条件不能忽略:

首先,要像哈拿那样安于忧苦,只在主面前哭,你的呼求只在示罗圣所神面前倾吐。你的声音虽然听不见,你以嘴唇却在颤动着,有时也许你会大声痛哭,呼求神除去仇敌的讽刺,诚意寻求的,必可切望属灵的生产。

其次,要转离人的帮助,只求神信实的应许。你必相信祂使你在属灵方面多产,你向祂求,祂可从石头中兴起你的子孙来。你把我着祂自己的话,祂的信实应许是:「我必使你生养众多。」

哈拿答应她的孩子要奉献给主,撒母耳稍长大些就被带到圣殿,为实现她母亲的许愿。我们领人归主也存这样的心归荣耀给神,向神许的愿不收回,好似哈拿一样将撒母耳奉献出来。于是她能歌唱说:「我的心因耶和华快乐,我的角因耶和华高举……我因耶和华的救恩欢欣。

」──迈尔《珍贵的片刻》

【诗一百十三篇 哈利路亚!神的荣耀与恩慈】美国马里兰州的伊克顿圣经浸信教会,于一主日上午礼拜开始时,有一人生平第一次以敬虔奇异的心态参加大群众的主日崇拜。他漫步就坐于第二排座位,倾听讲道。当呼召的时候,牧师说:「凡未得救欲想得到者,请举手到台前来,可为你祷告。」

这人欣喜若狂赶前,相信基督为救主,受浸重生。当他由水中起身时,自己拍手,高呼:热狗、热狗、热狗(Hotdog-Hotdog-Hotdog );全场的信徒暴笑。此时,牧师要求会众安静,并解释这人首次到教会,是一贫困的人,不知道阿门,哈利路亚赞美主的意思,而只以「热狗」的字眼替代「哈利路亚,赞美主」。

——林政杰《诗的讲章》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