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7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大卫的纪念诗,交与伶长。)神啊,求祢快快搭救我!耶和华啊,求祢速速帮助我!」

2「愿那些寻索我命的,抱愧蒙羞;愿那些喜悦我遭害的,退后受辱。」

3「愿那些对我说阿哈、阿哈的,因羞愧退后。」

本篇基本上是重复诗四十13-17,只是将「耶和华」换为「神」。圣经中的重复决不是多余的,圣灵单独把这一段拿出来,加上「纪念诗」())作诗题,并且语气更加急促,是提醒我们都是「困苦穷乏」())、需要神帮助的受造物;也提醒我们在急难中要专心等候神,在难处中迫切而不慌乱。
第1节直译是:「神啊,救我!耶和华啊,帮助我,赶快!」。四十13中的第一个词「开恩」()),在本篇中却被省略了,表明情况更加急迫。
「阿哈」())是幸灾乐祸的感叹词。

4「愿一切寻求祢的,因祢高兴欢喜;愿那些喜爱祢救恩的,常说:当尊神为大!」

5「但我是困苦穷乏的;神啊,求祢速速到我这里来!祢是帮助我的,搭救我的。耶和华啊,求祢不要耽延!」

「因祢高兴欢喜」()),不是因为难处过去而喜乐,而是在难处中仍有喜乐:「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
「困苦穷乏」())意思是「需要帮助、需要从困境中解脱」。
在四十17中的「顾念」()),在本篇中被替换成了「速速」()),表明情况更加急迫。
尽管大卫发出了「不要耽延」())的急迫呼求,但我们从大卫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到,神从来不耽误事。大卫的神也是我们的神,虽然我们也常常像大卫这样在急难中求神「不要耽延」,但我们也可以放心,神既然从来没有耽延过大卫的事,祂照样也不会耽误我们的事。
神在我们身上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因祂的爱、以祂的方式、按祂的时间。我们以为是我们在等候神,其实是神一直在等候我们,等我们预备好了,要施恩给我们())。因此,当我们求神「不要耽延」的时候,自己也不要浪费每一个神量给我们的环境,而要在等候中学足功课,在等候中学习「高兴欢喜、尊神为大」())。
上图:以色列人在旷野中晨祷(Sunrise Shema)。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神,我需要你 这是一首奇异简短的诗歌。除了一节经文中的一半外,它与相同。诗四十篇是第一卷末倒算第二首诗歌。诗七十篇是第二卷末倒数第三首诗歌。诗四十篇属于那些喜欢用雅巍,‘主’,作为神圣称号的诗集。诗七十篇属于那些喜欢用神来称呼的诗集。

为甚么它要在第二卷中重复呢?它的标题加了一句,是在诗四十篇找不到的,就是记念诗。我们曾看过,这个字的希伯来文的意思较近似‘作为提醒’。此乃本诗实在要为我们作的事。它再次提醒我们,我们都是困苦穷乏的受造物(第5节 ),所以我们的盼望在神那处。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七十篇

第七十篇神啊,赶快!

本篇其实与完全相同。单独吟咏这段祈求,或加上对过去帮助的赞美,就是较长之诗中主要的内容,都有助益。所以会有重复的情形,可能是因为诗各卷为分别收集的成果(见导论Ⅱ,有更进一步的讨论与例子)。亦见七十一篇,其头三节与第三十一篇的前面大致雷同。

因此,本诗的注释请看。此处只需指出两者不同之处。标题,请看三十八篇的注释。

第 1、2节与以下的差异,在于这个祷告更简短,因此显得更为急迫;第3节以下动词略有不同。

1.开头求炭恩(和合本无),希伯来文没有,是翻译者从借用。其实原文直译为:“神阿,救我,耶和华阿,帮助我,赶快!”从前的译文开头较显突兀,却是正确的:“快快……。”

2.这里的语气也比较紧凑,的希伯来文,在抱愧蒙羞之后加上“一同”,在我命之后加上“要灭”。

3.惊骇是 RSV 将经文“修改”,以符合309。标准经文读为“退后”(NEB “缩回去”),就如

4、5.神……神……耶和华,与的“耶和华……主……我的神”相对应,表明这些词一般而言可互换使用。这里用速速( h]u^s%a^ ),而用“顾念”( yah]@s%ob[ )。本诗用这个祈求的形式,再度强调事件的紧迫性。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一分一秒都不容失去。这类情况的另一面,请看b。

309 有几个抄本支持此看法,但它们可能是受到诗第四十篇的影响。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神啊,求你快快搭救我!耶和华啊,求你速速帮助我!」

一个迫切求神帮助的祈祷,这诗基本上跟至17节相同。“记念诗”。指在神面前祈祷,求祂留意并付诸行动。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为敌人所困,危急万分的求告诗,内容与几乎全同,只是将“耶和华”换为“神”。参“编辑成书的过程”条。诗人求神的帮助速速来到(1-5节 ),可以一方面叫“寻索我命”的人知难而退(2~3节 ),一方面教“寻求你的”高兴欢喜(4节 )。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祈祷诗:除了把「耶和华」改为「神」之外,本篇和40篇13-17节几乎完全一样。

――《串珠圣经注释》

求你速速帮助我。是大卫呼求神使他脱离苦难的祈祷诗,与40:13-17相似。何以这首诗独立成篇,不甚明确。可能是为了用来敬拜神,加以独立列出。两首诗的差别甚微,如:40:13以“耶和华”称呼神;本诗以“神”作为称呼。

――《圣经精读本》

开头求你开恩(和合本无 ),希伯来文没有,是翻译者从借用。其实原文直译为:「神阿,救我,耶和华阿,帮助我,赶快!」从前的译文开头较显突兀,却是正确的:「快快……。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搭救他,使敌人蒙羞受辱。

――《串珠圣经注释》

】「愿那些寻索我命的,抱愧蒙羞;愿那些喜悦我遭害的,退后受辱。」

「寻索我命」:诗人境况堪虞,危在旦夕。

――《串珠圣经注释》

这里的语气也比较紧凑,的希伯来文,在抱愧蒙羞之后加上「一同」,在我命之后加上「要灭」。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那些对我说“阿哈、阿哈”的,因羞愧退后。」

“阿哈、阿哈”:看注。

――《启导本诗注释》

「阿哈」:幸灾乐祸的呼声。

――《串珠圣经注释》

惊骇是RSV将经文「修改」,以符合。标准经文读为「退后」(NEB「缩回去」 ),就如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一切寻求你的,因你高兴欢喜;愿那些喜爱你救恩的常说:“当尊神为大。”」

信靠神的人得到拯救。可以让一切信靠的人大得鼓舞。

――《启导本诗注释》

祈求的基础:当神击打敌人的时候,那些寻求神的人将获得欣慰和鼓励。

――《串珠圣经注释》

神……神……耶和华,与的「耶和华……主……我的神」相对应,表明这些词一般而言可互换使用。这里用速速(h]u^s%a^ ),而用「顾念」(yah]@s%ob )。本诗用这个祈求的形式,再度强调事件的紧迫性。至少从表面上看来,一分一秒都不容失去。这类情况的另一面,请看b。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但我是困苦穷乏的。神啊,求你速速到我这里来!你是帮助我的,搭救我的。耶和华啊,求你不要耽延。」

“困苦穷乏的”:看注。

――《启导本诗注释》

结语:诗人再次指出自己的困苦,求神速速帮助。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69- 70篇 )】

1教会传统常用69篇作为纪念主受苦的经文,试从诗人的痛苦经历中找出类似主受苦的描述。

2诗人因等候神而筋疲力尽(69:3),为何他仍要祈求呢?参5-6节。你有什么事情需要如此向神求呢?诗人给你什么激励?

3诗人以什么为念?参69:9。若有人无故伤害你的弟兄或辱骂教会,你的心情如何?

4诗人在极度的痛苦下,何以仍能仰赖神的帮助?参69:13, 16。

5仇敌利用神管教诗人的机会使他更觉愁苦(69:26)。你若在类似的境况中会有什么反应?专心服事神、顺服祂的人,世界会怎样待他?; 。你愿为主受苦么?

6诗人虽行义(70:4),但他却自觉缺乏什么呢?参5节。诗人是否像所指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旧约中,但以理的祈祷,求主速速垂听,不要迟延,天使长加百列就奉命迅速飞来,帮助解决问题,所以父神有时行事十分迅速。

曾有一位新英格兰城的青年传道,往非洲传福音,过了些日子,他家乡的牧师在一天晚上为他在深夜时醒来,觉得青年传道在危险中,祷告的重担压在他的心头,于是起来急切祷告几个钟头。

正当那时,非洲中部森林中发生这么一件事:

那青年传道者和一个土人出去打猎,他们正在追赶两头雄狮和一只母狮,那传道者先击毙了一只,并伤了另一只,余下一只母狮好像是逃走了,其实是躲在森林里。当这位传道正要上前用枪击毙那只受伤的雄狮时,枪没有响,那凶猛的母狮从密林中如风似的跃过来,把他摔在地上,立时他的牙齿咬入了他的膀臂,爪子就猛力地撕他的肩膊。他喊土人开枪,可是不能,因为他在狮子之间。正在危急万分时,土人向空响了一枪,母狮受惊向上一望,他就从爪中乘势混进了一个浅沟底里,狮子既不能再跳到他的身上,转身逃进林中去了。这满身是血的传道者,被扶到房舍里,过了六个礼拜才恢复健康。

这可怖的消息传到他本乡为他代祷的牧师耳中,感谢神在危难危急中,神如何惊醒他,借着他的代祷,神迅速奇妙地拯救。这青年传道者是谁?就是李文斯敦。

然而,倘若神迟延了,他也是为着爱主信徒的好处。

据说,德国出产瓷器的名城Dresten的瓷器总是烧三次过后,其上的金色和红色才会更加美丽和牢固。人生也适用同样原则,试炼一次、二次、三次地临到我们;感谢主,靠着他的恩典,这美丽的颜色会永久存留在我们身上。

——林政杰《诗的讲章》

危机来到,看似无望,这时我可以……】

别人得罪我们或威胁我们时,就像我们最重要的一部分让人给偷走了,有股空虚感。这些人毁掉了我们对他们的信任,也毁掉了他们的灵魂。在我们内心空洞、非常失落的时候,可以同诗人一起求神的帮助。只有神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70:4)。我们应同诗人一同呼喊:“神啊!求你不要耽延。

” ――《灵修版圣经注释》

】曾有一富商,人称他张老头。有一天,他外出收账,途中经过一个小树林,见有一人上吊,悬在树上,他随即跑去解救,未几青年人渐渐苏醒起来。张老头便问他说:「你是个年轻人,有甚么想不开,要上吊自杀呢?」

青年人说:「先生!因为身负债务,无力偿还,债主逼债,实在走投无路,无可奈何?只有求死。」张老头听了,心想救人要救到底,于是问他:「你欠人家多少钱?」他说:「共三十元。」张老头便从钱袋里取出五十元给他,说:「我给你五十元,其中三十元拿去还债,剩下的二十元留作维持生活,不要再寻短见了。」这时,青年人看见张老头的钱袋里,还有很多的钱,反而红了眼,良心一横,用一块石头将张老头击昏在地,把钱袋拿走。

张老头遇此倒媚不幸之事,回到家里疗养了三个多月。有一天,心里觉得烦闷,到城里逛逛,一进城门看见一家新开的茶馆,便进去品茶休息,突然看见害他的青年人在柜台,便问茶僮:「你这茶馆何时开的?」茶僮说:「至今还不到一个月。」张老头心想那就没错了,口中念着:「没有天理!没有天理!」这时外面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那个青年人到外面收东西,结果被雷击死在地。张老头才大声说:「有神!有神!报应!报应!」

中国历史中,唐太宗是个仁慈而爱百姓的皇帝,贞观六年,他把三百名囚犯释放回家,约定日期再回来接受死刑。有人说,恐怕他们到了时候,不再回来,劝他不要这样做,唐太宗笑笑不作声。那些囚犯很高兴都回家去了,到了第二年约定的日子,囚犯们果然回到监里等死。这时唐太宗笑着说:「这些人以守信为荣誉,不怕回来送死。一个人能彻底悔改,就算是个好人。」于是他就把三百囚犯都释放了,使他们恢复自由。

圣经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林政杰《诗的讲章》

这篇短诗(40:13-17)内容是大卫求神的帮助快快到来。即使是在大卫痛苦的时候,他也没忘记祷告。赞美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想起神是谁。我们通常尽是为自己和别人提出的要求祷告,却忘记了要感谢神为我们所作的一切,并因为祂是神而敬拜祂。不要将神视为平常,或把神当成售货机。大卫即使害怕的时候,还赞美神呢。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神啊,求你速速到我这里来。」

求你速速到我这里来!我们脆弱的忍耐常不能持久,我们以为神永远不来了。我们多日等待你,但是一点形迹都没有,你的车辆太慢吗?拉撒路快要死了,再过几个小时,生命就飘忽而去;我们的粮食快尽,水也缺少,仇敌却在壕沟中安全;世人都在嘲笑我们,你却不从山坡下来搭救我们,你所说的五旬节在哪里?你再来的应许在哪里呢?

但是神必速速来到。在每时刻的翅翼上飞翔,比光从那边到这边的速度还快,正在途中了。迟延不是否认,只是要完全神旨意所必需的。「我必快来!」十九个世纪过去了,这话更加真实。

我们不求仇敌的毁灭,只盼望他们得救。我们盼待神被尊大,灵魂得救。神的国建立起来,地上就有平安与福分,为此我们愿望神快速降临。神啊,求你不要迟延。敌人正在夸耀,我们也心中失望而惧怕。人都灭亡了,求你速速来到。

你的神决不会逾时,到四更天你就来了。受教不会太快,得救不会太迟。要相信祂必不缺席。祂一直与你相近,以无限的疼爱,弯身照顾你。你只要等候祂,祂必以无尽的智慧及时搭救。

──迈尔《珍贵的片刻》
困苦穷乏】

「但我是困苦穷乏的。」

真正的祷告,是从急迫需要的心里倾吐出来的。虽然没有华美的词藻,也不曾刻意安排,并且也不冗长,但不会缺乏真诚,也不失效果。
“困苦”和“穷乏”,不是甚么值得羡慕的经验。但圣经中多次提到,也常说到神眷顾这样的人。这是指物质上的缺乏,但表示完全仰望,倚靠神的人。先知耶利米奉神的命向君王传的信息,更说:“为困苦和穷乏人伸冤”,是认识神的真正意义和必然表现
贫穷本身不是品德;但感觉自己无倚无靠,对神单纯的仰望,是蒙恩的条件。马利亚的“尊主颂”说:神“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主耶稣在祂本乡第一篇讲道中,向人宣告弥赛亚的事工,是“传福音给贫穷的人”
困苦穷乏的人,是没有钱财,不能帮助别人的人;所以也缺乏朋友,因为世界的情形,是人都想自己的好处,如果不能够从你身上得甚么好处,他会想:“这样的朋友有甚么用!”就离开你而去。所以贫穷的人,很少朋友。不幸,在教会中,也不免这样的事;因此雅各以为那是犯罪得罪神的,该受无怜悯的审判。不过,这不是第一世纪独有的事件。
眷顾贫穷,自然是好事。所罗门王向神祈求,使他能有智慧,按公义审判,“必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穷乏之辈,压碎那欺压人的”。这真是王者的仁慈。
同情穷乏人,固然是好;按公正审判贫穷人,固然是好;大卫却说:“但我是困苦穷乏的”。他不是要推却帮助别人的责任,像世人一样装穷。他是向神祈祷,承认自己的贫穷,看自己是一无所有的。以一国之尊的王,能有这样的存念,多么难得!
我们没有大卫的王位,尊荣;恐怕也难达到他一半的属灵程度,但更缺乏这样的自我认知。圣经说:“神拣选了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又说:“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求主使我们认识自己,才可蒙恩。

── 于中旻《诗笺记》

信心等候】

军队未出发前,必须等候统帅部清清楚楚的命令,军需品的充足供应,以及战略技术的明显指示。我们称为基督精兵,岂可不静待倾听最高统帅主基督,就凭已意进行?不论人生何事,我们都当学习多多等候主,确实深知他的同在,仰望他、倚靠他、等候他的指示与领导。上主是满有恩惠、慈爱、智慧,等候他的必不致羞愧。阳光怎样使弱者康健,万军的耶和华,公义的太阳也必赐等候他者的刚强喜乐!

因此,信心等候还要加上忍耐,忍耐是基督徒内在生命性情的见证。忍耐是圣灵所结生命的果子;是有上主生命,肯追求进深,常住在主里,是积极带有属灵能力的美好见证。

苏格拉底是希腊大哲学家,系西洋哲学之祖。有一天他和一位老朋友沙提亚在雅典城里散步,忽然有位青年出现,走到他的身边,举棍打他一下。沙提亚看见了,立刻回头要找那个青年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沙提亚,不要他去报复。

沙提亚觉得奇怪,说:「难道你怕他么?」苏格拉底说:「不,绝不是怕他。」沙提亚又问:「那么人家打你,你都不还手吗?」这时,苏格拉底笑着说:「老朋友!你胡涂了,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还牠一脚吗?」他的朋友点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

这是忍耐到家,学像耶稣,别急难急诊,唯忍耐相待之。

——林政杰《诗的讲章》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