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134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上行之诗。)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2「你们当向圣所举手,称颂耶和华!」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可能是在圣殿中值夜班的祭司()),或是预备天亮献祭的祭司和利未人。
本篇是上行之诗的最后一首。到耶路撒冷守节的百姓该回家了,却还在圣殿流连往返,直到守夜的祭司都上岗了,才一面恋恋不舍地离开,一面勉励那些神的仆人:「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3「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赐福」())原文和「称颂」())是同一个词。本篇虽然只有短短三节,但每一节都有「称颂」、「赐福」,每一节都有「耶和华」,处处都是神的祝福和同在。
当上行之人回到应许之地的各个角落时,神的仆人就为他们祝福()),这也是对他们上行途中的回应())。过去,神是「从锡安赐福给你们」());今天,神是让教会成为赐福的管道。
每一个与神联合的人,都盼望「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但是,主耶稣带三位门徒登山变像()),却没有让他们留在山上());神喜悦「弟兄和睦同居」()),也喜悦百姓把祝福传遍应许之地())。神把上行之人从远离神的「米设、基达」())带回到圣殿,但并没有让他们停留在耶路撒冷,而是把人的身体变成「圣灵的殿」()),让我们把见证带回生活之中())。
神让上行之人在夜间离去,却没有让他们空空地离开,而是与他们同在、赐福给他们()),好让他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正如主耶稣没有让门徒留在耶路撒冷,而是吩咐「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上行之人绝不会清高遁世,却会把圣殿带入世界;真正的属灵不会只在教会,而会体现在日常的生活言行中,所以在《诗篇》之后,神就赐下《箴言》,让上行之人有智慧活出在地如在天的生活。
上图:艺术复原图:所罗门时期的圣殿、王宫及耶路撒冷城区的变迁。所罗门的王宫和圣殿可能是一个整体的建筑群。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等待黎明

我们正在等待太阳‘升起’,等待耶和华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这篇简短的诗成为了上行之诗,是由那些‘上去’锡安敬拜的人唱出来──或者,我们可以这样宣称,是由我们今日本地的教会敬拜中唱出来。这是最后一首朝圣的诗歌。

我们可以尝试‘找出’这篇诗的用途。来自乡村的人已上到耶路撒冷。这是在那伟大的秋季节期结束前的一晚,空气中充满着欢乐,灯光闪耀,男士、女士和儿童,所有出席的人都热切地在等待着。不过,他们不是等待太阳升起,好像是等待那给予世界光明和生命的神一样。反之,他们正在等待称颂神,因为祂赐人阳光,这是祂医治和创造力量的象征。

第一节,召唤来敬拜。希伯来文并没有来啊这样的词语(英文有、而和合本没有 )。我们有的是hinneh这个词语,通常而言,它被译作‘看哪’。在这里,它邀请在场的人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构想一幅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图画。就是称颂耶和华的奇妙和奥秘的观念。这位诗人说,试想想这是甚么意思,必会朽坏的人被邀请将他的手放在永恒神的头上!这实在是称颂这个动词的意思。

站立是经常用来描述祭司和利未人的事奉。他们已准备好了,可以立刻响应耶和华的旨意。所以,不单是人民受到召唤来敬拜,祭司也受到这项召唤。祭司不会认为自己纯粹只是担任职务,而是像服事人的人一样,因为他们都是罪人,蒙呼召分享这个等待神的时刻。

在第二圣殿的日子,看守城门的长官在午夜拿着内殿门户的大串锁匙,陪同他的还有一些祭司,他们低下身穿过大门旁细小的窄门。在门外,他们分成两队在院中巡逻,使所有的人都准备好了,一当太阳升起来,他们就可以敬拜神。他们的工作是要收拾屠房混乱的杂物,准备好破晓的第一个祭牲之后,他们要将足够数目的羊赶进羊栏之中。然后,这些祭司继续收拾好烘饼的房子,‘大祭司的饼’便是在这里烘出来的。那些接班工作的人从睡梦中被人唤醒了。这些人现在需要洗濯自洁,并且穿上‘教士的’外袍,预备迎接第一道曙光。他们一同走进了石室,祭司们便是在这里掣签,决定祭司当日的工作分配

第二节,‘讲章’。在上面所有祭司的班次和进入圣殿的人现在都要述说一篇祷文(即是举起你们的手 )称颂耶和华。这是因为他们不能担任他们不同的工作,除非他们记得‘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所以,假若我们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有称颂神的话,祂会将倍计的福气回报给我们。

第三节,祝福。这是说:(一 )因为神的福是在全宇宙的广阔之中。但是(二 )祂从锡安赐福给你们,即是从教会的团契中赐福给你们,你们在这里学习到认识和信赖神。所以,在每天开始工作之前,你能够很自然地向祂祷告。

今天我们会感到奇怪,在第二圣殿期间要遵守的规例是那么繁复、嘈吵和有气味。但是为甚么需要这一切?这问题的答案是神看这些为重要。我们应当用祷告来开始每一天的生活,应当考虑周全地和认真地准备参与公共的崇拜。我们要学习,视崇拜为生命中基本的要素。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一百三十四篇

第一三四篇不止息的赞美

上行之诗,从异邦的米设和基达(诗一二零篇)开始,而以“在祂的殿中昼夜事奉”神为结束,实在极其恰当。本篇中可能包含招呼与回应:朝圣者向祭司与利未人说话(1、2节),而从他们领受祝福,作为全诗的结语。

1.我们从得知,利未人诗班“昼夜供职”(他们的班次记在历代志上第二十五章)。摩西的律法总括这一族的职分为:“抬……约柜,又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在约柜找到安息所后,大卫给利未人新的责任,不过仍以敬拜为主:他们要“每日早晚站立称谢赞美耶和华”;参26节)。这里所称呼耶和华的仆人,是指这一群人,而非全体会众。

2.向圣所是一个字的翻译,即“圣”,在希伯来文中,这字可指“神圣”或“圣所”,在此处则作副词用。因此它可能指“以圣洁”来敬拜(RV 小字),成为“举起圣洁的手”之背景经文;亦或如大部分译本的偏好,意指“向(或“在”)圣所”579

3.福字也许是本篇的钥字,每节都出现(译注:和合本1、2节称颂)。在本节之前,都是归于神的;而此处则从神还赐于人。但这种交换并不平均:称颂神乃是以感恩的心承认神的所是;但要赐幅人,神却要先使他成为他原先没有的样式,并要加给他原先他没有的东西。

最后,请注意神为“非常渺小”与“非常伟大”之人同样预备的地方(借用一首诗歌的用词)580。祂既是造天地的神,便可无限量的赐予;而祂的道路也是测不透的。然而祂的祝福是从锡安而出,这是一个可找到的特定地点,以色列能够起身前往。祂的赐福就像祂的命令一样,不是“远的”,不是“在天上”或“在海外”,而是“离你甚近”以下)。祂的真正锡安山,就如所示:“新约的中保耶稣”在祂的子民中掌权。借用前一篇的词汇:“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579 圣所可以代表整个殿址,包括外院;也可以是指惟独祭司才能进入的建筑。
580 Sir Ronald Ross, 'Before thy feet I fall'.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上行之诗。〕「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这是朝圣者诗(参看诗一二○的脚注 )的最后一首,这祝福的结尾呼吁祭司们称颂耶和华,又接受祂的赐福。

“称颂”。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礼仪诗,会众离开圣殿时与留守圣殿的祭司对唱。本诗为“上行之诗”最后一篇。1~2节为会众所唱,勖勉祭司继续称颂神;3节为祭司的祝福。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朝圣诗。

――《串珠圣经注释》

称颂与祝福的对话: 作者不详的这首诗是15篇上行之诗(120-134篇 )中的最后一篇。这首诗的结构较独特,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首先是城外的朝圣者督促在城内守城的利未支派祭司们称颂神(1-2节 ),然后就是城内之人以祝福来响应他们(3节 )。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 指当时负责管理圣殿的利未人,他们当细心看守,使圣所的灯常常点着。彻夜巡逻服侍圣殿的利未人,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感动。

――《圣经精读本》

我们从得知,利未人诗班「昼夜供职」(他们的班次记在历代志上第二十五章 )。摩西的律法总括这一族的职分为:「抬……约柜,又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在约柜找到安息所后,大卫给利未人新的责任,不过仍以敬拜为主:他们要「每日早晚站立称谢赞美耶和华」,参26节 )。这里所称呼耶和华的仆人,是指这一群人,而非全体会众。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本诗向圣所中值夜班侍奉耶和华的人发出呼吁(第1-2节 )及其响应(第3节 )。

这首短诗是最后一篇上行之诗( 见诗120篇序言。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见注释。

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利未人被指定担任圣职,既值日班,也值夜班

――《SDA圣经注释》

夜间在圣殿执行的事奉】

新国际本译作「事奉」的动词,意思是到岗位就位(和合本「站」 )。这字没有必要是指什么仪式,而是指祭司人员在夜间担任守卫工作。圣殿每日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守卫,以求保证其圣洁不会受到沾污,其贵重对象不被偷窃。但即使这么「平凡」的工作,也能够给人敬拜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夜间举行仪式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因为夜间仪式在古代近东相当寻常,但月神和天象神祇对这些文化十分重要。某个在月朔庆典中宣读,以月神为对象的亚述祷文中,崇拜者描述自己摊开纯洁的香为晚祭。值得留意的一点,这亚述赞美诗是一首「舒伊拉」,即「举手」诗歌。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诗人邀请耶和华的仆人称颂耶和华。

――《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当向圣所举手,称颂耶和华。」

“举手”:祈祷的姿势

――《启导本诗注释》

「举手」:祈祷。

――《串珠圣经注释》

向圣所是一个字的翻译,即「圣」,在希伯来文中,这字可指「神圣」或「圣所」,在此处则作副词用。因此它可能指「以圣洁」来敬拜(RV小字 ),成为「举起圣洁的手」之背景经文;亦或如大部分译本的偏好,意指「向(或「在」 )圣所」。

──《丁道尔圣经注释》

是祝福的手势,也是祈祷的手势

――《SDA圣经注释》

】「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给朝圣者的祝福。“造天地”强调神至高无上的能力。

――《诗雷氏研读本》

祭司祝福朝圣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指神在其所居住的殿赐下祝福,今日可理解为神借着教会赐下祝福与恩典。

――《圣经精读本》

福字也许是本篇的钥字,每节都出现(译注和合本1、2节--称颂 )。在本节之前,都是归于神的;而此处则从神还赐于人。但这种交换并不平均:称颂神乃是以感恩的心承认神的所是;但要赐幅人,神却要先使他成为他原先没有的样式,并要加给他原先他没有的东西。

最后,请注意神为「非常渺小」与「非常伟大」之人同样预备的地方(借用一首诗歌的用词 )。祂既是造天地的神,便可无限量的赐予;而祂的道路也是测不透的。然而祂的祝福是从锡安而出,这是一个可找到的特定地点,以色列能够起身前往。祂的赐福就像祂的命令一样,不是「远的」,不是「在天上」或「在海外」,而是「离你甚近」。祂的真正锡安山,就如所示:「新约的中保耶稣」在祂的子民中掌权。借用前一篇的词汇:「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丁道尔圣经注释》

造天地的耶和华。这是区别真神和假神的特殊标志

你们。指全体会众,也指每一个人。

从锡安。把来自宇宙创造主的祝福,说成是来自大君之城。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33-135篇 )】

1在人际关系疏离的今天,你有否重视主内肢体的相交呢?参133篇。

2诗人说赐福是「从锡安」(134:3)而出,内中隐含什么意思?耶和华的赐福有地域、界限的分别吗?

3诗人对耶和华的称颂(135:4-),反映神是掌管历史的。你对耶和华的认识是否只限于创造的)?你有否忽略神在世界历史和你个人生平的工作呢?

4诗人怎样表达出耶和华是「超乎万神之上」(135:5)?参15-17节。这位在历史中掌权、满有能力的万君之耶和华是否也活在你里面,藉你见证的大能呢。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上行之诗。〕「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称颂」在原文里面就是快乐的意思。本节意即叫神的仆人们不光是在表面上守夜,尽他们的本份,并且也要从里面爱神,里面有感谢和赞美,叫神快乐,叫神心满意足。

以色列人不能一直住在神的殿中,他们来过节是偶然的,但我们今天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是祭司,我们的主就是我们的家,神的教会就是我们的家,所以我们用不着离开神的所在。

别人没有主可以回家,但抹大拉的马利亚没有主不能回家,因为主就是她的家,除了主之外,她无家可归。

虽然按着世界来说,我们聚会时间短暂,各人有各人的事;但就着属灵方面来说,主在我们的里面,我们也在主的里面,没有甚么能叫我们与主分开,同时我们在教会中彼此作肢体,在一个家里永不分离。不管我们地上的职业是甚么,我们所有的职业不过是为养生,叫我们活在世界上,目的乃是服事我们的神,我们都是神的仆人,都在神的殿中。

―― 江守道《上行之诗》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这首诗歌是为夜间在圣殿守望者所作的,那些守夜者的为替代利未人日间的工作。他们特别被呼召举手来称颂神。究竟不仅他们在守夜的职责应有这样的劝导,有时也对那些受苦者,他们夜间不能安眠,成为神的守夜的人。当忙碌的工人在睡觉,他们就有责任称颂耶和华,也为过去的一日所作的工歌颂主,仰望神的祝福,再赐福给未来的日子。

在白日称颂耶和华比较容易,那是阳光普照,好似微笑一般,整个世界充满音乐,我们的生活也安静且平和地度过。这样来称颂主,不需要太多的恩典。但是当黑夜临到大地,家中趋于寂静。我们站在阴影中,那阴影似乎笼罩在圣所四周,面对着这些无可解释的奥秘,神在历史的安排以及生死的事,于是我们的嘴唇僵化,唱不出歌来,也说不出话。

不久我们又有称颂的言词,极力转动口舌,以坚强的意志力又敢说话,也许我们不能轻易快乐地说,但这古时的诗人给予我们确据,使我们回到那赐福的主。祂是创造天地的主,必能赐福我们,因为祂不仅创造我们,也拯救我们,我们称颂祂,祂必赐福我们,我们只是反映祂的作为。

──迈尔《珍贵的片刻》
夜间的事奉】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

基督徒常会有一种观念,以为信主以后,就可以满天乌云消散,都是阳光,每天在主的笑容里面,有喜乐平安。这当然不错。不过,那所说的,是在新天新地的永世里,不是在现今的世界。
把圣经翻到末后,会发现那美好的图画;翻完人类历史最后的一页,是人类败坏文化的结束,就是神荣耀国度的开始:“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祂的仆人都要事奉祂,也要见祂的面。…不再有黑夜…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圣经里面神的应许都是真实的,因为是出于信实的神。只是不免翻得太快了些,把中间的争战,忠心受苦,都略过了;“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该是明天的盼望,却当作是昨天的事。信徒发现实际的生活,并不如他们想望的,就失望,就后悔,就退后。其实,这些事都是不该有的。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
你们当称颂耶和华。
你们当向圣所举手,
称颂耶和华。

不但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事奉耶和华。在长夜漫漫,黑暗四布,天好像再也不会亮的时候,也要事奉耶和华。虽然,夜是那么长,你疲倦,想跟世人一样,卸下一身的劳乏,酣然入梦,该有多好!你孤单,没有同伴,许多贪钱财,喜爱安逸的人,离开你去了;你可曾想到,也随他们去吧!但所留下的破口,有谁来防堵?
殿中的金灯台,残芯已经结得很长,有谁经理修剪?盏中的清橄榄油,已经将尽,有谁添油使灯继续发光?坛上的火,已经衰微,变冷,即将要熄灭,有谁添柴献上祭物,使它常常烧着直到天亮?这一切,都是当尽的责任,哪能够放弃不管?
夜深了,如果你瞌睡,甚至溜入黑暗的掩盖中,总不会有谁知道。但你是耶和华的仆人,是属祂的,要向祂永远忠心。不论夜如何黑,祂火焰般的眼睛,都在鉴察,必要赐福报赏。
神的儿女,也当记念事奉的人,用祷告支持他们:“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 于中旻《诗笺记》

儆醒的劝勉】

暴风雨的夜晚,一对老夫妇走进一家小旅馆要求投宿。柜台人员告诉他们,客房全住满了,同时镇上所有的旅馆也都客满了。接着他说:「我实在不忍心叫你们这样好的一对夫妇在风雨中徘徊,这样吧,今晚我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给你们,不知道你们肯委屈接受吗?」那对夫妇还在犹豫的时候,年轻人诚恳地再三央求他们接受。第二天,他们会了账,临走前对年轻人说:「你有资格经营全美国最好的旅馆,我决定为你盖一个象样的旅馆!」年轻人以为他是说着玩的,还是很有礼貌的微笑恭送他们离去。

过了几年,年轻人收到一封信,要他前往纽约。信是几年前他所接待的一对夫妇写来的。随函还夹附一张来回机票。年轻人来到纽约,很快的找到那对夫妇,他们带他前往三十四街和第五大道的拐角处,见到一栋豪华的新式建筑。那人告诉他:「这就是我为你兴建的旅馆(也就是纽约著名的华尔道夫人大饭店 )。」年轻人名叫乔治·波特,他后来就成为那家饭店的首任经理。

我们服事主也绝不能马马虎虎,因为主很注意观察我, 服事的态度。你若在小事上忠心,万王之王自然不会亏待你,会把更大的工作托付给你的。

——林政杰《诗的讲章》

守望者的工作,既平凡又重要;你我只是平凡人,但神若要用你,你可愿意?】

这首诗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很小的利未支派的。利未是圣殿的守望人(“耶和华的仆人 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 )。敬拜的人唱着这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上行之诗”(第120-134篇 ),爬到山上的圣殿那里,并且看到了日夜看守圣殿的守望人。他们把守望人的工作看作对神的赞美的行为,因为他们不仅心存敬畏而且负责任。我们要使自己的工作和在教会里的责任变成赞美神的行为,而且在做的时候我们就要对神心存敬畏,以高质量的工作和事奉的态度荣耀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仆人,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在忧伤中敬拜神——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是的,是困难的,可是里面蕴藏着祝福。这是信心的考验,雪中送炭,可以见出朋友的真情,对神的爱亦复如此。
我们在夏日阳光中——空中充满了音乐,树上结满了果子的时候——敬拜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当小鸟的歌声停止了,树上的果子下坠了,我们的心能不能继续歌唱呢?我们愿不愿意做夜间站在耶和华殿中的呢?我们会不会再爱他呢?我们肯不肯在客西马尼同他儆醒片时呢?我们肯不肯作古利奈人去背他的十字架呢?我们肯不肯在他临死的时候和马利亚并他所爱的那门徒一同站在他旁边呢?我们肯不肯和尼哥底母一同带着没药和沉香去安葬死的基督呢?亲爱的,如果你肯,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马得胜

】「你们当向圣所举手,称颂耶和华。」

主是公义的日头,祂今天不在这里,所以现在是夜间的时候。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主快回来!我们在这一点点的时间里,要在神的家中守夜,儆醒祷告,殷勤服事主。

我们在教会中要举我们的手来祷告,从心里爱神,敬拜神,学习在教会中开口祷告、赞美,这样,我们才能满足神的心。

―― 江守道《上行之诗》

一八六二~一八六三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年。当时为解放黑奴发生南北战争。当时北政府外有强敌,内有内奸,以致屡战屡败。正在这严重关头,总统林肯发一道命令,劝全国的人禁食祷告神,那是一八六三年三月三十日的事。五月九日在章司拉里地方,北军打了一次败仗,看起来神没有听到祷告似的。当时南方军队,更加骄傲,决定北伐。北军失败的消息传给林肯总统时,他独自一人在房子里祷告神,并许愿说,神若赐他大胜,他必终身向神尽忠。他又对施克勤将军说:「这次战争是为神,为正义而战,所以这一次他必扶助我们的将士,能战胜他们的。」次日在加资伯一战,果然大胜,那一胜利就决定了大局。以后北军屡战屡胜。这就是神听了一国元首和全国人民祷告的事实。

——林政杰《诗的讲章》

】「愿造天地的耶和华,从锡安赐福给你们。」

当我们在教会中祷告神、爱神、服事神,神就要从锡安,就是从祂的宝座,把祂的福倾倒在我们身上。

―― 江守道《上行之诗》

祝福的回应】

当我们称赞神时,神也祝福我们。在这首诗里,诗人两次要求我们称赞神,而只有一次提到神的祝福。

某教会有弟兄作见证说:「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早起守晨更,多次为此祷告,但是早上总起不来。每晨醒来之后,又想再睡一会,那知一睡,就睡过了头,再醒过来,已是很晚。起来之后,匆忙盥洗,准备上班,再没时间来守晨更。后经几位弟兄的交通,利用几种方法操练早起,都不成功。一次听见一位弟兄说:「当神垂听我们祷告之时,就该感谢赞美神。我就觉得,每晨能按时醒来,是神听了我的祷告;我岂不也该好好的赞美神么?于是次日早晨一醒过来,我就大声感谢赞美神。奇怪,经过这样一感谢,一赞美,就不想再多睡一会了。多年以来,我一直用这方法,天天毫无困难的起来守晨更,而蒙福。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一百三十四篇总论】

马丁路德说,这一篇诗是结束了前面十四篇的上行之诗。

本篇作诗的人要交通给我们的,就是在身体里面属灵的事奉。神的百姓到耶路撒冷过完节期之后,不得不要回到原来的地方,他们依依不舍的直留到天黑,圣殿的门关了,灯也点亮了,守望的人都站在他们的岗位上了,这时他们才从山上慢慢的下来,他们一路回头往上望,看到守望的人站在那里,就从山下喊一、二节的话上去,意即我们要走了,我们不能留在神的殿里,所以我们把事奉神的事交托给你们,你们要好好的事奉神。而守望的人就从山上把三节的话喊下去,愿神的祝福与你们同在。

―― 江守道《上行之诗》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