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八十九篇诗题以斯拉人以探】
这名字出现在所罗门年间哲士的名单之中,并且可能是大卫执政时的利未乐师之一。此外,再无有关这人的资料。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
在这首王者诗里,作者因耶和华与大卫所立的约(1~4节 ),并因祂的性情(5~18节 )而赞美祂;跟他以诗歌的形式复述大卫之约(19~37节 ,哀叹王当时羞辱的落败(38~45节 ),并祈求耶和华记念祂的约(46~51节 )。“训诲诗”。参看诗第三十二篇的脚注。“以斯拉人以探”。可能就是耶杜顿(参看诗三九的脚注 ),但这里指大卫时代之以探的一个后裔,因为第38至45节的灾难没有发生在大卫任内,却是较后期,即犹大衰落的时候。又或者这是指一个以以探为名的诗班。
――《诗雷氏研读本》
“慈爱”。坚定不移的爱(希伯来文是h e s e d 可见于2-14-24-28-33-49节 )。参看的脚注。这是相信神必应验祂在大卫之约作的所应许而存的信心基础。“信实”是进一步的保证(也见于2-5-8-33-49节 )。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诗》卷三最后一首诗,包括:1,赞美,颂赞神信守祂与人立的约(1~18节 );2,神谕,重申大卫之约(19~37节 );3,求告,为王的不幸求告神(38~51节 );以及全卷书结尾的荣耀颂(52节 ),很难把它纳入一类。但从总的方面来说仍属求告诗,全能的神丢弃了祂的受膏者(38节 ),使他成为列邦讪笑的对像,诗人为此事哀伤,求神纪念大卫之约,拯救王脱离苦难。传统认为写诗背景为所记尼布甲尼撒攻陷耶京,犹大王约雅敬被掳的事。
本诗重申大卫之约,提到神应许大卫后裔永远的王位;这王位将持续到世界的末了(36节 )。本诗显然是一篇“弥赛亚诗”,因所说的事只应验在耶稣身上,也只有祂达到诗人所描写的标准。耶路撒冷在主前586年沦陷后,以色列人从此没有王和王位,但不等于说神的计划有了改变;从大卫一脉递传的子孙从未中断,王和王位只是暂时空置,等待耶稣来到。祂是那弥赛亚(基督 ),现在坐在天上荣耀的宝座上。
――《启导本诗注释》
“慈爱”和“信实”在本篇一再出现。“慈爱”是神的本性:“信实”是永远不变的爱的表现。
――《启导本诗注释》
「慈爱」和「信实」:皆指神对盟约的忠信,说过的话必定兑现。
――《串珠圣经注释》
神以慈爱坚守所立之约。大卫命令作者以探在圣殿敲钹,很可能与首领耶杜顿是同一人,25:1-3)。关于写作时期有多种见解,最可靠的看法是罗波安在位之际,埃及王示撒围攻犹大之时。因诗中描绘的国家危境与埃及王示撒攻打耶路撒冷时相似,。本诗最突出的思想,是神国度的坚固性、永恒性,因神的国度建立在他信实的誓约上。本诗以神必永远坚立大卫王朝的誓约为背景。诗人利用大篇幅说明这种立约关系(3-37节 ),确信神所立之约决不会被毁,阐明确信的根据就是神圣洁与恒久不变的信实。然而,诗中也弥漫着痛苦的焦虑,由神的信实之约与现实不一致带来,大卫王国面临深刻的危机。只是,这种不一致,并非因神有所改变,乃因犹大民族的罪孽所致。我们看到神不纪念人的腐败,借着耶稣基督成就所立之约的慈爱。我们也目睹人背叛所立之约,奔行在恶道上的罪恶本性。诗人即使在患难中,也根据所立之约确认神的性情,确信神国度的永恒性,带给人极宝贵的教训。诗的结构如下:①确信大卫王朝的永恒性(1-4节 );②确信的根据在于神圣洁的性情(5-37节 );③根据所立之约,恳求神拯救危难中的犹大(38-52节 )。
――《圣经精读本》
【】
神的信实。诗人充满确信的赞美。他在患难中所献的诗歌,如同洋溢着信心、盼望与属灵确信的圣洁祭祀。今日的圣徒,当效法诗人真正的信仰。
――《圣经精读本》
直到永远的一再重复(1、2、4节 ),将本诗立刻带入主题中。第1~37节兴高采烈地谈论这主题,但第38~51节却转为切切哀求:「但现在──」、「要到几时呢──?」这两者的冲撞,成为本诗的特色。全诗是以下,拿单对大卫之预言的最佳诠释,而第3、4节则为预言的摘要。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这是一篇祈祷诗。祈求的基础:诗人首先称颂神的忠信和大能(1-18 ), 跟着指出这位守约的耶和华曾经应许大卫家永远作王,为他们击败敌人;故此,诗人(一位犹大的国王 )现在求神按照祂的属性和应许来施行拯救。
――《串珠圣经注释》
【】「因我曾说,你的慈悲必建立到永远,你的信实必坚立在天上。」
「因我曾说」:学者们认为此句应是三节第一句,并根据古译本译作「因你曾说」,理由是3-4节是神与大卫立约的内容。
――《串珠圣经注释》
建立: 大卫之约(撒下7章 )的核心词,强调神主权性的事工。
――《圣经精读本》
这一节应当以「因我说……」为起头;TEV的意译很好:「我知道你的爱将存到永远」。这句话为「我要歌唱……,我要传扬……」画下了圆满的句点。巧的是,建立(TEV 将永存 )直译为「建造」,这是撒母耳记下七章的钥字之一,一方面论大卫为神建殿的主题,一方面却论神反过来要为大卫坚定国位,直到永远。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
立了约: 大卫之约是西乃山之约(律法 )的进一步发展,借着耶稣基督成就。
――《圣经精读本》
大卫之约,有些注释家认为,它几乎取代了西乃山之约,第19~37节以热情的心讲论它。而从表面看来,神似乎否定了这个约,第39节及其所代表的全段,就因此而悲叹不已。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神与大卫立约的事,看。有的译文在3节前有“你曾说”数字。
――《启导本诗注释》
【】「我要建立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万代。细拉」
直到永远: 是大卫之约的主题,重复了11次。暗示借着以大卫后裔身份而来的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新天新地。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啊,诸天要称赞你的奇事,在圣者的会中,要称赞你的信实。」
“圣者的会”:天使天军在神面前的聚会。
――《启导本诗注释》
「圣者的会中」:天使天军的集会。
――《串珠圣经注释》
诸天: 天使所在的处所,表明神超越一切,不论他在何处,都当受称颂,。
――《圣经精读本》
【 谁是圣者?】
“圣者的会”一般是指天使。一队天军在天庭上赞美主。这是神威严、宏伟的景象之一,显示出神无与伦比。神的权柄和纯洁使神超乎自然和天使之上,,。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圣者…… 神的众子…… 圣者”。指天使。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
“威严”圣经的宇宙观不是空无的,其中乃有无数的天使,这里称作圣者(5、7节 )及天上的活物(6节 直译「~e{li^m的众子」 和合本神的众子 ,八十二篇开头的注释 )。「圣」字用在他们身上,是采用它原初的含义,即「属于神的范围,不属于人间」;其伦理色彩的含义,即「道德纯全」,是由此衍生的,按神的特性而来,同样,「神的众子」一词,可包括道德含义在内,也可以不包括(参 ,。这里视天使为被召聚的一群(会-5节 是常用的字 形容以色列为神的会众 ,以及议会(7节 和合会 ),但是这一大群天军只不过衬托出神的威严,没有一位能与祂的伟大或良善(5b、8b节 )稍微相比。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因神的属性(5~8节 )和祂的作为——尤其是在创世时的作为(10~14节 )——而赞美祂。“拉哈伯”指埃及,如在。
――《诗雷氏研读本》
【】
立约者的属性。诗人确信,即使在危难中,民族也必存到永远。这并非盲目的乐观,乃是对神的确信。神的真理使人从因无知带来的不安与焦虑中得到自由(1:3)。诗人领悟到的属灵知识:①神的超越(5-6-8节 );②神的全能(9-11-13节 );③神的圣洁(7-8-14节 );④神的慈爱(14-17节 )。这并非理论性的知识,乃是从人与神的深交中而来。我们也当凭借顺服,使信心得以长进,不为一切所动摇,,3:18)。
――《圣经精读本》
【】「在天空谁能比耶和华呢?神的众子中,谁能像耶和华呢?」
“神的众子”指天上的使者。在天上和诸使者当中,谁也不能与神相比。日月星辰和天使都是神的造物。
――《启导本诗注释》
「神的众子」:也是形容天上神的使者。
――《串珠圣经注释》
【】「他在圣者的会中,是大有威严的神,比一切在他四围的更可畏惧。」
圣者: 圣经中的圣洁标准是神。在神领域内,就是圣者,在神领域之外,便是不洁。此处,圣者指属神的天使。
――《圣经精读本》
【圣者的会】
在古代近东重要的决策都是在诸神议会中决定。神明在此互相斟酌,交流资料和意见。在乌加列文献中(《凯雷特史诗》尤然 ),天上议会围绕宝座是人所共知的一幕;惟一不同之处,是这迦南故事中的议会是由诸神系统中的神祇组成。此外,主前十世纪比布罗斯的叶希米珥克碑文,和阿齐塔瓦达的卡拉特珀石碑,也提供了其他的例证。在亚喀得文献的《埃努玛埃利什》史诗中,众神之会推举玛尔杜克作他们的首脑。这会的成员有五十个神祇,其中七名组成内阁议会。在以色列的信仰系统中,这些神祇被天使或灵──神的众子或天军──所取代。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哪一个大能者像你耶和华?你的信实是在你的周围。」
「你的信实,是在你的四围」:描写神以信实为依,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是全然可信。
――《串珠圣经注释》
你的信实: 特指神在成就誓约、拯救百姓的过程中所彰显的信实。我们有时会怀疑神的信实,因为我们缺少对神的正确认识及坚定确信。
――《圣经精读本》
【】「你管辖海的狂傲,波浪翻腾,你就使它平静了。」
【管辖海的狂傲】圣经和古代近东传统都视海洋和住在其中的海怪为混沌和没有秩序的代表。海洋和陆地明显的争斗,以及怒海所显示无法遏止的能力,都是构成古代近东宇宙神话的因素。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描写玛尔杜克如何在代表大水混沌之女神查马特以龙的形式出现时,把她克服。乌加列传说中很多关于巴力的循环故事,都是描述巴力和对手海神雅姆之间的争斗。同样在乌加列史诗之中,亚拿特和巴力都自称征服了七头龙利坦,取得支配诸海的权力。海既被视为对宇宙不断构成威胁的混沌势力,管辖大海就变成了耶和华能否在这些势力之上行使主权的证据。使海平静就是祂统治之能的表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借神话故事来描写神从混沌中创造宇宙秩序的大能,波涛汹涌的海狂傲不受拘束,但受神管治。“拉哈伯”为深海中巨怪,在其他诗中曾用来指埃及。
――《启导本诗注释》
记录以色列百姓过红海的事件,充分彰显了神的全能,23:31)。
――《圣经精读本》
【】
“主权”海是人类环境中最恐怖、最无法预测的,因此圣经描写说,惟有神能制服它。若以第9节作的背景,门徒当时惧怕地互问:「这到底是谁?」,乃是应该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打碎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杀的人。你用有能的膀臂打散了你的仇敌。」
「拉哈伯」:在这里指古代神话中的海怪。
――《串珠圣经注释》
在提过自然界的一般现象后,接着便论到在历史中发生的特殊事例;同样,在提过海之后,便讲到怪物。拉哈伯,狂哮者,是埃及的别名(参 。那次的胜利对旧约而言,犹如加略山之于新约。
──《丁道尔圣经注释》
【拉哈伯】
拉哈伯是被神所杀的海怪之一(伯二十六\cs1612 。勇士神祇(在巴比伦是玛尔杜克 在乌加列是巴力 )在巴比伦和乌加列的创世神话中,与海怪和牠的党羽作战,把牠杀死,其方式与耶和华相似。在其他经文中,拉哈伯是埃及的象征式称号,。但拉哈伯一名尚未在任何经外史料中出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打碎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杀的人,所指的是谁?】
答:拉哈伯--Rahab乃骄傲轻慢,及暴动之意,为诗歌中用以称呼埃及国的别名,与巴比伦齐名,同是代表当时与选民以色列人为敌的国家和百姓,。作诗的人在这里说到「你打碎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杀的人,你用有能力的膀臂打散了你的仇敌」,其意乃是颂赞神的权能无比,在地上没有人、没有一个仇敌的国度,不被神的大能膀臂力量所摧毁,。先知以赛亚说:「埃及的帮助是徒然无益的,所以我称他为坐而不动的拉哈伯。」意思乃在表示不为选民所依赖,其毫无能力的光景,概可想见了。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天属你,地也属你;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为你所建立。」
【】「南北为你所创造,他泊和黑门都因你的名欢呼。」
用南北两极的方向代表整个世界。他泊为以色列北部耶斯列平原的一座高山(高560余公尺 ),黑门在叙利亚西南,为以色列最高的一座山。
――《启导本诗注释》
「他泊」:位于耶斯列平原东北角,高达五百六十四公尺(一千八百五十英尺 );
「黑门」:位于叙利亚境内,也是以高巍驰名。
――《串珠圣经注释》
南北: 指整个穹苍。他泊和黑门: 位于约但左右的山,象征整个地面。诗人见证神的全能遍满宇宙。
――《圣经精读本》
NEB及有些注释家认为,这里是指四座山,因为希伯来文的北为撒风(s]a{p{o^n ),这也是一座山名,位于约但河外塞克特(Succoth )的北边。但是南字却不容易找出是那座山名。NEB的「亚玛努斯(Amanus )」,从字和地点来看,都相差太远,不太令人信服。他泊和黑门配成对,很可能是透过神不同的作为来赞美祂:低矮的他泊山(1-900尺 )是透过历史,因它是底波拉胜利之处;而高耸的黑门山(9-000尺 )则是透过它雄伟的外形。造物主的手既有大能又高举(13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南北为你所创造】
古时断定方向并不是准确的科学。北极星在这时代约在真北以南十二度,因此定位需要使用星轨和星座。在日常的使用则倚靠地形特征寻找方向。东风在美索不达米亚称为山风,因为群山是在东面。在以色列用语中,「北方」有时被称为「撒分」,本节是例证之一。其实撒分是叙利亚境内一座山的名字。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泊和黑门】
这是以色列境内最显著的两座山。黑门山(前利巴嫩山脉中的一峰 海拔9-232呎 )位于以色列的北界,经常积雪。他泊山则位于耶斯列谷的东北端,虽然只有1,929呎,远不及黑门山,却是从平原崛起,峨然独立的孤峰。「他泊和黑门」若与本节上半之「南北」对偶,作者必然身在加利利地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不知道这两个古怪的名字是甚么来的……】
这说的是他泊和黑门山。他泊山海拔580公尺,地势虽然较低,却是士师记第4章所记底波拉得胜的地点。黑门山(2-700公尺 )又高又宏伟。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有大能的膀臂,你的手有力,你的右手也高举。」
「你的手有力」:可作「你的左手有力」(参25 )。
――《串珠圣经注释》
【】「公义和公平是你宝座的根基;慈爱和诚实行在你前面。」
公义和……诚实: 神以慈爱、公义治理万有及人类,他不是以全能施行武力的暴君。我们当效法神,得与神的性情有分,,。
――《圣经精读本》
【公义公平为宝座根基】
古代近东各处的文献,都表达了公义公平是君王最基本责任的观念。埃及艺术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玛阿特(公平和真理女神 )的徽号是宝座底下的平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认识神的知识。随着对神的知识越来越具体,诗人开始认识到神的性情。
――《圣经精读本》
【】「知道向你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啊,他们在你脸上的光里行走。」
「在你脸上的光里行走」:比喻蒙受神的恩典和福乐。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因你的名终日欢乐,因你的公义得以高举。」
【】「你是他们力量的荣耀,因为你喜悦我们,我们的角必被高举。」
“我们的角”。我们的力量。
――《诗雷氏研读本》
“角”代表力量,此处指王。
――《启导本诗注释》
因为你喜悦我们: 主的恩典带给我们喜乐、尊贵与荣耀。诗人歌颂慈爱之神:既居于万有之上,也赐卑微人祝福。
――《圣经精读本》
【】「我们的盾牌属耶和华,我们的王属以色列的圣者。」
可作「我们的盾牌是耶和华自己,以色列的圣者是我们的王」;
「盾牌」:指君王(47:9,84:9)。
――《串珠圣经注释》
【】「当时,你在异象中晓谕你的圣民,说:“我已把救助之力加在那有能者的身上,我高举那从民中所拣选的。」
“你的圣民”。若是单数,这是指大卫;若是复数(如某些版本 ),却是指先知撒母耳和拿单。
――《诗雷氏研读本》
“异象”指神给撒母耳或拿单的启示,。“有能者”指大卫或一位神所拣选的先知。
――《启导本诗注释》
【】
大卫之约的内容。在此诗人考查与神立约的大卫之独特性,确证此约的坚固性。①大卫受神膏立(19-20节 );②从神领受权柄(21-25节 );③与神亲密相交(26节 );④是立约百姓的代表(27-37节 )。因以色列是借着敬虔的大卫得到了应许,所以诗人确信民族的胜利。但我们要认识到,大卫之约的终极目标,是借着基督而赐给我们的新约。这约的范畴已在时间上、空间上超越了以色列。
――《圣经精读本》
【】「我寻得我的仆人大卫,用我的圣膏膏他。」
用……圣膏膏他: 旧约设立先知、大祭司、君王的仪式,“基督”一词就是由此产生。
――《圣经精读本》
【用圣膏膏他】
古代近东某些地方有膏立君王的惯例。埃及人和赫人相信受膏能保佑其人不受冥界神灵之害。大部分证据来自赫人描述登基典礼的史料。美索不达米亚的君王则没有膏立的证据。埃及法老不受膏立,但却膏立其臣子和藩属。膏立确认他们受其统治,同时表示受他保护。亚马拿文献中提到努哈瑟(位于今叙利亚 )的王受法老所膏。这模式符合大卫膏立为神藩属的观念。在中,膏立大卫的则是百姓。此举显示大卫和受他统治的人之间,某种契约的存在。努斯人订立商业合同时,以油彼此相膏。埃及婚礼也包括用油膏抹的一步。有关君王登基的资料,可参看:的注释。膏油的材料包括没药、肉桂、香蔗、桂皮。油象征神给百姓的恩赐,以及如今藉这典礼加诸其领袖身上的责任。按照以色列的惯例,膏抹是拣选的象征,经常和圣灵的赏赐有密切关系。此外,在整个古代世界,膏抹都是一个人法律地位得到提升的象征。保护和身分改变两个概念,可能都与君王受膏有关。膏抹能在国位上保护他,并且使他与神界认同。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的手必使他坚立,我的膀臂也必坚固他。」
同住(和合本坚立 )译得毫无色彩;这个字的意思是「坚定」或「准备好」。NEB将这两个含义都表达了出来:「我的手已预备好要帮助他」。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仇敌必不勒索他,凶恶之子也不苦害他。」
【】「我要在他面前打碎他的敌人,击杀那恨他的人。」
打碎他的敌人: 彰显基督的权柄,主以这权柄成就了亚当之约,在十字架破碎了撒但的权势。
――《圣经精读本》
【】「只是我的信实和我的慈爱要与他同在,因我的名,他的角必被高举。」
【】「我要使他的左手伸到海上,右手伸到河上。」
“海”指地中海。“河”为多数,当指伯拉大河(幼发拉底河 )及其他河流。本节为大卫王国疆界的描写。
――《启导本诗注释》
「手」:代表国度、国权。
「海」:地中海。
「河」:幼发拉底河。
――《串珠圣经注释》
海……河: 指大海、岛屿、与流着江河的陆地。暗示大卫王国的扩张,也暗示将要遍及全地的弥赛亚王国的扩展。
――《圣经精读本》
提到,那古老的应许,所涵盖的地从红海直到幼发拉底河;这应许在王国的初期曾掀起新的希望,因为大卫的版图几乎达到这个范围。然而更直接的,则是的「召令」,这似乎是以下两节所想到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要称呼我说:‘你是我的父,是我的神,是拯救我的盘石。」
是我的父: 不仅大卫如此称呼神,凡与基督联合者皆可如此称呼神,,。
――《圣经精读本》
【】
把犹大王比喻作神的养子。
――《串珠圣经注释》
这两节经文中的崇高名词,固然可以用较低层次的含义去解释(如以色列可以集体称神为我父 ,并被称为祂的长子 最高的 ,RV ,但当这些名号都堆在一起,并放在一个人身上──就如同这里的情形,便令人非常惊异。神在称呼大卫时,几乎穷尽了人间的言词;因此,本诗抓住这个事实,在末后一段(38节以下 )追问:「现在又怎么样?」这实在很合理。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也要立他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
“长子”为特别蒙眷顾,得到特别权利的人。此处说以色列的王及人民都特别蒙福。
――《启导本诗注释》
长子: 持有诸般特权。大卫虽是耶西的小儿子,却靠谦卑与诚实得到此特权。同样,人实践主的谦卑与诚实,必得享主的荣耀。
――《圣经精读本》
【】「我要为他存留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与他立的约必要坚定。」
【】王国将存到永远。照神应许,大卫的后裔及王国必存到永远。其中蕴含着神不断以慈爱待誓约百姓的意志。神借着耶稣基督的代赎性死亡,施予圣徒无限的慈爱。
――《圣经精读本》
【】「我也要使他的后裔存到永远,使他的宝座如天之久。」
弥赛亚是最终要应验大卫之约、在地上坐大卫的“宝座”作王的那位。基督现今并非在天上坐在大卫的宝座上。
――《诗雷氏研读本》
【】「“倘若他的子孙离弃我的律法,不照我的典章行,」
【】虽然神会惩罚不顺服的人,但却不会背弃祂与大卫所立的约。
――《诗雷氏研读本》
【】「背弃我的律例,不遵守我的诫命,」
【】「我就要用杖责罚他们的过犯,用鞭责罚他们的罪孽。」
杖责……鞭责: 对誓约百姓而言,不再是咒诅,乃是神慈爱的彰显,。
――《圣经精读本》
【】「只是我必不将我的慈爱全然收回,也必不叫我的信实废弃。」
【】「我必不背弃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
【】「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我决不向大卫说谎。」
【帝系如日月之恒】一位大臣为亚述王亚述巴尼帕祝祷说,愿他王权坚立,如日月坚立在天。在黎凡特出土,阿齐塔瓦达王所立的碑文宣称这王的名会存到永远,如日月之名一般。另一个对亚述王的祝祷又说:「正如天地永存,愿我主大王的名,亦在亚述永存」(CAD Q:123 )。某首对辛神的赞美诗亦响应了同样的期望。这诗祈求神祇令(主前八世纪的亚述王 )撒珥根的统治,可以如天地般长久,并使他的宝座坚定在地的四方。最后,亚述巴尼帕又恳求神祇伊亚赐他长寿、健康、快乐,并使他宝座的根基如上天和冥界般安稳牢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的后裔要存到永远,他的宝座在我面前如日之恒一般,」
【】「又如月亮永远坚立,如天上确实的见证。”细拉」
【】「但你恼怒你的受膏者,就丢掉弃绝他。」
神虽然与大卫立约,有如19至37节所应许的。但王的处境与这应许不符合。本节至45节描写王的苦难和逆境。
――《启导本诗注释》
【】
这哀歌声言,神由于大卫王朝的君王落败蒙羞而摒弃这约。
――《诗雷氏研读本》
【】
诗人的苦况:虽然神曾经对大卫如此许诺,但当前的情形与神的应许大相径庭;神的受膏者(诗人 )正遭受敌人侵害和凌辱。
――《串珠圣经注释》
【】
催促神履行誓约。与上面的确信相反,诗人突然忧愁叹息:①所立之约似乎被弃(38节 );②立约百姓失去荣誉(39-45节 );③离开神的人软弱无力(47-48节 )。悲剧的原因是立约百姓离弃神的律法。
――《圣经精读本》
【】「你厌恶了与仆人所立的约,将他的冠冕践踏于地。」
「厌恶」:或指撕毁。
――《串珠圣经注释》
冠冕: 表达君王与大祭司的神圣性。然而,当他们离开神的瞬间,就降卑为贱。
――《圣经精读本》
否定(和合厌恶 ),对这个少见的动词或许译得太绝对,它的含义只能从平行字来推测,如:「污蔑」(39b节 和合践踏 )与「讥嘲」,和合丢弃 )。也许「厌恶」或「蔑视」更准确。无论如何,这乃是形容感受的话,而非缺乏信心的控诉。
冠冕(ne{zer )一字,强调它是王与大祭司分别为圣的记号。它与「拿细耳人」──「分别为圣者」──一字有关。因此它的污蔑就显得加倍羞辱。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拆毁了他一切的篱笆,使他的保障变为荒场。」
有些人认为,这里是描写仪式中的戏剧,但这些经文更可反映出耶路撒冷的失陷,因与耶利米哀歌的用词很接近;参,城墙被毁、凡过路的人都来打劫、嘲笑(41节 。亦请注意,约雅斤王在青年(45节 )时即被掳到巴比伦,当时他十八岁,登基刚三个月,他的蒙羞(45节 )完全符合事实(克巴确克 ),因以后的三十七年他都身穿囚衣。
──《丁道尔圣经注释》
【】「凡过路的人都抢夺他,他成为邻邦的羞辱。」
【】「你高举了他敌人的右手,你叫他一切的仇敌欢喜。」
高举……欢喜: 诗人知道自己民族的危机并非出自偶然,乃是神震怒的结果。神将恢复的恩典赐给那些即使遭受震怒、却领悟是神的惩戒,因而仰望神的人。
――《圣经精读本》
【】「你叫他的刀剑卷刀,叫他在争战之中站立不住。」
「卷刃」:迟钝不利。
――《串珠圣经注释》
【】「你使他的光辉止息,将他的宝座推倒于地。」
令牌(和合光辉 )希伯来文没有,而为「除去他的光辉」。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减少他青年的日子,又使他蒙羞。细拉」
「减少他青年的日子」:指诗人因罹灾祸而未老先衰。
――《串珠圣经注释》
减少他青年的日子: 将大卫王国比作人生,意指神开始就令大卫王国陷入困境。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啊,这要到几时呢?你要将自己隐藏到永远吗?你的忿怒如火焚烧,要到几时呢?」
这要到几时呢: 只要神向立约百姓回转,即刻能恢复百姓的信心。
――《圣经精读本》
【】
诗人坚信神的信实,一定履行许诺。他本此信心祈求,虽处黑暗时刻,仍看见希望的光闪耀。
――《启导本诗注释》
要到几时呢?这个问题虽然十分痛苦,但也会得到十分美好的结果。从个人与应许的实现来看,人的生命显得格外短暂,叫人心惊──这也是应该的。第47、48节的问题,只有福音才能提供答案。而此处以大卫空置的宝座(49节以下 )之语,邀请人重新思考神的受膏者,以及他的治理。
最后,本诗奉被掳之王的名(参-50、51节 )祷告,让我们的眼睛逐渐惯于将仆人(50节 )和弥赛亚(受膏者-51节 )连在一起──他是承受神应许的那一位,亦成了人的羞辱426。此处的大纲虽为零碎片段,但已经略显雏型(,。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将来必得着超过想象、不再存疑的答案;而我们自己的困惑亦将如此。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纪念他,体谅他日子短暂,立刻按照向大卫所说的应许施行拯救。
――《串珠圣经注释》
【】「求你想念我的时候是何等的短少,你创造世人,要使他们归何等的虚空呢!细拉」
【】「谁能常活免死,救他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呢?细拉」
【】「主啊,你从前凭你的信实向大卫立誓,要施行的慈爱在哪里呢?」
你的信实: 神永不更改的性情,是我们拥有得救确信的伟大根据。
――《圣经精读本》
【】「主啊,求你纪念仆人们所受的羞辱,纪念我怎样将一切强盛民的羞辱存在我怀里。」
“强盛民的羞辱”:异族所加的羞辱。下半节可译为“纪念我心里怎样担受各国所加的羞辱。
”――《启导本诗注释》
50下 或作「纪念我胸腹怎样承担异族的凌辱」。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啊,你的仇敌用这羞辱,羞辱了你的仆人,羞辱了你受膏者的脚踪。」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阿们!」
这颂歌结束卷三(参看简介的“内容” )。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第三卷结束时的荣耀颂,与第1、2卷相同。
――《启导本诗注释》
是卷三的结尾,又是以荣耀颂为结束。
――《串珠圣经注释》
是应当称颂的……阿们!阿们: 诗人以信心结束。诗人疏解对艰辛、苦难的忧愁,借着对应许的确信,仰望神永恒的国度。惟有这样的信心才是真信心,才能得到许多见证的人的认可。
――《圣经精读本》
以称颂与双重的阿们结束,正如与。虽以国难为主要内容,最后仍以坚定的赞美作句点。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89篇 )】
1从整篇诗看来,作者的遭遇(38-45 )与神的应许并不符合,他怎样面对这矛盾的局面?他在祷告的开首便赞美神的信实,这种坚信值得我们效法么?
2根据新约的启示,神对大卫的话(3-4 )有否落空?曾否应验?; 。
3读完本篇,你会否因神的作为和信实向祂发出赞美呢?从永恒的角度看,神的计划既会按祂的旨意完成,我们应怎样等候神的旨意成就呢?; 。
──《串珠圣经注释》
【慈爱与信实】
美国布道家慕迪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罗马教的主教,因为改了信仰归信真道,就被教皇捉到监狱里,不久就遇害。事后,有人到他监狱内看看有无遗物,发现监狱内门上画着一个大十字架,在十字架的四方写着『长阔高深』四个字,说到主爱无边。」这位主教守道不屈,并能如此画出一个见证来,真是真正领会到主基督的慈爱与信实的救恩的意义。
——林政杰《诗的讲章》
【赞美与颂扬】有位先生几年前信主,他总是充满赞美,也一直生活在光明中,在聚会时他每次开口都是以「赞美主」
为开始。
有一天晚上他来聚会时,有根指头整个用绷带包住,原来是割伤了,而且伤势不轻,有人正在想他这一次不晓得会不会为这件事赞美主时,他站起身来,说:「我的一根手指头被割伤了,但,赞美神!它没有被割断!」
司布真先生,有一天布道工作疲乏之际,就同朋友骑马到乡下玩玩。因着快乐的一趟旅程心灵充满赞美与颂扬,于是请那同游的朋友医生跳下马。那朋友医生奇异他的举动,问他要作甚么?他说:神赐给我们一阵的欢喜,所以此刻应当赞美与颂扬神。于是两个人一同跪在森林中感谢祷告。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在神公义的光里行走──我们行事为人是这样的吗?】
公义、公平、爱和信实是神宝座的基础,也是神统治的基础。我们作为基督的使者应当一视同仁。我们的行动要出于公义,公平,爱和信实。一切不公平,缺乏爱,或者不诚实的行动都不是来自神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有自信的人“知道向你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啊,他们在你脸上的光里行走。”】
在电视的谈话中,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承认他是一个有问题的人。他说他忧虑自己的事不多,但他害怕一些可怕的事会发生。例如核能大破坏、宇宙星球的碰撞、环境的灾变或一场不能控制的传染病等这些足以让生命彻底毁灭的事件。
我不怕自然界或人为的大灾难会导致人类历史的结束。我相信耶稣基督会再来到地球。然而除非此事发生,否则没有人会先知道。我们无法保证一些影响性很大的灾难不会发生,许多国家的手中都拥有核子武器。一场不能控制的传染病是真实且有可能发生的,地球上也有被陨石损害的证明。
我们不需要因这些事实而庸人自扰,因为就像诗人(大卫王 )说的,我们知道神,且行走在他的光中(诗8915 )。我们可以安然且充满自信,因为我们知道除非他许可,否则什么事也不会发生,而且终究我们会与他一起在天堂。我们也可以说:“我们不惧怕,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诗462 )。神赐给那些相信他的人的平安,是多么奇妙的事呀!
当忧愁挂虑时,
只要相信神。
任何一个忧愁挂虑,
就无立足之地。
开始信靠神,忧愁便停止。
──《生命隽语》
【,24 “角”指的是力量!我的力从何而来?有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力有不逮……】
角”说的是动物的角,是力量的象征。在第17节中,“角”的意思是“我们中间强壮的一位”,是我们对弥赛亚的希望。在第24节中,神应许大卫使他有神的能力来实现神的旨意。没有神的帮助,我们便软弱无力,无法承担哪怕是最小的属灵任务。但我们充满了神的灵的时候,神的能力就通过我们工作,我们所达到的也会超出我们的期望。
――《灵修版圣经注释》
【异像的作用】
「当时,你在异像中晓谕你的圣民,说:“我已把救助之力,加在那有能者的身上,我高举那从民中所拣选的。”」
天上的异像,属灵的看见,与我们对着圣灵的顺服,是有极大关系的。我们在圣灵里有一次的顺服,就会有一点亮光,就会有一次清楚的看见与认识。如果我们有一次厉害的顺服,我们就会得着一个有力的异像。
我们灵性的长进、灵的转变、灵性上的托负,都是借着圣灵的看见与认识。我们事奉神最大的动力,就是异像的推动,但这一切都是起头于我们对神旨意的顺服。
顺服是渐次加强的,先从小起,从里面的一个意念起,慢慢到大事(特别是人道路的拣选 ),直到一个托负的出现。所以要想承受托负,就必得先回到里面去,学习顺顺服圣灵,得着灵里的看见,天上的异像。
“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
—— 李慕圣《晨光》
【永远的盟约】
在上海有个很美丽的花园,名叫叶家花园。据说叶某起初家境贫穷,每天替人家划船维生。有一次,许多人乘他的船渡江。到达岸边,客人都上岸之后,他发现一个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放着十万美金。他知道是客人丢下的,一定会回来找。他为人诚实不贪不义之财,为要归还失主而将船停泊在那里等待失主。不久有个外国人跑回来,急得满头大汗问他说:「有没有看见我的皮包。」叶某便将皮包原封不动的交还给他,失主找到了遗失的皮包真是高兴极了,满口感谢不知如何报答。他想,这样诚实、见财不动心的人实在不多,便设法帮助他。于是请叶某到他公司做事并极力地提拔,经过十年之后,摇身而成为富翁。他由贫转富后,就在上海建造一座花园供人游赏。这正是本篇14节:「慈爱与诚实行在你面前。」人若诚实,神则以慈爱为约施恩报答。
有一个钻石的专家,在荷兰的京城收买了一大批的钻石。他的朋友站在他的旁边看他选择钻石的时候,必看看指上的钻石,然后下手选择。后来钻石专家向他的朋友解释说:他手上的钻石是最纯粹的,若不时常看,很容易失去他的分辨力。这个最纯粹的钻石,给他的眼睛有分辨和决断的力量。
照样,神给大卫的盟约,大卫的后裔若不时常以神的约为准则,终至会偏至、迷失、错误。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只是我必不将我的慈爱全然收回。」
有人问说,每人要担负他自己的罪,神的羔羊又何能担待众人呢?这种想法越来越多,他们好像越加困惑了。如果各人只能担代自己的罪,到时只有完全失望。所以许多人从律法无法解决,只有时刻增加心灵的负担。心灵既怕负担,就会呼求拯救,一个临终的人悲叹说:「我已走在死荫的幽谷,那里是我的遮盖呢?」人需要遮盖,必须仰仗那有能者(十九节 )。
我们需要分别罪愆与罪的后果,我们必须有罪愆的感觉,感到主为我们承担的罪。醉酒者的体格与神经系统一定与以前不同,悔罪以后,神可恕免,但罪的后果仍须承担。神饶恕之后,祂的恩慈永不离开,但是祂责打的杖仍会向着你的罪过。祂的恩典确将咒诅变为福分,使树开花,荆棘也无法阻碍。神的爱却会将罪的后果更改,罪必无法作主,必被置于死地,使恩典作主,存到永生。但是你不可忘记,神与人心立约之后,祂必信守,直到世界的末了,这是有福的确据。
──迈尔《珍贵的片刻》
【 以色列人那么多次悖逆神,祂怎么还与他们同行?】
【永远的宝座】在以色列不断地背逆神的历史中,神却应许大卫的子孙永坐宝座(89:29),但他们若不顺服,神就要惩罚他们(89:30-32)。虽然他们不顺服受到了惩罚,神对他们还是信实的(89:33)。以色列的确不顺服,罪恶横行,结果国家分裂,放逐来临。但经历了这些之后,“被剩下来的”神的百姓仍然持守信心。多少世纪之后,那来自大卫家族的永远的王弥赛亚,就像神所应许的那样降临了。神所应许的都实现了。神绝不会食言。我们也可以相信神会像所说的那样救我们,因为神是全然可靠的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的宝座在我面前如日之恒一般。」
进到博物馆里去,看到的帝王宝座,上面不知有多少人坐过;而且是用血染成的。因为谁都想坐上宝座去,也就很少人能够坐得长久。
神拣选膏立的以色列王大卫,有真诚爱神的心,立愿要为神建殿。神命定的旨意不要大卫建殿,但藉先知拿单赐他永远的约,要使他的后裔不断作王,;即使他犯了罪,神要责罚他,却不永远丢弃他。
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位作王,蒙神的厚恩,赐给他空前绝后的智慧;他说过:“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世上实在没有。”果然他犯了罪,纳了许多外邦后妃,也进口了各式各样的偶像,惹动忌邪的神忿怒,在他儿子的那代,就使以色列国分裂。以后,大卫的子孙相继在耶路撒冷作犹大的王,看到北国的混乱局面,经多少次改朝换代,本国也经历多少挫败;但他们抱持神的应许苦撑下去: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
我决不向大卫说谎:
他的后裔要存到永远,他的宝座在我面前,
如日之恒一般,又如月亮永远坚立,
如天上确实的见证。直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兵临城下,大军围困耶路撒冷,他们还固执的相信,神会自己介入,像在希西家的时代,显大能击杀亚述王的军队一样。不过,这次的希望却落空了。他们记得:在西底家王第十一年五月里的一天,巴比伦军进入了“不可能攻破”的圣城,捉住了西底家王,残忍的剜出他的双眼,用铜炼锁上,像牲畜一样的牵着他,走向巴比伦的大路。
留给他们的最后记忆:“耶和华啊,你的仇敌用这羞辱羞辱了你的仆人,羞辱了你受膏者的脚踪”!从此以后,大卫王朝绝了,再也没有人坐在宝座上,连那代表权威的华美宝座,也腐朽成了历史的灰尘。以后,虽然有过恢复,但沦为征服者的一省,王国和王国的荣耀,已经一去不返!
地上的国权和王位,没有永远的,没有宝座在上面坐得长久,不换主人。只有大卫的那一个子孙耶稣,就是那位将要再临的弥赛亚王,“祂的国权没有穷尽”。── 于中旻《诗笺记》
【诗八十九篇 大卫──以色列的王,耶稣──全地的王。对于他们,你认识多少?】
这首诗描述了大卫王朝的荣耀。神应许大卫成为地上最杰出的王,并且让他的子孙永远坐在王位上。耶路撒冷一被摧毁,就没有王在那里执政了。所以这些经节只能预言式指向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在未来统治大地。第27节是对大卫永无止境的王朝的预言。这预言将在基督未来统治全地之时实现和完美地表现出来。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