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之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这首朝圣者之歌表达出诗人对神殿宇的渴慕(1~4节 ),他向神殿宇的朝拜(5~8节 ),以及他在神殿里的赞美(9~12节 )。“迦特乐器”。参看诗第八篇的脚注。“可拉后裔”。参看诗第四十二、四十三篇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个人的求告诗,作者的处境和四十二篇相似,也是因战争或敌人攻占耶京,以致不能回到圣殿中敬拜侍奉,写此诗表达渴望之情。
这首诗当为被掳前之作,后来用作朝圣,更可能是进殿颂唱的诗歌。
全诗分三部分:1,切望再进神的殿,在那里享受与神亲近的快乐(1~4节 );2,能往锡安度节朝圣者的福气(5~7节 );3,为王祷告,王若得神福佑,诗人也可回神殿侍奉(8~12节 )。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朝圣时所唱的诗。
――《串珠圣经注释》
最大的福份。无从知晓诗的作者,似乎是朝拜耶路撒冷的祭司,由可拉的后裔保管。诗人谈到圣殿,可知写作时期在被掳巴比伦之前。提出人获取最大福分的道路,就是进到神的居所。朝拜者到这里,要经过千难万险。一旦靠神的帮助抵达,就有神的保护与真正的幸福在等候。由此领悟人当真诚追求真正的价值。在世上,跟随主虽是艰难之事,却是最有价值与福分的事。由三个诗段组成 :①切慕神的圣殿(1-4节 );②向神的圣殿朝拜(5-8节 );③居住在神的圣殿,得享万福(9-12节 )。
――《圣经精读本》
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并不是谈及圣殿的外表,乃是歌颂圣殿作为神居所的美好。今日教会的美好,亦不在其外表,乃在于属灵恩典的丰盛。
――《圣经精读本》
何等可爱,更准确的意思是「何等可亲」,或「何等宝贝」,这是爱情诗的用语。让我们瞥见,对一个全然奉献的圣殿仆人而言,他的角色带给他何等大的喜乐──这种喜乐对不肯献身者却很陌生。对基督徒而言,与其相当的则是「弟兄之爱」,因弟兄──无论是个人或团体──乃是神的殿,。
──《丁道尔圣经注释》
【羡慕渴想院宇】
作为神居所的圣殿是人享受恩宠和祝福的地方。这里所用的动词表示对某人或某些事物「觉得失落」的意思。它包含了一些缅怀旧事,切望回到美丽回忆中之情况或处境的情怀。朝圣者在此表达了因为不在圣殿而有的失落感。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诗人对圣殿的渴望:他觉得圣殿十分可爱,故羡慕栖身在殿里的雀鸟和祭司们。
――《串珠圣经注释》
【】「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
“院宇”指圣殿。“心肠”和“肉体”代表整个人。
――《启导本诗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我的王、我的神啊,在你祭坛那里,麻雀为自己找着房屋,燕子为自己找着菢雏之窝。」
诗人对“麻雀”和“燕子”不胜羡慕,这些小鸟可以自由进到圣殿和祭坛,在那里筑巢育雏,他却不能在那里亲近神。
――《启导本诗注释》
「在你祭坛那里」:指祭坛附近的墙壁或天花板。
「菢雏之窝」:可以安置幼雏的窝巢。
――《串珠圣经注释》
麻雀……燕子: 诗人思慕神的圣殿,从而羡慕憩栖于此的雀鸟。对他来说,神是万福根源、所有问题的解决者、又真又活动工的救主。诗人的盼望与自称基督徒、却只迷惑世俗快乐之辈截然不同。
――《圣经精读本》
【】
对于在圣殿筑巢的麻雀和在圣殿里供职的人,诗人既羡慕又妒忌。
――《诗雷氏研读本》
【】「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为有福,他们仍要赞美你。细拉」
「住在你殿中的」:圣殿的员工。
――《串珠圣经注释》
有福,这是三个福气中的第一个。它将前几节的默想作了一个总结,认为未被掳去之人是有福的。可是我们也察觉,常是离家之人才感到家的可爱,而留在家中的,反而觉得不满。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住在你殿中的】
在以色列只有祭司才能住在圣殿范围之内。古代近东各处的人都觉得能够不断活在神明面前是极大的殊荣。巴比伦王尼里格利萨向神祇表示他宁愿永远在当地。另一个文献又说:「我愿永远站在你面前崇拜修行。」一首赞美玛尔杜克的诗歌,祈求的是崇拜者能够永远站在神祇面前祷告、代求、恳请。主前第三千年纪的苏美崇拜者为求达到这个目的,将显示自己祈祷模样的小像放置在庙宇中。这样一来,在庙宇之中就不断有代表他们的事物了。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
“锡安大道”指以色列人往耶京过节所走的大路。
――《启导本诗注释》
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 走上神所指示的道路,以神为生命的向导而遵从。
――《圣经精读本》
【】
诗人叙述朝圣的福乐:往耶路撒冷朝圣的人都是有福的;即使他们要经过干燥不毛之地,也觉得干地变了水泉绿洲,不会感到饥渴和疲劳,反而愈走愈有劲。
――《串珠圣经注释》
【】
通往人生最大福祉之路。路上虽有困苦、孤独,却伴随神的大能与恩典。这条路是不屈服所有患难、向天国跋涉的生命之路。
――《圣经精读本》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流泪谷”。不是某个指定的地方,而是指一个流泪的地方或荒凉的山谷。这里的意思是:朝圣者的烦恼变成了祝福。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用“流泪谷”描写朝圣的人旅途中的艰困。“流泪”的原文指一种香汁树,只在干旱之地生长,比喻渴望亲近神的人,逆境可成信心长大的机会。干旱之谷因朝圣者切慕到达圣殿,在他们心中可成为泉源之地。
“秋雨”虽属阵雨,却预兆春霖。“福”亦作“池塘”,干谷而池塘遍布,对旅人当然是无比恩赐。
诗人可能在被掳人中,希望当年领以色列人从旷野入迦南美地的神,现在能拯救他们从异国回到故土。
――《启导本诗注释》
「流泪谷」:原作「干旱山谷」。
「福」:原文可作「水池」;
下半节的意思是:秋雨使山谷到处都布满水池。
――《串珠圣经注释》
流泪谷: 痛苦与艰险之路。泉源之地: 为长途跋涉、精疲力竭的人所挖的泉水。
――《圣经精读本》
【流泪谷】
「巴卡」谷(原文 bakha 音译 )如果是个地名,则不可考。如果是意译为「流泪谷」(和合本 ),亦同样难以索解。另外,有学者提出这字是指一种树木:香脂树,和合本「桑树」 )。但这些解释都无助于考证这谷的位置,或理解其意义。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神。」
“力上加力”:圣城在望,途中艰苦完全忘却,疲劳尽失,力量倍增。
――《启导本诗注释》
愈接近目标,它的吸引力便愈强;因此这些朝圣者不仅不疲倦消沉,反倒比出发时更加卖力。对一生的天路而言,此处的模拟也许不太在于一个人年轻时与年老时敬虔的状况(因外在的因素会影响比较的结果 ),而较在于「远远地跟随神」和与祂偕行的不同;因为信心与爱心都能因操练而有进步。从力量到力量(和合本力上加力 )一语,参新约的「从荣耀到荣耀」,AV、RV ),那里与这里一样,都与专注地仰望神、认识神有关。
众神之神(和合神 )又是一个将元音改动的字(视为 ~e{l 而非 ~el ),但这里有古译本的支持,也避免了文法结构的困难,即 AV斜体字所承认的难处。这可能是正确的字。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求你听我的祷告。雅各的神啊,求你留心听。细拉」
诗人乃是孤单的;他无法加入前面他所设想的朝圣行伍。此处他从「他们」转到我的;可是不论他与第7节的锡安距离多远,他却是与神单独同在,而不是自己孤伶伶的。他的祷告必蒙垂听。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在圣殿为王祈祷。
――《串珠圣经注释》
【】「神啊,你是我们的盾牌,求你垂顾观看你受膏者的面。」
“盾牌”。指保护。“受膏者”。当时指大卫王朝的君王(但最终指基督 )。
――《诗雷氏研读本》
本节亦作“神啊,求你看顾我们的盾牌,垂顾你的受膏者”。诗人为王祈祷。“盾牌”、“受膏者”都指王。
――《启导本诗注释》
或作「神啊,求你垂顾我们的盾牌;观看你受膏者的面」;
「盾牌」和「受膏者」皆指君王。
――《串珠圣经注释》
这节似乎是在括号内的句子,打断了前后个人性的宣告,而下一节就是这类宣告的高潮;本节则为全民为王的祈祷。这很可能是国难留给本诗的印记,即如国王遭掳(参 ,,那些痛彻心扉的话 ),而全会众则把握住这个恰当的机会来代祷,成为诗人祷告的响应,也运用其祷告作为媒介。
──《丁道尔圣经注释》
【】
思慕圣殿。阐明思慕圣殿有福的缘由。因那里居住的是祝福的源头——神。惟有神才是真正的福乐,人只有通过与神的相遇,才能得到这福分。诗人充满喜乐地告白自己所经历的这种相遇。
――《圣经精读本》
【】「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
“看门”。不是一个职务,而可能指站在门口哀求的人。
――《诗雷氏研读本》
“看门”有两种解释:一是说诗人原来的工作是看守圣殿的门,一是说“看门“有”立在殿门口“的意思,指朝圣的人候在门口希望能进去。”住在恶人的帐棚里“指和不敬畏神的人一起生活。
――《启导本诗注释》
「看门」:原作「站在门坎」,可指在门口求乞。
――《串珠圣经注释》
现在诗人自己的声音又回来了,他的宣告可媲美保罗的「万事看作粪土」,或亚萨的「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这句话当然说得好,但还不够丰富,而下一节将继续发挥。
在细节方面,有些字,如在别处(原文没有 ),需要加上,使第10节的第一行较为完整,而希伯来文的我宁可(直译「我已选择」 ),看来似乎是抄写者的笔误;也许原来是「在家」(NEB )。若是如此,第二行就是从「(较好的是 )在……」继续。在这行中,看门一字与不同,那里是讲职位相当高的官员,这里是一个动词,而整行应为「(较好的是 )站在门坎……」,所强调的对比为地位,或外在的安全,以及陪伴。
──《丁道尔圣经注释》
【看门】
祭司负担最重要的几个责任之一,是管制谁可以进出圣殿场地,即「圣洁范围」(有关这概念的讨论 ,的内层。圣所若被不洁所污染,就要献上赎罪祭(NIV「洁净祭」 ,并且可能会有惩罚临到个人和百姓身上。守门者必须防止未经许可的人擅进。圣殿里面有很多贵重的对象,金银随处都是,对于斗胆擅闯圣所偷窃圣物而无惧于神审判之人,这是很大的诱惑。这些贵重对象也需要保护。圣物若遭不正当的使用,就须献上赎愆祭(NIV「赔偿祭」 。守门者的责任就是防止有人犯这种罪。然而对诗人来说,看门人是很荣幸的人之一,这些人能够不断处于神临在之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指出倚靠耶和华的人最有福。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
“日头“为生命之光的源头。“盾牌”是生命的保障。神不但把一切好处供应我们,而且一件也不留下。这是永远充足的赐予,照顾行在神正道上的人。
――《启导本诗注释》
日头: 是生命、喜乐、幸福的源泉,。荣耀: 与属世的荣耀相反,意味藉福音展开的新世界。未尝留下一样好处: 神喜悦除去我们的恶,加添灵里、物质的好处给我们。我们当朝见神,恳求他赐下圣善的恩惠。
――《圣经精读本》
【日头】
日头和盾牌的关系在于两者都有保护之能。盾牌的意思很明显,但很多人都不会从这角度理解日头。无论如何,亚述王亦有使用这个象喻,描述他们对百姓的保护,就如太阳的光芒遍照全地一般。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
这三个福中的最后一个,也像前两个一样,将本段的思想作了总结。这位诗人对乡愁作了有纪律的响应,因此得着了「那没有看见就信」之人的福;他教导我们,在充满憧憬与期待的阶段,要效法他的榜样:不只是产生朝圣的冲动,而且要视此刻为良机,用欢乐的信靠来回应神。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84篇 )】
1诗人认为能常在圣殿敬拜是莫大的福气,你今天有否珍惜与弟兄姊妹共同敬拜的机会?
2诗人认为在圣殿内事奉神的人是有福的。今日在教会事奉的传道人或负责行政的弟兄姊妹,或是在福音机构中工作的人,他们是否有福呢?
3朝圣者的目标是要到圣殿朝见神,所以虽然长途跋涉,心中仍旧有力。今日有些基督徒常找理由不参加崇拜,他们与朝圣者是否强烈的对比?
4你对神的认识与本篇11-12节有否分别。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之后,他们给神立了一个在地上的办事处,在那个地址可以找到神。
但属神的人,并不是对那个建筑有特别兴趣,而是从心里渴慕神,因此连带爱慕神的居所。
他的心愿是朝见神。因此,他说:“耶和华啊,你的居所何等可爱!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
他的“朝圣”之旅,不是去看一个地方或建筑,而是去朝见神。物质的地方,不论多么华美,只能满足眼目,有时也可能激起敬肃怀想的感情,但那不能代替看见神。事实很清楚,那些一生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跟神并没有关系,甚至住在地上的圣殿,在那里任职,以宗教为业的人,有的也不认识神,而神也不认识他们,并且厌弃他们,把他们逐出去;不止一次,神让他们受仇敌欺凌,最后被掳,流落外邦。
正如离家的浪子,在穷困之中,才想起父家;人常是在远离神的困苦环境,渴慕神。他想到“人离本处飘流,好像雀鸟离窝游飞”,孤苦无依,而低贱的麻雀,却能在神的殿找到栖宿的地方;连变迁不定的燕子,也能够有搭窝孵雏的处所。祭坛,十字架是神殿的中心,是爱的记号。因此,他的心转向神。他不再羡慕世上的福,而仰望神,“想往锡安大道”,走向上的道路: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
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
要赐下恩惠和荣耀。
祂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这是何等的转变!他不再争取世上的荣耀,而只求能亲近神,即使是看门也好,以能进到神的门为满足。要亲近神必须有从世俗分别出来的心志:虽然行走疲倦,也不愿再跟恶人同处,连短住在同一帐棚也不愿意。因为他知道,神能赐给他今世的恩惠,永世的荣耀,世上短暂的虚荣福分,又何足介意?
“神既不爱惜祂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这包括我们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福分。基督徒过客旅寄居的生活,却不是要寻找甚么建筑,而是寻求神的面,在世有主的同在,并仰望主的国度,在祂的荣耀里永远同住,事奉祂。── 于中旻《诗笺记》
【与神深交的表现——爱神的殿】
诗人不想离开神的殿,因他爱神的殿,诗人关心神的殿,因爱神所以爱神的殿;当神的殿有问题,他心里焦急痛苦如同火烧。
不久之前,新界有间教会,因人数增加座位不足,教会筹备置新堂需一笔款;有一弟兄毕业港大之后找工作,他就将第一个月的薪金奉献。堂弟兄姊妹知道此事,都大受感动和鼓励。首次的薪金、意义重大,有的人预先计划到时如何动用;这位弟兄却全数带到神的家中,为神的殿,为基督的教会而用。由此证明他爱神的心。这也就是诗人的表现。
多年前我在港九研经培灵会,听贝牧师传信息。他是加拿大人到中国内地会的宣教士,他说很多年前有个青年,在加拿大参加差传大会受了感动,觉得应为差传工作奉献,他回家后祷告,看神要他奉献多少钱,他祷告了半小时,决定奉献五元加币;在当时可算为数不少。到了次日,他和女友一同出去,轻易地花费三十元却没经过祷告,没加以考虑。贝牧师说,这是爱的问题。有的人为圣工奉献引以为荣,巴不得奉献更多;但是有人却非常勉强,认为可免则免。两种不同心态分别在于爱的问题上。
── 滕近辉《诗中的信息》
【,4 有时我们渴望见神,有时候就未必了,不是吗?】
作者渴望离开繁忙的世界来到神的殿中会见神。我们可以同神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见面。我们知道,走进教会可以帮助我们撇开生活的繁忙,安静地默想和祷告。我们的乐趣不仅在于教堂的美丽,而且在于祷告、唱诗、教训、讲道和团契。
――《灵修版圣经注释》
【不只求结果“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
那是美国国家祈祷日的前夜,一位基督徒领袖在电视上接受访问。访问者引述日渐恶化的道德危机,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好象是一个预先设定的陷阱。他问:“这是不是意味着神没有听到去年的祷告?”
“不!”紧接着是睿智的回答,“神是至高无上和威严的,他有他作工的时间和方式,你必须接受这一点!”的确事实就是如此。
许多人认为祷告只是请求和接受,但事实上祷告不仅只求结果,祷告是一种关系。最重要的是借着祷告维持与神间的牢固关系。
祷告是与我们所爱和愿意亲近的人对话,是与我们天上的父亲之间的沟通。请注意诗84篇的作者是如何渴望亲近神的:“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神呼吁”(2节 )。当我们祷告时,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盛,因为我们与神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祷告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那重要的事实,就是当神的子女借着祷告来亲近他时,他就亲近我们(雅480 )。这就是我们日复一日,不住祷告的动力。
走在基督的路上,
祷告带给我们平安和能力,
祷告让我们与神紧密联系,
因此我们需要祷告。
祷告是我们和最要好的朋友说话。
──《生命隽语》
【旅程“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
旅游丛书着眼于帮助读者到达目的地并尽情享受到达后的时光。但有一套名为“旅游艺术”的新丛书,则展现了旅游更深层的意义。“没有挑战的旅程毫无意义,”作者写到。“没有目标的人如同没有灵魂一般”。在他的书中,旅程与目的地同样重要。
我们是如此看待日常生活的吗?或者我们每日只顾疲于奔波,以至人生不外是一个漫长痛苦且无目标的过程。
诗84篇描述了一位从神获取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5节 )的人。节庆之际往耶路撒冷朝圣时,古犹太人就有这样的经历。诗谈到他们在流泪谷找到泉源,因而力上加力,直到锡安(7节 )。这是一幅描绘有目的地并且抵达目的地的旅程图画,也是一幅描绘旅程中充满喜乐的朴实图画。
圣经是基督徒的生命旅程指南。它鼓励我们尝试生活的旅程。当我们发现自己走在崎岖难途时,抗拒抱怨之外,不忘记自己的心旅目的地。从来不要把我们今天所走的路与明天要抵达的目的地分割开来。
他给我工作,使我在他那里得安息,
他给我力量来应付最艰辛的试验;
当我走在预备的恩典里,
我发现在神的步伐中,喜乐与我同行。
幸福并非只在天堂等待我们,
旅程中也充满喜乐。
──《生命隽语》
【】
「靠你有力量……的,这人便为有福。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
快乐欢欣的人,不能知道安慰的甜蜜。如果我们想得到神最贵重的礼物——安慰——我们必须进入“深处”与神合作。——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流泪谷”,多么忧伤凄婉的名字啊,里面埋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朝圣者要到圣殿必须经过“流泪谷”,并没有一个山谷叫“流泪谷”,这是个象征说法。所有来朝见神的人都要在路上挣扎和流泪。我们往往在生活中走过这段荒凉的旅程,才能在神的面前茁壮成长。喜爱花时间同神在一起的人会视逆境为再次经历神之信实的机会。如果你正走在“流泪谷”中,要清楚你的目标是奔向神而不是背离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经过泪谷「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 并有秋雨之福。」】
少有人知道流泪的意义和价值,一般人只知道流泪是受苦的表示,是弱者的行为。然而圣经却讲流泪的另一作用。当人肉体受伤的时候,流血,当人内心受伤的时候才流泪。不知道流泪的人是刚硬的人,冷酷的人。因此不流泪的人,不易了解人生的意义,世界的实情,既对别人缺少同情和体恤,对自己也少有转机和进深。
虽然流泪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总是真实的表达,是内心之窗,像小孩子一样,是人们生来的天真。神对于祂儿女们的眼泪是很重视的,甚至装在祂的皮袋里(诗568 )。流泪的祈祷常是蒙应允的祷告(王下205 ),我们的主在世上的时候也曾流泪(来57 约1135 路1941 )。先知耶利米和使徒们也多是常常流泪的(耶91 哀211 348 徒2019 31 林后24 )。
凡往锡安大道的都要经过流泪谷,虽然是艰难、困苦、忧伤的所在,但经过之后,这谷就变为泉源之地, 并有秋雨之福,可以流出喜乐,甘甜之水结出佳美,幸福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有改变,在属灵的道路上更向前进。眼泪不但流出了自己的罪恶污秽, 并变成安慰医治的膏油,眼泪将来要变成珍珠。
──《每日天粮》
【】敬拜真神与敬拜偶像不同。基督徒要用心灵敬拜,用生活来荣耀神,否则成为「真神假拜」
,而那些拜偶像的人则「假神真拜」。
一九八三年时代杂志调查,发现西德人与北欧人只有百分之六经常到教堂做礼拜,美国人则达百分之四十经常上教堂。盖洛普的另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有百分之六十的小学程度群众相信「圣经」的确是神所说的话,而大学程度的人只有百分之十七相信。
现今的世界宗教信仰渐越于黄灯变红灯之危机:有神无神,有教会无十字架,有牧师无使命,有信徒无灵命,有外貌无实质。
于「台湾宣教的再思」一书,描述台湾的宗教信仰情况,引述一项政府的统计:台湾每二·三平方公里,即每一千人就有一座庙,这种密度已高居世界第一位,超过佛教的国家——泰国。台湾不仅寺庙多,而且也大。例如,台南土城子鹿耳门妈祖庙预算花费新台币十二亿元,这种经费足建一千万的教会一二○间,若按一般教会开拓经费三年需一百万,足够建立一千二百间教会。台湾非但寺庙多,并且庙宇与偶像都大。这岂不是批判基督徒的信仰纯真度?
中国读书人的理想人生为「立功、立德、立言」,那基督徒追求理想的人生是甚么?现在的圣殿预表将来那天上圣城,正像:「有许多的见证人,像云彩围着我们。」
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格的发展和成长,不能没有归属感。基督徒需有强烈于神的聚会之归属感,认定我们都是兄弟姊妹,都是主内的一家人,具有共同的目标,有同样的盼望。要常往锡安圣殿朝见神,将来都以天上的家属永久的家,领受主基督的生命为永恒的生命。
——林政杰《诗的讲章》
【】
人在世上十年,也许在神看来只能算一天,换一面讲,可是一天也有能算为一千日的。所以,我们的事奉,是不落空的。天上的日子,不是以二十四点钟来算的。神的算法是另一种的算法。我们的事奉,如果是合乎神的心意的话,也可以一日顶得上一千日的。── 佚名
【】「耶和华是日头的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
神怎样供应我们的需要!在黑暗中祂是日头,在炎热中祂是盾牌;在地上的旅程中祂赐恩惠,在天上的早晨破晓时祂赐荣耀。我们在人生任何不同的环境中都需要祂,随时都能得着祂的帮助。诗人说得好,祂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行动正直的人。在需要的时候,总能从神得着特殊的帮助。
日头是光与生命的来源。祂将阳光照在宫殿与茅舍、高山与低谷,并无偏见。祂的光芒倾倒下来,我们尽可站在阳光之下,或开门迎入。亲爱的心灵啊,神一直光照着,你要出来,在祂无尽的爱中,使你的身体温暖起来。
盾牌在炙热的旷野中是盘石的影子,是蓖麻的树叶,成为遮盖的伞。神能阻止试探的热风过来,午间的炎热是你无法忍受的吗?要隐藏在主神里面,日间炎热与夜间寒霜都不会伤你。
你需要恩典吗?祂满有恩惠,有足够的恩典。祂的双手不住地赐给,我们只要学着来领受。恩典是花蕾,荣耀就是花朵,祂给了,就不会收回。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必明白荣耀已在你生命中萌芽,当永恒的夏日来到时,就成为完美了。我们既因信站在恩惠之中,必因盼望神的荣耀而喜乐。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神将好东西都给我们了,只是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你所希望的好东西……】
神没有给我们人认为好的东西,但神绝不会把永久佳美的东西留着不给我们。神要给我们走神的路的方法,但我们必须要走才行。我们顺服神,神就不会留着能帮助我们来事奉神的东西不给我们。
──《灵修版圣经注释》
【行动正直「耶和华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
人都愿意得好处、蒙祝福,甚至想用尽各种方法和力量去得。但实际上,不一定得着,有时适得其反,所遭遇的是损失、痛苦,这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有一位主宰一切的神,他们所想、所说、所作的都不合神的心意,不讨神的喜悦,怎能从神那里得什么好处呢?神没有立刻发出祂的怒气,已经是祂的恩典了。
神虽有绝对的主权,但作事并不是没有原则的,祂的赏罚都是有根据的,圣经上常说,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伯3411 诗6212 箴2412 )。所以各人所得的报应,正是按着自己的行为,吃自己所种的果子,不能怪神不公,不能嫉妒别人,神喜欢什么人呢?怎样可以得好处呢?
在这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也是很大的应许,那就是神未曾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在神看来,诡诈是最坏的东西(耶179 )。世上几乎没有虔诚、忠信的人,人人向邻舍说谎,是嘴唇油滑,心口不)。神所喜悦的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诗152 ),正直、诚实似乎是不聪明,但神却要赐他们各样好处。
──《每日天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