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信心与感恩的诗,焦点在于以色列的神——他们的避难所(1~3节 );神的城——他们安居之所(4~7节 );以及神的拯救——他们的平安(8~11节 )。虽然本诗的背景可能是希西家在位期间、以色列受到西拿基立的入侵,,但诗中似乎是遥望诗第四十七篇——神作王之歌,因而最终是指向基督在千禧年的掌权。“女音”,大概指女高音。
――《诗雷氏研读本》
“避难所”。在危险时提供荫庇的地方。“力量”。在危险当中给予我们勇气。“随时的帮助”。也有“证明可靠之帮助”的意思。神的帮助既是及时,也是可靠的。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颂赞之诗,但以圣城耶路撒冷为称颂物件,间接赞美神,故通称“锡安歌”。改教家马丁路德依据本诗写成著名的圣诗《神为我众巩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
此诗在主题上与47、48篇同为赞美锡安荣美之诗,说明神的确与人同在。传统认为,写诗背景为神拯救耶路撒冷脱离亚述人之手,。但诗中所用语言已不着任何历史痕迹,成为万代可以同颂的篇章。
全诗分三段:1~3节讲神永远与人同在;4~7节指出同在的事实和8~11节述说神被尊崇。二、三段之末一节为副歌(7-11节 )。题注中的“女音”只见本篇,或指用女高音颂唱。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锡安之歌:透过称颂耶路撒冷而赞美神。
――《串珠圣经注释》
圣徒的避难所。记述犹大王希西家在位时,国家受到亚述王西拿基立入侵陷入危机,靠神恩典度过难关的事件。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事件,亲身经历惊人的恩典,怀着感激之情赞颂神,预言神终必成就永恒统治。诗人使用列举法和简洁辞藻(1-3节 ),使整首诗充满力度,与内容非常相符。路得(M.Luther )以本诗为蓝本,写就名为“我主是坚固山寨”的诗歌,至今仍被患难中的圣徒吟咏。诗人用列举法,用三段诗节组成全诗,每段都以表示稍微休息的“细拉”结束。具体结构为:①人以神为避难所,所有的刚强生活(1-3节 );②神所在的城必不动摇(4-7节 );③神治理万邦的能力(8-11节 )。
――《圣经精读本》
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神是患难险境中最切实的帮助。当圣徒身处不能承受的患难之时,要丢弃自暴自弃、仅靠自己的愚蒙之举,恳求神的恩典,他会随时帮助我们。
――《圣经精读本》
避难所讲到保护,或救恩的外在一面:那位不改变的神,我们可在祂里面得着荫庇。力量或许意指动力方面:神在里面,使弱者得着行动的能力。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将这两方面作了总结;随时一词意味祂已预备被「找到」(是其字根意思 ,并且「足够」应付一切状况(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神永远和选民同在:诗人深信选民无论经历任何动乱或危机,神仍然与他们同在,故不用惊慌。
――《串珠圣经注释》
【】「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
【】意思是:“无论发生何事”。
――《诗雷氏研读本》
地、山、海心的急剧变化、摇动,意味惊天动地的危机。诗人面对一触即发的危机:自己的城邑被数量众多的强敌围困,且不知何时被攻陷,感到如同地动山摇、海啸般的恐惧。
――《圣经精读本》
这不只是一幅大有力量的语言图画,描绘最不能改变、最巩固的地和山,在与象征最动荡不安、最具威胁的海相争;并且进一步思想到整个受造世界的终局,到那时,地、山与海都各归其位,正如所描写的。这最终的毁灭,此处只是暗暗的一瞥,在以下就说得很明白,而在那里神仆人至终的安稳,也同样很清楚。
──《丁道尔圣经注释》
【】「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砰訇”为“大声”的意思。
――《启导本诗注释》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给予肉体和属灵祝福的“河”,尤其是在千禧年的“神的城”——耶路撒冷——当中,。
――《诗雷氏研读本》
“河的分汊”:耶路撒冷建在山上,并无河流,此处的“河”有“乐河”之意,圣城有若伊甸乐园,有神的永福之河滋润。“分汊”暗喻此河如伊甸之河,分为多道流出。
――《启导本诗注释》
「河的分汊」:河的支流。这里借用伊甸园由河流灌溉的图画,象征神的恩惠涌流,使城的居民大有快乐。
――《串珠圣经注释》
诗人勾勒出和平、静寂中得享安息的画面,与2、3节整个世界动荡不安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圣经精读本》
在神那里,水不再是威胁的海洋,而是赐生命的河;的海与大水(河川 ),正欢迎他们的主人;亦,形容神的帮助好像那供应围城用水的安静溪流。神的城是旧约圣经的伟大主题之一,尤其是在诗中;而本篇与以下两篇则构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组。神选择锡安,或耶路撒冷,就像祂选择大卫那样引人注目,而此举的奇妙不断更上一层;只因为它是神的居所,所以才能坚固(5节 ),且居重要地位;而既然如此,它便将为世人所嫉妒,又将成为列国的母城(八十七篇 )。事实上,旧约已经指出新约的锡安异象,表明它是属天的,而不仅是地上的一个地点(。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神同在的确据:神既然住在耶路撒冷,必会和当地居民同在,保护他们;一发声,骚动和喧嚷的万国便立刻慌乱。
――《串珠圣经注释》
【】「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到天一亮”。破晓时分,通常是展开攻击的时候。
――《诗雷氏研读本》
“到天一亮”指敌人可能发动攻势的时候。
――《启导本诗注释》
神在其中: 圣徒拥有平安,是因有神的同在与恩典。无论身处何方,永生之神都赐下超然的平安。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指神的使者一夜之间杀死18万5千亚述军兵的事件。属灵意义指待漆黑、痛苦之夜过去后,神所应许的黎明就必到来。
――《圣经精读本》
由动摇一字的重复出现,而格外有力;这字被用于描写山(2节 摇动 )及列国(6节 ),而这两者与微小的锡安相比,显得十分巨大。此外,天一亮(直译 天方破晓 参 NEB )回应了那次最伟大的拯救:「到了天一亮」,红海复合,淹灭了埃及的军队。
──《丁道尔圣经注释》
【】「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
列邦喧嚷、骚乱不休,神一发怒,万民恐惧。“熔化”有敌人的抵抗因恐惧而消散之意。
――《启导本诗注释》
外邦……熔化: 神在末日必审判全地。虽然这是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然而,诗人使用过去时,表明凭着强烈的确信,他相信这事已经成就。
――《圣经精读本》
这里是从两方面来看审判:罪的不安本质完全披露,而暴怒(或在吵闹中 )的下一步为缺乏安全感,是很合理的(动摇 请看以上第5节的注 );神插手救援,祂的声音可以造成世界,也足以将它毁灭(。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万军之耶和华”。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众民欢欣回应,赞美有神同在,是祂子民的保障。
――《启导本诗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 原文指“军队”之神。此称呼并不意味神喜战好斗,乃是对手握全权之神的庄严信仰告白。万军之耶和华与人同在,人才能常常得胜。雅各的神: 指与人立约的神。只要人相信神曾与以色列立约、应许要祝福以色列,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
这迭句的第一行,说到能力(究竟万军是指以色列的军队,或是天军,尚无定论 );第二行则讲到恩典,因为提到雅各,神所拣选的人。此处与第11节的避难所\cs8,与第1节的不同,暗示其高度甚难接近;因此 NEB作:「我们在高高的坚固台」。
──《丁道尔圣经注释》
【,11】
“避难所”。一个在高处、安全的地方(用词与第1节不同 )。
――《诗雷氏研读本》
【】「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
最后,只有弥赛亚君王才能在将来千禧年的统治期间作成这些事。参看至4节至9节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神将以色列仇敌毁于一旦。仇敌即使很有威容,神的能力也必能摧毁。
――《圣经精读本》
【】
诗人邀请众民来看神在世上的胜利。祂为世人带来和平。止息刀兵,折弓断枪,焚烧战车,都是消灭战争的表示。“战车”亦作“盾牌”。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未来必成之事的异象,现今的胜利不过是预尝其滋味。看一字通常是指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即作「观兆者」,或具先知的眼光。
虽然结果是平安,但过程却是审判。他止息刀兵……,这句话的背景不是温和的劝服,而是已然荒废、强制停火的局面(8、9b节 )。审判的尾端为安宁,这一顺序与旧约的预言及伪经相符,也与新约壹致,,,。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这位与他们同在的神必被尊崇会平息战乱,毁灭兵器,在全地被尊为至高。故此,选民应停止倚赖异国,要全心信靠这位与他们同在的耶和华(10 )。
――《串珠圣经注释》
【】「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战车」:或作「盾牌」。古时的兵器多以木材或兽皮制成,所以可当柴烧 ; 焚烧兵器乃代表战胜敌人。
――《串珠圣经注释》
人类历史贯穿着战争。但神的全然得胜,必止息一切纷争,宣告真正的和平。有朝一日,武器不再有存在价值。完全的和平会借着弥赛亚将来的统治得以实现。
――《圣经精读本》
【止息刀兵】
耶和华以神圣战士的身分在战争中帮助以色列人,立约的神亦同样是平安兴旺之源。先知和启示文学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世界和平的主题是其中的一点。如所说,神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一切纷争,「他们要……把枪打成镰刀」。以西结亦同样指出耶和华保证「列国人……知道我是耶和华」的办法之一,是创造一个打仗兵器被用作燃料的时代。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要休息”(即停止象战争那样的活动 ),要承认神是至高无上的。
――《诗雷氏研读本》
神说话,要众民安静勿动( “休息”有“停住”的意思〔看;〕,故可译为“安静勿动”,即不要再用自己的方法(例如与拜偶像的异邦结盟 ),应全心倚靠神。
――《启导本诗注释》
「休息」:静止不动。
「知道」:承认和尊重。
――《串珠圣经注释》
神喜悦与人合作。人有时会感到无能为力。此时,当默然等候神的救恩。祷告是最好的方法。红海的奇迹、旷野中的引领、过约但河就是最好的例证。
――《圣经精读本》
【】
要休息……的命令,首要并非在于安慰受困者,而是斥责动荡不安的世界:「静下来!」──其实就等于说:「放手!」这里很像另一次斥责风浪的命令:「住了罢!静了罢!」而对结局的看法,不是用人的盼望来形容,乃是以神的荣耀来讲述。祂明确的意图为:「我必被尊崇」(AV、RV比 RSV更准确 ),这足以令狂傲者大起反感,也会令谦卑人心存盼望,得着解答:「神阿,愿你崇高,过于诸天」。他们的信心又得更新:如果这样的一位神「与我们同在」,如果这么崇高的一位是「我们高处的保障」(NEB ),此处的迭句就显得更有力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思想问题(第46篇 )】
1面对变幻无常的人生,本篇诗给我们什么确据?
2昔日神保护、所选立的以色列。今日神如何保护的子民呢?; 。
310节上对今日生活紧张的信徒有何意义。
──《串珠圣经注释》
【】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常有人问︰“神为什么不早一点帮助我?”我们的回答乃是︰这不是神的次序。神要你先在患难中学习功课。神的应许是︰“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诗91︰15 )。神必须先和你同在急难中,然后再救你从其中出来。什么时候才救你出来呢?乃是在你不再好动,不再烦躁,完全镇定、安静的时候。那时候神要说︰“够了”(撒下24︰16 )。
神常常籍着患难给我们宝贵的功课。目的为要教导我们。当神的目的达到了之后,我们就要得着荣耀的报偿。所以患难里面蕴藏着的,乃是甘甜的喜乐和真实的价值。这样看来,神给我们的,不是患难,乃是机会。——选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年老的弟兄对我说︰“当神试验你的时候,正是你试验神的好机会——你可以把他的应许来放在他的面前,尽量向他索取你在试炼中所需要用的一切。”
要脱离试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求神救你脱离试炼。当试炼过去的时候,就应当感谢。另一种是承认试炼是从神来的一个挑战,你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向神索取更大的祝福。这样,连仇敌也被我们利用了,反对我们的,成了我们的帮助。这就是靠着爱我们的主已经得胜有余了。——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宣信
【 患难中的避难所,是真的吗?到地动山崩的时候我仍坚信吗?】今天人们极为害怕陆地和城巿会因核子爆炸而倾入大海。但诗人说就是世界完结了,我们也不用害怕。面临着完全的毁灭,作者平静地相信神的能力能够救他。一想到世界末日,人本能地感到害怕,但圣经讲得很清楚,神是我们面临彻底毁灭时的避难所。神不只是我们一时的安息处,也是我们永远的避难所。神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提供力量。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基督徒承认世界有痛苦,人生多艰难,但是内心存在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因为深信耶稣基督已经得胜了世界。当战争凶险的时候,军队的「士气」是胜负的决定点;同样,人生的得失与成败,始于信心的态度,撒但对基督徒的阴谋是叫人中了他们的「灰心」,惧怕与怀疑的火箭,使信心失掉,生活充满暗淡与灰色。
据云从前有两个病人同时往肺结核医院让医生照X光,其中一位肺病相当严重,另一位却康健无恙。医生因取错了检查照片,而给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本来严重者听医生说他肺部正常,心中充满安慰与快乐,经过了一段的调养,真的恢复强壮。另一位原来没有肺病者经过医生严重的警告一番,内心起了恐惧、忧虑不安,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意志消沈,抵抗力也削弱,结果真的染了严重的肺病。
可见惧怕、猜疑与灰心不但在心理上对人格有大损害,甚至在生理上也能产生非常不良的结果。
——林政杰《诗的讲章》
【 “权能主,有神同在必平安。”诗人的境况如此,我的生命呢?】
许多有名的城巿都有河流经过,它使农业发展有了可能,并有助于城巿间的贸易,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保证。耶路撒冷没有河流经过,但它有神。神就像一条河流保证了他们的生活。只要神居住在百姓中间,耶路撒冷就牢不可破。但百姓背叛了神,神就不再保护他们,耶路撒冷便落在了巴比伦军队的手中。
――《灵修版圣经注释》
【】有一名成功的基督徒商人,告诉人他成功的秘诀说:「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环境里,但因着信仰的力量,支持我去改变它,使之成为一个我喜欢的环境。」
基督徒的挫折不是「命运注定」,基督徒是有藉信心的权利,去改变环境的人,今天很多人不该失败,但失败了,是因为太相信命运论,以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而失去了奋斗的毅力与勇气。
其实所谓「命运」,「命」是我们所生长的家庭、环境、背景,我们固然无从选择;「运」是机运,一个成功的人该有智慧把握住机「运」,可见成功是包含着人的努力。若追寻有意义成功的人生观,请勿「尽在掌纹中看自己的命运,而忘记了人的手能去摸索命运」。世上许多深具影响力的伟人都是能征服困难的。
伟大的教育家海伦凯勒,身受盲、聋之害,虽然如此,她并不怨天尤人,更不听天由命,她的至理名言:「信心是我命运的主宰。」
诗人指出得胜的原因:是住在神的城中。「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教会犹如神的城,耶路撒冷是神所建造,是神自己的产业,是神掌权负责的所在。有神在其中,就成为信徒的保障和力量,凡攻击信徒的,也即是攻击神。当路德改革宗教时,友人米兰顿对改教表示失望,路德告诉他:「我们若被灭亡,基督必和我们一同倒下去。」
当意大利进军攻占北非埃提阿伯王国时,埃皇塞拉西逃亡英伦,组成流亡政府。某日爱郎塞将军拜访垂问其计划,埃皇毅然回答:「将军,请别忘记,神仍然活着,有了祂的同在,必定转败为胜。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必不动摇”~这是何等的宣言!象我们这样最容易给属地的东西所动摇的人,竟可以到一个地步,没有一件东西能够摇动或是颠覆我们?是的,这是绝对可能的事;使徒保罗就懂得这一个秘诀。在他到耶路撒冷去的路上,他已经预见前面“有捆锁与患难等待”,可是他能够坦然说,“这些东西没有一件可以摇动我”(24节 )。保罗一生中间,凡是可以摇动的东西,都已经摇动掉了;他并不以性命为念,也不以他所有的为宝贵。照样,我们如果愿意让神按照他的方法对付我们,如同对付保罗一般,我们也能够达到同样的地步︰没有一件琐碎的事情,也没有一件重大的试炼,能够摇动我们离开平安了。这样的平安,只有完全安息在神里面的人们才有分的。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启参︰12 )。
在我神殿中作柱子是不能摇动的;这就是欢喜忍受一切环境的震动的结果!
~司密斯
当神在一个城中,他使那城象锡安山一般坚固,不能移动分毫。当他在我们里面,虽然四周有骇浪怒涛,狂风暴雨,可是在我们里面仍有恒久的平安;这种平安,是世界所不能给我们的,也是世界所不能夺去我们的。在我们里面是神,在世人里面是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有平安,而他们当风浪来的时候,就会象叶子那样飘摇不定。~雷登
“倚靠耶和华的人,好象锡安山,永不动摇”。有一首苏格兰古诗,能在我们的血液中注入铁一般的力量︰
以坚定的信心依靠神,
象锡安山那样站稳脚跟,
永远屹立,象钢铁般的,
不摇撼,也不移动毫分。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风暴中的平静】「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镇静通常跟和平连在一起,有时会给人想到温柔,但不大容易给人以为是勇敢,倒容易给人误会为怯懦。但在暴风雨中,保持平静是最难得的表现。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前一天还作奴隶的人民,仓卒间并未组织成军,难与久经战阵的埃及人抗争;而且面临红海,路到尽头,没路可逃。但摩西告诉以色列人说:“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结果,神使红海分开,以色列人走海底的干地经过,埃及的军兵却埋葬在海中。人看来是大难临头,那正是神得荣耀的时候。神的子民只要镇静,信心仰望祂。
在犹大王希西家的时候,亚述国大军压境,耶路撒冷看来难有存在的机会。先知以赛亚向神祷告,神差天使出去,击杀敌人军队。漫长的黑夜,在警戒中度过,所预期敌人凌晨的攻击,并没有来到;犹大人清早起来一看,遍地都是死尸。神保护拯救祂的子民。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
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
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神的子民不是为了自己争战,也不是靠自己争战;在任何环境,全能的神是我们的力量,就没有甚么不能应付的事,没有不能胜过的敌人。最要紧的是不行在神的旨意之外,有神的同在,神应许:“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给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又告诉他:“我是你的盾牌”。亚伯拉罕虽然人丁稀少,还是如同尊大的王子,神不容人欺负他。因神称他为义。
诗人在神面前,有坚定的信心。神的儿女不怀疑神会成就祂的应许,是看祂如何成就:“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是多么的悠闲,多么的相信,神必然作成。你只要看。
神向祂的子民,也是坚定的保证:“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休息不是懒惰,而是信靠神,等候神,看神彰显祂的大能,成就祂的旨意。不论世人如何猖狂,绝不能胜过神,神必然得荣耀。── 于中旻《诗笺记》
【】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必被尊崇。」
如果神的宝座似乎在动摇,难道我们的手能使它稳定么?有些人以为能够,雅各就是其中之一。神已经很清楚的对他明说,他一定掌权,但他在所行事上,却是惟恐不及的靠自己去推进神的计划。他看见神的选召,并紧握这个大福——但到有一天,他知道他父亲差遣以扫去打猎,为要给以扫祝福。如果这件事实现了,神的应许岂不是落空了么?
于是他就必须有所行动了!这个聪明而又有才干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谋略的策划者。他着手为神工作,好像神是无能为力似的。他为要达到所追求的目的,不惜欺骗他的父亲。可是所有从欺骗中似乎得着的,他不得不放弃,并且被迫离家远游。不错,他是神所拣选的,神要他,然而在那时他却不认识神,也不认识自己。他实际上所得着的,乃是一次严厉的属灵管教。这类管教,聪明的人所遇最多。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直译】
「你们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
若要真认识神,内心的镇静是绝对必须的。我记得我当初怎样学习这功课。那时正有一件大祸临头,我焦急得全身颤动,所有的血管都紧张,事情又需要立即对付;可是四周的环境又不容我移动丝毫,可以帮助我的人,又不愿动作。
因着内心的纷乱,我的身体好象要四分五裂了;但是忽然一个微小的声音在灵的深处向我说︰“你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我接受了这真带有能力的劝告,于是我镇静我的身体,约束我那搅乱的灵,使之安静,把我的急难交给神,仰望等候他;我觉得真有一股力量从镇静中出来应付难处。结果︰事情平安过去,我自己在他里面得了安息。这是我最宝贝的经历,因为从此我更认识了神。——司密斯(H.W.Smith )
这种不动并不是懒惰,乃是从信靠产生的一种活的镇静。如果紧张而不露声色,故作镇静,仍非信心的结果,不过是抑制住了焦虑而已,并非真正的镇静。——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直译】「你们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
音乐谱中能不能漏去休止符呢?诗中能不能漏去“细拉”呢?如果不能的话,人生也不能漏去安静。世上没有一件东西能象“安静”那样摸着我们的心。
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腓4︰7 );才能得到“平静安稳”(赛30︰15 )——得力的来源;才能得到世界所不能给予,不能夺去的安息;才能听见神微小的声音。
在轴上旋转得最快的车轮,它的中心有一个地方,是一无动静的;照样,在我们最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灵里仍能顶安静地与神单独亲近的。“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哈2︰20 )。——选
慈爱的父啊,有时我们在无星之夜行走,四周全是黑暗;前面既没有星光,又没有月光。惨淡的黑暗似乎永远不会退去了。
在这样的沉寂中,你柔和的微声安稳了我们流血的心。我们听见了你微小的声音,看见了你焕发的慈容,我们的生命就新鲜得如同枯萎的花儿饮了雨露一般。——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选
【 神是必胜的君王,祂里面有安全宁静,我享受过吗?】战争和毁灭就像神的胜利一样无法避免。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要静静地站在神的面前。我们真是应该现在就在神面前安静,敬畏神和祂的权柄与威严。我们每天都应花时间在神的面前安静并赞美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雅各的历史与我们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当神还没有开始对付我们的时候,我们对雅各的诡诈,常有一种超越的态度与倾向。但当我们开始面对自己的弯曲心思时,我们就发现在我们里头的人类基本品性。请记得,雅各那天然的生命,如何转变为属灵有用的器皿,这全然是神恩典的能力所造成的。
以实玛利也许会说到亚伯拉罕的神,以扫也许会谈及亚伯拉罕和以撒的神,曾如何和他有一些交往。但他们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已往历史的回顾,他们对于神的认识,从未有个人的经历。所以,在圣经里,我们没有读到以实玛利的神,或以扫的神。但雅各却不是这样。对于雅各(甚至对于我们 ),若单凭已往属灵的交通与经历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神是我们现在的避难所,也是我们现在的能力。我们必须如同摩西在火焰的荆棘中,听到神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在这位神里面,我们众人就都有盼望。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
有一只大轮船,横渡大西洋,海中遇见狂风暴浪,乘客大惊;当时有一个小孩与众不同,非常镇静,跑来跑去,若无其事。别人问他为何不怕?她说,船主是我爸爸,他有多年航海经验,能够使这船冲过任何巨大的风浪,我对父亲很有信心,所以我不怕。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祂止息刀兵。」】
「我的心似在猛狮中间,住在火热的人群中。那些人的话如刀枪,舌锋利如箭。」这是神的儿女常有的话,虽被敌人围困,也受仇敌所迫。终于一到时候,神起来拯救。祂一发生,地就融化。夜间仇敌必偷偷拆除帐棚逃逸了,战争已经止息,全地再恢复正常。
神使生活的争战止息——人至中年,似乎还在挣扎不已,改革家、发明家、慈善家,在友伴中花费了多少时日,要得着别人承认与爱戴。
神使家庭的争战止息——一切冲突都已过去,只有无限的忍耐与爱。
神使心灵的争战止息——撒旦无可搅扰,风暴平息,这河使神的城欢喜,使心灵宁静,西拿基立与强大的军队都躺下,好像深秋的落叶。
如果神还没有使你的争战止息,因为祂知道你还有力量打下去。在争战的日子不可丧胆,记得克罗威尔(Cromwel )的名言:「不要以为你的负担沉重或悲惨,如果是父神加给你的,或是许可的,祂不是叫你无法肩荷。」你经过争战,就获取经验力量,并得着首领的赞许,而蒙祂赐给冠冕。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如果神的宝座似乎在动摇,难道我们的手能使它稳定么?有些人以为能够,雅各就是其中之一。神已经很清楚的对他明说,他一定掌权,但他在所行事上,却是惟恐不及的靠自己去推进神的计划。他看见神的选召,并紧握这个大福——但到有一天,他知道他父亲差遣以扫去打猎,为要给以扫祝福。如果这件事实现了,神的应许岂不是落空了么?
于是他就必须有所行动了!这个聪明而又有才干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谋略的策划者。他着手为神工作,好像神是无能为力似的。他为要达到所追求的目的,不惜欺骗他的父亲。可是所有从欺骗中似乎得着的,他不得不放弃,并且被迫离家远游。不错,他是神所拣选的,神要他,然而在那时他却不认识神,也不认识自己。他实际上所得着的,乃是一次严厉的属灵管教。这类管教,聪明的人所遇最多。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雅各的历史与我们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当神还没有开始对付我们的时候,我们对雅各的诡诈,常有一种超越的态度与倾向。但当我们开始面对自己的弯曲心思时,我们就发现在我们里头的人类基本品性。请记得,雅各那天然的生命,如何转变为属灵有用的器皿,这全然是神恩典的能力所造成的。
以实玛利也许会说到亚伯拉罕的神,以扫也许会谈及亚伯拉罕和以撒的神,曾如何和他有一些交往。但他们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已往历史的回顾,他们对于神的认识,从未有个人的经历。所以,在圣经里,我们没有读到以实玛利的神,或以扫的神。但雅各却不是这样。对于雅各(甚至对于我们 ),若单凭已往属灵的交通与经历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神是我们现在的避难所,也是我们现在的能力。我们必须如同摩西在火焰的荆棘中,听到神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在这位神里面,我们众人就都有盼望。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诗四十六至四十八篇 神是我的帮助和全地的主吗?】
诗第46至48篇是赞美诗,庆祝百姓从强大的仇敌手中被解救出来。第46篇可能是作者在亚述军队占领这块土地和包围耶路撒冷时所作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