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46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可拉后裔的诗歌,交与伶长。调用女音。)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2「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

3「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本篇的背景可能是希西家王期间,神拯救耶路撒冷脱离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入侵()),但诗中的语言已不着任何历史痕迹,无论是战争、地震、海啸、动乱,还是失业、疾病,我们都可以从中得着安慰和鼓励。因为权能的神永远「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神的权能高于大自然()),胜过围攻圣城的仇敌()),并将在全地得胜())。
诗篇第四十六、四十八、七十六、八十四、八十七、一百二十二篇的主题都是颂赞圣城耶路撒冷,所以被称为「锡安歌」())。
「调用女音」())可能指用女高音颂唱()),或用男童的假声。
第1节的「避难所 מַחֲסֶה/machaceh」原文是「躲避危险的隐敝处」,可以使人在危险中得庇护。「随时的帮助」原文是「及时可以找到的帮助」。
「砰訇」())原文是「咆哮、吼叫、喧闹」。「翻腾」())原文是「骚乱、 混乱」。
「细拉」())是音乐符号,提示读者停顿、思想,让我们的思绪从2-3节惊天动地的危机转到第4节神里面的宁静平安。
上图:莎士比亚生前使用的1611年KJV英王钦定本圣经,收藏在圣三一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Trinity, Stratford-upon-Avon)内莎士比亚墓的旁边,特地被打开在诗篇四十六篇。在KJV圣经中,诗篇四十六篇的第46个单词是「战抖 Shake」(诗四十六3),倒数第46个单词是「枪 Spear」(诗四十六9,古英语拼作Speare),合起来正好是莎士比亚的名字ShakeSpeare。此外,KJV圣经于1610年完成翻译,当时莎士比亚正好46岁。因此,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参与了诗篇四十六篇的KJV版翻译。

4「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5「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6「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

7「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当城被围困时,最可怕的就是水源被截断。耶路撒冷建在山上,虽有活泉,但并无河流。「河的分汊」())可能是借用伊甸园的四条河()),隐喻耶路撒冷城就是有神同在的伊甸园,神自己是那「活水的泉源」())。这道乐河将在新耶路撒冷出现())。
1-3节是动荡不安的大海,4-7节却变成平静美好的河水。因着神的同在()),水不再是威胁生命的大海,却成了赐生命的「乐河」());环境里的难处不再能「吞吃居民」()),却成了造就百姓的「食物」())。
「天一亮」())本来是敌人将要发动进攻的时候,但如果百姓行在神的旨意里,「天一亮」反而成了神的帮助将要临到的时候,因为「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正如「到了天一亮,海水仍旧复原」()),淹没了法老的军兵;又如「清早有人起来一看」()),神的使者一夜之间已经「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
「外邦喧嚷,列国动摇」()),只不过是神显明罪的本质。在历史上,每当「外邦喧嚷」())抵挡神的时候,接下来总是「神发声,地便熔化」()),抵挡神的势力很快就归于无有。
神百姓的力量不是出于自己、也不是根据势力,而是因为神「与我们同在」()),「因为与我们同在的,比与他们同在的更大」()),也比一切的难处更大。
第7节的「避难所 מִשְׂגָּב/misgab」原文是「保障、稳固的高处」(英文ESV译本)),不只是消极地避难,更是把我们带到属灵的高处,让一切难处都摸不着我们。

8「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祂使地怎样荒凉。」

9「祂止息刀兵,直到地极;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10「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11「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神使地「荒凉」()),是为了清除罪恶。神在建立新天新地之前,必先毁坏破灭一切骄傲反对祂的人,使万有都归在祂的权下。
世人若离开神、自己作主,「热战」结束了有「冷战」,「冷战」结束了有「恐战」,永远也不能「止息刀兵」())。只有让和平之君基督来作王,世界才有可能真正「止息刀兵,直到地极」())。
「你们要休息」())原文是「安静、放松」,意思是「停止努力」(英文NASB译本)),不要再靠自己的方法挣扎,如与拜偶像的异邦结盟,而应当全心倚靠神。
「知道」())指通过经历神的作为来认识神。我们当相信神必能成就祂美善的旨意,好使祂的名「被尊崇」())。所以当我们耐性等候神的时候,应当安静、信靠,松手让「与我们同在」())的神去做工。
第7、11节都三次宣告了神的名字:「万军之耶和华」是宣告神的权柄;「雅各的神」是宣告祂与以色列的立约关系;而神「与我们同在」,就是主耶稣基督的名字「以马内利」())。
第11节的「避难所 מִשְׂגָּב/misgab」原文是「保障、稳固的高处」(英文ESV译本)),不只是消极地避难,更是把我们带到属灵的高处,让一切难处都摸不着我们。
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最艰难的阶段,根据本篇写成著名的圣诗《上主是我坚固保障 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 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被称为「宗教改革的马赛曲」、真正的「德国的国歌」。
上图:有马丁·路德签名的乐谱《上主是我坚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德语: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这首歌由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最困难的时期作词并作曲,歌词来自诗四十六:上主是我坚固保障,庄严雄峻永坚强;上主使我安稳前航,助我乘风破骇浪。恶魔盘踞世上,仍谋兴波作浪,猖狂狡猾异常。狰狞残暴非常,阴险绝世恶无双。我若但凭自己力量,自知断难相对抗,幸有一人挺身先登,率领着我往前方。如问此人为谁?乃是基督我王,统管宇宙万方,自古万民共仰,定能将群魔扫荡!群魔虽然环绕我身,向我尽量施侵凌,我不惧怕,因神有旨,真理必使我得胜。幽暗之君虽猛,不足令我心惊,他怒,我能容忍,日后胜负必分,主言必使他败奔。主言权力伟大非常,远胜世上众君王,圣灵恩典为我所有,因主耶稣在我方。亲戚、货财可舍,渺小浮生可丧,人或残杀我身,主道依然兴旺,上主国度永久长。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和力量 有六首诗称为锡安的歌。在这些诗中,百姓歌颂耶路撒冷城中圣殿山,并且称它为至高者居住的圣所。那细小的城堡,和在里面同样细小的圣所,明显地是值得赞颂的,因为这些诗告诉我们,在整个世界中的这一点,人可以找到神。

马丁路德的伟大诗歌Ein' Feste Burg‘神是我们坚固保障’〔多马士加尔(Thomas Carlyle )翻译的〕,是基于诗四十六篇。有这样的说法,他写这首歌的时候,是在一五二九年。那时,土耳其的军队在围攻维也纳城墙失败后,转而攻击巴尔干半岛。诗歌现在已翻译成一百八十三种言语。诗四十六篇也是加尔文(John Calvin )想到他要翻译成法文的第一首诗。

第一至三节,神是我们个人的避难所。会众会活泼地唱出这些字,他们知道神是患难中被证实为最好的帮助(看标准修订本第一节脚注 )。自从摩西带领他们脱离埃及法老王的控制以来,神时常是他们的力量。所以祂现在仍然被信赖,也会继续如此,虽然海洋下的山,那奇异稳固的象征,因那不为人知的地震而震动,而引致了空前的泛滥。因为神是以马内利,意即‘神与我们同在’。故此,假若神不移动,这样,当我们以祂为避难所,我们也不须要移动。

我们可能会以为深沉的男低音会很适合唱出这些有力的字句,但是,在这篇诗的标题,我们找到女音一词。这个词的意思是‘少女’,但它也可以解作‘男童声’。无论如何,有这样的建议,青年人轻松愉快的高音调最适合唱出永生神巨大的力量。我们也注意到这篇诗属于‘可拉的后裔’一类诗集,可能是其他的诗班收集他们所喜爱的乐曲而成。

第四至七节,喷泉。上一个世纪一位德国教授和他一群学生,在一个封密的地方掘出一条信道,透过这信道,水流入耶路撒冷城的西罗亚池。当他们清理长长的沙泥道后,在通道的中间,他们发现墙上有雕刻的字,是用美丽古典的希伯来文写成。它告诉人们通道的建造情形。它是S型弯曲的,以符合石层的迭势。开始的时候由两端一同挖掘,最后在一处地方,工作人员听到另一边的人挖掘的声音,该处就是学生们现在站着的地方。在很久以前,古代的工人必然知道很多关于数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以致能完成这巧妙的工程。很有可能它就是所提及的那条水道。先知以赛亚曾在旁边走过和沉思。耶路撒冷位于一座坚固石山的顶上,没有河流可以带来水,但在东城墙的外面,在高处有一条自然的溪水,他们称它为汲伦,意即‘喷泉’。但是假若这城被围困,从溪涧来的水,城里居民便无法得到,因这缘故希西家建筑(或可能是重修 )他的通道,以致汲伦溪水可引入西罗亚池中。

但是这溪涧是从那处发源呢?人们看不见河流,汲伦是一个奇迹,从神而来的恩典。看来,水必然是来自地下的水,在第二诫命中所提及的。或者,水是否来自伊甸园中强大的水源?因此,看来天上和地下众水之王是河流的真正管治者,它的支流使神的城欢喜。这条‘活’水,希伯来文是流动的水,只能来自永生的神,生命的赐予者。因此,甚至列国的忿怒不能移去这拥有活水的城。耶利米,生于以赛亚以后一个世纪,他在一个比喻中引用这‘活’的泉水,这比喻指神乃活水的泉源。

第八至十节,祂使战争停止。看看永生神如何作一位真正君王要作的事,这也是坐在耶路撒冷宝座上君王应该做的。不是制造战争,而是止息刀兵。然而,要达成这目标,在最后神肯定必须使大震动发生──因为必须将邪恶看作是一种严重的力量,故此,祂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现在,用一个沉静的调子,好像女高音的歌曲,诗歌邀请我们(甲 )来看,这个字的意思是‘用你的洞察力去找出其意思……’。然后,(乙 )停下来,即是要休息,放松,思想,学习,当你望着水经过通道流入西罗亚池时,学习这些神所作成的大事的意思,(丙 )得出最后的发现,即是,知道我是神!

在一八一二年,威廉卡利(William Carey )在印度撒安波开创的宣教印刷工厂被焚烧了。初时,他发呆着,但是在跟着来的主日,他就用来证道,一位在场的新闻从业员写下:‘在烈焰的火中,人看见这事业的伟大。’事实传开去,结果整个印刷厂损失在两个月内得偿还。

祂使地荒凉。不错,但是在荒凉的情况下,带来祂对人类救恩那种爱的目的。

第十一节,副歌。然后,它宣告,(甲 )万军之耶和华,天上的主人,与我们同在──那是多奇特呢!(乙 )我们祖先的神仍然是今日我们的神,祂仍然是我们的避难所,我们的堡垒──这更是奇特!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四十六篇

第四十六篇不能动摇之城

路德的争战诗歌“坚固保障歌”(Ein~ feste Burg),起头是采用这篇诗,抓住了它不能征服的精神,不过却往另一方向发挥。本篇诗则在称颂神超越的权势,一景又一景地叙述:祂的权能胜过自然界(1~3节),胜过围攻祂圣城的人(4~7节),并胜过争战的全地(8~11节)。猛烈而挑衅的语气,显示出写作时间正是危机四伏,因此其信仰告白加倍发人深省。不过既然诗中未指明是那一次危机,而其背景又超过任何地方的状况,就很难从历史事件来推测。有人认为,其出处可在异教戏剧中找到,此理论见导论Ⅲ,17页以下。

标题

见导论Ⅵ . C. 3,52页。

神在暴动中

近代之前,很少人会多想全球大灾难的事。可是本诗却无惧地面对此问题,因为其开头语乃是文如其意。我们最真实的保障是神,不是神加上其他东西。此处便是讲这种信心,以及它所受到的威胁。

1.避难所讲到保护,或救恩的外在一面:那位不改变的神,我们可在祂里面得着荫庇。力量或许意指动力方面:神在里面,使弱者得着行动的能力。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将这两方面作了总结;随时一词意味祂已预备被“找到”(是其字根意思,如:,并且“足够”应付一切状况(参,的希伯来文;

2、3.这不只是一幅大有力量的语言图画,描绘最不能改变225、最巩固的地和山,在与象征最动荡不安、最具威胁的海相争;并且进一步思想到整个受造世界的终局,到那时,地、山与海都各归其位,正如所描写的。这最终的毁灭,此处只是暗暗的一瞥,在以下就说得很明白,而在那里神仆人至终的安稳,也同样很清楚。

神在祂的城中

诗人从大自然的动乱转到人的暴怒,及受围攻的城。

4.在神那里,水不再是威胁的海洋,而是赐生命的河;的海与大水(河川),正欢迎他们的主人;亦,形容神的帮助好像那供应围城用水的安静溪流。神的城是旧约圣经的伟大主题之一,尤其是在诗中;而本篇与以下两篇则构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组226。神选择锡安,或耶路撒冷,就像祂选择大卫那样引人注目,而此举的奇妙不断更上一层;只因为它是神的居所,所以才能坚固(5节),且居重要地位;而既然如此,它便将为世人所嫉妒,又将成为列国的母城(八十七篇)。事实上,旧约已经指出新约的锡安异象,表明它是属天的,而不仅是地上的一个地点(参,的注释)。

5.城必不动摇的应许,由动摇一字的重复出现,而格外有力;这字被用于描写山(2节;摇动)及列国(6节),而这两者与微小的锡安相比,显得十分巨大。此外,天一亮(直译,天方破晓;参 NEB)回应了那次最伟大的拯救:“到了天一亮”,红海复合,淹灭了埃及的军队

6.就像别处一样,这里是从两方面来看审判:第一,罪的不安本质完全披露,而暴怒(或在吵闹中)的下一步为缺乏安全感,是很合理的(动摇,请看以上第5节的注)。第二,神插手救援,祂的声音可以造成世界,也足以将它毁灭(参,

7.这叠句的第一行,说到能力(究竟万军是指以色列的军队,如的看法,或是天军,如,尚无定论);第二行则讲到恩典,因为提到雅各,神所拣选的人。此处与第11节的避难所,与第1节的不同,暗示其高度甚难接近;因此 NEB 作:“我们在高高的坚固台”。

神在地上被高举

这是未来必成之事的异象,现今的胜利不过是预尝其滋味。看一字通常是指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即作“观兆者”,或具先知的眼光。

虽然结果是平安,但过程却是审判。他止息刀兵……,这句话的背景不是温和的劝服,而是已然荒废、强制停火的局面(8、9b节)227。审判的尾端为安宁,这一顺序与旧约的预言及伪经相符,也与新约壹致(如:

10、11.因此,要休息……的命令,首要并非在于安慰受困者,而是斥责动荡不安的世界:“静下来!”其实就等于说:“放手!”这里很像另一次斥责风浪的命令:“住了罢!静了罢!”而对结局的看法,不是用人的盼望来形容,乃是以神的荣耀来讲述。祂明确的意图为:“我必被尊崇”(AV、RV 比 RSV 更准确),这足以令狂傲者大起反感,也会令谦卑人心存盼望,得着解答:“神阿,愿你崇高,过于诸天”。他们的信心又得更新:如果这样的一位神“与我们同在”,如果这么崇高的一位是“我们高处的保障”(NEB),此处的叠句就显得更有力了。

225 注意改变大字(2a节),与c同样的字之对比。
226 亦可见如:诗六十五,六十八,七十六,八十四,八十七,九十九,一二二,一二五,一三二~一三四,一三七等篇。
227 译为战车(9节)之字,一般意为“二轮马车(或手拉车)”,由此看来,七十士译本的“盾牌”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参 NEB、JB、Gelineau)。“盾牌”与“二轮马车”在希伯来文子音相同,只有一个母音不同。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信心与感恩的诗,焦点在于以色列的神——他们的避难所(1~3节 );神的城——他们安居之所(4~7节 );以及神的拯救——他们的平安(8~11节 )。虽然本诗的背景可能是希西家在位期间、以色列受到西拿基立的入侵,但诗中似乎是遥望诗第四十七篇——神作王之歌,因而最终是指向基督在千禧年的掌权。“女音”,大概指女高音。

――《诗雷氏研读本》

“避难所”。在危险时提供荫庇的地方。“力量”。在危险当中给予我们勇气。“随时的帮助”。也有“证明可靠之帮助”的意思。神的帮助既是及时,也是可靠的。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颂赞之诗,但以圣城耶路撒冷为称颂物件,间接赞美神,故通称“锡安歌”。改教家马丁路德依据本诗写成著名的圣诗《神为我众巩固保障》(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

此诗在主题上与47、48篇同为赞美锡安荣美之诗,说明神的确与人同在。传统认为,写诗背景为神拯救耶路撒冷脱离亚述人之手。但诗中所用语言已不着任何历史痕迹,成为万代可以同颂的篇章。

全诗分三段:1~3节讲神永远与人同在;4~7节指出同在的事实和8~11节述说神被尊崇。二、三段之末一节为副歌(7-11节 )。题注中的“女音”只见本篇,或指用女高音颂唱。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锡安之歌:透过称颂耶路撒冷而赞美神。

――《串珠圣经注释》

圣徒的避难所。记述犹大王希西家在位时,国家受到亚述王西拿基立入侵陷入危机,靠神恩典度过难关的事件。诗人通过这一历史事件,亲身经历惊人的恩典,怀着感激之情赞颂神,预言神终必成就永恒统治。诗人使用列举法和简洁辞藻(1-3节 ),使整首诗充满力度,与内容非常相符。路得(M.Luther )以本诗为蓝本,写就名为“我主是坚固山寨”的诗歌,至今仍被患难中的圣徒吟咏。诗人用列举法,用三段诗节组成全诗,每段都以表示稍微休息的“细拉”结束。具体结构为:①人以神为避难所,所有的刚强生活(1-3节 );②神所在的城必不动摇(4-7节 );③神治理万邦的能力(8-11节 )。

――《圣经精读本》

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神是患难险境中最切实的帮助。当圣徒身处不能承受的患难之时,要丢弃自暴自弃、仅靠自己的愚蒙之举,恳求神的恩典,他会随时帮助我们。

――《圣经精读本》

避难所讲到保护,或救恩的外在一面:那位不改变的神,我们可在祂里面得着荫庇。力量或许意指动力方面:神在里面,使弱者得着行动的能力。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将这两方面作了总结;随时一词意味祂已预备被「找到」(是其字根意思 ,并且「足够」应付一切状况(参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永远和选民同在:诗人深信选民无论经历任何动乱或危机,神仍然与他们同在,故不用惊慌。

――《串珠圣经注释》

】「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

】意思是:“无论发生何事”。

――《诗雷氏研读本》

地、山、海心的急剧变化、摇动,意味惊天动地的危机。诗人面对一触即发的危机:自己的城邑被数量众多的强敌围困,且不知何时被攻陷,感到如同地动山摇、海啸般的恐惧。

――《圣经精读本》

这不只是一幅大有力量的语言图画,描绘最不能改变、最巩固的地和山,在与象征最动荡不安、最具威胁的海相争;并且进一步思想到整个受造世界的终局,到那时,地、山与海都各归其位,正如所描写的。这最终的毁灭,此处只是暗暗的一瞥,在以下就说得很明白,而在那里神仆人至终的安稳,也同样很清楚。

──《丁道尔圣经注释》

】「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

“砰訇”为“大声”的意思。

――《启导本诗注释》

】「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

给予肉体和属灵祝福的“河”,尤其是在千禧年的“神的城”——耶路撒冷——当中

――《诗雷氏研读本》

“河的分汊”:耶路撒冷建在山上,并无河流,此处的“河”有“乐河”之意,圣城有若伊甸乐园,有神的永福之河滋润。“分汊”暗喻此河如伊甸之河,分为多道流出。

――《启导本诗注释》

「河的分汊」:河的支流。这里借用伊甸园由河流灌溉的图画,象征神的恩惠涌流,使城的居民大有快乐。

――《串珠圣经注释》

诗人勾勒出和平、静寂中得享安息的画面,与2、3节整个世界动荡不安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圣经精读本》

在神那里,水不再是威胁的海洋,而是赐生命的河;的海与大水(河川 ),正欢迎他们的主人;亦,形容神的帮助好像那供应围城用水的安静溪流。神的城是旧约圣经的伟大主题之一,尤其是在诗中;而本篇与以下两篇则构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组。神选择锡安,或耶路撒冷,就像祂选择大卫那样引人注目,而此举的奇妙不断更上一层;只因为它是神的居所,所以才能坚固(5节 ),且居重要地位;而既然如此,它便将为世人所嫉妒,又将成为列国的母城(八十七篇 )。事实上,旧约已经指出新约的锡安异象,表明它是属天的,而不仅是地上的一个地点(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同在的确据:神既然住在耶路撒冷,必会和当地居民同在,保护他们;一发声,骚动和喧嚷的万国便立刻慌乱。

――《串珠圣经注释》

】「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到天一亮”。破晓时分,通常是展开攻击的时候。

――《诗雷氏研读本》

“到天一亮”指敌人可能发动攻势的时候。

――《启导本诗注释》

神在其中: 圣徒拥有平安,是因有神的同在与恩典。无论身处何方,永生之神都赐下超然的平安。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指神的使者一夜之间杀死18万5千亚述军兵的事件。属灵意义指待漆黑、痛苦之夜过去后,神所应许的黎明就必到来。

――《圣经精读本》

由动摇一字的重复出现,而格外有力;这字被用于描写山(2节 摇动 )及列国(6节 ),而这两者与微小的锡安相比,显得十分巨大。此外,天一亮(直译 天方破晓 参 NEB )回应了那次最伟大的拯救:「到了天一亮」,红海复合,淹灭了埃及的军队

──《丁道尔圣经注释》

】「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

列邦喧嚷、骚乱不休,神一发怒,万民恐惧。“熔化”有敌人的抵抗因恐惧而消散之意。

――《启导本诗注释》

外邦……熔化: 神在末日必审判全地。虽然这是未来要发生的事情,然而,诗人使用过去时,表明凭着强烈的确信,他相信这事已经成就。

――《圣经精读本》

这里是从两方面来看审判:罪的不安本质完全披露,而暴怒(或在吵闹中 )的下一步为缺乏安全感,是很合理的(动摇 请看以上第5节的注 );神插手救援,祂的声音可以造成世界,也足以将它毁灭(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万军之耶和华”。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众民欢欣回应,赞美有神同在,是祂子民的保障。

――《启导本诗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 原文指“军队”之神。此称呼并不意味神喜战好斗,乃是对手握全权之神的庄严信仰告白。万军之耶和华与人同在,人才能常常得胜。雅各的神: 指与人立约的神。只要人相信神曾与以色列立约、应许要祝福以色列,就可以得到所有的祝福。

――《圣经精读本》

这迭句的第一行,说到能力(究竟万军是指以色列的军队,或是天军,尚无定论 );第二行则讲到恩典,因为提到雅各,神所拣选的人。此处与第11节的避难所\cs8,与第1节的不同,暗示其高度甚难接近;因此 NEB作:「我们在高高的坚固台」。

──《丁道尔圣经注释》

,11】

“避难所”。一个在高处、安全的地方(用词与第1节不同 )。

――《诗雷氏研读本》

】「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

最后,只有弥赛亚君王才能在将来千禧年的统治期间作成这些事。参看至4节至9节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神将以色列仇敌毁于一旦。仇敌即使很有威容,神的能力也必能摧毁。

――《圣经精读本》

诗人邀请众民来看神在世上的胜利。祂为世人带来和平。止息刀兵,折弓断枪,焚烧战车,都是消灭战争的表示。“战车”亦作“盾牌”。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未来必成之事的异象,现今的胜利不过是预尝其滋味。看一字通常是指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即作「观兆者」,或具先知的眼光。

虽然结果是平安,但过程却是审判。他止息刀兵……,这句话的背景不是温和的劝服,而是已然荒废、强制停火的局面(8、9b节 )。审判的尾端为安宁,这一顺序与旧约的预言及伪经相符,也与新约壹致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位与他们同在的神必被尊崇会平息战乱,毁灭兵器,在全地被尊为至高。故此,选民应停止倚赖异国,要全心信靠这位与他们同在的耶和华(10 )。

――《串珠圣经注释》

】「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战车」:或作「盾牌」。古时的兵器多以木材或兽皮制成,所以可当柴烧 ; 焚烧兵器乃代表战胜敌人。

――《串珠圣经注释》

人类历史贯穿着战争。但神的全然得胜,必止息一切纷争,宣告真正的和平。有朝一日,武器不再有存在价值。完全的和平会借着弥赛亚将来的统治得以实现

――《圣经精读本》

止息刀兵】

耶和华以神圣战士的身分在战争中帮助以色列人,立约的神亦同样是平安兴旺之源。先知和启示文学对国家复兴的期望,世界和平的主题是其中的一点。如所说,神要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一切纷争,「他们要……把枪打成镰刀」。以西结亦同样指出耶和华保证「列国人……知道我是耶和华」的办法之一,是创造一个打仗兵器被用作燃料的时代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要休息”(即停止象战争那样的活动 ),要承认神是至高无上的。

――《诗雷氏研读本》

神说话,要众民安静勿动( “休息”有“停住”的意思〔看〕,故可译为“安静勿动”,即不要再用自己的方法(例如与拜偶像的异邦结盟 ),应全心倚靠神。

――《启导本诗注释》

「休息」:静止不动。

「知道」:承认和尊重。

――《串珠圣经注释》

神喜悦与人合作。人有时会感到无能为力。此时,当默然等候神的救恩。祷告是最好的方法。红海的奇迹、旷野中的引领、过约但河就是最好的例证。

――《圣经精读本》

要休息……的命令,首要并非在于安慰受困者,而是斥责动荡不安的世界:「静下来!」──其实就等于说:「放手!」这里很像另一次斥责风浪的命令:「住了罢!静了罢!」而对结局的看法,不是用人的盼望来形容,乃是以神的荣耀来讲述。祂明确的意图为:「我必被尊崇」(AV、RV比 RSV更准确 ),这足以令狂傲者大起反感,也会令谦卑人心存盼望,得着解答:「神阿,愿你崇高,过于诸天」。他们的信心又得更新:如果这样的一位神「与我们同在」,如果这么崇高的一位是「我们高处的保障」(NEB ),此处的迭句就显得更有力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思想问题(第46篇 )】

1面对变幻无常的人生,本篇诗给我们什么确据?

2昔日神保护、所选立的以色列。今日神如何保护的子民呢?;

310节上对今日生活紧张的信徒有何意义。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常有人问︰“神为什么不早一点帮助我?”我们的回答乃是︰这不是神的次序。神要你先在患难中学习功课。神的应许是︰“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我要搭救他,使他尊贵”(诗91︰15 )。神必须先和你同在急难中,然后再救你从其中出来。什么时候才救你出来呢?乃是在你不再好动,不再烦躁,完全镇定、安静的时候。那时候神要说︰“够了”(撒下24︰16 )。
神常常籍着患难给我们宝贵的功课。目的为要教导我们。当神的目的达到了之后,我们就要得着荣耀的报偿。所以患难里面蕴藏着的,乃是甘甜的喜乐和真实的价值。这样看来,神给我们的,不是患难,乃是机会。——选
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年老的弟兄对我说︰“当神试验你的时候,正是你试验神的好机会——你可以把他的应许来放在他的面前,尽量向他索取你在试炼中所需要用的一切。”
要脱离试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求神救你脱离试炼。当试炼过去的时候,就应当感谢。另一种是承认试炼是从神来的一个挑战,你应当抓住这个机会向神索取更大的祝福。这样,连仇敌也被我们利用了,反对我们的,成了我们的帮助。这就是靠着爱我们的主已经得胜有余了。——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宣信

患难中的避难所,是真的吗?到地动山崩的时候我仍坚信吗?】今天人们极为害怕陆地和城巿会因核子爆炸而倾入大海。但诗人说就是世界完结了,我们也不用害怕。面临着完全的毁灭,作者平静地相信神的能力能够救他。一想到世界末日,人本能地感到害怕,但圣经讲得很清楚,神是我们面临彻底毁灭时的避难所。神不只是我们一时的安息处,也是我们永远的避难所。神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提供力量。

――《灵修版圣经注释》

基督徒承认世界有痛苦,人生多艰难,但是内心存在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因为深信耶稣基督已经得胜了世界。当战争凶险的时候,军队的「士气」是胜负的决定点;同样,人生的得失与成败,始于信心的态度,撒但对基督徒的阴谋是叫人中了他们的「灰心」,惧怕与怀疑的火箭,使信心失掉,生活充满暗淡与灰色。

据云从前有两个病人同时往肺结核医院让医生照X光,其中一位肺病相当严重,另一位却康健无恙。医生因取错了检查照片,而给他们相反的诊断,那一位本来严重者听医生说他肺部正常,心中充满安慰与快乐,经过了一段的调养,真的恢复强壮。另一位原来没有肺病者经过医生严重的警告一番,内心起了恐惧、忧虑不安,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意志消沈,抵抗力也削弱,结果真的染了严重的肺病。

可见惧怕、猜疑与灰心不但在心理上对人格有大损害,甚至在生理上也能产生非常不良的结果。

——林政杰《诗的讲章》

“权能主,有神同在必平安。”诗人的境况如此,我的生命呢?】

许多有名的城巿都有河流经过,它使农业发展有了可能,并有助于城巿间的贸易,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保证。耶路撒冷没有河流经过,但它有神。神就像一条河流保证了他们的生活。只要神居住在百姓中间,耶路撒冷就牢不可破。但百姓背叛了神,神就不再保护他们,耶路撒冷便落在了巴比伦军队的手中。

――《灵修版圣经注释》

】有一名成功的基督徒商人,告诉人他成功的秘诀说:「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环境里,但因着信仰的力量,支持我去改变它,使之成为一个我喜欢的环境。」

基督徒的挫折不是「命运注定」,基督徒是有藉信心的权利,去改变环境的人,今天很多人不该失败,但失败了,是因为太相信命运论,以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而失去了奋斗的毅力与勇气。

其实所谓「命运」,「命」是我们所生长的家庭、环境、背景,我们固然无从选择;「运」是机运,一个成功的人该有智慧把握住机「运」,可见成功是包含着人的努力。若追寻有意义成功的人生观,请勿「尽在掌纹中看自己的命运,而忘记了人的手能去摸索命运」。世上许多深具影响力的伟人都是能征服困难的。

伟大的教育家海伦凯勒,身受盲、聋之害,虽然如此,她并不怨天尤人,更不听天由命,她的至理名言:「信心是我命运的主宰。」

诗人指出得胜的原因:是住在神的城中。「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教会犹如神的城,耶路撒冷是神所建造,是神自己的产业,是神掌权负责的所在。有神在其中,就成为信徒的保障和力量,凡攻击信徒的,也即是攻击神。当路德改革宗教时,友人米兰顿对改教表示失望,路德告诉他:「我们若被灭亡,基督必和我们一同倒下去。」

当意大利进军攻占北非埃提阿伯王国时,埃皇塞拉西逃亡英伦,组成流亡政府。某日爱郎塞将军拜访垂问其计划,埃皇毅然回答:「将军,请别忘记,神仍然活着,有了祂的同在,必定转败为胜。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
“必不动摇”~这是何等的宣言!象我们这样最容易给属地的东西所动摇的人,竟可以到一个地步,没有一件东西能够摇动或是颠覆我们?是的,这是绝对可能的事;使徒保罗就懂得这一个秘诀。在他到耶路撒冷去的路上,他已经预见前面“有捆锁与患难等待”,可是他能够坦然说,“这些东西没有一件可以摇动我”(24节 )。保罗一生中间,凡是可以摇动的东西,都已经摇动掉了;他并不以性命为念,也不以他所有的为宝贵。照样,我们如果愿意让神按照他的方法对付我们,如同对付保罗一般,我们也能够达到同样的地步︰没有一件琐碎的事情,也没有一件重大的试炼,能够摇动我们离开平安了。这样的平安,只有完全安息在神里面的人们才有分的。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启参︰12 )。
在我神殿中作柱子是不能摇动的;这就是欢喜忍受一切环境的震动的结果!
~司密斯
当神在一个城中,他使那城象锡安山一般坚固,不能移动分毫。当他在我们里面,虽然四周有骇浪怒涛,狂风暴雨,可是在我们里面仍有恒久的平安;这种平安,是世界所不能给我们的,也是世界所不能夺去我们的。在我们里面是神,在世人里面是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有平安,而他们当风浪来的时候,就会象叶子那样飘摇不定。~雷登
“倚靠耶和华的人,好象锡安山,永不动摇”。有一首苏格兰古诗,能在我们的血液中注入铁一般的力量︰
以坚定的信心依靠神,
象锡安山那样站稳脚跟,
永远屹立,象钢铁般的,
不摇撼,也不移动毫分。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风暴中的平静】「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镇静通常跟和平连在一起,有时会给人想到温柔,但不大容易给人以为是勇敢,倒容易给人误会为怯懦。但在暴风雨中,保持平静是最难得的表现。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前一天还作奴隶的人民,仓卒间并未组织成军,难与久经战阵的埃及人抗争;而且面临红海,路到尽头,没路可逃。但摩西告诉以色列人说:“耶和华必为你们争战;你们只管静默,不要作声。”结果,神使红海分开,以色列人走海底的干地经过,埃及的军兵却埋葬在海中。人看来是大难临头,那正是神得荣耀的时候。神的子民只要镇静,信心仰望祂。
在犹大王希西家的时候,亚述国大军压境,耶路撒冷看来难有存在的机会。先知以赛亚向神祷告,神差天使出去,击杀敌人军队。漫长的黑夜,在警戒中度过,所预期敌人凌晨的攻击,并没有来到;犹大人清早起来一看,遍地都是死尸。神保护拯救祂的子民。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
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
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神的子民不是为了自己争战,也不是靠自己争战;在任何环境,全能的神是我们的力量,就没有甚么不能应付的事,没有不能胜过的敌人。最要紧的是不行在神的旨意之外,有神的同在,神应许:“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给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又告诉他:“我是你的盾牌”。亚伯拉罕虽然人丁稀少,还是如同尊大的王子,神不容人欺负他。因神称他为义
诗人在神面前,有坚定的信心。神的儿女不怀疑神会成就祂的应许,是看祂如何成就:“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是多么的悠闲,多么的相信,神必然作成。你只要看。
神向祂的子民,也是坚定的保证:“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休息不是懒惰,而是信靠神,等候神,看神彰显祂的大能,成就祂的旨意。不论世人如何猖狂,绝不能胜过神,神必然得荣耀。

── 于中旻《诗笺记》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必被尊崇。」

如果神的宝座似乎在动摇,难道我们的手能使它稳定么?有些人以为能够,雅各就是其中之一。神已经很清楚的对他明说,他一定掌权,但他在所行事上,却是惟恐不及的靠自己去推进神的计划。他看见神的选召,并紧握这个大福——但到有一天,他知道他父亲差遣以扫去打猎,为要给以扫祝福。如果这件事实现了,神的应许岂不是落空了么?

于是他就必须有所行动了!这个聪明而又有才干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谋略的策划者。他着手为神工作,好像神是无能为力似的。他为要达到所追求的目的,不惜欺骗他的父亲。可是所有从欺骗中似乎得着的,他不得不放弃,并且被迫离家远游。不错,他是神所拣选的,神要他,然而在那时他却不认识神,也不认识自己。他实际上所得着的,乃是一次严厉的属灵管教。这类管教,聪明的人所遇最多。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直译】

「你们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
若要真认识神,内心的镇静是绝对必须的。我记得我当初怎样学习这功课。那时正有一件大祸临头,我焦急得全身颤动,所有的血管都紧张,事情又需要立即对付;可是四周的环境又不容我移动丝毫,可以帮助我的人,又不愿动作。
因着内心的纷乱,我的身体好象要四分五裂了;但是忽然一个微小的声音在灵的深处向我说︰“你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我接受了这真带有能力的劝告,于是我镇静我的身体,约束我那搅乱的灵,使之安静,把我的急难交给神,仰望等候他;我觉得真有一股力量从镇静中出来应付难处。结果︰事情平安过去,我自己在他里面得了安息。这是我最宝贝的经历,因为从此我更认识了神。——司密斯(H.W.Smith )
这种不动并不是懒惰,乃是从信靠产生的一种活的镇静。如果紧张而不露声色,故作镇静,仍非信心的结果,不过是抑制住了焦虑而已,并非真正的镇静。——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直译】「你们要安静,要知道我是神。」
音乐谱中能不能漏去休止符呢?诗中能不能漏去“细拉”呢?如果不能的话,人生也不能漏去安静。世上没有一件东西能象“安静”那样摸着我们的心。
只有在安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腓4︰7 );才能得到“平静安稳”(赛30︰15 )——得力的来源;才能得到世界所不能给予,不能夺去的安息;才能听见神微小的声音。
在轴上旋转得最快的车轮,它的中心有一个地方,是一无动静的;照样,在我们最忙碌的生活中,我们的灵里仍能顶安静地与神单独亲近的。“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哈2︰20 )。——选
慈爱的父啊,有时我们在无星之夜行走,四周全是黑暗;前面既没有星光,又没有月光。惨淡的黑暗似乎永远不会退去了。
在这样的沉寂中,你柔和的微声安稳了我们流血的心。我们听见了你微小的声音,看见了你焕发的慈容,我们的生命就新鲜得如同枯萎的花儿饮了雨露一般。——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选

神是必胜的君王,祂里面有安全宁静,我享受过吗?】战争和毁灭就像神的胜利一样无法避免。在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要静静地站在神的面前。我们真是应该现在就在神面前安静,敬畏神和祂的权柄与威严。我们每天都应花时间在神的面前安静并赞美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

雅各的历史与我们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当神还没有开始对付我们的时候,我们对雅各的诡诈,常有一种超越的态度与倾向。但当我们开始面对自己的弯曲心思时,我们就发现在我们里头的人类基本品性。请记得,雅各那天然的生命,如何转变为属灵有用的器皿,这全然是神恩典的能力所造成的。

以实玛利也许会说到亚伯拉罕的神,以扫也许会谈及亚伯拉罕和以撒的神,曾如何和他有一些交往。但他们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已往历史的回顾,他们对于神的认识,从未有个人的经历。所以,在圣经里,我们没有读到以实玛利的神,或以扫的神。但雅各却不是这样。对于雅各(甚至对于我们 ),若单凭已往属灵的交通与经历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神是我们现在的避难所,也是我们现在的能力。我们必须如同摩西在火焰的荆棘中,听到神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在这位神里面,我们众人就都有盼望。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有一只大轮船,横渡大西洋,海中遇见狂风暴浪,乘客大惊;当时有一个小孩与众不同,非常镇静,跑来跑去,若无其事。别人问他为何不怕?她说,船主是我爸爸,他有多年航海经验,能够使这船冲过任何巨大的风浪,我对父亲很有信心,所以我不怕。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祂止息刀兵。」】

「我的心似在猛狮中间,住在火热的人群中。那些人的话如刀枪,舌锋利如箭。」这是神的儿女常有的话,虽被敌人围困,也受仇敌所迫。终于一到时候,神起来拯救。祂一发生,地就融化。夜间仇敌必偷偷拆除帐棚逃逸了,战争已经止息,全地再恢复正常。

神使生活的争战止息——人至中年,似乎还在挣扎不已,改革家、发明家、慈善家,在友伴中花费了多少时日,要得着别人承认与爱戴。

神使家庭的争战止息——一切冲突都已过去,只有无限的忍耐与爱。

神使心灵的争战止息——撒旦无可搅扰,风暴平息,这河使神的城欢喜,使心灵宁静,西拿基立与强大的军队都躺下,好像深秋的落叶。

如果神还没有使你的争战止息,因为祂知道你还有力量打下去。在争战的日子不可丧胆,记得克罗威尔(Cromwel )的名言:「不要以为你的负担沉重或悲惨,如果是父神加给你的,或是许可的,祂不是叫你无法肩荷。」你经过争战,就获取经验力量,并得着首领的赞许,而蒙祂赐给冠冕。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如果神的宝座似乎在动摇,难道我们的手能使它稳定么?有些人以为能够,雅各就是其中之一。神已经很清楚的对他明说,他一定掌权,但他在所行事上,却是惟恐不及的靠自己去推进神的计划。他看见神的选召,并紧握这个大福——但到有一天,他知道他父亲差遣以扫去打猎,为要给以扫祝福。如果这件事实现了,神的应许岂不是落空了么?

于是他就必须有所行动了!这个聪明而又有才干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谋略的策划者。他着手为神工作,好像神是无能为力似的。他为要达到所追求的目的,不惜欺骗他的父亲。可是所有从欺骗中似乎得着的,他不得不放弃,并且被迫离家远游。不错,他是神所拣选的,神要他,然而在那时他却不认识神,也不认识自己。他实际上所得着的,乃是一次严厉的属灵管教。这类管教,聪明的人所遇最多。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

雅各的历史与我们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当神还没有开始对付我们的时候,我们对雅各的诡诈,常有一种超越的态度与倾向。但当我们开始面对自己的弯曲心思时,我们就发现在我们里头的人类基本品性。请记得,雅各那天然的生命,如何转变为属灵有用的器皿,这全然是神恩典的能力所造成的。

以实玛利也许会说到亚伯拉罕的神,以扫也许会谈及亚伯拉罕和以撒的神,曾如何和他有一些交往。但他们所论述的只不过是已往历史的回顾,他们对于神的认识,从未有个人的经历。所以,在圣经里,我们没有读到以实玛利的神,或以扫的神。但雅各却不是这样。对于雅各(甚至对于我们 ),若单凭已往属灵的交通与经历还是不够的。我们的神是我们现在的避难所,也是我们现在的能力。我们必须如同摩西在火焰的荆棘中,听到神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在这位神里面,我们众人就都有盼望。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诗四十六至四十八篇 神是我的帮助和全地的主吗?】

诗第46至48篇是赞美诗,庆祝百姓从强大的仇敌手中被解救出来。第46篇可能是作者在亚述军队占领这块土地和包围耶路撒冷时所作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