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求你留心听我的祷告,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
由于遭到亲密朋友的出卖(12-13节 ),大卫在痛苦(想到自己 1~8节 )、忿怒(想到敌人 9~15节 )和信心(想到神 16~23节 )之中祷告。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个人求告诗,诗人一方面受到恶人的压迫(3~5节 ),一方面又为旧日密友所欺骗(12~14-20~21节 )。他本想逃离故土(6~8节 ),后来决定寻求神,认定神为他唯一的倚靠(16~19-22~23节 )。
――《启导本诗注释》
遭受背叛的痛苦。本诗属悲叹诗,悲叹诗可分为个人和民族的。吟唱信仰生活喜怒哀乐的诗,悲叹诗占有最高的比例,这点颇引人深思。悲叹诗共有五个要素,有些诗具备全部,有些诗由其中几项要素组成。本诗排列不是井然有序,但具备全部要素:①对眼前痛苦的叹息与呼告;②求神审判仇敌;③表明自己无辜,呼求神立刻施行拯救;④许愿悔改得救之后献身于神;⑤救恩尚未成就,但相信必得成就,献上感谢与称颂。五种要素在每首悲叹诗中并非按序排列。根据每首诗的背景,强调点有所不同。总之,当铭记诗作者即使身处逆境,也未全然绝望。他们借着祷告呼求神,并且相信求告必得成就,从未失去感谢称颂神的心志。今日的圣徒,面对痛苦,也可借着吟颂悲叹诗,重新获得由信仰觉醒而来的希望与动机。本诗是大卫在老年,遭到儿子押沙龙与军师亚希多弗的背叛,在亡命的羞辱中所写。
――《圣经精读本》
【】
首段的祷文:诗人求神垂听祷告,不要躲开不理会他。
――《串珠圣经注释》
【】「求你侧耳听我,应允我。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
“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更可作:我哀叹不安,而且心烦意乱。
――《诗雷氏研读本》
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 诗人的心因恶人的欺压充满不安与愁烦,不得安息。圣徒亦会因世界的阻挠陷入忧愁。但这样的时候,圣徒有特权到神施恩座前,求神伸冤。
――《圣经精读本》
【】「都因仇敌的声音,恶人的欺压,因为他们将罪孽加在我身上,发怒气逼迫我。」
「恶人的欺压」:可作「恶人的吵闹」。
「因为 ...... 逼迫我」:可作「因为他们把灾难加在我身上,在烈怒中迫害我」。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提出哀叹恳求的缘由。“仇敌”指押沙龙与追随者,也指专门逼迫、攻击圣徒的黑暗势力。
――《圣经精读本》
【】
诗人的苦况:诗人处境危险,备受恶人迫害,连知己朋友也倒戈相向,叫他十分痛心(3-5- 9-14 )。他饱尝迫害,希望变成一只翱翔的鸽子,飞到缈无人烟的旷野去安歇(6-8 )。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心在我里面甚是疼痛,死的惊惶临到我身。」
「死的惊惶」:因害怕死亡而产生的恐惧。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心……甚是疼痛: 诗人内心的痛苦因恐惧达到极限,痛苦渗透到灵魂深处。
――《圣经精读本》
【】
心中的痛苦比身体的痛苦来得难受,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所受的苦乃是心中的苦,这也就是义者承担我们一切罪孽的苦。正如说的:“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谁能知道那义者主耶稣为我们的罪受了极大的痛苦呢?思想这两节经文便可知道。
── 包忠杰《诗注解》
【】
恶人的欺压。记述诗人内心的痛苦。他的心充满伤痛(4节 )、恐惧、战兢、惊恐(5节 ),想尽一切办法躲到避难所(6-7节 ),脱离狂风暴雨(8节 )。6节尤为抒情地描绘诗人渴望躲避痛苦的心境。
――《圣经精读本》
【】「恐惧战兢归到我身,惊恐漫过了我。」
【】「我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
本节交错着抒情的优美与诗人的恐惧。面对死亡的威胁,在痛苦的诗人眼中,自由翱翔的鸽子如此幸福。鸽子飞不高,但能迅速寻到藏身处。诗人怀着强烈的激情,诗意地刻画翱翔碧空的翅膀。
――《圣经精读本》
RSV不顾流行看法的影响,而保存了希伯来文的原意,译为像鸽子(而非「鸽子的」 ),这是正确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巴不得能有鸽子般的强劲翅膀,可以远远飞到与世无争的安静土,远离恶人。
――《启导本诗注释》
【】「我必远游,宿在旷野。细拉」
「宿在旷野」:诗人认为宿于离人群的荒野,可使他过着平安宁静的生活。
――《串珠圣经注释》
旷野: 是受逼迫与欺压之人的藏身处。
――《圣经精读本》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脱离狂风暴雨。”」
诗人渴望安息,而不是胜利。蒙神眷顾者常常期许能走出喧嚣的世界,进入神所赐超越的安息。
――《圣经精读本》
【】「主啊,求你吞灭他们,变乱他们的舌头,因为我在城中见了强暴争竞的事。」
“吞灭”。更可作:变混乱。意思是:愿这样的混乱和象巴别塔的变乱口音,发生在我的仇敌身上。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变乱他们的舌头”:象当日变乱建巴别塔的人的口音一样,使恶人的计谋不得逞。
――《启导本诗注释》
「吞灭他们」:原文作「混淆」。
上半节可译作「主啊!求你澈底扰乱他们的言语」。
――《串珠圣经注释》
变乱他们的舌头: 人类试图背逆神,自建巴别塔。神变乱天下人的语言,粉碎其邪恶图谋。大卫恳求神像当年一样,变乱恶人的舌头,使其如一盘散沙。
――《圣经精读本》
【】
若社会秩序破坏,良善的百姓必感到苦不堪言,而对大卫王则构成直接的挑战。他的祈祷很有眼光,让我们学到一课:他想起神如何对付巴别(9a节 )那狂傲之城,就是将邪恶的分歧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足智多谋的亚希多弗作了押沙龙的谋士时,他也作了类似的祷告。本段进一步将大卫个人的试炼转为他对公众事务的关怀。这是神的城,其城墙应当成为祂子民的保障,不是背叛者与恐怖分子游行之地(10节 ),其街市(11节 )应当无懈可击。这个祷告根基很稳固。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大卫内、外的痛苦。大卫的痛苦源于充满神恩典与治理的城中,现今充斥强暴与罪孽。大卫最信赖的臣仆也加入恶人之列,更令大卫感到凄然。
――《圣经精读本》
【】「他们在城墙上昼夜绕行,在城内也有罪孽和奸恶。」
「昼夜行」:描写敌人昼夜准备作恶的情形。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在城墙上昼夜绕行: 意指全城住满恶人。
――《圣经精读本》
【】
作为君王,大卫尤其担心耶路撒冷城已经成为叛军和恐怖分子的阅兵场。
――《诗雷氏研读本》
“他们”指恶人,昼夜不息思想诡计,象城墙上巡更的人那样警觉。也有人说,“他们”是9节所说的“强暴争竞的事”,此城完全为罪恶所控制。
――《启导本诗注释》
【】「邪恶在其中,欺压和诡诈不离街市。」
「邪恶」:原指毁坏。
「街市」:在此处或许是司法的裁判署。
――《串珠圣经注释》
【】「原来不是仇敌辱骂我,若是仇敌,还可忍耐;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
【】“不料是你”:敌人的凌辱和欺压尚可忍,但辱骂他和背弃他的反而是知己朋友,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神的殿中同行”指一同进殿朝拜。
――《启导本诗注释》
友人的背叛。被仇敌赶逐尚可理解,大卫久经仇敌追杀。而今遭到曾经同甘共苦的良友的追逼,诗人痛心地领悟惟有神才值得投靠。
――《圣经精读本》
【】「不料是你,你原与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已的朋友。」
“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叛国贼是谁,虽然第20至21节描述了他的行为。
――《诗雷氏研读本》
「与我平等」:指同僚,具有相等的地位或价值。
――《串珠圣经注释》
应注意的是此处的描写。与我平等,JB译得更精确,「我的袍泽」;参 NEB「我亲如手足的人」。但大卫没有注意到,他在这段感人话语中所描绘的,与他对乌利亚的出卖如出一辙,因乌利亚乃是他最忠坚的朋友之一。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素常彼此谈论,以为甘甜,我们与群众在神的殿中同行。」
大卫与他的朋友曾有亲密的相交,并且一起敬拜神。
――《诗雷氏研读本》
可意译为「我们素常甜蜜的彼此交通,一起同心在神的殿敬拜」。这些恶人(包括他的密友 ),是令他感到痛苦的原因。
――《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谈论: 意味私交亲密。大卫回想与亚希多弗共度的日子,陷入更深的忧伤。
――《圣经精读本》
【神殿中的群众】
以色列人所得的指令是每年参加朝圣节期,将祭物带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大群百姓或密友同行的宗教之旅(七十士译本用 en homonoia「团结」一词翻译本节 ),能够形成紧密的团契,彰显他们忠于盟约。与他同行朝圣的人当中竟然有人出卖他,显然令诗人极度痛苦。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愿死亡忽然临到他们,愿他们活活地下入阴间;因为他们的住处,他们的心中,都是邪恶。」
“愿他们活活的下入阴间”。即愿神的审判是实时的和令人吃惊的(正如可拉的审判 ;不是为了个人的恩怨,而是因为那人叛逆神所拣选的领袖。
――《诗雷氏研读本》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消灭这些仇人。
「活活的下入阴门」:地面裂开,把他们活埋。
――《串珠圣经注释》
愿他们活活地下入阴间: 以色列在旷野漂流时,反对摩西作领袖的可拉一党,曾活活坠落阴间。诗人祈求神降同样灾祸于谋反的恶人。祈求神歼灭敌对神的邪恶势力。
――《圣经精读本》
请注意这突来的呼声是用复数。大卫对个人的背叛主要的反应是悲痛(12~14节 ),然而对叛逆集团向他权柄的威胁,则发烈怒 ── 而其中必包括那位带头的人;这乃是他一贯的模式。愿他们活活下入阴间,显然是响应,当日摩西求神以此为证,显明与他作对的叛徒,就等于在抗拒神。
在细节方面,l5a节对子音经文最简单的译法为「愿毁灭(y#s%i^mo^t )临到他们!」,但传统所加的元音将其改为「愿死亡欺骗他们」 ── 即,趁他们不察觉时临到他们。从全句的其他部分来看,其差异还不算大。本节最末了,RSV与 AV的不同是由于:(1 )有两个字根,形式相同但意思相异,RSV认为是「惊恐」,AV认为是「住处」(和合本同 );(2 )RSV猜测,「他们中间」(和合他们的心中 )的子音应当移位,读成他们的坟墓。但古译本并不支持此猜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活活的下入阴间】
敌人早逝是诗人祈求的审判。他们要和利未人可拉及其同党一样,被地开口吞了下去,没有机会继续作恶。「忽然」一语的对偶澄清他们「活活的」下入阴间并非不会死亡。诗人所求的是他们猝然倒毙。死亡好像一个打开的口,出其不意的吞吃人的形像,亦可见于乌加列的《巴力史诗》。阴间之神摩特被形容为「吸引野牛的水池」,「伸出两手随意吃食」。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
仇敌迫使神的仆人去祈祷,就等于不自量力,注定必败无疑。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祈求的基础:因为诗人全心信靠神,而且这些恶人不肯悔改,应受神的惩罚,故诗人知道神必应允他的祈求。
――《串珠圣经注释》
【】「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他也必听我的声音。」
先提“晚上”,后提“早晨、晌午”,乃依当日以色列人计算一天的方法,从头天日落开始。诗人一天三次祈求神。
――《启导本诗注释》
「晚上、早晨」犹太人以晚上为一日的起点,故先说晚上,再提早晨。
――《串珠圣经注释》
晚上、早晨、晌午: 敬虔以色列人习惯一天祈祷三次。本句亦意味“整日”。他也必听我的声音: 不住祷告,必蒙应允。
――《圣经精读本》
的「一天七次」显然是取一圆满的数字作代表,这里所提的三段时间,看来却是固定模式,大卫在危机期间定意如此行。从但以理开始,有人受感而沿用这类有规律的对策,来抗拒世界的压力。NEB所译「我怀抱我的苦楚」(和合「哀声悲叹」 )显得过分沮丧失志;这个字基本的意思是「我默想」(,需视上下文来加以润饰,而此处应当包括信心的祷告(16、17a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救赎我命脱离攻击我的人,使我得享平安,因为与我相争的人甚多。」
战争(和合「攻击我的人」 )是一很少见的字,不过因它在第21节再度出现(「争战」 ),NEB将它修改为「他们围攻我」的作法,似无必要。
──《丁道尔圣经注释》
【】「那没有更变,不敬畏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神必听见而苦待他。」
本节可译为“那从太苦就坐着为王的神必使他们受苦,因为他们顽固不改,不敬畏神”。
――《启导本诗注释》
意译是「那从太古就作王的神必听我,使他们受害,因他们不肯改过,又不敬畏神」。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他们不遵守任何律法(和合没有变更 )的翻译,是从直译为「没有改变的人」(参 AV、RV、RSV小字 )辗转推演而来,将「改变(交换 )」解释为「尊重彼此的责任」(参 K-B )。这或许有可能,但是「改变」一字的基本意思并非模糊不清,这样解释过于牵强。按直译来看,这些人若非已在罪中定型,就是财物丰厚,根本不去考虑神。所描写摩押的自满:「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没有从这器皿倒在那器皿里。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背了约,伸手攻击与他和好的人。」
“他”指诗人的同伴。“与他和好的人”亦作“他们的朋友”或“他的盟友”。“约”指朋友间的盟誓与诺言。
――《启导本诗注释》
他: 解释有分歧,但可视为邪恶之众。
――《圣经精读本》
【】
诗人的苦况:他再次描写那位不忠信的友人,藉此强调他的痛苦,这知己原来是一个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这种背信的恶劣,是不守自己明言的承诺:不仅背弃朋友,还背后暗刺曾起誓的盟友。约的神圣,可由背了一字看出,此字意味亵渎神圣之物。结盟之时必曾求神为见证。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却怀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
“如奶油光滑”与“比油柔和”相对,都是指说讨人欢喜的假话。“怀着争战”是说“志在战争”。
――《启导本诗注释》
他的口……光滑: 意味阿谀奉承的话听来悦耳,但甜言蜜语多半带来坏结果。
――《圣经精读本》
【心口不一】
某个亚喀得谚语也有提到这个不一致之处,指出嘴唇说友善话语的人,心中仍可充满杀人的念头。书尔普咒语系列提到一个言语率直,内心却狡猾的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他永不叫义人动摇。」
这是殿中祭司所说的话,叫诗人把挂虑卸给神,因为祂扶持求告祂名的人。“抚养”有支持的意思。
――《启导本诗注释》
可能是一位祭司对诗人所说的话。
「你的重担」:原文作「所加给你的分」。
「抚养」:指支持和扶助,
「动摇」:原文可能作「轭的横杆」,代表重担。
末句可译作「他不会长久将重轭加给义人」。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通过这件事,领悟到的伟大教训。平安、不动摇的生活,秘诀在于将所有重担卸给神,单单信靠神。
――《圣经精读本》
重担一字太狭窄;它是指你所遇到的事,所命定的遭遇(因此 NEB作「你的命运」 ),无论是什么。所给的应许不是神要挑担子,乃是祂将扶持你。这个动词曾用来形容供养人的约瑟,以及一些保护者;最重要的,则是形容神在旷野对以色列人周到的照顾。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结语:诗人重申他对神的信赖,相信恶人必要灭亡。
――《串珠圣经注释》
【】「神啊,你必使恶人下入灭亡的坑;流人血、行诡诈的人必活不到半世,但我要倚靠你。」
“活不到半世”:流人血的不得善终。
――《启导本诗注释》
「半世」:活不到原有一半的日子,即夭折。
――《串珠圣经注释》
必活不到半世,大卫似乎只是以此语指这暴徒倚仗时势的行径,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这是神才能定夺的,因全地都属于祂。在其他地方,他的眼光更远,十七l3~15 );但最重要的是,神完全掌管,而大卫已经作了他的抉择。我是强调语,把对仇敌的注意一扫而空。事实上,参与其中的重要人物只有两个,而非三个。「至于我,我要倚靠神。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53-55篇 )】
1试找出诗人所受的迫害和仇敌的恶行。诗人根据什么深信神会报应仇敌所行的恶?
2以牙还牙对吗?; 。
──《串珠圣经注释》
【求听祷告】
「神阿,求你留心听我的祷告,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求你……」
祷告的生活和经验是信徒最主要的生活和经验,没有祷告生活的不是好信徒,没有祷告经验的,就不会有其他属灵的经验,只有借着祷告才能亲近神与神有交通,只有借着祷告的经验,才能更认识神和祂的作为。如果我们要认识神,在灵性上有长进,就要多祷告, 并多有祷告的经验,不但有神听祷告的经验,也有不听祷告的经验,有立刻蒙允的经验,也有长久祷告才蒙应允的经验。
我们读诗的时候,看见大卫是常常祷告,随时祷告,多祷告的人;因而他的祷告经验也非常丰富,使他更认识神,明白神的意念和作为,也使他的灵性更有长进;他的祷告有时是非常诚恳,甚至整夜流泪,不停地哀求,心几乎破碎。可见并不是一祷告就都立刻蒙垂听的。有时他觉得神向他隐藏,甚至掩面不听,毫无回音,令他非常难过,哀叹,悲痛。
是的,我们也会遇到这些情况,有这些经验,有时越祷告,好像事情越不成功;祷告如同打空气一样,或像踫壁撞回来一样。不过,这 并没有使大卫灰心,不信,放弃祷告,他仍然不住的祷告,最后神还是听见了,也证明神是应允了(诗652 )。
──《每日天粮》
【 能逃出困阻,就是想想也好……】
即使大卫这些跟神很近的人,也有想逃脱自己的问题和压力的时候。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城内的问题,才是难题;就像我们教会的问题,我心的问题……】
该城应该是圣城。它可能遭到了内部问题的困扰:暴力、争吵、怨恨、虐待、破坏、威胁和谎言。外部的敌人虽是长期的威胁,但比不上内在的腐败那么危险。今天的教会也要经常注意防范来自罪恶世界的侵蚀。特别要防范那些我们看不到,却是由自己的罪所引起的危机。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知己、战友的关系,可要珍惜!】
最大的伤害是来自朋友的伤害。有的时候,朋友顶撞了你是为了帮助你。在患难中与你在一起,并给你带来医治、慈爱、接纳和理解的人是真正的朋友。你是个甚么样的朋友呢?不要背叛你所爱的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至于我,我要求告神。」
在遇到患难的时候,人会错误的以为情况比实际更坏,本能往往要退求安全;但感觉自己仿佛被包围,走投无路。既然无路可走,如果能够飞出困境该有多么好!
我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
我就飞去得享安息;我必远游游宿在旷野。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脱离狂风暴雨。”
在心灵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想脱身世外的心理,真宁愿不存在,好免麻烦。虽然这是苦境中自然的愿望,但却不是真正的出路,更不是神的旨意。使徒保罗遭受的患难,不比任何人少,他说:“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心情是怎样;可是他继续说:那只是“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那叫死人复活的神。”对自己,对人和环境失望,只是驱使我们转向神。
谁曾经历过大卫的处境?亲生的儿子,他溺爱的王子押沙龙,竟然起来篡位夺权,兴兵追杀他;不料,他的足智多谋的宠臣亚希多弗,是“我的同伴,我知己的朋友”,也参加了造反的阵营,真可说是众叛亲离。这些事足以叫任何人的心在里面伤痛,以至滴血。而他们绝不是以在运动场上决胜负为足,而是要寻索他的老命,因此带着死的惊惶阴影临到。
他的出路在哪里?是在上面,幸而他有这可靠的帮助。因此,狂风暴雨侵来了,没有预警的来了,他虽然不能够飞去逃避,却可以向神求告:“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能求告神的人,永不缺乏在高位的朋友;有天父眷顾的人,总不是孤儿。
诗人能够用信心说:“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你的重担是甚么呢?甚么忧虑使你深夜不寐?你的肩头上总不会负着国家安危吧?大卫有国事家事需要挂心,可是他不让这些成为自己的重担,他知道,神创造万有,托住万有,为甚么要自己负不必要的重担呢?让托住万有的主去负担吧。你不知道将来有谁供应你的需要吗?祂必抚养你,像祂供应葡萄树的营养,只要你恒常连在葡萄树上,接受祂的栽培修理。── 于中旻《诗笺记》
【永久的膀臂】
在喷气客机的时代,人们可以在三万尺高空,以时速六百哩的速度平稳舒适地遨游,即使在较低处的云层正兴着暴风雨,机上的旅客也不会受到影响。虽然偶尔也会遭遇到不稳定的气流,但在那个时刻,你若看见飞机的两翼就像巨大无比的膀臂在托住机身,你的心会平静不少。最近我从亚特兰大飞往芝加哥,半路上我们遇到突变的气流,当我注视着客机巨大的银翼,就想起摩西在所说的一段话:「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基督徒在人生的风浪当中如果获得这样的保证,那是极得安慰的事,不是吗?永生神的膀臂永远在我们下面托住我们。
当约瑟被他的众兄长卖到埃及时,他会觉得人生一切有价值的事都成为过去;然而神永久的膀臂仍托住他,使他蒙福当起宰相。当但以理被下到狮穴之时,似乎死亡已成定局;然而在那样惊险的环境中,「主的天使护卫敬畏上主的人,救他们脱离危险」。许多基督徒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都有这样的体验:神常常化险为夷,明明是困境却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
目前你若觉得周遭的环境不太顺遂,你必须放心、倚靠我们的主,祂会加添力量给你。无疑的,那永久的膀臂永远都在下面托住我们的。
——R.W.D.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信徒无论在任何苦难中,有一微妙解救的方法:「随时向神呼求祷告」
,「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在他有一个稳妥的盼望。
想念父神,虔诚祈祷,专心交托,是大卫得胜秘诀,平安慰藉便丰丰富富地临到他身上。后来不多时候,亚希多弗自杀,押沙龙死于非命,叛乱平静,大卫王再得以回朝,他的祷告,全部应验,这是他的见证。
有一大臣向国王报告,朝臣中有数人对国王不忠,计划叛逆,理应及早设法揭破他们的阴谋,把他们毁灭。国王说:「好的,他们必被毁灭!」
国王于是下令,召见那些朝臣,他们既来到国王面前,国王竟以至隆重的礼仪接待他们,以至亲善的态度欢迎他们;这样真叫那些朝臣惭愧,觉悟所想的,所做的是多么错误,多么卑污;他们一个一个都痛自改过,立誓从此对王尽忠尽义。
大臣看着真是又惊讶,又疑惑,问国王:「王呀,你岂不是说过必定要毁灭你的仇敌么?」国王回答:「是呀,我不是已经把他们尽都毁灭了么?我的仇敌在哪儿呢?他们早已不存在了。
」——林政杰《诗的讲章》
【 要定时的祷告?这,我……】
早、午、晚都祷告,是我们每天把祷告摆在首位的最佳方式。但以理遵循的就是这个方式,彼得也是这样。在罪恶满盈的世上,神百姓的祷告非常重要。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人们尝试「制造」爱】
当人们尝试要「制造」爱,显然地,因为产品是便宜的,是人造的,这是一出悲剧。「他的口如奶油光华,他的心却还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我们彼此之间分享的爱,在这迷失的世界里,必须由神的灵来培养。它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并非像收音机般可开可关的某些东西。
──华伦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 把重担卸给耶和华,凭的是信心啊!可是,我仍有些放不下……】
神要我们把担子放在祂的身上,可我们却常常自己担着。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相信神,可是还这样做。要相信,是同一个力量在保守着我们并为我们挑担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人,就是把重担往自己身上背。他们成天挂虑着「将来或许会发生的事」、期待着「将来应该会发生的事」、渴望着「将来不会发生的事」,可是却无力摆平这一切,结果致使他们陷入长期的煎熬之中。── 霍尔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
有一个旅人疲乏地肩荷着重担,在途中遇见他的朋友,请他上车载他一程。但是他坐在旁边,仍负着重担。「你为什么不把重担放下呢?」答话是:「谢谢你,你已让我上车,我怎么可以再要你载我重担呢?」所以他仍背负着。许多属于神的人也是如此,只将心灵信托主,重担却不卸给祂。其实神可担负更重大的,祂既可背负你的众罪,必更能负担你的忧患。
你的重担有些是神给你的,或是教会的困难,或是家庭的压力,或是别人属魂的负担,这些都是父所赐给的。你要卸给祂,更求祂给你忍耐与信心可以时刻承受。神将重担交给我们,看看我们怎么处理。我们负重反而受损,当卸给祂,因为祂有福的面光鼓励着我们。
那些将重担卸给神的,就是在祷告中交托的人,必感轻省快乐。
要记得我们若卸除重担,就要相信神已承担。我们既交给祂,如过再拿回来,就是罪。当你将重担卸下,神必拿起来,并且尽量为我们成全。祂必支持你,将你和你的重担一起负荷在祂肩头上,终日的、长久的。
──迈尔《珍贵的片刻》
【】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许多基督徒不能在祷告的职事上给神使用,因他们的负累过重。他们让各种重担增加,而没有将它们在祷告中卸释出去,结果这些重担将他们压坏了,以致他们最后甚至不能祷告。
比如说你有一件工作需要某人来帮忙,但你发现他手中已经满了各样的工作。在这情况之下,你向他求助岂不是徒然么?同样的,如果神托给你的一件事已将你压倒了,祂怎能再将新的任务托付你呢?祷告的职事需要一个自由释放的灵,不然,神的工作将必受到严重的障碍。你愿意成为一个准备好的器皿,让神自由使用吗?如果愿意,你就当学习将一切的重担卸给神,好叫你的灵得着释放。
我们若能把我们所遭遇的事,一件一件都放在神的手里,就好了,不然的话,第一件事来,你就把它摆在自己身上,第二,第三件事来,你也把它摆在自己身上,这样,愈背愈重,你就要受压,而失去喜乐。我们不要把挂虑一直压在自己身上,什么时候我们一有挂虑,我们就当立刻交托给神。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化忧为喜】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有一位信主多年的中年妇人,因饱尝人生苦楚,遭遇不少忧患,所以终日面带愁容,儿子劝慰均无效。一天早晨,她面带笑容地下楼吃早餐,儿子诧异地问她何故这样喜乐,她说:“我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跟一大群疲倦背负重担的人一起走,前面有许多形状可怕的恶魔,把一包包黑色的包袱撒在地上,人们和我一样,边走边弯腰拾黑包袱,越背越重,简直透不过气来。过一会儿,我看见一位人子,带着荣耀慈容,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最后去到我身边,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救主耶稣,我说:‘主阿,我实在背不动了。’祂同情地说:‘亲爱的孩子,不要背魔鬼给你的这些重担。’说完只用手一摸,我的重担都脱落了,喜乐平安充满我心。我正想感谢她,忽然醒了,我的一切忧虑完全消失。”从此,这姊妹成了全家最喜乐的人。“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为甚么要用比喻》
【诗五十五篇】有人说:艺术是由疾病、苦难产生的。人既生在有苦有难的世界上,要想不为苦难所胜,就当会利用疾病和苦难。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一八○八年因患耳疾损伤听觉而成聋子,自己作了许多乐曲,却听不见乐声。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十二岁时便给人打聋了耳朵,可是因为耳聋,更叫他专心研究电学,一八七一年发明电报机和传话机,一八七六年制造留声机,一八七九年做成白热电灯泡,一八八五年发明长途无线电报,一八九三年发明活动电影机,前后共计发明了一千一百五十一种。美国还有一位天文学教授,是个瞎子,他掌管天文台二十五年之久,常向全世界报告,凭他的算学而计算出甚么星该在甚么时候出现,毫无差错。
谁都不要苦难,更不愿意受苦难折磨,而一旦陷入苦难之境,总期望早日脱离它。一个信心坚固,灵命长进的基督徒对苦难看法和态度就不一样,当面临苦难时,由心里准备,不感惊慌,就站起来,迎上去与它一拼,更深信在苦难中有主同在,如苦海中的慈航。
苦难是甚么?是神锻炼我们的火炉,铸造不少惊天动地的奇才,许多神所合用的器皿。古代先贤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旧约先知以赛亚晓谕以色列人说:「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所以苦难也是神训练我们的功课,使我们更明白他的旨意,受苦难不要灰心,「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五十五篇 这许是大卫逃避押沙龙叛乱时所写的,其中感受,你可有同感?】
这首诗最有可能是大卫在押沙龙叛乱和亚希多弗背叛的期间(参撒下15-17章 )写的。12至14节描述了犹大对基督的出卖,所以有些人认为这里说的是弥赛亚,20-25 )。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