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55章


圣经综合解读

1「(大卫的训诲诗,交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神啊,求祢留心听我的祷告,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

2「求祢侧耳听我,应允我。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

3「都因仇敌的声音,恶人的欺压;因为他们将罪孽加在我身上,发怒气逼迫我。」

当人在地上无路可走的时候,神的百姓还有一个敞开的天门;当人在世上绝望痛苦的时候,神的百姓还可以向神呼求。神必然会「留心听我的祷告」()),因为「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只有人自己的不信才会阻挡我们回到祂面前。
当我们听见「仇敌的声音」())的时候,不必回答、争辩,最好的方法就是向神呼求。因为神允许「恶人的欺压」())临到我们,是要让我们学会把自己「重担卸给耶和华」()),也让我们明白神做事的法则是:「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
本篇的背景可能是大卫的儿子押沙龙叛乱时期,大卫的朋友亚希多弗和押沙龙一同起来反对他())。

4「我心在我里面甚是疼痛;死的惊惶临到我身。」

5「恐惧战兢归到我身;惊恐漫过了我。」

6「我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

7「我必远游,宿在旷野。(细拉)」

8「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脱离狂风暴雨。」

亲人、密友的背叛,是因为大卫的犯罪所招致神的管教()),所以大卫心中的「恐惧战兢」())比身体的痛苦更加难受。
当我们面对巨大的压力和难处的时候,难免都会盼望「有翅膀像鸽子」()),一走了之。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不管躲到那里,烦恼总会与我们如影随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叫我们如鹰展翅上腾,在祂里面真正「得享安息」())。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既是指大卫离开耶路撒冷,逃往犹大的旷野());也是指他逃到神里面,心思「脱离狂风暴雨」())。当我们遇到难处的时候,应该借着祷告「速速逃到避所」,只有在基督里面才能脱离眼见环境中的「狂风暴雨」。
上图:犹大旷野位于犹大山地和约旦河谷之间。从橄榄山东面不远处开始就是绵延的山坡,草木稀疏,人迹罕至,从海拔900多米的犹大山地向东一直下降到海平面以下400多米的死海,南北约长100公里,东西宽约20-25公里。犹大旷野的地势由西至东下降约1300米,开始是许多平滑光秃的白垩山头连绵起伏,溪谷与沟壑纵横交错,靠近死海时逐渐变成陡峭的峡谷,到死海边成为嶙峋的悬崖。犹大旷野位于中央山地分水岭以东,地中海的雨云由西吹来,大部份雨水落在分水岭西面,分水岭东面的犹大旷野非常干旱,又有干燥的东风吹刮,雨季才偶尔有阵雨。在雨季的几个星期,干涸的旱溪(Wadi)中会激流奔涌,旷野中会长出少许植物。大卫曾在犹大旷野躲避扫罗和押沙龙的追杀(撒上二十三14,24;二十四1;撒下十五23),他将犹大旷野描述为「干旱疲乏无水之地」(诗六十三1)。每年赎罪日,「归于阿撒泻勒的山羊」从圣殿被放到犹大旷野(利十六10)。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一条溪流从圣殿流出,经过这片旷野,灌溉两岸繁茂的树木(结四十七1-10)。施洗约翰在死海北面的那片犹大旷野开始传道(太三1-6),主耶稣很可能也在犹大旷野受魔鬼引诱(太四1)。

9「主啊,求祢吞灭他们,变乱他们的舌头!因为我在城中见了强暴争竞的事。」

10「他们在城墙上昼夜绕行;在城内也有罪孽和奸恶。」

11「邪恶在其中;欺压和诡诈不离街市。」

12「原来不是仇敌辱骂我,若是仇敌,还可忍耐;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

13「不料是你;你原与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已的朋友!」

14「我们素常彼此谈论,以为甘甜;我们与群众在神的殿中同行。」

15「愿死亡忽然临到他们!愿他们活活地下入阴间!因为他们的住处,他们的心中,都是邪恶。」

「与群众在神的殿中同行」()),指他们曾经一起在耶和华的节期敬拜神,是属灵的同伴。
背叛大卫的不是外面的「仇敌」()),而是他「知已的朋友」和属灵的同伴亚希多弗()),所以使大卫更加觉得痛苦。当我们犯罪的时候,神也常常兴起我们周围的亲人、朋友来对付我们,才能把我们的肉体对付得更加彻底。
「活活地下入阴间」()),指像可拉一党())一样突然被地开口吞了下去。
虽然大卫知道自己正在受神的管教,但他仍然呼求神公义的审判。因为他知道,这些人对付他,并不是为了个人的恩怨。「他们的心中,都是邪恶」()),要用人意所立的王代替神的受膏者,破坏神救恩的计划。

16「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

17「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祂也必听我的声音。」

18「祂救赎我命脱离攻击我的人,使我得享平安,因为与我相争的人甚多。」

19「那没有更变、不敬畏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神必听见而苦待他。」

「晚上、早晨、晌午」()),指一天三次固定的祷告()),以色列人的一天是从前一天日落开始。
「不敬畏神的人」())硬了心肠,「没有更变」())。而神更是「从太古常存」()),永不改变,大卫可以怎样从神那里得着拯救,我们也可以有同样的盼望。

20「他背了约,伸手攻击与他和好的人。」

21「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却怀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

22「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本节可能是神借着一位祭司向大卫所传达的安慰,也是神借着大卫的遭遇对历世历代神百姓的呼召。神一再提醒我们:「不要为明天忧虑」()),「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祂顾念你们」())。只要我们把重担卸给神,祂必会给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
千千万万的信徒因这节经文得了极大的安慰。门德尔松在清唱剧《以利亚》中,以本节作为歌词,谱写了优美动听的四重唱。

23「神啊,祢必使恶人下入灭亡的坑;流人血、行诡诈的人必活不到半世,但我要倚靠祢。」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不要搅乱’

这篇诗有很多地方需要解释,因为它是由不安的心深处所引发的。虽然只有少数人继续活在这种情绪下,我们任何人在某些时刻都曾经历一种可怕的空虚。这经验被称为‘灵魂的黑夜’。德文有一个字描述此情况,就是Angst,它比英文字忧虑有更多的意思。本诗教导我们(标题是训诲诗maskil、一首教导的诗 ),假若我们想逃避地狱,我们只有转向神,诗人补充说,只有神会垂听和回答!这篇诗告诉我们,为甚么有些时候神看来没有回答。当然,罪恶不是一种纯粹的哲学观念;罪恶成为实质的行动,它可以在那些将自己变成与神子民为敌的人身上找到,简单的原因是神的子民寻求向人表达神的恩典和爱慈。罪恶是人的行动。新英文圣经将这意思很清楚的表达出来;它的第三节翻译是:‘我因我敌人的呼喊,恶人的尖声吵闹而惊惶失措。’

所有的人都惧怕死亡(第4节 )。那不能避免的命运,可能突然袭击我,尤其是假若是‘敌人’──在不知不觉中倾覆在我们身上。有人说,在今日我们的医院,很多精神病,通常是没有十分详细研究和面对过,它们的基本原因是基于Angst的经历。任何一类人也可能会受这种苦难。它最后甚至可能引致自杀。约伯知道它;以赛亚也知道它;当犹大的百姓最后知道他们挚爱的首都将要陷落的事实时,以西结看见它环绕着他

人类逃避困难的本性是自然的事(第6节 )。当人大声地如此宣告时就显示出来:‘为甚么神容许这些事情发生呢?’他们如此说,因为他们并不接受这事实,就是他们住在一个好的和邪恶的一同并存的世界,而如耶稣说,神的国‘不属于这世界’。因为神的国在两者创造性的张力间发展和生长。从这张力中逃避出来,和从那张力的生活中寻找安息,诗人甚至会乐意落在旷野中。最低限度,那里没有张力,只有消极的事情,没有狂风暴雨。事实上,诗人表达了我们,祂的儿女,对祂在世上创造的目的和计划的一种可怕的误解。一位愚蠢的青年人曾对伟大哲学家多马斯卡理尔(Thomas Carlyle )说:‘我接纳这宇宙。’卡理尔回答说:‘好,先生,你最好是这样。’

一首美丽的诗,其中‘一只白鸽的双翼……’等句子,在多个世纪中吸引着男与女,但是我们得注意,只有那些信心小的人会重复这些句子,例如,诗人拜伦爵士(Lord Byron ),他常受到低潮的侵扰。不幸的,今日这一代的青年人正在寻求‘停止这个世界──我盼望得到解脱’,或者选择离开他们称为徒劳无功的事,和寻求过简单的生活。他们没有留意,除非他们对社会的医疗服务,污水处理,交通和其他事情的费用作出贡献,否则他们没有权柄在他们需要时使用它们;他们也没有认识到,信实的人的故意停留在无功的竞赛,目的是要贡献他们一分力量,达成群体的好处。

真的,一个人可以用失望的态度来看社会的疾病(第9节 )。‘神造乡村,人造城市’,内中充满由于无知、贪婪和自私所引起深刻的社会问题,正如诗人所说的,特别是在街市中。假若我们乞求神破坏庞大的城市,如耶加达,加尔各答,东京,拉各斯和洛杉矶,这是我们内心处于低潮的一种情况。诗人说:‘主,求你变乱他们的舌头’。正好像今日自义的人的呼喊:‘用马鞭抽打他们!’他说,贪婪和流汗的劳工永远不会从城市的商业生活中消失。

作者甚至提及有关人格的问题。不单是街市(假若你喜欢的话、如华尔街 ),或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被罪恶所迷惑;他宣告说,社会制度是由人所支撑的,他们是‘我个人的朋友和敬拜的同伴’,所以这是"Et tu, Brute"的情况(西泽大帝第三场、第一幕、第七十七行 )。这些被称为朋友的,现在因我对制度产生疑问,或因今日我们所说的‘搅乱’了,认为我是愚蠢的人。悲哀地,他叹息说;‘没有人再爱我了。’结果,跟着来的是完全和可怕地违背神的旨意。

将你的重担交给主

自我为中心和具有影响力的人,他们被社会改革者,环境保护者,有思想的经济家所反对,因为他们对社会有破坏性。现在诗人乞求神,不是要与他们对峙,而是要毁灭他们!同样,今日有些人也只会作诗人所作的事──‘射击他们’;‘带来严厉的审判’事实上,诗人表露出灵魂的双重悲剧:

(一 )他盼望自己有双翼,能逃避世界上的问题。但是,

(二 )假若他有能力,他会希望排除这些困扰的制造者,赶他们进入地狱。

至于我!在自义的情绪下,作者宣告说:‘至于我,不像那些恶人,我要求告神。所以我知道耶和华必拯救我。’因此他继续以自义的祷告敲打神的门,早晨,午间和晚上,有信心神会带他脱离攻击我的人,我生活中的张力,事实上,人必须生活在这些张力中。他提醒我们那似是而非的婴儿歌曲‘自吹自擂的细小积克’(Little Jack Horner )。那个令人反感的小孩,‘将手指放进去,拿出糖果来’,并且说:‘我是一位好孩子’。诗人继续说:神必听我的祷告,并且苦待他们,因为他们永不改变(看标准修订本第十九节脚注 ),他们也不敬畏神,因为邪恶已成为他们第二个本质。

现在他指出他一个特别不忠的朋友,虽然在希伯文原文中没出现朋友这个词。旧约中‘立约’有两种用途。(甲 )当永生神与罪恶的以色列民建立一个特别的关系时,这是西乃的约,它是由恩典而来的。(乙 )还有一种平等的约,好像大卫和约拿单;或今日夫妻所立的约。这里所指的立约是第二种意思。那位曾许誓的朋友,已改变成为虚假的人。

第二十二至二十三节,副歌。

(一 )这篇诗的第一部分描述作者不安的情绪。

(二 )第二部分描述城市的罪恶。

(三 )第三部分指向诗人的朋友。

(四 )第四部分以‘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这伟大自义作为开始。

(五 )第五部分再次描述那个不忠于与诗人所立之约的人。在那处,诗突然停下来。

(六 )但是现在编者准备了一个答案,回答上述痛苦的情形,让会众来唱。最后,我们遇到了一个有价值的信心宣告。

把你的‘命运’(标准修订本第二十二节脚注 )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那是(甲 )在引号内的字第一个可能的意思。神永远不会准许与祂建立正确关系的人忧愁。神视你为你自己,满有报仇心理和一切。我们的命运是要世界上其中一处生活,那是神决定安置我们的地方。但是无论在何处,那里必有狂风暴雨所带来的张力,它是在神的地上生命的部分和片段。

但是(乙 )这少有和特别的字有第二个可能的意思。它可指那些你拥有的才干,你可运用它们服务世界。假若你能这样作,则‘他必喂养你’,这是我们解释下面的动词的意思。但是(丙 )但是这句子可以非常简单的解释如下:‘祂爱你,祂会照顾你。’

假若我们要明白这句子,必须告诉神一切有关我们生命中的事,一切的问题,张力、痛苦和忧愁。让祂为你们背负重担,祂能如此行。然后,请记着,报应是神的权利,不是你的。让祂来处理恶人。

最后,在最后一节,我们回到第十六节的‘至于我’。但是,这次我们发现它直接指向相反的方向。但我要倚靠你。这篇诗可贵的结束,一个能真正回答在信心的生命中一个最大障碍的答案。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五十五篇

第五十五篇遭友出卖

这一类呼求,使得诗不仅适合平常人阅读,也适合有极端惨痛经验的人。被逼得快要发狂的人,会在本篇中发现遭受同样痛苦的人;其他人则可从本篇学到如何代祷,使我们能“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或别种忧患)”,感同身受地祈祷。此外,被出卖的心碎经文(12节以下、20~21节),让我们对基督所受的苦,以及祂的自我节制,并舍命救赎的态度,能有更深刻的体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卫觉得自己满有理由求神来的审判。

难以承受的压力

不要隐藏的恳求,所用的语句在中反覆出现(RSV 小字),意思是不许人忽略邻舍的困境,无论当时自己是否方便施以援手。这用法让大卫的祷告一方面在求神按祂的一致性行事,一方面在求祂发怜悯。

2.RSV 胜过我( ~u^rad[ )的翻译,虽有古译本支持,但标准经文则是用一个少见的字( ~a{ri^d[ ),意思似乎是“我极其不安”(RV;参 NEB、JB,及和合本),这字将他所遭的患难更生动地描写出来,也与下一个形容语我惊惶失措相配,该字则是描写失去士气的军队一片混乱的样子。

3.这里说明了此番震荡的原因:某群仇敌自觉声势日益浩大。RSV 的译文此节不够鲜明。译为欺压的,是一少见的字,而若译成“瞪眼”(达户)249或“尖声喧哗”(NEB;参 JB、RP、葛利纽)250,比较配合第一句的声音。下面的加上也同样应该用一个更动态的字:它是描绘把东西倾倒(参 RSV 小字),如 JB 所译,“他们将愁苦猛然倒在我身上”。

逃跑的冲动

当我们知道,一些属灵伟人也会有这种冲动,不免感到安慰;有些人曾屈服,如以利亚以下),有些人则抗拒不从,如耶利米

6.RSV 不顾流行看法的影响,而保存了希伯来文的原意,译为像鸽子(而非“鸽子的”251),这是正确的。

混乱状况的压力

若社会秩序破坏,良善的百姓必感到苦不堪言,而对大卫王则构成直接的挑战。他的祈祷很有眼光,让我们学到一课:他想起神如何对付巴别(9a节)那狂傲之城,就是将邪恶的分歧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足智多谋的亚希多弗作了押沙龙的谋士时,他也作了类似的祷告。本段进一步将大卫个人的试炼转为他对公众事务的关怀。这是神的城,其城墙应当成为祂子民的保障以下),不是背叛者与恐怖分子游行之地(10节),其街市(11节)应当无懈可击。这个祷告根基很稳固。

伪装为友之人

我们不必从我们对大卫有限的认识里,去猜测那叛逆者究竟是谁;应当注意的是此处的描写。与我平等,JB 译得更精确,“我的袍泽”;参 NEB “我亲如手足的人”。但大卫没有注意到,他在这段感人话语中所描绘的,与他对乌利亚的出卖如出一辙,因乌利亚乃是他最忠坚的朋友之一

15.请注意这突来的呼声是用复数。大卫对个人的背叛主要的反应是悲痛(12~14节),然而对叛逆集团向他权柄的威胁,则发烈怒 而其中必包括那位带头的人;这乃是他一贯的模式。愿他们活活下入阴间,显然是回应,当日摩西求神以此为证,显明与他作对的叛徒,就等于在抗拒神。

在细节方面,l5a节对子音经文最简单的译法为“愿毁灭( y#s%i^mo^t[ )临到他们!”,但传统所加的母音将其改为“愿死亡欺骗他们” 即,趁他们不察觉时临到他们。从全句的其他部分来看,其差异还不算大。本节最末了,RSV 与 AV 的不同是由于:(1)有两个字根,形式相同但意思相异,RSV 认为是“惊恐”,AV 认为是“住处”(和合本同);(2)RSV 猜测,“他们中间”(和合:他们的心中)的子音应当移位,读成他们的坟墓。但古译本并不支持此猜测。

听祷告的神

仇敌迫使神的仆人去祈祷,就等于不自量力,注定必败无疑。在类似的状况下,我们应当牢记这点。这是全诗的转捩点。

17.的“一天七次”显然是取一圆满的数字作代表,这里所提的三段时间,看来却是固定模式,大卫在危机期间定意如此行。从但以理开始,有人受感而沿用这类有规律的对策,来抗拒世界的压力。NEB 所译“我怀抱我的苦楚”(和合:“哀声悲叹”)显得过分沮丧失志;这个字基本的意思是“我默想”(参,如,需视上下文来加以润饰,而此处应当包括信心的祷告(16、17a节)。

18.战争(和合:“攻击我的人”)是一很少见的字,不过因它在第21节再度出现(“争战”),NEB 将它修改为“他们围攻我”的作法,似无必要。

19.有几个字其含义不止一种,有鉴于此,NEB 自作聪明地将l9a节重新翻译252,其实毫无必要(因为用单纯的译法,文章已经很好),也显脱节(因为此处不需要引入另外在远方的敌人),并动了手脚(因为要如此翻译,必须修改原文)。

19b.因为他们不遵守任何律法(和合:没有变更)的翻译,是从直译为“没有改变的人”(参,AV、RV、RSV 小字)辗转推演而来,将“改变(交换)”解释为“尊重彼此的责任”(参 K-B)。这或许有可能,但是“改变”一字的基本意思并非模糊不清,这样解释过于牵强。按直译来看,这些人若非已在罪中定型,就是财物丰厚,根本不去考虑神。所描写摩押的自满:“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没有从这器皿倒在那器皿里。”

油嘴滑舌的人

这种背信的恶劣,是不守自己明言的承诺:不仅背弃朋友,还背后暗刺曾起誓的盟友。约的神圣,可由背了一字看出,此字意味亵渎神圣之物。结盟之时必曾求神为见证。

向长远看

大卫能将第22节馈赠世人,至少就我们而言,他所受的苦是值得的。重担一字太狭窄;它是指你所遇到的事,所命定的遭遇(因此 NEB 作“你的命运”),无论是什么。所给的应许不是神要挑担子,乃是祂将扶持你。这个动词曾用来形容供养人的约瑟等),以及一些保护者;最重要的,则是形容神在旷野对以色列人周到的照顾

23.必活不到半世,大卫似乎只是以此语指这暴徒倚仗时势的行径,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这是神才能定夺的,因全地都属于祂。在其他地方,他的眼光更远(如,十七l3~15);但最重要的是,神完全掌管,而大卫已经作了他的抉择。我是强调语,把对仇敌的注意一扫而空。事实上,参与其中的重要人物只有两个,而非三个。“至于我,我要倚靠神。”

249 从乌加列文 `q ,“眼球”猜测而来。
250 从亚拉伯文 `ayyak]a `a{k]a ) 猜测而来:G. R. Driver, JBL 55 (1936)111页;D. W. Thomas, TRP , ad loc 所引用。
251 正如邱吉尔曾评道,就像鸽子(some dove)!
252 根据 G. R. Driver, HTR 29(1936), pp.171ff.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神啊,求你留心听我的祷告,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

由于遭到亲密朋友的出卖(12-13节 ),大卫在痛苦(想到自己 1~8节 )、忿怒(想到敌人 9~15节 )和信心(想到神 16~23节 )之中祷告。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个人求告诗,诗人一方面受到恶人的压迫(3~5节 ),一方面又为旧日密友所欺骗(12~14-20~21节 )。他本想逃离故土(6~8节 ),后来决定寻求神,认定神为他唯一的倚靠(16~19-22~23节 )。

――《启导本诗注释》

遭受背叛的痛苦。本诗属悲叹诗,悲叹诗可分为个人和民族的。吟唱信仰生活喜怒哀乐的诗,悲叹诗占有最高的比例,这点颇引人深思。悲叹诗共有五个要素,有些诗具备全部,有些诗由其中几项要素组成。本诗排列不是井然有序,但具备全部要素:①对眼前痛苦的叹息与呼告;②求神审判仇敌;③表明自己无辜,呼求神立刻施行拯救;④许愿悔改得救之后献身于神;⑤救恩尚未成就,但相信必得成就,献上感谢与称颂。五种要素在每首悲叹诗中并非按序排列。根据每首诗的背景,强调点有所不同。总之,当铭记诗作者即使身处逆境,也未全然绝望。他们借着祷告呼求神,并且相信求告必得成就,从未失去感谢称颂神的心志。今日的圣徒,面对痛苦,也可借着吟颂悲叹诗,重新获得由信仰觉醒而来的希望与动机。本诗是大卫在老年,遭到儿子押沙龙与军师亚希多弗的背叛,在亡命的羞辱中所写。

――《圣经精读本》

首段的祷文:诗人求神垂听祷告,不要躲开不理会他。

――《串珠圣经注释》

】「求你侧耳听我,应允我。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

“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更可作:我哀叹不安,而且心烦意乱。

――《诗雷氏研读本》

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 诗人的心因恶人的欺压充满不安与愁烦,不得安息。圣徒亦会因世界的阻挠陷入忧愁。但这样的时候,圣徒有特权到神施恩座前,求神伸冤。

――《圣经精读本》

】「都因仇敌的声音,恶人的欺压,因为他们将罪孽加在我身上,发怒气逼迫我。」

「恶人的欺压」:可作「恶人的吵闹」。

「因为 ...... 逼迫我」:可作「因为他们把灾难加在我身上,在烈怒中迫害我」。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提出哀叹恳求的缘由。“仇敌”指押沙龙与追随者,也指专门逼迫、攻击圣徒的黑暗势力。

――《圣经精读本》

诗人的苦况:诗人处境危险,备受恶人迫害,连知己朋友也倒戈相向,叫他十分痛心(3-5- 9-14 )。他饱尝迫害,希望变成一只翱翔的鸽子,飞到缈无人烟的旷野去安歇(6-8 )。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心在我里面甚是疼痛,死的惊惶临到我身。」

「死的惊惶」:因害怕死亡而产生的恐惧。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心……甚是疼痛: 诗人内心的痛苦因恐惧达到极限,痛苦渗透到灵魂深处。

――《圣经精读本》

心中的痛苦比身体的痛苦来得难受,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所受的苦乃是心中的苦,这也就是义者承担我们一切罪孽的苦。正如说的:“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谁能知道那义者主耶稣为我们的罪受了极大的痛苦呢?思想这两节经文便可知道。

── 包忠杰《诗注解》

恶人的欺压。记述诗人内心的痛苦。他的心充满伤痛(4节 )、恐惧、战兢、惊恐(5节 ),想尽一切办法躲到避难所(6-7节 ),脱离狂风暴雨(8节 )。6节尤为抒情地描绘诗人渴望躲避痛苦的心境。

――《圣经精读本》

】「恐惧战兢归到我身,惊恐漫过了我。」

】「我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

本节交错着抒情的优美与诗人的恐惧。面对死亡的威胁,在痛苦的诗人眼中,自由翱翔的鸽子如此幸福。鸽子飞不高,但能迅速寻到藏身处。诗人怀着强烈的激情,诗意地刻画翱翔碧空的翅膀。

――《圣经精读本》

RSV不顾流行看法的影响,而保存了希伯来文的原意,译为像鸽子(而非「鸽子的」 ),这是正确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人巴不得能有鸽子般的强劲翅膀,可以远远飞到与世无争的安静土,远离恶人。

――《启导本诗注释》

】「我必远游,宿在旷野。细拉」

「宿在旷野」:诗人认为宿于离人群的荒野,可使他过着平安宁静的生活

――《串珠圣经注释》

旷野: 是受逼迫与欺压之人的藏身处

――《圣经精读本》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脱离狂风暴雨。”」

诗人渴望安息,而不是胜利。蒙神眷顾者常常期许能走出喧嚣的世界,进入神所赐超越的安息。

――《圣经精读本》

】「主啊,求你吞灭他们,变乱他们的舌头,因为我在城中见了强暴争竞的事。」

“吞灭”。更可作:变混乱。意思是:愿这样的混乱和象巴别塔的变乱口音,发生在我的仇敌身上。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变乱他们的舌头”:象当日变乱建巴别塔的人的口音一样,使恶人的计谋不得逞。

――《启导本诗注释》

「吞灭他们」:原文作「混淆」。

上半节可译作「主啊!求你澈底扰乱他们的言语」。

――《串珠圣经注释》

变乱他们的舌头: 人类试图背逆神,自建巴别塔。神变乱天下人的语言,粉碎其邪恶图谋。大卫恳求神像当年一样,变乱恶人的舌头,使其如一盘散沙。

――《圣经精读本》

若社会秩序破坏,良善的百姓必感到苦不堪言,而对大卫王则构成直接的挑战。他的祈祷很有眼光,让我们学到一课:他想起神如何对付巴别(9a节 )那狂傲之城,就是将邪恶的分歧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足智多谋的亚希多弗作了押沙龙的谋士时,他也作了类似的祷告。本段进一步将大卫个人的试炼转为他对公众事务的关怀。这是神的城,其城墙应当成为祂子民的保障,不是背叛者与恐怖分子游行之地(10节 ),其街市(11节 )应当无懈可击。这个祷告根基很稳固。

──《丁道尔圣经注释》

大卫内、外的痛苦。大卫的痛苦源于充满神恩典与治理的城中,现今充斥强暴与罪孽。大卫最信赖的臣仆也加入恶人之列,更令大卫感到凄然。

――《圣经精读本》

】「他们在城墙上昼夜绕行,在城内也有罪孽和奸恶。」

「昼夜行」:描写敌人昼夜准备作恶的情形。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在城墙上昼夜绕行: 意指全城住满恶人。

――《圣经精读本》

作为君王,大卫尤其担心耶路撒冷城已经成为叛军和恐怖分子的阅兵场。

――《诗雷氏研读本》

“他们”指恶人,昼夜不息思想诡计,象城墙上巡更的人那样警觉。也有人说,“他们”是9节所说的“强暴争竞的事”,此城完全为罪恶所控制。

――《启导本诗注释》

】「邪恶在其中,欺压和诡诈不离街市。」

「邪恶」:原指毁坏。

「街市」:在此处或许是司法的裁判署。

――《串珠圣经注释》

】「原来不是仇敌辱骂我,若是仇敌,还可忍耐;也不是恨我的人向我狂大;若是恨我的人,就必躲避他。」

】“不料是你”:敌人的凌辱和欺压尚可忍,但辱骂他和背弃他的反而是知己朋友,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神的殿中同行”指一同进殿朝拜。

――《启导本诗注释》

友人的背叛。被仇敌赶逐尚可理解,大卫久经仇敌追杀。而今遭到曾经同甘共苦的良友的追逼,诗人痛心地领悟惟有神才值得投靠。

――《圣经精读本》

】「不料是你,你原与我平等,是我的同伴,是我知已的朋友。」

“我的同伴,是我知己的朋友”。我们不能确定这个叛国贼是谁,虽然第20至21节描述了他的行为。

――《诗雷氏研读本》

「与我平等」:指同僚,具有相等的地位或价值。

――《串珠圣经注释》

应注意的是此处的描写。与我平等,JB译得更精确,「我的袍泽」;参 NEB「我亲如手足的人」。但大卫没有注意到,他在这段感人话语中所描绘的,与他对乌利亚的出卖如出一辙,因乌利亚乃是他最忠坚的朋友之一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们素常彼此谈论,以为甘甜,我们与群众在神的殿中同行。」

大卫与他的朋友曾有亲密的相交,并且一起敬拜神。

――《诗雷氏研读本》

可意译为「我们素常甜蜜的彼此交通,一起同心在神的殿敬拜」。这些恶人(包括他的密友 ),是令他感到痛苦的原因。

――《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谈论: 意味私交亲密。大卫回想与亚希多弗共度的日子,陷入更深的忧伤。

――《圣经精读本》

神殿中的群众】

以色列人所得的指令是每年参加朝圣节期,将祭物带到耶路撒冷的圣殿。大群百姓或密友同行的宗教之旅(七十士译本用 en homonoia「团结」一词翻译本节 ),能够形成紧密的团契,彰显他们忠于盟约。与他同行朝圣的人当中竟然有人出卖他,显然令诗人极度痛苦。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愿死亡忽然临到他们,愿他们活活地下入阴间;因为他们的住处,他们的心中,都是邪恶。」

“愿他们活活的下入阴间”。即愿神的审判是实时的和令人吃惊的(正如可拉的审判 ;不是为了个人的恩怨,而是因为那人叛逆神所拣选的领袖。

――《诗雷氏研读本》

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消灭这些仇人。

「活活的下入阴门」:地面裂开,把他们活埋

――《串珠圣经注释》

愿他们活活地下入阴间: 以色列在旷野漂流时,反对摩西作领袖的可拉一党,曾活活坠落阴间。诗人祈求神降同样灾祸于谋反的恶人。祈求神歼灭敌对神的邪恶势力。

――《圣经精读本》

请注意这突来的呼声是用复数。大卫对个人的背叛主要的反应是悲痛(12~14节 ),然而对叛逆集团向他权柄的威胁,则发烈怒 ── 而其中必包括那位带头的人;这乃是他一贯的模式。愿他们活活下入阴间,显然是响应,当日摩西求神以此为证,显明与他作对的叛徒,就等于在抗拒神。

在细节方面,l5a节对子音经文最简单的译法为「愿毁灭(y#s%i^mo^t )临到他们!」,但传统所加的元音将其改为「愿死亡欺骗他们」 ── 即,趁他们不察觉时临到他们。从全句的其他部分来看,其差异还不算大。本节最末了,RSV与 AV的不同是由于:(1 )有两个字根,形式相同但意思相异,RSV认为是「惊恐」,AV认为是「住处」(和合本同 );(2 )RSV猜测,「他们中间」(和合他们的心中 )的子音应当移位,读成他们的坟墓。但古译本并不支持此猜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活活的下入阴间】

敌人早逝是诗人祈求的审判。他们要和利未人可拉及其同党一样,被地开口吞了下去,没有机会继续作恶。「忽然」一语的对偶澄清他们「活活的」下入阴间并非不会死亡。诗人所求的是他们猝然倒毙。死亡好像一个打开的口,出其不意的吞吃人的形像,亦可见于乌加列的《巴力史诗》。阴间之神摩特被形容为「吸引野牛的水池」,「伸出两手随意吃食」。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

仇敌迫使神的仆人去祈祷,就等于不自量力,注定必败无疑。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祈求的基础:因为诗人全心信靠神,而且这些恶人不肯悔改,应受神的惩罚,故诗人知道神必应允他的祈求。

――《串珠圣经注释》

】「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声悲叹,他也必听我的声音。」

先提“晚上”,后提“早晨、晌午”,乃依当日以色列人计算一天的方法,从头天日落开始。诗人一天三次祈求神

――《启导本诗注释》

「晚上、早晨」犹太人以晚上为一日的起点,故先说晚上,再提早晨。

――《串珠圣经注释》

晚上、早晨、晌午: 敬虔以色列人习惯一天祈祷三次。本句亦意味“整日”。他也必听我的声音: 不住祷告,必蒙应允

――《圣经精读本》

的「一天七次」显然是取一圆满的数字作代表,这里所提的三段时间,看来却是固定模式,大卫在危机期间定意如此行。从但以理开始,有人受感而沿用这类有规律的对策,来抗拒世界的压力。NEB所译「我怀抱我的苦楚」(和合「哀声悲叹」 )显得过分沮丧失志;这个字基本的意思是「我默想」(,需视上下文来加以润饰,而此处应当包括信心的祷告(16、17a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救赎我命脱离攻击我的人,使我得享平安,因为与我相争的人甚多。」

战争(和合「攻击我的人」 )是一很少见的字,不过因它在第21节再度出现(「争战」 ),NEB将它修改为「他们围攻我」的作法,似无必要。

──《丁道尔圣经注释》

】「那没有更变,不敬畏神的人,从太古常存的神必听见而苦待他。」

本节可译为“那从太苦就坐着为王的神必使他们受苦,因为他们顽固不改,不敬畏神”。

――《启导本诗注释》

意译是「那从太古就作王的神必听我,使他们受害,因他们不肯改过,又不敬畏神」。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他们不遵守任何律法(和合没有变更 )的翻译,是从直译为「没有改变的人」(参 AV、RV、RSV小字 )辗转推演而来,将「改变(交换 )」解释为「尊重彼此的责任」(参 K-B )。这或许有可能,但是「改变」一字的基本意思并非模糊不清,这样解释过于牵强。按直译来看,这些人若非已在罪中定型,就是财物丰厚,根本不去考虑神。所描写摩押的自满:「如酒在渣滓上澄清,没有从这器皿倒在那器皿里。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背了约,伸手攻击与他和好的人。」

“他”指诗人的同伴。“与他和好的人”亦作“他们的朋友”或“他的盟友”。“约”指朋友间的盟誓与诺言。

――《启导本诗注释》

他: 解释有分歧,但可视为邪恶之众。

――《圣经精读本》

诗人的苦况:他再次描写那位不忠信的友人,藉此强调他的痛苦,这知己原来是一个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这种背信的恶劣,是不守自己明言的承诺:不仅背弃朋友,还背后暗刺曾起誓的盟友。约的神圣,可由背了一字看出,此字意味亵渎神圣之物。结盟之时必曾求神为见证。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却怀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

“如奶油光滑”与“比油柔和”相对,都是指说讨人欢喜的假话。“怀着争战”是说“志在战争”。

――《启导本诗注释》

他的口……光滑: 意味阿谀奉承的话听来悦耳,但甜言蜜语多半带来坏结果。

――《圣经精读本》

心口不一】

某个亚喀得谚语也有提到这个不一致之处,指出嘴唇说友善话语的人,心中仍可充满杀人的念头。书尔普咒语系列提到一个言语率直,内心却狡猾的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他永不叫义人动摇。」

这是殿中祭司所说的话,叫诗人把挂虑卸给神,因为祂扶持求告祂名的人。“抚养”有支持的意思。

――《启导本诗注释》

可能是一位祭司对诗人所说的话。

「你的重担」:原文作「所加给你的分」。

「抚养」:指支持和扶助,

「动摇」:原文可能作「轭的横杆」,代表重担。

末句可译作「他不会长久将重轭加给义人」。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通过这件事,领悟到的伟大教训。平安、不动摇的生活,秘诀在于将所有重担卸给神,单单信靠神

――《圣经精读本》

重担一字太狭窄;它是指你所遇到的事,所命定的遭遇(因此 NEB作「你的命运」 ),无论是什么。所给的应许不是神要挑担子,乃是祂将扶持你。这个动词曾用来形容供养人的约瑟,以及一些保护者;最重要的,则是形容神在旷野对以色列人周到的照顾

──《丁道尔圣经注释》

结语:诗人重申他对神的信赖,相信恶人必要灭亡。

――《串珠圣经注释》

】「神啊,你必使恶人下入灭亡的坑;流人血、行诡诈的人必活不到半世,但我要倚靠你。」

“活不到半世”:流人血的不得善终。

――《启导本诗注释》

「半世」:活不到原有一半的日子,即夭折。

――《串珠圣经注释》

必活不到半世,大卫似乎只是以此语指这暴徒倚仗时势的行径,不过他并没有忘记这是神才能定夺的,因全地都属于祂。在其他地方,他的眼光更远,十七l3~15 );但最重要的是,神完全掌管,而大卫已经作了他的抉择。我是强调语,把对仇敌的注意一扫而空。事实上,参与其中的重要人物只有两个,而非三个。「至于我,我要倚靠神。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53-55篇 )】

1试找出诗人所受的迫害和仇敌的恶行。诗人根据什么深信神会报应仇敌所行的恶?

2以牙还牙对吗?;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求听祷告】

「神阿,求你留心听我的祷告,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求你……」

祷告的生活和经验是信徒最主要的生活和经验,没有祷告生活的不是好信徒,没有祷告经验的,就不会有其他属灵的经验,只有借着祷告才能亲近神与神有交通,只有借着祷告的经验,才能更认识神和祂的作为。如果我们要认识神,在灵性上有长进,就要多祷告, 并多有祷告的经验,不但有神听祷告的经验,也有不听祷告的经验,有立刻蒙允的经验,也有长久祷告才蒙应允的经验。

我们读诗的时候,看见大卫是常常祷告,随时祷告,多祷告的人;因而他的祷告经验也非常丰富,使他更认识神,明白神的意念和作为,也使他的灵性更有长进;他的祷告有时是非常诚恳,甚至整夜流泪,不停地哀求,心几乎破碎。可见并不是一祷告就都立刻蒙垂听的。有时他觉得神向他隐藏,甚至掩面不听,毫无回音,令他非常难过,哀叹,悲痛。

是的,我们也会遇到这些情况,有这些经验,有时越祷告,好像事情越不成功;祷告如同打空气一样,或像踫壁撞回来一样。不过,这 并没有使大卫灰心,不信,放弃祷告,他仍然不住的祷告,最后神还是听见了,也证明神是应允了(诗652 )。

──《每日天粮》

能逃出困阻,就是想想也好……】

即使大卫这些跟神很近的人,也有想逃脱自己的问题和压力的时候。

――《灵修版圣经注释》

城内的问题,才是难题;就像我们教会的问题,我心的问题……】

该城应该是圣城。它可能遭到了内部问题的困扰:暴力、争吵、怨恨、虐待、破坏、威胁和谎言。外部的敌人虽是长期的威胁,但比不上内在的腐败那么危险。今天的教会也要经常注意防范来自罪恶世界的侵蚀。特别要防范那些我们看不到,却是由自己的罪所引起的危机。

――《灵修版圣经注释》

知己、战友的关系,可要珍惜!】

最大的伤害是来自朋友的伤害。有的时候,朋友顶撞了你是为了帮助你。在患难中与你在一起,并给你带来医治、慈爱、接纳和理解的人是真正的朋友。你是个甚么样的朋友呢?不要背叛你所爱的人。

――《灵修版圣经注释》

走或守】

「至于我,我要求告神。」

在遇到患难的时候,人会错误的以为情况比实际更坏,本能往往要退求安全;但感觉自己仿佛被包围,走投无路。既然无路可走,如果能够飞出困境该有多么好!

我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
我就飞去得享安息;我必远游游宿在旷野。
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脱离狂风暴雨。”

在心灵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想脱身世外的心理,真宁愿不存在,好免麻烦。虽然这是苦境中自然的愿望,但却不是真正的出路,更不是神的旨意。使徒保罗遭受的患难,不比任何人少,他说:“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心情是怎样;可是他继续说:那只是“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那叫死人复活的神。”对自己,对人和环境失望,只是驱使我们转向神。
谁曾经历过大卫的处境?亲生的儿子,他溺爱的王子押沙龙,竟然起来篡位夺权,兴兵追杀他;不料,他的足智多谋的宠臣亚希多弗,是“我的同伴,我知己的朋友”,也参加了造反的阵营,真可说是众叛亲离。这些事足以叫任何人的心在里面伤痛,以至滴血。而他们绝不是以在运动场上决胜负为足,而是要寻索他的老命,因此带着死的惊惶阴影临到。
他的出路在哪里?是在上面,幸而他有这可靠的帮助。因此,狂风暴雨侵来了,没有预警的来了,他虽然不能够飞去逃避,却可以向神求告:“至于我,我要求告神;耶和华必拯救我。”能求告神的人,永不缺乏在高位的朋友;有天父眷顾的人,总不是孤儿。
诗人能够用信心说:“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你的重担是甚么呢?甚么忧虑使你深夜不寐?你的肩头上总不会负着国家安危吧?大卫有国事家事需要挂心,可是他不让这些成为自己的重担,他知道,神创造万有,托住万有,为甚么要自己负不必要的重担呢?让托住万有的主去负担吧。你不知道将来有谁供应你的需要吗?祂必抚养你,像祂供应葡萄树的营养,只要你恒常连在葡萄树上,接受祂的栽培修理。

── 于中旻《诗笺记》

永久的膀臂】

在喷气客机的时代,人们可以在三万尺高空,以时速六百哩的速度平稳舒适地遨游,即使在较低处的云层正兴着暴风雨,机上的旅客也不会受到影响。虽然偶尔也会遭遇到不稳定的气流,但在那个时刻,你若看见飞机的两翼就像巨大无比的膀臂在托住机身,你的心会平静不少。最近我从亚特兰大飞往芝加哥,半路上我们遇到突变的气流,当我注视着客机巨大的银翼,就想起摩西在所说的一段话:「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他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基督徒在人生的风浪当中如果获得这样的保证,那是极得安慰的事,不是吗?永生神的膀臂永远在我们下面托住我们。

当约瑟被他的众兄长卖到埃及时,他会觉得人生一切有价值的事都成为过去;然而神永久的膀臂仍托住他,使他蒙福当起宰相。当但以理被下到狮穴之时,似乎死亡已成定局;然而在那样惊险的环境中,「主的天使护卫敬畏上主的人,救他们脱离危险」。许多基督徒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也都有这样的体验:神常常化险为夷,明明是困境却为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

目前你若觉得周遭的环境不太顺遂,你必须放心、倚靠我们的主,祂会加添力量给你。无疑的,那永久的膀臂永远都在下面托住我们的。

——R.W.D. ——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信徒无论在任何苦难中,有一微妙解救的方法:「随时向神呼求祷告」

,「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在他有一个稳妥的盼望。

想念父神,虔诚祈祷,专心交托,是大卫得胜秘诀,平安慰藉便丰丰富富地临到他身上。后来不多时候,亚希多弗自杀,押沙龙死于非命,叛乱平静,大卫王再得以回朝,他的祷告,全部应验,这是他的见证。

有一大臣向国王报告,朝臣中有数人对国王不忠,计划叛逆,理应及早设法揭破他们的阴谋,把他们毁灭。国王说:「好的,他们必被毁灭!」

国王于是下令,召见那些朝臣,他们既来到国王面前,国王竟以至隆重的礼仪接待他们,以至亲善的态度欢迎他们;这样真叫那些朝臣惭愧,觉悟所想的,所做的是多么错误,多么卑污;他们一个一个都痛自改过,立誓从此对王尽忠尽义。

大臣看着真是又惊讶,又疑惑,问国王:「王呀,你岂不是说过必定要毁灭你的仇敌么?」国王回答:「是呀,我不是已经把他们尽都毁灭了么?我的仇敌在哪儿呢?他们早已不存在了。

」——林政杰《诗的讲章》

要定时的祷告?这,我……】

早、午、晚都祷告,是我们每天把祷告摆在首位的最佳方式。但以理遵循的就是这个方式,彼得也是这样。在罪恶满盈的世上,神百姓的祷告非常重要。

――《灵修版圣经注释》

人们尝试「制造」爱】

当人们尝试要「制造」爱,显然地,因为产品是便宜的,是人造的,这是一出悲剧。「他的口如奶油光华,他的心却还着争战。他的话比油柔和,其实是拔出来的刀」。我们彼此之间分享的爱,在这迷失的世界里,必须由神的灵来培养。它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并非像收音机般可开可关的某些东西。

──华伦魏斯比《盼望──如何突破困境》

把重担卸给耶和华,凭的是信心啊!可是,我仍有些放不下……】

神要我们把担子放在祂的身上,可我们却常常自己担着。我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相信神,可是还这样做。要相信,是同一个力量在保守着我们并为我们挑担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人,就是把重担往自己身上背。他们成天挂虑着「将来或许会发生的事」、期待着「将来应该会发生的事」、渴望着「将来不会发生的事」,可是却无力摆平这一切,结果致使他们陷入长期的煎熬之中。── 霍尔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

有一个旅人疲乏地肩荷着重担,在途中遇见他的朋友,请他上车载他一程。但是他坐在旁边,仍负着重担。「你为什么不把重担放下呢?」答话是:「谢谢你,你已让我上车,我怎么可以再要你载我重担呢?」所以他仍背负着。许多属于神的人也是如此,只将心灵信托主,重担却不卸给祂。其实神可担负更重大的,祂既可背负你的众罪,必更能负担你的忧患。

你的重担有些是神给你的,或是教会的困难,或是家庭的压力,或是别人属魂的负担,这些都是父所赐给的。你要卸给祂,更求祂给你忍耐与信心可以时刻承受。神将重担交给我们,看看我们怎么处理。我们负重反而受损,当卸给祂,因为祂有福的面光鼓励着我们。

那些将重担卸给神的,就是在祷告中交托的人,必感轻省快乐。

要记得我们若卸除重担,就要相信神已承担。我们既交给祂,如过再拿回来,就是罪。当你将重担卸下,神必拿起来,并且尽量为我们成全。祂必支持你,将你和你的重担一起负荷在祂肩头上,终日的、长久的。

──迈尔《珍贵的片刻》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许多基督徒不能在祷告的职事上给神使用,因他们的负累过重。他们让各种重担增加,而没有将它们在祷告中卸释出去,结果这些重担将他们压坏了,以致他们最后甚至不能祷告。

比如说你有一件工作需要某人来帮忙,但你发现他手中已经满了各样的工作。在这情况之下,你向他求助岂不是徒然么?同样的,如果神托给你的一件事已将你压倒了,祂怎能再将新的任务托付你呢?祷告的职事需要一个自由释放的灵,不然,神的工作将必受到严重的障碍。你愿意成为一个准备好的器皿,让神自由使用吗?如果愿意,你就当学习将一切的重担卸给神,好叫你的灵得着释放。

我们若能把我们所遭遇的事,一件一件都放在神的手里,就好了,不然的话,第一件事来,你就把它摆在自己身上,第二,第三件事来,你也把它摆在自己身上,这样,愈背愈重,你就要受压,而失去喜乐。我们不要把挂虑一直压在自己身上,什么时候我们一有挂虑,我们就当立刻交托给神。

——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化忧为喜】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祂必抚养你,祂永不叫义人动摇”。

有一位信主多年的中年妇人,因饱尝人生苦楚,遭遇不少忧患,所以终日面带愁容,儿子劝慰均无效。一天早晨,她面带笑容地下楼吃早餐,儿子诧异地问她何故这样喜乐,她说:“我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跟一大群疲倦背负重担的人一起走,前面有许多形状可怕的恶魔,把一包包黑色的包袱撒在地上,人们和我一样,边走边弯腰拾黑包袱,越背越重,简直透不过气来。过一会儿,我看见一位人子,带着荣耀慈容,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最后去到我身边,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救主耶稣,我说:‘主阿,我实在背不动了。’祂同情地说:‘亲爱的孩子,不要背魔鬼给你的这些重担。’说完只用手一摸,我的重担都脱落了,喜乐平安充满我心。我正想感谢她,忽然醒了,我的一切忧虑完全消失。”从此,这姊妹成了全家最喜乐的人。“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 ──《为甚么要用比喻》

【诗五十五篇】有人说:艺术是由疾病、苦难产生的。人既生在有苦有难的世界上,要想不为苦难所胜,就当会利用疾病和苦难。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一八○八年因患耳疾损伤听觉而成聋子,自己作了许多乐曲,却听不见乐声。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十二岁时便给人打聋了耳朵,可是因为耳聋,更叫他专心研究电学,一八七一年发明电报机和传话机,一八七六年制造留声机,一八七九年做成白热电灯泡,一八八五年发明长途无线电报,一八九三年发明活动电影机,前后共计发明了一千一百五十一种。美国还有一位天文学教授,是个瞎子,他掌管天文台二十五年之久,常向全世界报告,凭他的算学而计算出甚么星该在甚么时候出现,毫无差错。

谁都不要苦难,更不愿意受苦难折磨,而一旦陷入苦难之境,总期望早日脱离它。一个信心坚固,灵命长进的基督徒对苦难看法和态度就不一样,当面临苦难时,由心里准备,不感惊慌,就站起来,迎上去与它一拼,更深信在苦难中有主同在,如苦海中的慈航。

苦难是甚么?是神锻炼我们的火炉,铸造不少惊天动地的奇才,许多神所合用的器皿。古代先贤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旧约先知以赛亚晓谕以色列人说:「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所以苦难也是神训练我们的功课,使我们更明白他的旨意,受苦难不要灰心,「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五十五篇 这许是大卫逃避押沙龙叛乱时所写的,其中感受,你可有同感?】

这首诗最有可能是大卫在押沙龙叛乱和亚希多弗背叛的期间(参撒下15-17章 )写的。12至14节描述了犹大对基督的出卖,所以有些人认为这里说的是弥赛亚,20-25 )。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