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赞美的神啊,求你不要闭口不言;」
在这首诅咒诗里( 参看简介 ),大卫呼求神审判那些向他作出虚假指控的人(1~5节 ),尤其求神审判他强烈咒诅的人(6~20节 );其后他求神拯救(21~25节 )和审判(26~29节 ),最后以誓言赞美神来结束(30-31节 )。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个人求告诗,诗人遭诬陷,求神伸冤。全诗以向神呼求开始(1~5节 ),继之以咒诅(6~20节 ),然后是祈祷(21~29节 )和结束时的赞美(30~31节 )。
诗人在6~19节用“他”称他的敌人,但在25~29等节则用“他们”。有人认为用“他”的一段是(1 )诗人引述敌人对他的咒诅,也可能是(2 )诗人对为首的仇敌说的话。一般同意(2 )说。诗中求神照仇敌所行的重重的报应他们。所用咒诅从现代眼光看似乎过分严苛,须知诗人所处时代,善恶赏罚的观念极其强烈,在他们心中,善恶的标准分明(5节 ):恶有恶报,无宽恕余地。12~14节且要求将刑罚延及子孙,反映当时社会数代同堂、祸患同担的背景,不同于今天的法律观念,一人犯罪一人担,不影响家人。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个人的祈祷诗。
――《串珠圣经注释》
恳切求神惩罚恶人。大卫在受仇逼迫时所写,带有个人悲叹及对仇敌的咒诅。大卫并未具体说明仇敌是谁,仅以复数称呼他们。根据当时的背景,仇敌可能是扫罗、多益、亚希多弗、示每等人。本诗有悲叹、咒诅、称颂等多种主题,但核心主题是诗人不屈服于敌人恶行的刚强信心,向许多苦难中的圣徒显明克服危机的得胜信仰。可分为以下四个诗段:①向神控诉仇敌的罪孽(1-5节 );②咒诅仇敌、祈求神毁灭他们(16-20节 );③向神告白自己的软弱,求神帮助(21-29节 );④确信神必应允,向神献上感恩、颂赞(30-31节 )。
――《圣经精读本》
我所赞美的神啊: 大卫在最痛苦的日子,依然称颂允许苦难临到的神,告白神是自己赞美的对象,相信神必能使他战胜困境。此节再次启示我们,信心可以超越环境。得胜告白清楚表明,本诗不仅是悲叹诗。求你不要闭口不言: 呼求神纪念自己遭遇的试炼。即使大卫明知神的掌管与带领,面对痛苦的现实,也感到神似乎缄默不语。
――《圣经精读本》
我所赞美的神阿,是本诗最开头的几个字(参 NEB等 ):这是在让烦扰的思潮澎湃之前,所站稳的坚定立场。本诗逐渐会摸索回到这个观点,但一直到最后两节才能持定。
──《丁道尔圣经注释》
敌人在诽谤诗人,嘲笑他的神。大卫与他的主十分熟悉,并深深地信靠祂,所以他敢求这位“朋友”打破沉默。
――《SDA圣经注释》
【】
诗人的苦况:他遭受敌人迫害,被诬诽毁谤。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恶人的嘴和诡诈人的口,已经张开攻击我,他们用撒谎的舌头对我说话。」
用撒谎的舌头对我说话: 似乎指大卫被扫罗、押沙龙、示每等人诽谤和中伤。
――《圣经精读本》
伪证人对诗人提出毫无根据的指控。谣言是很难忍受的。但主教导我们,当人因基督的缘故捏造各样坏话毁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欢喜快乐。
――《SDA圣经注释》
【】
大卫的人格受到四面围攻,使他低微到像日影偏斜(23节 )。这些攻击并不是窃窃私语,而是厚颜无耻、公然挑衅:「对着我的脸(说 )」(2a节 NEB )。
他觉得自己被团团围住(「受包围……被仇恨的话围绕」 NEB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围绕我,说怨恨的话,又无故地攻打我。」
「攻打我」攻击我。
――《串珠圣经注释》
。
――《SDA圣经注释》
【】「他们与我为敌以报我爱,但我专心祈祷。」
仇敌以恨报爱,但诗人是一位祈祷的人,反为敌人祷告。
――《启导本诗注释》
「但我专心祈祷」:指为敌人祷告。
――《串珠圣经注释》
但我专心祈祷: 表明当事情超出能力范围,圣徒当采取的态度。大卫原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对抗他们,甚至可以与他们争战。但他只选择依靠全能神的道路。这是危难中的圣徒的伟大选择。神决不离弃专心向他祈祷的人。
――《圣经精读本》
诗人不想报复,却专心祈祷恳求。那些在与神交通的隐秘处躲避一切试探和毁谤的人是有福的。
――《SDA圣经注释》
【】
这个伤害之深,可从报我的爱一语的重复(4a、5b节完全相同 ),及哽住的话看出──RSV将其扩展(似乎合于其意 ),译为甚至我还为他们祷告(4b节 )。这种背叛几乎类同加略人犹大。事实上,新约曾将第8节用在他身上(见该节注释 ),藉此对本诗所引起的问题提供了亮光。一方面,主耶稣向背叛祂的人仍存不变的爱,可见我们应当拒绝个人的报复──大卫可能仍有此动机;但另一方面,犹大可怕的结局显示,这些咒诅中至少有一条是神所允许的──即在此个案中。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以恨报爱。」
诗人爱仇敌,却受到了他们更深敌意的回报。神的儿子基督,表现出对仇敌最大的爱心。从来没有人表达出像祂那样的爱。尽管祂表现出这样的爱,仍然被出卖和钉在十字架上。祂在临死的极大痛苦中,丝毫没有减少对仇敌的爱。祂祈祷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SDA圣经注释》
【】「愿你派一个恶人辖制他,派一个对头站在他右边。」
“恶人”和“对头”原文有“那恶者”和“撒但”的意思。仇敌诬告他,想把他打倒,诗人求神让一位象魔鬼那样的恶人来反控他们。“右边”是当日主控官在法庭中站的位置。
――《启导本诗注释》
「对头」:原文可作「撒但」。
「对头站在他右边」:主控官站在被告的右边。
――《串珠圣经注释》
对头(s*a{t]a{n )一字,在本诗中很重要,再度出现于第20、29节,而与其相关的动词,在第4节已经使用。在那几节中,他乃是敌方的人;因此这个祷告是希望仇敌尝尝他自己毒药的滋味。顺便一提,撒但就是从这个字得其头衔与名字,因为牠大告义人的状,不仅觉得津津有味,还不断加油添醋,,。描述,牠站在受审之人的右边,就像这里的对头一样(见 RSV小字 );这显然是当时法庭中的位置。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常常允许一个罪恶的暴君统治犯罪的百姓。
――《SDA圣经注释》
【求灾和咒语的关系】
这种诗称为「求灾诗歌」,因为它求神把灾祸降给敌人。古代近东还有仪式或咒语,可以增强这一类的咒诅,或使之生效。这种作法在圣经的信仰系统中是不可接受的。求灾诗歌最好是从报应原则(见诗中「常见的概念」附论的注释 )的角度理解。神是否正义是基于刑罚是否与罪行的严重程度相称,因此诗人所求的咒诅就是按照维持正义的需要。这些咒诅的等级与神对其仇敌所宣告的咒诅相同。本段的激烈言语与东闪族咒诅程序的某些方面相符,这种程序将向敌国复仇的责任付托给神明。亚述王以撒哈顿的藩属条约召请一系列的神明伤害叛盟者,就是这一类间接咒诅的例子。亚兰语的塞菲雷碑文用的也是这种咒诅,还加上一套诅咒仪式:「这些弓箭如何折断,愿因努他和哈达神亦同样打断玛蒂勒和他贵冑的弓。」诗人也是用求灾的方法间接作出咒诅,呼吁神「笑话他们」,因为他们试图用微不足道的手段威胁以色列。诗人没有念咒施法或执行咒诅仪式,只是仰赖神打碎这些人的权势和毁灭性武器,使之转强为弱,,。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有些人认为这是大卫的仇敌向他所发的咒诅。然而,我们看这是大卫咒诅他在第12至14节所提到的仇敌,似乎简单一些。发生在犹大身上的事,是这些咒诅的应验。
――《诗雷氏研读本》
符合圣经的咒诅祷告。大卫怀着强烈的憎恨咒诅仇敌。仇敌是折磨神所拣选百姓的恶徒,进而毁谤和挑战神的荣耀及良善旨意。如此看,大卫彻底歼灭仇敌的祈祷是可嘉许的。但咒诅祷告若基于个人的愤怒或利害,就违背圣经的精神。
――《圣经精读本》
【】
祈求的内容:本段分为两部分:
1诗人求神对付敌人,使他们遭受利害的刑罚(6-20 );
2诗人以自己的痛苦和神的慈爱作为祈求的基础,求神搭救。
――《串珠圣经注释》
【】「他受审判的时候,愿他出来担当罪名,愿他的祈祷反成为罪。」
仇敌受审,愿他被判有罪;愿仇敌的辩护词(“祈祷” )都成为他的罪状。
――《启导本诗注释》
「愿他出来担当罪名」:即被判有罪。
――《串珠圣经注释》
愿他的祈祷反成为罪: 为邪恶目的献上的祈祷决不会蒙应允(66:18,,59:2,。
――《圣经精读本》
他的祈祷,从审判的场景来看,或许是指「他向法庭的申诉」;但克巴确克指出,这个字在各处均指向神的祈祷。神断然拒绝这类祷告的例子,并不少见,如:;。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里的动词是一般将来时,表示一种希望。恶人的祈祷并不是出于真心的忏悔,而是为犯罪的后果悲哀。这样的祈祷神是不接受的,。
――《SDA圣经注释》
【祈祷反成为罪】
按照上文下理可以作出的结论是,这话描述法庭中的请愿性祈祷。这种祈祷可以包括自表清白的誓言(例如伯三十一章中的约伯 )。若果不是当真清白,这种誓言就会成为神明处罚的根据。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愿他的年日短少,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职分”亦作“财富”。学者大都同意《和合本》译法,因11节已提到财富。攻击诗人的人大概有相当高的管职,与群小联合阴谋叛乱。新约将本节下半适用在卖主的犹大身上,别人取代了他荣耀的使徒的地位。
――《启导本诗注释》
「愿他的年日短少」:这是恶人应得的惩罚(37:36,55:23)――《串珠圣经注释》
愿别人得他的职分: 未能担当自己的职分而被赶离其位,是巨大的悲剧。耶稣的门徒加略人犹大,背叛耶稣基督不配使徒职分,众使徒在选补使徒时,引用本节。
――《圣经精读本》
他的财宝(和合职分 )是可能的译法,但却不正确,因为这字也可以指「他的职位」,而引用时,是指这个意思。第11节针对他财宝的话,已经足够。至于本节中犹大的影子,见上文第4、5节的注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他的年日短少。或“他的年日将短少”(见第7节注释 )。
职分(pequddah )。指监督的职分。彼得以本节为依据,提出另选一位使徒代替犹大。
――《SDA圣经注释》
【】「愿他的儿女为孤儿,他的妻子为寡妇。」
在这个犯罪的世界中,“儿女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父母犯罪的影响”。但神恩待义人的后代,一代接着一代向他们发慈爱。
――《SDA圣经注释》
【】
父亲所犯的罪确实会影响儿女(比较。
――《诗雷氏研读本》
恶人因罪灭亡是理所当然,但他的儿女和妻子也因此承受痛苦。可知罪的代价何等可怖,。
――《圣经精读本》
【】
这里盼望这个人的儿女、妻子也遭患难,重点似乎在让他留下臭名,就是在人还记得他的时候(参13~16节 各种关于纪念的说法 )。这并不减低咒诅的残酷,不过所强调的乃是记忆。这些话让人想起,,大卫向约押家所发的咒诅。同时,这并不是空想而已;其他经文显示,这类审判为人类全体的黑暗面。而大卫的咒诅,不论其动机如何丑陋,仍然可能成为神审判的工具,就像约坦的咒诅一样。律法、先知与福音都曾以良药苦口的态度警告说,父亲的罪可能延及儿女,,。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他的儿女漂流讨饭,从他们荒凉之处出来求食。」
【】「愿强暴的债主牢笼他一切所有的,愿外人抢他劳碌得来的。」
愿强暴的债主……所有的: 生动表明敌对者的罪何等大,被圣经视为罪的高利贷者,掠夺他们的财产。
――《圣经精读本》
指放高利贷的人。这里说他夺取债务人的一切财产。
――《SDA圣经注释》
【】「愿无人向他延绵施恩,愿无人可怜他的孤儿。」
愿无人可怜他的孤儿: 神一直特别怜恤、照看孤儿(10:14),并且惩罚那些虐待孤儿者,,,,。但仇敌的儿女却遭到彻底的离弃,表明恶人的罪孽要遭受何等可怕的报应。
――《圣经精读本》
虽然神的爱是永恒的,但圣灵的恳劝和对忘恩负义之罪人的施恩会有结束的时候。
――《SDA圣经注释》
【】「愿他的后人断绝,名字被涂抹,不传于下代。」
与神对亚伯拉罕儿女祝福的应许形成鲜明对比。
――《圣经精读本》
以色列人有强烈的自家认同感,希望自己的名号在子孙身上延续。他们把名号的断绝视为巨大的灾难。
――《SDA圣经注释》
【】「愿他祖宗的罪孽被耶和华纪念,愿他母亲的罪过不被涂抹。」
诗人愿仇敌的父母犯的罪都纳入他们的控罪之中(看本篇题解 )。
――《启导本诗注释》
愿他祖宗的罪孽被耶和华纪念: 没有比神纪念人的罪更可怕的事,因为神恨恶罪。神根据基督的救赎,不再纪念我们的罪,我们才得以进到他面前(103:12)。大卫强烈要求神不要忘记他们的罪孽,要降下与他们罪对等的报应。使人联想罪人要受的惩罚。
――《圣经精读本》
【】「愿这些罪常在耶和华面前,使他的名号断绝于世;」
“名号断绝于世”:即绝后之意。
――《启导本诗注释》
【】「因为他不想施恩,却逼迫困苦穷乏的和伤心的人,要把他们治死。」
【】大卫的仇敌当受他在第6至15节所祷求之原因的惩罚。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述说仇敌的劣行,愿他们受到应得的报应。敌人不只诬陷,还作各样的咒诅。诗人愿这些咒诅回到仇敌身上,作他们的衣服,当他们的食物(“水”和“油” ),生活在咒诅里头。
――《启导本诗注释》
报应恶人所行的罪孽。暴露仇敌所犯的罪行:毫无怜恤地逼迫穷苦者(16节 )、好咒诅别人(17-19节 )、对诗人以恶相待(20节 )。神绝不会对他们袖手旁观,必照他们的行为报应他们(31:23,。
――《圣经精读本》
【】「他爱咒骂,咒骂就临到他;他不喜爱福乐,福乐就与他远离。」
17上 可作「他爱咒诅,愿咒诅临到他」。
――《串珠圣经注释》
他受咒骂: 似乎指押沙龙谋反时,大卫受示每的污辱与咒骂。
――《圣经精读本》
这里表达恶人的命运和第7节一样,不是作为一种希望,而是恶人的行为给自己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局。
――《SDA圣经注释》
【】
审判有可怕的逻辑:自食其果;一个人不但会完全得着他所选择的,还会尽然吸收、被其包围:再没有其他经文能像此段,把这点表达得如此生动。准确来说,希伯来经文将第17~19节写成?l述文(「他爱咒诅 咒诅就临到……」 ),而将第20节写成声明(「这就是……报应……」 ),如 RV的译法。翻译的差异是因元音而来,而原文并未写出元音;不过似乎没有必要修改经文,使本篇的咒诅显得更多,因经文本身似以声明为满足。七十士译本肯定了马所拉经文(是声明而非咒诅 ),并认为这是先知的宣告。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拿咒骂当衣服穿上,这咒骂就如水进他里面,像油入他的骨头。」
「如水进他里面,像油入他的骨头」:愿这些咒诅像水一样渗透他的内脏,像油渗入他的骨头。
――《串珠圣经注释》
这咒骂就如水……入他的骨头: 描绘无故诅咒、谩骂义人的恶人,因自己所发的咒骂惹祸上身。如水渗进深深地层一样,人所发的咒诅亦会成为致命的毒素损坏自己。无故咒诅别人等于自取灾祸。
――《圣经精读本》
【】「愿这咒骂当他遮身的衣服,当他常束的腰带。」
【】「这就是我对头和用恶言议论我的人,从耶和华那里所受的报应。」
蔑视神慈爱和恩典的人给自己带来咒诅。他们的惩罚是罪有应得的,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必然结果。
――《SDA圣经注释》
【】「主耶和华啊,求你为你的名恩待我,因你的慈爱美好,求你搭救我!」
「因你的慈爱美好」:有古译本作「按你美好的慈爱」。
――《串珠圣经注释》
为你的名: 大卫的祈祷并非靠自己的义,乃是根据神的荣耀。
――《圣经精读本》
就像诗中常见的情形一样,但你……(21节开头 和合本无 )一语带来转寰,将全诗的情绪改变过来(参 。这个恳求立在非常稳固的基础上:为你的名。NEB的翻译甚完美:「求你按能荣耀你名的方式待我」(21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在祈祷中细诉所受的痛苦,求神拯救。他的生命日薄崦嵫,如影子迅即消逝;象蝗虫一样可憎,被人抖掉(23节 )。有的学者认为23节下半可译为“又如被蝗虫逐渐啃食干净”,与上半更密切对应。
――《启导本诗注释》
【】「因为我困苦穷乏,内心受伤。」
【】「我如日影渐渐偏斜而去,我如蝗虫被抖出来。」
「我如蝗虫被抖出来」:像一只可憎的蝗虫被人厌弃驱除。
――《串珠圣经注释》
如日影: 黄昏的微光会伴着日落而消失。暗示诗人面对逼近的危险,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有所不安。
――《圣经精读本》
抖出来似乎是正确的意思(而非「抛上抛下」 AV、RV ),就像把一只不受欢迎的昆虫,从衣服上抖下去(参 BDB )。诗人觉得自己备受羞辱,像一只讨人厌的小虫──轻蔑的力量何等大,令人萎缩颓丧。难怪主耶稣认为,这种态度与杀人无异。
──《丁道尔圣经注释》
日影。太阳下山时,影子就会延长,直到完全消逝在所降临的暮色之中。
被抖出来。诗人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就像可怜的蝗虫。
――《SDA圣经注释》
【】「我因禁食,膝骨软弱,我身上的肉也渐渐瘦了。」
【禁食】在圣经以外,古代近东没有什么禁食的例证。禁食通常是在哀悼之时进行。旧约中宗教性的禁食通常与向神恳求有关。其原则是所求之事重要到一个地步,恳求者集中精神于属灵景况上,肉身需要则退居幕后。如此,禁食是为使人净化,在神面前谦卑而设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受他们的羞辱,他们看见我便摇头。」
「摇头」:表示鄙视;他们认为诗人如此悲惨乃因受神惩罚。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帮助我,照你的慈爱拯救我,」
在诗歌的结尾又一次提出恳求。诗人完全依靠神的慈爱。本诗的最后希望苦难之后是荣耀,十架之后是冠冕。
――《SDA圣经注释》
【】「使他们知道这是你的手,是你耶和华所行的事。」
使他们知道这是你的手: 当事情超出人的能力范围,神才开始显明自己的大能。因此,人的终点就是神的始点。圣徒当忘记什么是绝望,铭记除自己的能力外,还有神的大能。
――《圣经精读本》
这是你的手,意即,「我的恢复并非偶然」。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任凭他们咒骂,惟愿你赐福。他们几时起来就必蒙羞,你的仆人却要欢喜。」
「起来」:指攻击。
「他们几时起来,就必蒙羞」:古译本作「愿那些攻击我的人蒙羞」。
――《串珠圣经注释》
第一行听起来像以祝福报咒诅,但其实是一个恳求,即当仇敌召唤最恶劣的事临到大卫,神却反其道而行,将最好的如甘霖降于他;以下几行便显明这点。这是很好的祷告,能将攻击的矛头转过来:以下。
──《丁道尔圣经注释》
只要我们知道天国的福气正降临我们身上,受恶人的咒骂又有何妨。
――《SDA圣经注释》
【】
“起来”指辱骂和其他口头攻击。神的祝福强过人的咒诅。仇敌咒骂时,看见诗人所得福气,必羞愧而退。
――《启导本诗注释》
【】「愿我的对头披戴羞辱,愿他们以自己的羞愧为外袍遮身。」
犯罪总会带来羞辱。
――《SDA圣经注释》
【】「我要用口极力称谢耶和华,我要在众人中间赞美他;」
我们应该在大庭广众中赞美神。祂一直在我们的身旁帮助我们,救我们脱离想要害我们的仇敌。
――《SDA圣经注释》
【】
结语:诗人向神歌颂赞美,因他深信神必会为他伸冤。
――《串珠圣经注释》
即使遭受仇敌的逼迫、诅咒,大卫依然确信神必应允自己的恳求,开始感谢、颂赞即将施行拯救的神。这样的确信完全来自信靠神。
――《圣经精读本》
诗常强调,义人应当为自己所承受的祝福公开献上赞美,这其实是他的责任:参,尤其。
最后一节将整件事作了扼要说明。它从第6节选用一个词(RSV将其放入小字 ),而把对头的角色,就是站在被害者右边的那位,换成了神,祂站在穷乏人的右边,意义截然不同。这是最圆满的答案。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为他必站在穷乏人的右边,要救他脱离审判他灵魂的人。」
站在“右边”的不再是控告他的人,而是拯救“穷乏人”的神。
――《启导本诗注释》
「他必站在穷乏人的右边」:站在右边的不再是控告诗人的仇敌,而是保护他的耶和华。
「审判他灵魂的人」:定他死罪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09篇 )】
1诗人以前怎样对待他现在的仇敌呢?参4-5节。他的仇敌又怎样待他?参2节。这仇敌除了攻击诗人外,还有什么恶行?参16-17节。
2本篇有关恶人下场的描述是否显示诗人的爱心不够,以致他祈求神将咒诅赐给他的仇敌呢?。恶人得恶报、受咒诅,这现象与神的作为有什么关系?参26-27, 31节。
3本篇是否暗示我们可以求神咒诅与我们敌对的人?诗人那方面的信心可以作我们的模范呢。
──《串珠圣经注释》
【】
某传道人为应征某教会圣职,他的履历是某圣经学院毕业,却写为神学院毕业而上榜;为兢争教会牧职,用谎言中伤他人,而想得意进行,这种卑劣的手段,丧失宗教良心,神绝对审判分明。主的眼睛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他心存诚实的人。
说谎的问题是灵性问题,也是信心的问题。诚实无欺的人,有时难免眼前吃亏,至终却必获益。撒谎的人在沙滩上建筑大厦,诚实的人却稳如万古盘石。
美国某贵妇问慕迪说:「我和人谈论时出言往往流于夸张,谎言,真假难分。请先生指示我善法,得以脱离此坏习惯。」慕迪说:「这很容易,你以后与人言谈,若一发觉话语有失确实,立即去见那人,求他赦免你说谎的罪。」贵妇说:「若是如此,人必笑我是个说谎的人,这是我所不愿意的。」慕迪说:「人之所以不能脱去说谎劣习,原因就在此。你欲脱此恶习,拾此并无他法。况且说谎之罪必须径向对方承认,始得赦免。所以认罪乃是一举两得,何不为之?」说谎乃是出于撒旦。
——林政杰《诗的讲章》
【】
「我专心祈祷。」
我们祷告的时间常顶匆促顶急忙。每天我们究竟花多少时间来祷告呢?岂不是很容易以分来计算——最多数分钟数十分钟吗?谁曾看见过一个灵界的伟人未曾花许多时间来祷告的呢?谁曾看见过一个被圣灵充满的人未曾花许多时间专心在密室中的呢?
华德飞(Whitefield )说︰“数日数夜,甚至数星期,我平卧地上专心祷告——有时出声,有时不出声”。还有一位祷告有经验的说︰“双膝跪下来,就在那里长进”。他知道他所说的是什么。
有人说,一个不喜爱单独的人,决不能在文学上或者科学上有所成功。属灵的事情也是这样,一个不常花长时间与神单独亲近的人,决不能在属灵的事情上得到多大的长进。——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译自静默的时候【 面对害己之人,大卫虽气愤但仍为他们祷告;假如是我,我的祷告内容肯定……】大卫对那些用诽谤和谎言来攻击他的恶人非常气愤。但他继续作他们的朋友并且为他们祷告。当我们憎恶罪恶并设法克服的时候,我们必须爱每一个人,包括那些作恶的人,因为神爱他们。我们恨的是罪恶,爱的是那个人。只有得到了神的能力,我们才能学习大卫的榜样。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神说:“报应在我,伸冤也在我。”但我实在等不及神……可以吗?】
这是另外一首求告神审判恶人的求告诗(有关求告诗 参35篇的注释 )。大卫没有亲自去复仇,他求神快些照着应许的那样审判恶人。从大卫的话中我们看到,神的敌人将永远灭亡。
――《灵修版圣经注释》
【恶人的报应】
曾经称霸一时,想以武力征服世界的希特勒,最后竟以自杀了却一生,尸体被火焚烧。他的下场极其悲惨,是他当初志得意满不会料想得到的。
一九四五年四月间柏林沦陷之前,希特勒的总统府已被俄军炮火轰毁,只剩烧焦了的骨架。希特勒躲在阴暗的总统府地下室中,深知一切都已绝望,计划自杀,接受注射藉以安定神经。
自杀的前一天,他和同居十二年的妇人伊娃在地下室的一个小会议厅举行凄惨的婚礼,婚礼中的唯一音乐便是地面上的炮弹爆炸声,婚宴席上置有一瓶香槟,可是这时其味必是苦的。
四月三十日食他自杀的日子,他向人告别之后,偕同新妇退入私室,希特勒手执手枪向着自己张开的嘴开了一枪,伊娃则服毒自杀。
德国纳粹希特勒,强暴迫害杀死毒死无数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即神的选民;如诗人在本段「十六愿」提及,这些心愿是根据神的公义并恶人自己的行为所当得之报应而说的,神眷顾他的儿女们,也必为他们伸冤。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当诗人求告神为祂的名恩待自己时,是有特别意思的吗?】
名字不只是个标签。它可以代表特性和名誉。大卫是在求神兑现神的名所代表的特质──祂的慈爱和怜悯。“求你为你的名”意味着说“要与你的性格一致”。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右边的帮助】「任凭他们咒骂,惟愿你赐福。」
这是咒骂诗,特别可喻为加略人犹大的实况。使徒彼得为改选候补的使徒,以补上犹大所遗的职分,特别引用这段经文。但是教会无意咒骂那个卖耶稣的人,也不以此咒骂以色列其他的仇敌。我们阅读时,必须记得这些话是预言的。其次,这些早期以色列的经验是西乃山的雷声,不若各各他那种柔和的声音。第三,爱神的人当时只知道恶人在今世遭报,他们对末世的事究竟还模糊,但是他们至少知道神对道德的事决不忽略。
人们现在仍旧咒骂我们。我们属于神的家,他们就看见我们的标帜而咒骂我们为别西卜。十字架讨厌的地方仍旧存在。若是没有人咒骂我们,我们反而要问究竟我们是否跟随钉十字架的主的脚踪。我们必须受浸归入基督的死,与祂同死,不再怕人。我们愿意在一切事上算是死的,不然我们没有归入祂的死,也不能在祂复活的生命上有份,我们若不愿舍弃生命,丢掉名利,为主的缘故成为愚蠢,神就无法祝福我们。人们凌辱我们,予以逼迫,甚至说各样坏话诽谤我们,神在我们心中说:「你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神多么温和地亲近我们,我们真正体会到,还是在受人离弃的时候。
──迈尔《珍贵的片刻》
「祂必站在穷乏人的右边。」
现代人的生活忙碌,噪音四面包围,但在另一方面,却时常感到是那么的孤单,需要帮助。“求你向我右边观看,因为没有人认识我”,所感受的是多么苍凉!
不过,还有比孤单更糟的,就是诗人所说的境况:“派一个恶人辖制他,派一个对头站在他的右边”。这里的“恶人”,或译作“那恶者”;“对头”,也就是“撒但”。人犯罪的结果,是被撒但奴役,受辖制,不得自由;撒但是最坏的主人,服事它是恶事,是苦事,而还不止此,“罪的工价乃是死”。撒但是控告者,它在神面前控告人,使人的心灵不得平安,受罪的困扰。
神的儿女要“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胜过撒但的方法,是常将主放在面前,就是仰望主,认定主,以主为所喜乐的,可敌挡魔鬼,得胜试探,不至陷于罪中。
保罗写道:“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这是何等的安稳!祂的血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
没有人能宣告自己行为完全,在神前得以称义。大卫是合神心意的人,他也尽心尽力,想要求神的喜悦;但限于自己的知识,和肉体的软弱,屡次陷于失败,而且败得很叫人失望,似乎是难以原谅。他知道,自己蒙恩极大,亏欠神也极深,杀人和奸淫的罪,并不是献祭物可以除去的。但因信而得神称为义:“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犯罪而“叫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撒但是“对头”,在那里控告他;但神使它蒙羞,因为主宝血所救赎的,祂总不丢弃,“祂必站在穷乏人的右边,要救他脱离审判他灵魂的”。站在右边,是在法庭上帮助辩护的意思,也就是新约所说的“保惠师”。当撒但控告圣徒的时候,圣灵就宣告说:耶稣基督所流的宝血,已经救赎了他,称他为义了。人在神面前是贫穷的,就是有金银也不能赎罪,感谢主,只有靠祂的宝血,就得称义。── 于中旻《诗笺记》
【诗一百零九篇 这篇诗竟写出大卫与耶稣遭遇相类似之处……】
大卫忍受了许多假指控,,多少世纪之后的基督也是这样,27:39-44)。第8节在中被引用,犹大的死应验了这话。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