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93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作王!祂以威严为衣穿上;耶和华以能力为衣,以能力束腰,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

2「祢的宝座从太初立定;祢从亘古就有。」

「耶和华作王」()),是古时喝道者的宣告()),所以需要加一个感叹号!
虽然世界上有许多人不肯承认神的宝座,但在还没有人的时候,神的宝座就「从太初立定」()),大能的神「从亘古」())就是宇宙的王,祂的主权从来就不因人的拥护或反对而改变。
虽然有许多人不喜欢神作王,但正因为祂的大能,才使「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否则这世界早就因着罪恶而分崩离析了。而历史也证明,凡不肯接受神为王的地方,人的公义和慈爱都不能长久,总是动乱不息、周而复始。
本篇未说明作者和写作时间,但七十士译本的诗题是:「用于安息日的前一天,当地还有居民之时,大卫的赞美诗」。因为本篇原文一共有45个希伯来单词,正是「亚当 אדם」或「人אדם」的希伯来字母代码数值(Gematria))。亚当是第六天被造的,因此,犹太传统在星期五的晨祷时颂唱本篇。
本篇也预言了将来弥赛亚的时代,那时「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从九十三到一百篇,是一组赞美耶和华作王的诗篇。九十三、九十四篇是称颂神在全地作王;九十五、九十六篇是称颂神超乎万神之上;九十七、九十八篇是称颂神在百姓心中掌权;九十九、一百篇是称颂神的性情。

3「耶和华啊,大水扬起,大水发声,波浪澎湃。」

4「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胜过诸水的响声,洋海的大浪。」

「大水」())原文是「众河流」。「波浪澎湃」())原文是「众河流澎湃」。「大水」和「波浪」())、「诸水」和「洋海」()),既是古人认为最难以控制的事物,也是比喻地上抵挡神的势力。但无论地上反对的势力有多么凶猛混乱,都不能阻挡神的计划。
「诸水的响声」()),比喻世人的喧哗。地上的君王统帅、豪商巨贾、文人骚客所发出种种反对神的喧嚣,从来都够不着至高之处的神,只能凸显「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创造天地的主从来都不担心必死之人的作为,祂始终管理历史、走向祂所定意的目标())。当基督再来作王的时候()),就「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上图:地中海的风暴。古代中东人普遍把地中海和其中的海怪视为混沌和没有秩序的代表。海洋和陆地的争斗,怒海无法控制的能力,都是古代中东神话的重要因素。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描写马尔杜克如何在代表大水混沌之女神查马特以龙的形式出现时,把她克服。乌加列传说中很多关于巴力的循环故事,都是描述巴力、亚拿特与对手海神之间的争斗。

5「耶和华啊,祢的法度最的确;祢的殿永称为圣,是合宜的。」

「法度」())原文是「见证」。「的确」())原文是「坚立、确信、持久」。
神的「法度」是「耶和华作王」())在地上的见证,像神的宝座一样「从太初立定」())、永不改变,既「全备」、又「确定」()),是神的百姓应当遵行的生活法则。而世人的「法度」则见证了人的有限,需要不停地与时俱进。
人若不肯遵行神的「法度」,也就是不接受神作王,当然也就不能进入天国,因为天国惟有遵行天国之王旨意的人才能进去())。
「祢的殿永称为圣,是合宜的」()),原文是「圣洁对于祢的殿是非常得体的,直到永远」(英文ESV、NASB、KJV译本))。
「合宜」())原文又被译为「秀美」())、「佳美」()),圣殿之美就在于圣洁。「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每个圣徒的美,也在于内心长久的圣洁,而不在于外表易逝的美貌。「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信徒的「秀美」必将存到永远,见证神在我们心中作王的事实。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九十三篇

第九十三篇波涛以上的宝座

从本诗起,直到九十九或一百篇(除九十四篇以外),是一组以神为王的诗。“耶和华作王”的呼喊;参,,在形式上是宣告的话443,而不是像在陈述真理,因此有些解经家认为,这些诗歌起源于庆贺耶和华即位的节期。导论,16~24页中444,对这方面曾略作讨论;在此只需提出,惟有前瞻性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这点请看的注释),其他看法均当反对,因为旧约的耶和华不像巴比伦的玛尔杜克神o,需要授与王权;在旧约的节期日历中(利二十三章),也没有安排登基的庆典。我们无需借助于异教的专家,就可听出这些诗的原意它们会直接向我们说话。

希伯来文耶和华作王有决定性的意味,因此至少后面应当加上惊叹号(如 TEV:“耶和华是王!”)。这句话有宣告的含义,就像说“耶户作王了”,虽然这里与那个宣告在其他方面截然不同(见开头的注释)。比较接近的一处,是以赛亚所描述,得胜的消息传至沮丧的耶路撒冷之光景,跑来报信的人高喊:“你的神作王了!”。这句话让我们重新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已逐渐淡忘的;而它以决定性的语气445指向那一天,就是那位王将显大能临到的日子这个主题在本系列的一些诗中特别重要,尤其是九十六至九十九篇,而这节中的话也可能隐含此意。

以……为衣,以……为衣:这首诗除了最后一节以外,每一节均有两、三个重复的词汇,这特性使全诗显得很有活力,圣经中有些早期诗歌,以及迦南人的某些诗歌,也都有此特色446。这里的重复词高举神的主权,绝不缄默,更不蛰伏,而是开展威严,全副武装,准备作战。这些动词与第一个动词一样(见上段),具决定性意味;柯弗戴尔的翻译表达得更佳:“已经穿上荣耀的外袍……已经以能力束腰”。神的王权、荣耀、能力,固然是恒常的事实,但此处的宣告很可能是对未来的前眺,以“先知性的完成式”预期“主的日子”那伟大之日的光景(见上段最后的说明);这些动词所描绘的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此处所望见的稳定状况,并非向来如此;物质世界能坚定(1节),乃因痰谋ψ坚定(2节,和合:立定),而世人若要能站立得稳,也必须先承认神的宝座。就人类本身而言,则只有不停的动乱,正如第3节的描绘,或第四十六篇的形容:“外邦喧嚷,列国动摇”。本诗按照以色列的信仰,向造物者本身而不向世界,求那存到永远的,虽然表面看来,世界似乎会永存下去。惟有如此,本诗才能满有信心、满存期待地向前瞻望(5节;以下)。

洪涛

同时,诗人亦不轻看“波涛的忿怒激动”447,第3节最后一个字,以及接下去不放松的重复句,将其冲撞击打(参,NEB;并非咆哮,和合:澎湃)表达了出来。从整幅画面看,这幅仇敌的景象,对身处地上的我们可算十分熟悉,而圣经的写实笔法,在此将其狂暴全然暴露无遗;然而第4节用同样写实的笔法,陈明神的荣耀远胜过它448。出现两次的大能(见注脚),带有威严的意味,就如;而本诗所呈现在高处的威严,令我们在向“天上的”神祷告时,更可感受其缀盏纳势。

公理之治

神真正的荣耀,不仅在于能力,更在于品格;此处声明祂全然可靠,并要人全然顺服。痰姆ǘ(和合:法度)直译为“痰闹ぱ浴被颉岸隙ā保这个词强调,圣经乃是以神的正直为依据,祂愿为其声明、应许、警告、命令作担保。诗一一九篇轮流运用一组字,这词即其中之一。

第二行,NEB 将合宜一字的力量表达了出来:“淌サ钪美就在于圣洁”(参,:“秀美”;,“佳美”;此字惟出现在这几处)。当然,神的圣洁是圣殿内的荣耀;而人则应当以圣洁来回应,这圣洁亦是神的恩赐。新约以同样有力的笔法,论到教会神的灵宫的这方面:“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

不过本诗所强调,均是正面的;在结束时,它以最后两个字再开启了一个远景。直到永远(和合本:永)直译为“直到日之久”,正如第二十三篇的最后一词。这里也像该处,未定出时间的长度;这个问题留给新约去探索,而所发现的答案是:与神一样存到永远

443 ;但在诗中,字的顺序相反。
444 详细的研究,见 A. Gelston, 'A note on YHWH MLK', VT l6 (1966), pp. 507~512.
445 “先知的完成式”见的\cf5 注释,或的第二段。这种用法的明显例子,见,那里从前几节看,无疑是指未来。
446 见摩西与底波拉的胜利之歌,出埃及记十五章;士师记五章。亦见的注释,及导论,7页和其注脚。
447 S. Johnson, 'City of God,How broad and far'.
448 RSV 与大部分近代译本,假定中间那行有一点抄写错误(建议用 ~addi^r mimmis%b#re^ 取代 MT 的 ~addi^ri^m mis%b#re^ );但 RV 对现有经文(MT)的翻译也很合宜:“在众水的声音之上,有破裂大海的能力,在天上的主是大有能力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作王,他以威严为衣穿上。耶和华以能力为衣,以能力束腰,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

在这首献给作王的耶和华的诗里,诗人因神的主权而狂喜;神在大水之上登基作王,祂住在圣洁的殿里。祂预演弥赛亚在千禧年作王的情景。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赞美诗,颂赞神永远坚立为王;与第九十四、九十五篇以迄第100篇可能均为祭司或利未人所作,供早祭仪式中歌唱。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赞美耶和华为王的诗:本篇强调耶和华永远为王,世上没有任何的权势可以和祂抗衡。

――《串珠圣经注释》

颂赞神高高在上的王权。是称颂神王权的君王诗,以有力的口吻表达神的威严与大能。诗人强调耶和华的主权与治理,①时间上,从亘古到永远;②空间上,是囊括宇宙万物;③伟大而言,表达信仰耶和华之人的感慨与自豪。

――《圣经精读本》

以威严为衣穿上: 神的威严并不由其他存在所赋予,人的颂赞也不是稳固其荣耀的直接因素。神自有永有,满有荣耀、大能与尊贵。世界……不得动摇: 世界的宁静与和平,并非靠政治形态或组织建立,乃是靠着神的大能。

――《圣经精读本》

希伯来文耶和华作王有决定性的意味,因此至少后面应当加上惊叹号(如 TEV「耶和华是王!」 )。这句话有宣告的含义,就像说「耶户作王了」,虽然这里与那个宣告在其他方面截然不同。比较接近的一处,是以赛亚所描述,得胜的消息传至沮丧的耶路撒冷之光景,跑来报信的人高喊:「你的神作王了!」。这句话让我们重新面对一个事实,就是我们已逐渐淡忘的;而它以决定性的语气指向那一天,就是那位王将显大能临到的日子──这个主题在本系列的一些诗中特别重要,尤其是九十六至九十九篇,而这节中的话也可能隐含此意。

以……为衣,以……为衣:这首诗除了最后一节以外,每一节均有两、三个重复的词汇,这特性使全诗显得很有活力,圣经中有些早期诗歌,以及迦南人的某些诗歌,也都有此特色。这里的重复词高举神的主权,绝不缄默,更不蛰伏,而是开展威严,全副武装,准备作战。这些动词与第一个动词一样(见上段 ),具决定性意味;柯弗戴尔的翻译表达得更佳:「已经穿上荣耀的外袍……已经以能力束腰」。神的王权、荣耀、能力,固然是恒常的事实,但此处的宣告很可能是对未来的前眺,以「先知性的完成式」预期「主的日子」──那伟大之日──的光景(见上段最后的说明 );这些动词所描绘的是「所望之事的实底」。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是宇宙秩序的建立和保持者,因为神永存,祂所拣选的子民和所建的国度也必坚定不移。

――《启导本诗注释》

「你的宝座从太初立定,你从亘古就有。」

此处所望见的稳定状况,并非向来如此;物质世界能坚定(1节 ),乃因你的宝座坚定(2节 和合立定 ),而世人若要能站立得稳,也必须先承认神的宝座。就人类本身而言,则只有不停的动乱,正如第3节的描绘,或第四十六篇的形容:「外邦喧嚷,列国动摇」。本诗按照以色列的信仰,向造物者本身而不向世界,求那存到永远的,虽然表面看来,世界似乎会永存下去。惟有如此,本诗才能满有信心、满存期待地向前瞻望(5节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啊,大水扬起,大水发声,波浪澎湃。」

“大水”象征反对神的叛乱。

――《诗雷氏研读本》

“大水”可指世界创造时混沌一片的情景。神从其中建立秩序。此处暗喻抵抗的力量,不让神的国度来临。可是这些大水的声音和汹涌的波浪都在创世时神的发号施令中一一沉寂。

――《启导本诗注释》

「大水 ...... 波浪」:象征与神作对的势力。

――《串珠圣经注释》

大水: 指敌对神的世俗势力。圣经常以“大水”或“河水”形容埃及、亚述、巴比伦等国,28:2,59:19,。扬起: 仇敌的攻击带来国家的危机或敌挡神的属世势力。

――《圣经精读本》

本节最后一个字,以及接下去不放松的重复句,将其冲撞击打(参 NEB 并非咆哮 和合澎湃 )表达了出来。从整幅画面看,这幅仇敌的景象,对身处地上的我们可算十分熟悉,而圣经的写实笔法,在此将其狂暴全然暴露无遗。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与海洋的比较】

圣经和古代近东传统都视海洋和住在其中的海怪为混沌和没有秩序的代表。海洋和陆地明显的争斗,以及怒海所显示无法遏止的能力,都是构成古代近东宇宙神话的因素。巴比伦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描写玛尔杜克如何在代表大水混沌之女神查马特以龙的形式出现时,把她克服。乌加列传说中很多关于巴力的循环故事,都是描述巴力和对手海神雅姆之间的争斗。同样在乌加列史诗之中,亚拿特和巴力都自称征服了七头龙利坦,取得支配诸海的权力。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胜过诸水的响声,洋海的大浪。」

即使仇敌再汹涌逼人,神的威能却超越他们,能平静这一切。因此,圣徒在急剧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应当信靠神。

――《圣经精读本》

用同样写实的笔法,陈明神的荣耀远胜过它。出现两次的大能,带有威严的意味,就如;而本诗所呈现在高处的威严,令我们在向「天上的」神祷告时,更可感受其赫的声势。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啊,你的法度最的确,你的殿永称为圣,是合宜的。」

“法度”为神颁给祂子民应守的生活法则,既全备又确定。宇宙因神的统治而秩序井然,人因为有神的法则而巩固安全。

――《启导本诗注释》

「你的法度」:有学者译作「你的宝座」,与下句「你的殿」相若。

「的确」:指坚固可靠。

――《串珠圣经注释》

神真正的荣耀,不仅在于能力,更在于品格;此处声明祂全然可靠,并要人全然顺服。?的法度(和合法度 )直译为「?的证言」或「断定」,这个词强调,圣经乃是以神的正直为依据,祂愿为其声明、应许、警告、命令作担保。诗一一九篇轮流运用一组字,这词即其中之一。

第二行,NEB将合宜一字的力量表达了出来:「?圣殿之美就在于圣洁」(参 ,「佳美」 此字惟出现在这几处 )。当然,神的圣洁是圣殿内的荣耀;而人则应当以圣洁来回应,这圣洁亦是神的恩赐。新约以同样有力的笔法,论到教会──神的灵宫──的这方面:「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

不过本诗所强调,均是正面的;在结束时,它以最后两个字再开启了一个远景。直到永远(和合本永 )直译为「直到日之久」,正如第二十三篇的最后一词。这里也像该处,未定出时间的长度;这个问题留给新约去探索,而所发现的答案是:与神一样存到永远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93篇 )】

1神的能力既可胜过任何权势,今日我们可否自辩说自己犯错或作恶是时势所逼呢?

2你当如何尊重神的殿和法度。

──《串珠圣经注释》

【诗九十三篇 有关弥赛亚的诗是──】

犹太传统认为跟着下来的七篇诗(第93-99篇 )预告了弥赛亚的一些工作。第93篇据说被用在被掳后的圣殿敬拜仪式中。它可能是在西拿基立入侵的时期写成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例证

耶和华的王权】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自称「天子」,所谓「天子」,取意于「君权神授,承天治民」,而不是「天之骄子」。

日本人至今仍自言「天皇」乃日神之后裔,是万世一系,这当然是「神话」;同样的,中国历代皇帝号为天子,根本亦是「神话」。

「天子」一词始于诗经。诗经大雅常武篇:「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事实上,地球上的人类,自有历史以来,未曾见任何皇朝王朝是「万世一系」。中国有句俗语:「皇帝轮流做,明年落我家。」这句话很俗,也很深刻,换言之,天下没有铁打的江山,人生起落不过是风水轮流转。

公元前二○二年,中国江山落到刘家,大汉皇朝正式一统天下。此后,风水轮流转,一转眼已是公元一九八九年,其间数不清多少皇帝起落。天子没有一个是天长地久的。天不变,人会变,人变则事变,一变就弄得天旋地转、天翻地覆、天崩地圻,因为中国之人总是认为天无二日,而自己当皇帝乃天与人归,天经地义,别人若想抢夺皇帝宝座,合该天诛地灭。如此如此,天子来来去去,天道好还,杀人者被杀,被杀者杀人,杀人者又被杀,被杀者又杀人,杀杀杀,杀来杀去,只有一个原因——「天子」权威太诱人了。

天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神」,既是人亦是神。大汉皇朝首创者刘邦曾经拔剑斩白蛇,以是得天下,这些皆是神话妙论。

但耶和华作王,他的荣耀权力显赫可畏。诗人在此形容耶和华为完全的王,好像世上英武的君王,他穿上王袍,束上玉带,又有一个宝座。这与世界上的君王一样,但他的袍子是以威严能力做成,他的带子是以能力制造,他的宝座则从古已经设立,是永永远远,无始又无终的。世界上没有另外一个王,比得上神。当他露面之时,众目昭彰,万民归顺。

——林政杰《诗的讲章》
永远坚立的宝座】

「你的宝座从太初立定。」

世界上的文化,能够延续几千年的并不多;现今仍然存在,传统从来未改变的,连一个也没有。人类这么短的历史中,记载的尽是走马灯一般的变换。圣经说:“资财不能永有,冠冕岂能存到万代?”实在不错。
但有一位最高的统治者,祂的权柄是无限的,永远的,就是自有永有的神:

你的宝座从太初立定;你从亘古就有…
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
胜过诸水的响声,洋海的大浪…
耶和华啊,你的法度最的确;
你的殿永称为圣,是合宜的。

孩子们会问:“神是谁造的?”神是神,必须是永远存在的,自有永有的,完全的,也不能改变。因此,主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与神同质同荣,也必是“祂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神有绝对的主权,祂创造,管理万有,施行救恩,照祂的旨意行作万事,没有人能拦阻。神曾借尼布甲尼撒惩治祂的子民犹大人,掳到外邦;他以为是自己的手,自己的智慧能力,成就这一切事,自命勋业万世,骄傲起来;神使他“被赶出,离开世人,吃草如牛”。直等到他“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在天上的万军和世上的居民中,都随自己的意旨行事。”才得神施恩,使他复原。那时,他才知道人的微弱,连自己的气息,智能,都在神的手中。
世上反对神子民的势力,不认识神,也不敬畏祂,就狂傲像大海的水,兴风作浪,弄出许多的声音,真是不可一世;但神在天上“发笑,主必嗤笑他们”。全能的神必然胜过他们,因为祂是在万有以上掌权的神。
我们看这世界,似乎是混乱的状态,没有谁管得了,也没有绝对的价值标准。但神的法度是确定的。不管风浪多么大,怎样狂暴,好像要摇撼地的根基;但总会止息,等那一切过去后,仍然是青天丽日。
神儿女在世界上,“受苦难原是命定的”。但我们不要看风浪的声势,要仰望在这一切之上的神;祂永没有改变,祂的法度也不改变,到祂旨意成就,要得完全荣耀。

── 于中旻《诗笺记》

「耶和华啊,大水扬起,大水发声。」

这些话好似一个人踱步在大西洋航船的甲板上所有的感言。这真是乘风破浪的情景,有时大水的响声震耳欲聋,你听不见自己说话的声音,整夜只有不绝的音响。海洋的巨声似是自然界大风琴的音调,或如低沉的声音颤动。人必会自问说:「浪涛正在说些什么?」涛声怒吼着,使毁灭更加破损,直至极处。在荒野中的人又该怎样呢?但是海鸥却在那狂涛中十分泰然,人就无法忍受了。

在我们人生周围,苦难好似狂涛怒号。有时浪潮卷起,来势汹汹,前浪被后浪推着涌来。但在心灵里这诗句常回响着:「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胜过诸水的响声。」祂坐著作王,高于澎湃的波浪,深过大水的深渊,胜过洋海的大浪。让主来说:安静吧!于是汹涌的海洋立即平息,宁静得好似幼童的安睡。当我们沉入在浪涛之下,好像在神大能的手心之中,那是洋海的摇篮里,十分祥和。

──迈尔《珍贵的片刻》

耶和华的威信】圣洁守诫对基督徒是重要课题。政治人物因婚外情而毁誉的,例如: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八日深夜,爱德华·甘乃迪的座车在美国麻萨诸塞州一个小地方翻入河中。爱德华迅速地自车内逃出,幸免于难,但是,他车内还有位女秘书柯普珍未及逃出,而惨遭溺毙。这件意外遂愈演愈烈,成为一生洗不清的「污点」

,这件事造成莫大伤害。晚上是往废弃的海滩,而非柯普珍下榻的旅馆?本想登上美国总统之位,因绯闻案而没希望成泡影。不名誉、不圣洁对政治人物「杀伤力」有多强。

日本的政治人物首相宇野宗佑,亦因绯闻婚外情断送前程下台。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五日东京消息:艺妓出身和日本首相宇野宗佑有一段情的中西光子,说明宇野一九八五年包下她的经过,说:「宇野气势凌人,不了解弱者的感受,她认为这种人不配当首相。」

中西光子说,一九八五年,当时担任自民党某研究委员会主席的宇野和她卖笑的料亭签约包下她,当时曾举行小仪式,支付七千一百四十美元给她,此外又每个月给她二千一百美元,为期四个月。

此外,连续绯闻曝光,只隔宇野绯闻两个月,于八月二十五日山下德夫公开道歉而下台。神的王道是「神圣」的,他的法度是「信实」的,耶和华永远是圣洁公义。

——林政杰《诗的讲章》

要像神那样圣洁吗?这太难了……】

神永远掌权之关键在于圣洁。神的荣耀不仅彰显在大能上,而且也显在完美的道德性格上。神行事在道德上向来完美。这再次向我们确保,我们可以信靠神。但这也向我们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我们里面要有成圣的愿望(对神委身和道德洁净 )。我们不能以不圣洁的方式来达到圣洁的目的,因为神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