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阿,我要求告你;我的盘石啊,不要向我缄默;倘若你向我闭口,我就如将死的人一样。」
在这首哀悼诗里,大卫求耶和华拯救他,免于其仇敌所应受的审判(1~4节 ),有信心地预言他们的惩罚(5节 ),公开地赞美神,因为祂必应允他的祷告(6~8节 ),并祈求耶和华拯救以色列(9节 )。
――《诗雷氏研读本》
“缄默”。聋的,意思是不回应。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篇个人的求告诗。1至5节求神拯救,并惩罚恶人;6至9节为赞美感谢的诗,并为全民求告神(8~9节 );末节提到牧羊众民。与22至27诸篇有不少相同主题,或属同一诗集。
――《启导本诗注释》
“盘石”是神的称呼,象征力量和权能,坚固可靠,永不改变。
――《启导本诗注释》
主是避难所。大卫毕生驰骋疆场,作这首诗时已步入人生黄昏。却因躲避儿子押沙龙的反叛,逃离耶路撒冷,使一生的荣耀变为羞辱。在这荣辱不定的人生中,大卫强烈感到神慈爱的双手看顾并引领自己。在如此令人绝望的境况中,诗人依然能够:①呼求神应允自己的祷告(1-2节 );②恳求神报应仇敌(3-5节 );③确信神必一如既往地帮助自己。预先献上感恩与称颂(6-9节 )。
――《圣经精读本》
不要向我缄默……我就如: 关乎生死的信仰——主若不帮助,就必死无疑。
――《圣经精读本》
当时情形可能是生病或深感绝望,所惧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怕受屈蒙羞而死。深坑(Pit 和合将死的人 )有时是阴间的同义字,但也可以指其带来极深的拘禁,就如囚禁罪行重大者的地牢,。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的祈祷:他求神不要让他遭受恶人所受的刑罚(可能是指不要让他病死 ),因为神是他的盘石,而他又没有像恶人一般作恶 (4-5 ), 不应与恶人一同被灭。
――《串珠圣经注释》
【】「我呼求你,向你至圣所举手的时候,求你垂听我恳求的声音。」
“举手”是敬拜者祷告的姿势,可能跪下或站立,双手向天或圣殿举起。
――《启导本诗注释》
「向你至圣所举手」:反映当时人祈祷的姿态。
,――《串珠圣经注释》
向你至圣所: 大卫被赶出耶路撒冷,首先想到至圣所,而不是自己安逸的宫殿。诗人向至圣所祈祷,晓谕我们在灵里总要向神而活。
――《圣经精读本》
举手祷告,可以代表好几种心情:此处为寻求恩惠,因两手空空是指举手亲近神;出埃及记十七以下为代祷,呼召天上的能力临到他人。亦见。译为至圣的字是d#b[i^r(AV、RV误译为「神谕」 "oracle" ),这个名称除了此处以外,首次出现之处,为所罗门建殿的记载。这并不一定表示本诗是大卫之后才写成的;只是表明到所罗门时期,这字已经成为专指约柜所在地的用词,由此可见,它早已为人所用。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不要把我和恶人并作孽的一同除掉,他们与邻舍说和平话,心里却是奸恶。」
【】将他们所应得的报应加给他们: 诗常有对恶人的咒诅,这绝不是个人情感的表露,乃是恳求神按着公义,亲自施行审判。
――《圣经精读本》
【】
所怕的是交给恶人,遂其所愿,而更可怕的则是与他们一同受他们才配的羞辱。以下所惧的错误审判也与此相同,那里的比拟为清除垃圾,这里则为将囚犯拖出去受刑。没有一事比不公平更令人气愤,这也是应该的;所以这几节不是单讲报复,而是陈明任何一个良心健全的人,对于时下各种错误的社会秩序都会提出的抗议;同时亦表明,就道德而言,未来的审判之日是必须有的。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并发现祂的怒气已经燃起,正是此意。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你按着他们所作的,并他们所行的恶事待他们。愿你照着他们手所作的待他们,将他们所应得的报应加给他们。」
【】诗人并非要求报复,但盼望正义伸张、人与人能互相信任,敬拜同一真神。
――《启导本诗注释》
【】「他们既然不留心耶和华所行的和他手所作的,他就必毁坏他们,不建立他们。」
【】「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他听了我恳求的声音。」
听了: 1节“不要向我缄默”是悲哀恳切的呼告,本句则是凭信心而得的确信。我们应当:①信而呼求;②呼求而信。
――《圣经精读本》
【】
读者或许惊奇: 大卫刚刚拼命呼求神惩罚恶人,何以会突然发出欢喜的称颂。这是大卫凭借自己的信仰经历,凭信心确信神必拯救,而献上感谢与赞美。
――《圣经精读本》
这里以丰富的图画描述神拯救的能力(6~9节 ),有积极的行动(力量……牧养 ),也有防卫的一面(盾牌……保障 ),使颂赞色彩倍增;但是在重大信心试炼之下,第1节那突显的比喻,「我的盘石」,恐怕仍是信心呼声之中最可贵的。第7节也许是回顾这一点,若单就其时态来看的话:「我心里曾倚靠祂,我必将得到帮助;我心中曾欢乐,我将来必用诗歌颂赞祂。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感谢神听他祈祷:因他对神有无比的信心,知道神必答允所求,故立刻转换口吻,为着神的答应而赞美祂。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里倚靠他,就得帮助;所以我心中欢乐,我必用诗歌颂赞他。」
力量、盾牌、保障: 与战争相关的词语。大卫波澜壮阔的人生,在对内对外的胜战中,充满了神特别的恩典。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
「受膏者」:在圣经中多指君王。
――《串珠圣经注释》
【】
耶和华提供象堡垒一样的“力量”,象牧人一样的爱顾。
――《诗雷氏研读本》
“受膏者”在此指君王。“产业”指神的子民。诗人求神赐福给一切属祂的人。“牧羊他们”也作“作他们的牧人”。
――《启导本诗注释》
他既身为耶和华的受膏者(这词以后逐渐发展成弥赛亚一字 ),就代表他的百姓,而神的恩惠也应该照样临到他们(这个原则在新约完全施行出来 。第8节的原文稍有困难,希伯来文为「他们的」(参 AV ),而不是「他百姓的」,因为显然少了一个字母。古代译本支持 RSV等的翻译,无论如何,第9节(?的百姓 )使文意尽明。「赞美颂」(Te Deum 著名颂赞三一神之诗歌 )将最后一节的祷告纳入,因为我们已耳熟能详,或许不再感受到?的产业实在并不相称(因为神竟以我们为祂最宝贵的财产 岂不是太希奇了! ),此外,该祷文以「治理他们」取代希伯来文「牧养他们」,也丧失了其中丰富的含义,这可由相随的动词扶持(RSV 扛抱 )他们看出;如。,及对于扛抱之主题各种不同的说法。
──《丁道尔圣经注释》
【】「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赐福给你的产业,牧养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远。」
「你的产业」:就是神的选民。
――《串珠圣经注释》
扶持他们,直到永远: 大卫的赞美突然指向永恒。将永恒的称誉给世上的君王,或向人寻求永恒的帮助,都是以人不能永远在世为前提的文学修辞。惟有神是永恒的(102:26,,。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28- 29篇 )】
1有学者认为:诗人的祷告里没有表明他受到任何逼迫,大概他是在陷于身心或灵性的低潮时向神发出这祈祷。你若有类似的低潮,怎办?
25节的恶人是不认识耶和华的人吗?
3诗人能心中欢乐,用诗歌颂赞神;这是因为神叫他凡事顺利,毫无险阻么?参13:5; 。
4大自然的现象唤起诗人去敬拜神的威荣。你居住的地方有那些常见的大自然现象?试从这些现象联想到神的属性或作为。
──《串珠圣经注释》
【】
有个乡下小孩子,在礼拜堂听牧师讲,世间有二军敌对,就是耶稣与魔鬼打仗,人只能站在一边,没有中立。他听了很受感动,在回家的途中,一面思想,一面祷告。就站在路中间,用棍子在路中划一条直线,右边写「耶稣」,左边写「魔鬼」。他自己站在中间的在线,抬头望天祷告说:「主耶稣!我愿选择你的道路,终身站在你这一边,跟随你。阿们。」祷告完了就移动脚步,往右边一站,一直跑回家去,头也不回,表示他的决心。
人的罪可分为四类:一属肉体,如淫乱不洁;二属社会的,自私为己;三属智识的,虚谎欺骗;四属灵性的,骄傲狂妄。自然每个罪,也能贯通旁类,息息相关。
有一个学生,品学优良,爱读圣经。暑假后返校,性情悖谬,向教员无理,和同学争斗。一日,校长召他到家里谈话,问他近来如何读圣经,他声色俱厉的回答说:「我不但不读它,而且看见它就恨!」校长从容地问他说,前后仍是一本书,为什么从前爱读,如今却恨恶呢?后来他哭起来,承认他的罪恶,说他在暑假中,被坏人引诱,逛妓院、喝酒打牌看戏,无所不为。自知犯罪,心中污秽,邪不胜正,才怕圣经,恨圣经。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别人的虚假,有没有影响我以真诚待人的心?其实,我真诚吗?】
假装友好很容易。恶人通常戴上善意或友好的面具,来达到他们的最终目的。大卫在王位上会遇到许多假装友好、要达到个人目的的人。大卫知道神最终将惩罚他们,但他祷告求神对他们的惩罚快些来到。真正的信徒应该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保持直率和真诚。
──《灵修版圣经注释》
【感谢赞美】昔有一位亨利马太,因钱包被抢,在他的日记中写下,钱包被抢,仍感谢赞美,其理由有.仅此一次被抢,没有多次被抢。2.钱包虽被抢去,但不致受伤害。3.被抢的钱为数不多。4.是我被人抢,不是我抢人。5.神必然赐我益处,因为圣经上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根据科学统计,一粒米的长成,需要七担水。一位传道人知道了,非常感激神的照顾,而订购一些饭碗,上面烙上四句话,以志不忘神的恩惠。这四句话是:
「有人能吃没有饭,有人有饭不能吃;我今有饭又能吃,感谢神的大恩典。」
基督徒无论于晴天雨天,都能感谢赞美,是因为圣灵怎样将基督的力量转送到我们的软弱中,就越感谢神奇妙的大恩,将我们软弱化成刚强,信徒的软弱即成了显示神能力的机会。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神是我们的力量】
【信心的乐歌】一个蛮荒野人相信只要吃了猛兽的肉,就能得到那野兽的勇力。不错,我们确实可以因吃肉得到身体的力量,但我们除了身体的力量外,也需要属灵的力量。神就是我们灵魂所要的肉和水。你若吃喝祂,领受祂的话语、祂的真理,就能在主里刚强健壮,得到神所赐的能力。
── 葛培理《浩劫前夕──苦难的透视》
「我心里倚靠祂就得帮助。」
忧愁是心理的状态,却是有重量的,会把人的背脊压得弯曲,不能挺直起来。
人从早就憬于自己的脆弱。圣经说到人的生命,如同容易凋残的花草;是不能耐久的帐棚;约伯的朋友形容是“住在土房,根基在尘土里,被蠹虫所毁坏的人”;多么不坚固!莫怪在遭受反对迫害时,就更显得可怜无援了:“你们大家攻击一人,把他毁坏,如同毁坏歪斜的墙,将倒的壁”。本来就根基不坚固,品质脆弱;随着年岁的侵蚀,环境的摧残,慢慢变得倾斜,眼看难以再承受风雨冲击;在急切需要的时候,偏偏没有人肯来扶持,反而落井下石,要来把他推倒!这是何等的残忍,这是甚么世界!恶人的势力嚣张,仿佛连地都能震动。但世界就是这样,你不能期望它对你有更好的待遇。
神的儿女不属这世界,所以不必存甚么幻想,只要把眼转向神,以祂为我们的盘石。与人的情形正相反,神是永远坚固可靠的。幸而主并没有撇下属祂的儿女为孤儿,他们有尊贵的特权,可以向祂的“至圣所举手”,在那里,有二基路伯张开翅膀遮掩的约柜,里面有神的法版,显明祂的约是永不朽坏,永不更改的。所以信的人可以说: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
我心里倚靠祂,就得帮助。
所以我心中欢乐,我必用诗歌颂赞祂。
耶和华是祂百姓的力量,
又是祂受膏者得救的保障。有神作盾牌的人,不论在甚么环境,总不会失去平安;有神为倚靠,不论在甚么时候,总不缺乏帮助。所以在仇敌环伺之下,仍然可以歌颂神;虽然环境仍然恶劣,风浪没有止息,阴云还未消散,蓝色的天空还没有出现,他就先发出信心的歌声。这是活的信心。
作为以色列的王,诗人不仅为了自己祷告,他也想到全国的百姓:那不是王个人的私产,他们是神的百姓。神眷顾保守领袖,是为了向祂的百姓施恩。好的领袖,总是记念人民的福利,也必蒙神牧养赐福。── 于中旻《诗笺记》
【】第一次世界大战,联军总司令吉青勒将军每天正午都要到一间小礼拜堂祈祷,是为要得着能力去应付他每天许多重大的事。当时德国军队势如破竹,剩胜向巴黎前进,却突然失利,退到玛尼地方。当时吉青勒将军正与罗伯将军商议大事,罗伯将军接到德军败退的电报,面色严肃,将电报交给吉青勒将军看,说:「我真不懂,我真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要退却。」
吉青勒将军低声的回答说:「有人在祷告呢!」
许多人常被世事缠绕,甚至没有功夫祷告,实在可怜,像这样的人,许多时候反而枉费力量和精神。因为一夜的祷告,可免得因忧虑而睡不着觉,祈祷用的时间绝不是白费,反而能生出许多利息来。
历史告诉我们,法国革命,英国也革命,然而法国革命流血、暴动,酿成恐怖状况。有名的历史家勒启说:「当时英国可以不落入革命的状态中,保持她的有许多原因,但最显著的是一种行动强烈的宗教热诚。这种热诚,是充满在英国中阶和低阶社会中间。」瑞典与挪威能和平地分为二国,也是两国人民热诚 祈祷所致。
——林政杰《诗的讲章》
【】「牧羊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远。」
神的子民好似羊群,分散在许多山上,性质不同,也在各类的羊圈中。但是都在一位牧者的照顾之下,带到一个永远的家。
圣徒多么急切盼待主的羊群得着福祉。什么对亲爱的人有价值,爱他的也同样感到亲切。你若爱你的牧者,必关怀祂的心意,包括祂操场的羊,祂手中的子民。所以你越接近主,你必求祂的产业。「求你拯救你的子民,祝福他们,牧羊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远。」
「扶持他们」也可译为「背负他们」。这里描述好牧人在荒野背负羊羔经过一段日子,祂带羊群,与带单独的羊只一样。主不仅带我们到青草地上、可安歇的水边,祂也背负我们直到永远。不要感到困倦,祂可赐给无穷的安息。祂牧羊的照料是无时或已的。你今日感到忧翳吗?有没有什么权势力量拖你下去?你的心灵是否很低落?让牧者有力的膀臂与温和的胸怀扶持你,有一个临终的女孩要她父亲用膀臂托起她。她说:再高一些!爸爸再高一些,他就尽力把她举起。基督把她举得最高,知道永远。
──迈尔《珍贵的片刻》
【诗二十八篇】传说神从天上差两个天使到地上来,一个天使的袋子要装世人的祈求上去;另一个天使的袋子要装世人的感谢。两个天使游行地上一周,回去时都感困难。收祈求的天使,袋子装了一袋又一袋,背不上去。收感谢的天使,袋子是空空的,仅有三个感谢。他们很诧异地对问说:「世人为什么这样多祈求,却很少感谢呢?」
有一位九十岁的老妇人,于感恩节有这么一段感叹动人的言词;她说:「最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把三百六十四天都看作感恩节,把一天作为『出气日』,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一天,把心中怨愤发泄出来。」假使一个人缺乏幽默感,那么「出气日」一定过得很惨。
正如埃默森所说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在神那里找到归宿,则他的气质、言语,都会不由自主地暴露出来;四十岁以后,一个人的容貌可以显示出他一生所求的是什么。」所以性格是一切祷告的成果。那么为什么要时常祈求感谢呢?这正如船长在挂帆时,需调整罗盘,把指针校正到针对目标的方向。所以「祈求与感谢」,目的就在校正性灵的罗盘,不致偏颇,正对神的旨意,心境便不致为风浪所左右,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了。
有人曾抱怨林肯总统说:「你祷告的时间占得太多了。」林肯说:「我若不向那赐我能力的神祷告,祈求他的帮助,那么我是世上最笨的人了。」基督徒若不心存敬畏的心,不以神为先,那就得不到神的力量与赐福。
有一位慕道友在公司里颇受同事们的取笑,同事问他说:「你是现代人,你总不会相信耶稣在迦拿以水变酒的事吧!」这位慕道友说:「我的知识不够,故不能明了水变酒的奥秘,但我知道我的酒变成了家具、孩子的学费、妻子儿女身上的衣服。我不明白水如何变酒,但我知道,经过我的信心祈求,耶稣进入我心之后,我有重大的改变,使酒变成家具、学费等。」这是祈求与感谢的见证。
——林政杰《诗的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