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
在这首诅咒诗(参看简介 )里,大卫求耶和华拯救他和毁灭他的仇敌(1~10节 ),因仇敌无故恨恶他而悲叹(11~16节 ),并进一步求主赐下拯救和公平(17~28节 )。大卫可能在受到扫罗追杀期间写成此诗,而且在某程度上是的详尽版本。那咒诅不是针对扫罗本人(因大卫已经放过他 ),而是针对那些煽动扫罗对大卫产生猜忌的人。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向神(祂是战士也是审判官 )呼求保护,不受诬陷他的人伤害,因此是一首被诬告的人祷告的诗。诗中的个人可能是王或众民的领袖。
全诗包含三次祈求,每次都以感恩的许诺或神必拯救作结 ),而每一祈求都与诗人生命中的某一经历相连,有若从三个角度来描写。第一部分用战争的比喻求神帮助(1~10节 ),第二部分讲诗人旧日友人以怨报德(11~18节 ),第三部分求神伸冤,因神为公义的审判官(19~28节 )。
――《启导本诗注释》
「相争」:描写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情形。
――《串珠圣经注释》
恳求帮助的祷文。诗人将神描绘为斗士,守护陷入困境的孤苦人;公义法官,替蒙冤者伸张正义。诗人借着呼求神为自己争战,显明身处困境,使整首诗充满紧张。本诗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呼求神亲自加入争战(1-6节 );②求告神保守自己脱离仇敌网罗(7-12节 );③控诉仇敌忘恩负义(13-16节 );④许愿感谢颂赞神(17-18节 );⑤求神施行客观审判(19-26节 );⑥感谢颂扬的愿望与确信(27-28节 )。是大卫被扫罗追捕,充满痛苦、愁闷之时所写。仇敌指扫罗及诬告的奸臣。从属灵的角度看,奸臣象征不义的势力,试图诬陷努力称义的圣徒。
――《圣经精读本》
【】
诗人完全与神站在一边,他清楚的知道,神必替地作战。信徒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是否站在神的那一边。这一个问题若解决了,他就可以放心,世人因为你热心服事神藐视你吗?他们藐视你的善行吗?你若没有违背神的话,你良心就不责备你。勇敢的信徒啊!你当放心,因为神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 包忠杰《诗注解》
【】
相争……帮助: 描绘神是为我们争战的勇士,给倍受仇敌逼迫的圣徒带来莫大安慰。2节,神紧握防御盾牌,象征任何力量都不能胜过神。3节,神举枪攻击仇敌,表现神叱咤天下的能力,为生活在罪恶、患难中的圣徒带来安慰、勇气。
――《圣经精读本》
【】
祈求的内容:诗人身陷重围,四面受敌,故求神保护他,和消灭他的敌人。
――《串珠圣经注释》
【】「拿着大小的盾牌,起来帮助我。」
【大小的盾牌】「大小的盾牌」代表护身装备的两个极端。小盾牌是圆的,大盾牌则高与身齐,后者最有可能是助手负责携带。同样长短枪(3节 和合本只译作一个「枪」字 )也是代表全部的攻击性武器。译作「短枪」的希伯来语字根(sgr ),没有在旧约其他地方出现。希罗多德提到西古提人有一种双刃的斧头(sagaris ),死海古卷则用这字形容长矛的柄。若照后一个解释,经文则只是说同一装备可以有两个用途而已。枪杆子可以用来抵挡,或当作长棒挥打,枪头则可击刺。亚述城市尼尼微和卡拉(宁鲁德 )的壁画浮雕刻有无数这种以及类似的铁器时代第一、第二期的军事装备。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求你对我的灵魂说:“我是拯救你的。”」
“抽出枪来”亦可作“抽出矛和大斧”。但“大斧”原文有“阻止”的意思,所以《和合本》译为“挡住”。
――《启导本诗注释》
「抽出枪来,挡住那追赶我的」:应作「抽出枪和大斧,迎击那追赶我的」。
「我的灵魂」:可作「我」。
――《串珠圣经注释》
枪(Javelin 标枪 ),或这类武器,是译者所预期的字,也有人举外国语言为左证,支持此译法。而昆兰古卷中发现一个类似的字,意为标枪的标头;但是这个东西从不代表整个武器,何况其实这字原为动词形态,不是指武器,在希伯来文也能通顺,正如 AV、RV 的译法:「断其通路」(参 NEB )206。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那寻索我命的,蒙羞受辱;愿那谋害我的,退后羞愧。」
【】 这几节与的对比,无论是否为蓄意安排,都值得重视,因为蒙羞或羞愧,是定罪的本质,而耶和华的使者,不是拯救我们,就是毁灭我们;。第6节所描述的黑暗光景,比更绝望,因为滑一字意味有液体潺流,而且那位追逐的神就紧跟在后头。人对神大胆侮蔑,至终所造成的恶果,必使他们无法站立得住。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他们像风前的糠,有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
“耶和华的使者”。参看和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风前的糠”形容其无助与无用。天使赶逐仇敌象风吹走糠一样。
――《启导本诗注释》
像风前的糠: “糠”象征没有生命、根源、内容、份量、意义,与得享永生之福的圣徒形成鲜明对比。
――《圣经精读本》
【】「愿他们的道路又暗又滑,有耶和华的使者追赶他们。」
又暗又滑: 诗常以“宽阔之处”、“平安之地”描述安定繁荣的生活。
――《圣经精读本》
【】「因他们无故地为我暗设网罗,无故地挖坑,要害我的性命。」
【】诗中提到公义的经典例子。
――《诗雷氏研读本》
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 是神对仇敌的复仇原理——按他们所行的报应他们。故 :①恶人没有任何理由辩屈、埋怨;②圣徒因免去当受的刑罚,心存感恩。
――《圣经精读本》
无故的,这里出现两次,第19节又一次,这是令大卫最痛楚的因素,中间那段讲得更透彻(11~18节 )。诗促使我们格外感受到由不公平造成的伤害;惟有福音能将这种情况变成显明救赎的时机,跟随基督脚踪的机会。至于第8节「诗式的公义」,福音能够接受,可是如果祈祷与恳求是会实现的话,,就尽量避免如此祷告;因这并非最值得追求的结果。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灾祸忽然临到他身上;愿他暗设的网缠住自己;愿他落在其中遭灾祸。」
【】「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他的救恩高兴。」
【】谁能像你的呼声,应合了摩西之歌,或许是特意回顾那次比大卫的困难更严重的危机,以及其荣耀的结局。同理,保罗在几乎绝望之时,就回顾死里复活,因而重燃盼望。我的心(9节 )和我的骨头(10节 )是两种说及「我」或「我自己」的强调语,如;参考我们的俗语「我从骨子里清楚这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的骨头都要说:“耶和华啊,谁能像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人脱离那抢夺他的?”」
“我的骨头”指整个人。骨头为疾病所侵蚀,所以现在连骨头都要见证神的慈爱。
“困苦穷乏人”是需要神说明也是神愿意帮助的人在与“行动正直的人”相对,故也可指敬虔的人,甚至神的仆人。
――《启导本诗注释》
我的骨头都要说: 人常用“彻骨”这词表达充满心中的情怀。对希伯来人骨头意味力量的根源和生命。诗人这话植根于信仰经历,表达要尽全力赞美主。
――《圣经精读本》
【】「凶恶的见证人起来,盘问我所不知道的事。」
【】诗人的苦况:他最痛心的就是遇难时,好友不但不助他一臂之力,反而帮助敌人迫害他。这些友人受过他的恩惠,现竟忘恩负义,以怨报德,加增他的痛苦。事实上,当这些敌人患病时,诗人曾经为他们祈祷,穿麻衣为他们悲伤(13-14 )。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使我的灵魂孤苦。」
「孤苦」:乃指失去儿女那种苦痛。
――《串珠圣经注释》
使我的灵魂孤苦: 生动刻画诗人孤独的心境,满怀被弃绝与疏离的苦涩、悲痛。圣徒常会陷入被众人彻底遗弃、断绝的感觉。然而神必不丢弃我们,总会带给我们信仰路上的同路人。
――《圣经精读本》
【】「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
“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是说诗人在朋友患病时曾虔诚为他们哀恳神,都未蒙应允,祷词好像回到自己怀里。
――《启导本诗注释》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有学者解作「我低头为他们祈祷」。
另有学者认为这里是指祈祷不蒙答允,。
――《串珠圣经注释》
我所求的都归到自己的怀中: 我们为别人代祷,若那人不配,祝福就会归到我们身上。诚实的祷告都必上达于神,。
――《圣经精读本》
希伯来文没有提到我低下头。这句话直译应为「我的祈祷将归回(或不断归回 )我怀中」,RSV以为这是指祈祷的姿势,可是此处更可能是指祈祷未蒙应允而回,或成为祝福而归到他自己身上,如。
──《丁道尔圣经注释》
【】
13下-14上 可译为「当我的祷告不蒙答允时,我便出入悲哀,好像为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悲哀一样」。
――《串珠圣经注释》
【】「我这样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为母亲哀痛。」
「屈身」:或作「低头」,是悲哀的表现。
――《串珠圣经注释》
【】「我在患难中,他们却欢喜,大家聚集。我所不认识的那些下流人聚集攻击我,他们不住地把我撕裂。」
“下流人”。攻击的人。
――《诗雷氏研读本》
本节上半可译为“我遭患难,他们群聚欢庆”。“我所不认识的”似指仇敌控告他莫须有的罪名(这些人连他都不认识 怎会知道他的事 );也可指“在我不经意的时候”这些下流人向他攻击。
――《启导本诗注释》
「不认识」:可解作「不为意」。
「下流人」:或作「攻击者」。
全节可作「我遇难的时候,他们幸灾乐祸群集相庆;攻击我的人趁我没有防备聚集对付我,不断地要把我撕裂」。
――《串珠圣经注释》
下流人: 指没有良心、教养、人格卑劣的“奸商”、“牙尖嘴利”之辈。属灵意义象征敌挡圣徒的撒但势力。
――《圣经精读本》
跌倒(和合患难 )的译文或许使我们联想到犯罪,如新约的用语;但这里所用的字原是形容倾覆,如;;。我所不认识的那些跛子(和合下流人 ),看来太突兀,不尽正确,虽然曾记载大卫冲口而出之类似话语(那里是用另一个字 而此处的字则像形容米非波设的字 大卫视他为朋友 )。「受打击者」(即「跛子」或「下流人」 )所用的子音,或许也可读成「打击者」,因此 NEB译为「强暴者」。这里众人正围攻一位突然身陷困境的人,却也是一位曾令别人羞愧的大善人,此种情形在耶稣受审判时完全重演。而从来没有参与过这类游戏的人,简直寥寥可数。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们如同席上好嬉笑的狂妄人向我咬牙。」
「咬牙」:指发怒。诗人描述他的苦况后,立志要称谢耶和华,深信神必搭救他(18 )。
――《串珠圣经注释》
席上……咬牙: 指在公开欢乐的席上,污辱、霸道的野蛮行为,根本不将他人放在眼中。表达诗人遭受羞辱与虐待,精神上的伤害与叹息。
――《圣经精读本》
RSV的小字(「 ……一块嬉笑者」 mockers of a cake )显示,希伯来文的字面意思很费解。RSV本文译为一再地嬉笑,是按七十士译本,将ma{`o^g{(一块饼? )读为独立不定词la{`o^g{(与嬉笑相连 )。NEB(「连驼背他们也嘲笑」 )是从一阿拉伯文字根「弯曲」演绎而来的含义。头一个解释方法,是根据希伯来文表达强化语气的习惯,比较可取。本节的第二行(咬牙……表明激发如此嬉笑背后的狂怒,这是司提反在殉道之前所经历到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主阿,你看着不理要到几时呢?求你救我的灵魂脱离他们的残害;救我的生命脱离少壮狮子。」
“生命”。宝贵的生命。
――《诗雷氏研读本》
“少壮狮子”亦作“不信神的人”。
――《启导本诗注释》
独一者: 独一无二的生命与灵魂。
――《圣经精读本》
我的生命(AV、RV「我所亲爱的」 )一字,见的注释,该节正可指出,本节末的直译:狮子,比 NEB的「不信者」更为可取,此处如此,亦然。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在大会中要称谢你,在众民中要赞美你。」
在大会中……在众民中: 诗人的心愿是公开颂赞神。圣徒的赞美不应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乃要升华为在宇宙层面,使万民得以聆听。
――《圣经精读本》
公开献上个人的感恩。
──《丁道尔圣经注释》
【】「求你不容那无理与我为仇的向我夸耀;不容那无故恨我的向我挤眼。」
“挤眼”是打坏主意的表示。本节“无故恨我“为耶稣基督所引用。诗人的经验正是祂身受的痛苦。
――《启导本诗注释》
「挤眼」:描写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神态。
――《串珠圣经注释》
无故的憎恨,是恶对善的基本反应(在第7节已经强调过 ),因此耶稣视第19节,不是指大卫意外的不幸,乃是指祂所预定的遭遇。这就是「他们律法上所写的话」,是有关即将发生之事的权威性启示。这个模式在祂的案件上一展无遗,在大卫的一生中断续可见,而我们也命定要如此经历。
──《丁道尔圣经注释》
【,21】
“挤眼”和“大大张口攻击我”都是表示恶意和轻蔑的姿态。
――《诗雷氏研读本》
【】
生动表现仇敌充满“虚假与阴谋、贪婪与暴虐”的邪恶形象。诗人倾注全力抑制对不义、无赖之徒的愤怒,惟求神恢复公义,保守弱者。
――《圣经精读本》
【】
祈求的内容:诗人再次向神祈求,求神立刻对付仇敌。
――《串珠圣经注释》
【】「因为他们不说和平话,倒想出诡诈的言语害地上的安静人。」
「安静人」:喜好和平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大大张口攻击我,说:“阿哈,阿哈!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仇敌“眼已经看见”的是诗人的不幸遭遇,并为此沾沾自喜。“大大张口”描写敌人凶狠鄙视,要吃人的样子。
――《启导本诗注释》
「大大张口」:描写敌人那种鄙视的神态。
「我们的眼已经看见」:指看见诗人的患难痛苦。
――《串珠圣经注释》
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 仇敌看到中伤及诬陷将义人陷于困境,得意地说出狂妄之言。然而,他们忘了察看这一切的神将施行最后的审判。从属灵的角度看,骄傲的人只不过像仅能存活一天的蜉蝣。
――《圣经精读本》
【115 阿哈,阿哈,是什么意思?】
答:「阿哈,阿哈」原是古时的推罗(地中海东边离岸不远的一个平原岛 )人,他们对耶路撒冷遭祸,抱幸灾乐祸的态度,发出一种讥笑的口头语。大卫的诗在这里说到「愿那些对我说,阿哈,阿哈的,因羞愧而败亡。」其意思乃指那些喜悦及讥笑他受害的仇敌,因此抱愧蒙羞,而趋于败退灭亡之途,。
――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耶和华啊,你已经看见了,求你不要闭口。主啊,求你不要远离我。」
此处的“你已经看见了”是指公正的神知道真相,不会相信这些人的诬陷。
――《启导本诗注释》
已经看见了完全对应仇敌的呼声:「我们的眼已经看见了!」在恶人欢唱凯歌时,如此响应比否定他们更切合实际。参,,由「我已经看见……」一语所导致的结果;亦以下;。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的神、我的主啊,求你奋兴醒起,判清我的事,伸明我的冤。」
“我的神( E l o h i m ) 我的主(Adonai )”。诉诸神的能力和权柄。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
判清……伸明……判断: 诗人似乎在标榜自己的义。但并不是指诗人没有不义,仇敌与诗人具有不共戴天之仇,乃意味如同黑白不能共处,靠人的方法实在无法对付仇敌。恳求神介入,按公义进行判断。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按你的公义判断我,不容他们向我夸耀,」
为我申辩直译应为判断我。
──《丁道尔圣经注释》
【】「不容他们心里说:“阿哈,遂我们心愿了”,不容他们说:“我们已经把他吞下了。”」
遂我们的心愿了!在希伯来文是一个单字,在这节中非常简洁、活泼,就好像嘴唇「啧」的一声。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那喜欢我遭难的一同抱愧蒙羞;愿那向我妄自尊大的披惭愧,蒙羞辱;」
【】那喜欢我遭难的……那喜悦我冤屈得伸的: 诗人呼求神以相反的结果对待上述二者,诗人确信神必站在自己这边。。
――《圣经精读本》
【】「愿那喜悦我冤屈得伸的欢呼快乐;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耶和华喜悦他的仆人平安。”」
27下 应为「愿他们常说:愿那位喜见祂仆人平安的耶和华受尊荣」。
――《串珠圣经注释》
【】
正如本诗前面所提及,赞美正在等着要出场(参9、10与18节 )。此外,大卫还想到一点,是以利亚在同样情况下所忽略的:他虽有敌人,但仍有朋友,且是「众民」(18节 ),他们的喜悦正如耶和华的喜悦(27节 )──是同一个字──就是见他得好处。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的舌头要终日论说你的公义,时常赞美你。」
终日: 指生命中所有的时间,不是部分时间。
――《圣经精读本》
【思想问题(第35篇 )】
1试描述作者所遭遇的痛苦和心境。参4, 11-12, 20-21节。作者唯一的愿望是什么?参23-24节。
2「求你对我的灵魂说 ...... 」(3下 )这句话显示作者对神的顾念有没有把握?虽然如此,作者仍恳切的向神祈求,这给我们什么榜样?9-10节显示作者的信心有什么变化?。
3诗人问:「主阿,你看着不理,要到几时呢?」(17 )但神是否真的看著作者白白含冤而不理?当恶人逞强,而神仍未施行审判时,受屈者应有什么态度?。
4作者因着信神而有盼望,知道神必为他伸冤,所以他虽未脱离苦况,但却为着神将施行的拯救而发出赞美。你若面对还未解决的难题或痛苦,作者给你什么榜样呢。
──《串珠圣经注释》
【】
美国波士顿城有一个人,气愤的跑到易辅博士家里,说:「易辅博士啊!今日本城的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攻击我,大大的破坏我的名誉,因此我特来和你商议,应该怎样对付这事,或登报更正,或打官司,或是要求他赔偿名誉呢?」易辅博士低声静气的对他说:「我劝你还是安静不理他;因为看报的人,至少有一半不看那篇文章,就是看见了,也有一半人不会去读它;就是读了至少有一半人不知道这事的究竟;就是知道这事的究竟,至少有一半的人不信;就是信了,在信的人中多半与你没有什么关心的。
」——林政杰《诗的讲章》
【恩将仇报】
从前,常州有一位张丐头,他和他的女儿住在一间破屋里。有一天下大雪,张丐头不在家,他的女儿开门看雪,想不到门外有个冻僵的人,睡在他们的门口。她仔细一看,是一位眉目清秀的书生,气还未断,那恻隐的心激动了她,不顾一切,把他拖进屋内,生火使屋内热起来,再烧热汤把他灌醒。那人张眼一看,自己躺在一间破屋里了,旁边还有一位女郎伺候着,不觉惊奇道:「咦!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呢?多谢小姐救我的性命,感恩不尽!」那女子又给他喝些热糖茶。这时张丐头回来了,问知种种的情形,又问他的履历,知道他名叫穆稽,无父母无家可归,是以行乞度日。张丐头怜悯他留他同住,又把他的女儿许配给他。
这穆稽少时曾读过书,张丐头两父女就鼓励他再用功几年,上京考试。不料竟然考中了秀才,不久做了大官,回来迎接他的岳父、妻子一同到京里去。他雇了一只大船向京师出发,起先三人非常欢喜,不料穆稽突然想到自己是一位堂堂的大官,妻子是穷人的女儿,总觉得和他不配,就起不了不良的心。他叫妻子到船头赏月,借机会把她推落江里。这时穆稽假装惊慌叫道:「不好了,岳父啊!不好了!她跌落江里了!」岳父急忙赶到船头去捞,不料穆稽顺手一推,岳父也跌下江,他也不叫船夫去救。几天之后,回到了京师。后来有媒人来作媒,说某一富翁想招他作女婿。他答应了,到举行婚礼那天(从前结婚前可见不到新娘 ),穆稽急欲看那小姐面貌,等他揭开遮面的红巾,立刻惊叫起来:「鬼呀!鬼呀!」原来这富翁的小姐,就是他从前的妻子,被他推下江去的。这时富翁及张丐头都跑来,穆稽一看就跪下认罪说:「小人一时丧失良心,做这愚昧事。」就求赦免,富翁说:「这么恶毒的行为,是无法赦免,明日奏皇帝。」穆稽知此事若被皇帝知道,不但被革职,性命也难保,所以就跪下来叩头求他们怜恤,但富翁厉声骂道:「你这狼心狗肺的畜牲,忘恩负义的禽兽,难道还放你活在世界上吗?假使我的船不在你们船的后面,他们父女早就死了,你真可恶,你的良心在那里?读了十年的圣贤书,有何用?」穆稽也求夫人饶恕,他的岳父就教训他一顿:「看你倒像人的样子,想不到良心比毒蛇更毒,恩将仇报!做了官反而对救你命的恩人下这毒手,你这臭官,忘记了我用钱培养你成功,只怕没有我,你还是讨饭的。」穆稽再三求赦免,岳父、夫人、富翁这才心软答应了他。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大卫似乎很伤心啊,如果我也在等待神的响应而迟迟未获答复,我会……】
【为甚么相争】大卫对自己的祷告似乎“未被垂听”感到伤心。当神对我们的解救延迟了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推断说,“神没有答应我们的祷告”。神是在用神的智慧回答我们的祷告。神没马上答复我们的祷告的时候,我们不要怀疑和埋怨神,而要把它当作加深自己信心的时机。
――《灵修版圣经注释》
「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我便穿麻衣禁食。」
属神的人常会受到莫名其妙的攻击,虽然并没有作过不好的事。主耶稣曾质问反对祂的人:“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
主耶稣说:“他们无故的恨我”。完全无罪良善的主,还受到这样的待遇,何况祂的门徒呢?
基督徒因为遵行神的旨意,不与世人“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受世人反对;这正如主耶稣在世,是行天父的旨意,必为那掌管黑暗世界的撒但所不容。那些当权的宗教领袖,是为那“世界的王”工作,“随从今世的风俗…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自然与属主的相争。
大卫是耶和华所膏立的王,在这属灵的战争中,也不能置身事外。不过,他是站在神的一边,所以能说:“耶和华啊,与我相争的求你与他们相争;与我相战的求你与他们相战。”这是何等的福分。虽然他不置身事外,却像是置身事外;战争不是他的,是耶和华的。怎能这样呢?
他有神的同在。在一切环境中,他可以说:“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祂的救恩高兴”。他是属主的,主为祂自己的人负责,必然保守直到那日。
不靠自己的力量。既然交托了主,让主去争去战,他自己倒不必焦虑了。仇敌像吼叫的狮子,张牙舞爪的要来吞噬,但神的儿女是“地上的安静人”。因为他知道,是谁管理风浪。
胜利属于义人,是必然的。他不是在空想,也不是自我安慰。他实在知道,在仇敌来攻击的时候,不是他单独在应付,而是“有耶和华的使者赶逐他们”。有大能
的天使为你争战,哪有不胜的可能!
不过,人犯罪受苦,不是主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诗人自省的时候说:“他们向我以恶报善,使我的灵魂孤苦。至于我,当他们有病的时候,我便穿麻衣,禁食刻苦己心。”显然的,义人受迫害,完全不是因为有甚么错,反因待人好,债主在欠债者眼中,绝不会是英雄;恶人的恶,是在他专于以恶报善。最后神的儿女能说:“当尊耶和华为大,耶和华喜悦祂的仆人平安”。── 于中旻《诗笺记》
【「地上的安静人。」】
「安静人」是圣徒的名号,有时为我属灵团体所采用。每一个时代都有安静人。他们的生命藏在神的里面,完全不受吵闹与纷争所扰,也退避那些野心与嫉妒,毫无惊恐。我们性格中本有精力需要表露发泄,如果我们不知道生命隐藏的深度,不会活出一个忙乱又混杂的样子,与人与物接触之中十分困扰。但是人的心意在永远的事上,必在短暂的情况下安静。
一个人的房屋如果十分浅窄,只有一间房在深处,他仍只好住在街上。但是我们开始住在深处,在神面前警醒等候主再来,多深思天国的奥秘,我们就十分安静了。我们只填满小小的空间,得着日用的饮食而知足。我们所享受的只是自然而单纯的逸乐,就不争竞,也不喊叫。街上也听不见人的声音,我们经过世界,安静地走过。但对我们遇见的人却留下福分,我们走的时候,都没有被别人认出来。
亲爱的,总要安静,将你的苦楚与埋怨告诉神,不要让其他的事影响你与神的关系。别人憎恨你,你告诉主;风暴很大,躲在隐秘处;别人为名而争夺,你不要受影响,只进入内室关上门,好似一个安静人,像断奶的孩子,如果你安静只是对人,因为对神必须大声为人吁求,安静得体才好。
──迈尔《珍贵的片刻》
【】
大卫受到了冤枉就向神呼喊。你如果遭到了不公正的指控,自然的反映可能是去报复,或者为你每一个举动作出具体的辩护。然而你应该求神为你争战。神将在与此有关的人群中洗清你的名。
──《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三十五篇】有一则故事:从前卫国有一条这样的法律,如果有谁敢坐国王的车子,就要受到削足的刑罚。当时国王有个很宠信的臣子名叫弥子瑕,有一日,弥子瑕的母亲生了急病,他一听这消息,就冒充得了国王的命令,驾着国王的车子回家。事情给国王知道了,不但没有处罚,反而赞他是个孝子,为了母病不顾自身安危。
过了不久,弥子瑕陪着国王在果园散步,那时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满树累累的桃子,又大又熟,弥子瑕摘了一个最大的桃子,咬了一口,觉得香甜,便献给住。国王深受感动,称赞他说:「你对我太好了,吃到好东西,自己也舍不得吃!」
后来弥子瑕失宠了,国王就骂他说:「弥子瑕胆子好大,竟敢偷乘我的车子;又敢把吃过的桃子给我吃,太岂有此理了!」弥子瑕听见了,摇头说:「喜欢时说我是忠臣孝子,不喜欢时说我是乱臣贼子,真是臣子难做!」
今日社会,只顾利害关系,出卖朋友,喜怒无常,三番四变,甜言蜜语,一旦时过境迁,人情变得残酷,淡薄如纸。
古时流传,早时动物的社会,狗是长有美丽的犄角,有一天花鹿看见狗长的有犄角,遂欣赏其漂亮,而欲借用犄角来装饰,那时狗兄始终不肯借,鹿姊就找来鸡弟作见证人,由此狗兄答应了;就把犄角大大方方地借给鹿姊;殊不知,鹿姊一借犄角而得意洋洋展现牠的美丽,因爱美成性而懒皮,始终不肯还其犄角;后来狗兄找鸡弟证人,鸡弟也无法向鹿姊要回犄角给狗兄,由此鸡弟天天叹息鹿姊的不守信,忘恩负义,因此于每早晨,天刚一亮便向世界吹号:「鹿角还狗哥!鹿角还狗哥!」(闽南音 )那时鹅伴听久了,同样叹息地鸣叫说:「担栗!」(Ta-lek-闽南音 )怎么办(国语之意 )?至今鸡弟、鹅伴仍然同样为「忘恩负义」,天天吹号叹息。
据云一位犹太商人某日对他的儿子说:「你胆敢从矮墙上跳下来吗?」儿子问爸爸说:「当我从矮墙上跳下去时,你能不能将我抱住?」爸爸点头示意。二分钟后,小孩拐伤了腿,责怪爸爸说:「爸爸,你为什么不抱住我?」这位犹太人正色地教训儿子说:「儿啊!这是叫你学习一个功课,千万不要信任世上任何人,连爸爸也不例外。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三十五篇 怎么,大卫在咒诅人吗?这可以吗?】
这是一首让神来对付敌人的“降祸”(诅咒 )诗。这些诗听起来虽特别严酷,但我们必须记住﹕(1 )大卫不明白为甚么自己身为神膏立的、并要毁灭地上一切恶人的一国之君,却被以不正当的手段要杀他的人追得疲于奔命。(2 )大卫诚心诚意地呼求正义,并不是要求报私仇,他的确是在求神的好主意来治理国家。(3 )大卫没说要复仇,并将事情交给了神。这些只不过都是大卫的建议而已。(4 )这些诗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它们意在激励别人站稳立场,抵制罪恶。也许在某些人的生活经历中已经没有了 " 残酷 ",但对其他人来说仍然是每天要面对的现实。神应许说要帮助受迫害的人,审判不悔改的罪人。所以我们为实现正义而祷告的时候要像大卫一样。基督再来的时候,恶人就要遭到惩罚。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