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阿,我要尊崇你,因为你曾提拔我,不叫仇敌向我夸耀。」
在这篇个人的感恩诗里,大卫承认神的拯救,呼吁会众与他一起赞美神(1~5节 );他想起自己过往的罪(6~10节 ),重申他对神的赞美(11-12节 )。“献殿”。可能是奉献即将兴建圣殿的地点,。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篇个人的感恩诗。诗人患重病(2节 ),获神拯救痊愈,发出感谢之声。题注说是“大卫在献殿的时候,作这诗歌”。若此诗为大卫所作,最可能的背景是他为建殿奉献财物和材料的事,。他作此诗或为日后献殿之用。因此2,3两节当指所记的苦境。他倚靠军队不信赖神,以致犯罪,神后来怜悯他,止住瘟疫。本篇5节抒发他的无限感谢,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本诗以尊崇神开始,因祂拯救诗人脱离死亡(1~3节 );他促请圣民一同感恩(4~5节 ),然后讲述蒙恩的经历,而以称谢结束(6~12节 )。
――《启导本诗注释》
「提拔」:原指把水桶从井里拉上来( 译作「打水」,此处形容神从坑中(3 )把诗人救拔出来。
――《串珠圣经注释》
神奇妙的带领。大卫晚年,回顾一生,感谢颂赞神的恩典保守一生。感恩的内容:①在痛苦中呼求神,神垂听并医治(2节 );②神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恩典乃是一生之久(5节 );③每当骄傲犯罪,只要悔改,神必赦免(6-10节 )。本诗分为:①个人感恩的缘由(1-3节 );②劝勉会众感恩(4-5节 );③个人感恩的深层理由(6-10节 );④许愿永远感谢赞美(11-12节 )。献殿之歌,有特殊历史背景的标题。大卫时代没有圣殿,他从个人角度写了这首诗。B.C.165年,以色列人重献被安提阿古四世(伊彼凡尼 )玷污的圣殿,因本诗与当时境况非常相符,从此作为献殿之歌。
――《圣经精读本》
不叫仇敌向我夸耀: 诗人肉体虽有痛苦,但社会藐视与排斥带来的精神痛苦,更难承受。看到仇敌为这痛苦与失败而喜乐,更是加倍地痛苦。诗人满心感谢神免去这些痛苦。
――《圣经精读本》
【】
曾提拔我是很生动的描述,翻译也准确,这个字是讲将桶从井里拉上来。那井就如死亡一般深(阴间 ),所以会落到如此地步,是因生病的缘故(2b节 ),而不是因战争。不过,大卫在痛苦之中,心灵最牵挂的居然是仇敌的嗤笑(1b节 )──这与以后的希西家王类似,惟恐他的盼望与计划半途夭折。参,保罗在积极性的想望,以及所记其最终的实现。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复述遭难和获救的经过:诗人曾患重病,病入膏肓,临近死亡边缘;在此情形下,他求神治愈他的病。神果然听他的祈祷、医好了他。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我的神阿,我曾呼求你,你医治了我。」
【】「耶和华阿,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使我存活,不至于下坑。」
“你曾把我的灵魂从阴间救上来”。即神拯救他离开死亡的边缘。
――《诗雷氏研读本》
“坑”指阴间,代表死亡。
――《启导本诗注释》
「坑」:象征死亡,与「阴间」相应)。
――《串珠圣经注释》
阴间……不至于下坑: 诗人感谢神多次从死亡中救拔。神保守我们世上的生命固然值得称谢,更令人心怀感恩的,则是神赐永生。
――《圣经精读本》
请注意诗人三次用了“曾”字。可见神的救恩是已成了的事,并不是所盼望的事。“阴间”和“坑”是指死亡的字句,他病极重,甚至没有生存的可能。从这危急中,神却将他救活了。
── 包忠杰《诗注解》
【从阴间救上来,不至于下坑】
一篇名叫《卢鲁彼勒南默基》的巴比伦著作记述说,玛尔杜克使一名不知何故受苦的信徒复原:「主抓住我,主使我站起来,主赐我生命,他〔从坑中〕拯救我,他从毁灭中召我出来,〔……〕他把我从胡布尔河中拉上来,〔……〕他拉住我的手。」(英译引自 W. G. Lambert 着 Babylonian Wisdom Literature 第59页。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歌颂他,称赞他可纪念的圣名。」
“圣民”指与诗人一同经验过神救赎恩典的人,他们忠于神。
――《启导本诗注释》
「耶和华的圣民」:多指蒙神恩典的选民,这里是描写那些和诗人一同献感恩祭的亲友。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圣民哪: 神是每个人的主,也是万民的主。大卫向神献上自己的感恩,也呼吁会众加入唱诗的行列。
――《圣经精读本》
诗人宣召所有信靠神的人来与他一同以赞美、敬颂来纪念神。
──《新旧约辅读》
当他说你们是祂的圣民,他用了一个我们常遇到从hesed这个名词而来的一个字,这字的意思是『忠诚的爱』,抑有进者,是我们曾研究过的立约名词。神的圣民是神立约子民的成员,这些子民行在神爱顾之中,因这缘故,他们寻求将祂的爱传递至其他人身上。
──《每日研经丛书》
【】「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神的怒气是短暂的,但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诗雷氏研读本》
怒气……乃是一生之久: 理解神对百姓的心意,与其从立约的角度,不如从神无条件、单方面的爱这一角度入手。
――《圣经精读本》
【】「至于我,我凡事平顺,便说:“我永不动摇。”」
表明诗人在顺境时心生骄傲,忘记了他的一切好处都是神的赐予。
――《串珠圣经注释》
永不动摇: 惟有造物主永不动摇,人只有在他里面才不至动摇。大卫回顾往事,自己曾将成功归于自身能力而骄傲(撒下24章 代上21章 ),在此向神告白自己的罪。
――《圣经精读本》
平顺的希伯来文字根出现的时候,总离不开安舒的环境和粗心随便,参,如:的不肯听从,与令人遭灾的自满自大;而箴的底下一节,则说明了粗心随便与真正无忧无虑的分别。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大卫想起他过往因自满和神的惩罚而产生的痛苦。有些人认为这是指神因大卫数点民数而向以色列降灾(撒下二四 代上二一 )。若是这样,因他的罪而死的便有七万人。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承认,生活富足时,自以为稳妥无忧,便忘记了赏赐百物的神。现在明白他的好处全为神所赐。“江山稳固”亦作“站立稳固如山”。
――《启导本诗注释》
【】
赦免罪人。大卫曾因陶醉于属世的成功骄傲犯罪,他感谢神的饶恕。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阿,你曾施恩,叫我的江山稳固;你掩了面我就惊惶。」
或译作「耶和华啊,你曾使我如山一般稳固,但你掩面我就恐惧不已。」神的刑罚临到时,诗人立刻向神祷告,而9-10节就是他当时祷文的记录。由于神听祷告,医治了诗人,故此在8节他继续向神感恩。
――《串珠圣经注释》
叫我的江山稳固: 江山象征人的能力、地位等。
――《圣经精读本》
江山(strong mountain )RV的译法相当准确:「?……曾使我的山立稳。」(NEB的修改并无必要。 )这一则比喻,描述在神支持之下之大卫的国度或家业,非常生动有力;这与他本身如花之易谢(7b节 )相较,无疑形成强烈的对比则将第7b节应用到一切活物身上。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阿,我曾求告你,我向耶和华恳求,说:」
【】力量全无,才知己力不可恃;生命濒临绝境,诗人向神呼求。“被害流血”亦作“归于静寂”,与“下到坑中”同义。“尘土”可指坟墓或已死的身体。9节是说,一个人若自恃却赔上生命,有甚么好处呢?对忘记神恩的人,神岂能施行拯救呢?人应及时寻求神。
――《启导本诗注释》
【】「“我被害流血,下到抗中,有什么益处呢?尘土岂能称赞你,传说你的诚实吗?」
本节的意思是,大卫若是死了,他便不能赞美神。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被害流血」:原文作「归于无有」或「歇息」。
――《串珠圣经注释》
尘土: 字面意思指肉身腐朽成为灰尘,以此比喻人在神面前微不足道。与使徒保罗的谦卑一样。圣徒应当以谦卑束腰,。
――《圣经精读本》
这里的益处为一明显商业用语,而此处的理论──就当时而言──非常实际:「你什么也得不着,还失去了一个敬拜者!」这个说法受到视野之限制,因死亡成为其极限,然而仍有它的长处,因它是从神的利益出发,所提出的问题为:「神从这事会得到什么荣耀?」这是很正确的问题,虽然答案不能由我们来给;以下。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阿,求你应允我,怜恤我;耶和华阿,求你说明我。”」
大卫不再理论,只站在一个需要之人的立场,惟有求恩典的分。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
“跳舞”是欢乐的表示。“麻衣”为哀恸的象征。
――《启导本诗注释》
「麻衣」:象征哭泣和悲伤的哀号。
――《串珠圣经注释》
大卫曾「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此处的言辞也同样毫无遮拦,兴奋雀跃。附带一提,这同一位大卫也可以借着全然安静来表达他强烈的喜悦之情:。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圣经中常常提到穿麻衣……】
麻衣是作为悲哀的标志而穿的衣服。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 神应允诗人的恳求施予拯救,诗人许愿将在纯全的喜乐中称颂神,直到永远。
――《圣经精读本》
【】「好叫我的灵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阿,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
12下 是全篇的结语,诗人立志永远称谢神。
――《串珠圣经注释》
我的灵原意在希伯来经文为「荣耀」,七十士译本亦如此译;,,,;至少这些地方有一部分显然是指「灵」或「魂」。因此,这里的赞美虽然有跳舞的沸腾情绪,也有深度,并且能持续。在大卫加上直到永远数字时,其恒久性恐怕超过了他本人的想象。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30- 31篇 )】
1于30篇,诗人未患重病之前光景如何?参6节。你现在是否凡事平顺,充满自信和把握?诗人在7节的话给你什么提醒?
2虽然诗人曾骄傲忘记神,但他在困境中呼求神,神便拯救医治,这经历让诗人明白了神那方面的属性?参30:5。
3神的管教使诗人有什么改变?参30:12。
431篇与71:1-3, 9-13的内容相似,可见当时人祈祷时可能把某些惯用语或形式加以修改,作为自己的祷文。你有否采用诗精警、优美的诗文,使你的祈祷内容更充实丰富?
5读过大卫多首的祈祷诗,你可否找出他祷告的特点?参6:9; 9:1-2; 17:1; 26:2; 27:1, 13等。你想神会悦纳怎样的祷告?
6有人说信心的旅程充满挣扎,你可否从31篇祈求与赞美感恩的交替出现看到大卫的信心与他在困境中内心的矛盾呢?大卫的结语(24 )显示最后那方面胜利了?
731篇怎样描写神?神眷顾什么人。
──《串珠圣经注释》
【】
在印度,有一个木材行的老板,养了很多象来搬运木材,在这些象当中,有一只象的脚受了伤,老板有一位朋友是个兽医,便前去照理医好这只象。三年后,有一天,这位木材行老板去观赏马戏团的表演,其中也有象的表演,忽然间,有一只象脱离队伍,走到一个人前面用鼻子将他牵起,从三等观众席到头等观众席,原来这只象就是三年前曾经受到这位兽医照顾的那一只,他是为了要报恩才这么做的。
动物脚受伤,被兽医照顾治愈,懂得要报恩;基督徒的一切由神创造、赐与,病得痊愈,岂不颂赞神的宏恩?信徒在内心,应当随时对神有一种灵敏的感觉。神若一反目,我们当立时知道,并且马上向神认罪、悔改、哭泣。
——林政杰《诗的讲章》
【「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当我们遭到困难,痛苦,不幸的时候,很容易伤心难过,觉得神不恩待我们,苦待我们,似乎向我们发怒。是的,祂有时引导我们、造就我们、教训我们、改正我们,但也有时管教我们、责备我们、甚至惩治我们,向我们发怒,那也是我们该受的。不过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因为祂心爱我们,使祂的怒气不能尽发。当我们转向悔悟,祂就立刻停止祂的杖责,伸出抚摸的手,祂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祂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1039 10 )。
当我们思想神恩典的时候,的确是一生之久,从我们一出母胎直到老死,时时处处都有神的恩典同在,祂赦免我们的一切罪孽,医治我们的一切疾病,救我们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我们的冠冕,用美物使我们所愿的得以知足(诗1033 4 )。还有许多数不尽的恩典,一直没有离开我们,直到在世最后的一刻。
虽然因着人的罪,在世上难免有苦难,但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而那个早晨不但即将到来,而且是永远的早晨,再无悲哀、哭泣、痛苦。
──《每日天粮》
【】「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人生难免哭泣悲哀,因为这是罪恶的自然结果。但感谢主,哭泣不过是一宿,早陈便必欢呼。
「一宿」表明在黑暗中;在黑暗中我们要哭泣,但转眼间,早晨便来到,那时我们要欢呼快乐。
感谢主!人生虽然多苦多难,但神有更多的恩典,仰望主吧,那光明的早晨即将来临。
── 吴恩溥《没药汁》
【】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
这句话愿意可译为「哭泣可能在晚上留宿。」在黑幕低垂,穿黑衣的客人来到你心中,你只有让他进来,他从王那里得着应许进来住宿。但是留宿只是短期的,他没有住处,天亮他必须离去。你不能然乃片时吗?东方夏日的夜晚是很短,曙光一现,他立即就离去了,他像寓言中的鬼魔一般,在光亮中必会死去。
现在晨光已经破晓,谁匆匆走上山来,在门外叩敲?听那欢乐的呼喊!这是谁?喜乐!晨光之子!复活的首生者。祂不只 来借宿,而是生命的主,要永远同在,要奉主的名欢迎,将心中每间房都打开,使所有地方都充满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祂一进来,悲哀与叹息就飞逝而去。祂在前面走,他们就在背后逃跑了。
喜乐是在主耶稣复活的早晨,也在救主迎接新娘的时光。喜乐在千禧年来临的场合,也是那永恒的大日到来,为基督受苦的心就欢畅,而且分享祂的福祉。
神的儿女啊,你要欢然迎接喜乐。不必怕祂来临,不要赶祂走,你要因主你的神赐你的一切美物而欢乐。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神怒气带来的痛苦只是一息间,但恩典却延续一生;回想一生,你的经历……】
【洪水与彩虹】就像挨了医生一针一样,来自神忿怒的不舒服只有一会儿的功夫,而好的作用却要持续下去。就让神的忿怒成为一阵刺痛吧,这是在警告我们离开罪恶。
――《灵修版圣经注释》
「至于我,我凡事平顺,便说:我永不动摇。」
天空低垂着阴云,暴风雨倾泻着,蹂躏着大地,鞭挞着树木花草,折枝残叶,是所留下的伤痕。
第二天早晨,树叶上依然带着残留的泪珠,太阳却从东方升起,金黄色朝霞的微笑,洋溢着光明的欢欣:祂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
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那蔚蓝的天际,出现了一道彩虹。这再一次坚定了洪水以后,神与挪亚立约的记号:神止息了怒气,把弓悬在天空。
神说:“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以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水不再泛滥毁坏一切有血肉的物了。”多么美好的永远应许!
从那时以后,人有过多少次的背逆,惹动神的忿怒;地上也经过了多少次的风风雨雨,但神不忘记祂信实的应许,并没有再用洪水灭世界。大地仍然存在,是因神的信实和慈爱。地经过了风雨的洗涤,显得洁净些了;只是不久又沾染了污秽。
平安顺利很容易养成人的偷惰,以为明天不过是今天的延长,全不曾想到是神的手,移去了昨天,引导着明天。“至于我,我凡事平顺,便说:‘我永不动摇’!”我就是这样的拙于领悟,善于遗忘;只想到我,把神赶出了思想的边界之外:看到我门对的青山,忘记是神的恩典使山坚立。
于是撒但乘机会引诱我,使我妄以为自己是伟大的领袖,下令要数点统计战士的数目,忘记了我们都是羔羊的血所救赎的,竟归荣耀给自我。这事惹神的忿怒临到。
但神不曾忘记我。当我知道行这事大有罪了,神指示我在摩利亚山耶布斯人的禾场上,筑坛献祭;我买下了那块地,现在奉献为建造圣殿的根基;而我因为爱我的神,也乐意献上所积蓄的金银财物,为建造这殿使用;更感谢神,祂用手画出建殿的样式,使我不敢随自己的心意妄行。
现在我知道,人谦卑信靠神,专爱祂,遵照祂的旨意事奉祂,才可以有祂的同住,而蒙恩惠;甚么时候自高狂妄,忘记神,荣耀自己,就要受责打。愿我们大家谨记。── 于中旻《诗笺记》
【 人往往自觉有了保障,便会忘记倚靠那能真正赐人平安的……】
安逸无忧已使大卫甚么都听不进去了。尽管大卫知道自己的荣华和权力是神给的,可是当这些都落到他的头上时,他就骄傲起来。财富、权柄和名誉对人是有毒害的。它们会使人感到自足、安全,没有神也行。但这虚假的安全很容易破碎。我们不要陷入这种虚假安全的陷阱。我们要依靠神来求安全,这样即使属世的财产都失去了,我们也不会动摇。
――《灵修版圣经注释》
【赞美时刻“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
十七世纪前叶曾是德国史上一个最糟糕的阶段!当时的德国正处于战乱、饥荒、疫情弥漫之中。那时,在艾伦堡市住着一位名叫马丁·云卡特的牧师。
在那个悲惨的时期,肆虐的瘟疫和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全镇,有时候云牧师一天最多主持五十场丧礼。而在这些下葬的人群中,还包括了他自己的亲人。
然而正是在这段死亡、绝望、毁灭和黑暗交织的岁月里,云牧师写下了六十六首圣歌及赞美诗歌。其中一首便是“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你”。在悲伤软弱的包围之中,他写道: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你,
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双手、并用我们的声音,
因为你创造了美好的一切,使你的世界充满了欢乐。
在我们还依偎在母亲的臂弯中时,你就用数不尽的爱的礼赞,
一路赐福我们,直到今日。
云牧师为我们上了很宝贵的一课:我们不能只在拥有财产和平安时,才向天父献上感谢,而是要在任何时间和境况下,都为他所赐下的一切,向他献上赞美。
与神同行,即使在黑夜里,
也能唱出赞美的诗。
──《生命隽语》
【】
一个感谢的心肠能叫整个的人更觉快乐、舒畅,如此感谢的心,好像良药。正如章:「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人越感谢神,就越开宽神恩典江河的门,许多人因自己的怨言就堵住了神恩典的江河;所以感谢神是得胜魔鬼的妙法。
有一美妙的见证,有一陈姓姐妹生病时,女儿伤心难过,跪在主前祷告,突然神的话自内心涌出——「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她获得也把握住此一应许,深信神必然医治,主果然医治了。因为圣经说:「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暗室之后」的作者蔡稣娟,曾向人作见证说:「几十年来的病榻生涯,使我学到一个祈祷的秘诀,就是别问神:『为什么?』只要问:『做什么?』别问神:『为什么我会遭遇这些?』『为什么那个会临到我?』只要问:『我能做什么?』『你将我放在这里,要我为你做什么?』」这种人能不充满喜乐吗。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三十篇】有一则寓言故事这样说,一位老财主因为急性心脏病逝世,他向耶稣大发牢骚,不平地埋怨说:「全能的神,今天你叫我回来,我一点也不埋怨你,我甘心顺服。但有一件,我无法谅解你,为什么叫我回来以前,不先给我一点通知?叫我作好心理准备,对后代也有个交代呀!你真不够朋友,叫我措手不及。」
神温柔地回答说:「我曾写了三封信给你,提醒你预备好回天家呀!」财主惊讶的回答说:「没有啊!我绝对没收到。」神说:「你注意听,第一封信是我让你腰酸背痛;第二封信是你的头发开始斑白;第三封信是你的牙齿逐渐脱落。这些都是提醒那你快回天家的信号啊!怎么说我没通知那你呢?」
没有人敢说他未曾被疾病困扰,倒是有人说,人体是疾病的器具,每一个身体中或多或少的毛病,有的是躺在床上的病人,有的是在路上跑的病人;病的不是头,就是脚;不是胃肠,就是肺部;不是心脏,就是肝脏;不是眼睛,就是耳朵;不是鼻子,就是牙齿,过敏、内外痔、高血压、B型肝炎……疾病可怕带来痛苦,费时间金钱,为病破产,兼死亡,就是「钱空命亦完」;朋友,你检查看,你已收到几封神给你的通知信?
有一位太太新养了一只鹦鹉,但不久他开始不断的咳嗽,「咳,咳」之声不但令人厌烦,也足以表示他已患上疾病。这位太太最后将鹦鹉带去见兽医,经过一番详细检查后,兽医发现这只鹦鹉根本十分健康,一点疾病也没有,他之所以不断咳嗽,乃是学效这位吸烟的女主人不断地咳。太太知情之后,就将吸烟戒除,病得痊愈了。
这岂不也是神的另一警戒通知信吗?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显神迹;一是藉环境为镜子的警戒通知信,让你保有健康身体,病愈而谢恩;另一是神继续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改变重生。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三十篇 这篇诗的背景,你可知道?】
此诗也许是大卫在神停止了教训他的大瘟疫之后,奉献阿珥楠谷场(后来成为圣殿所在地 )的时候写成的。30章2至3节中也提到这次严重的疾病,可能是指大卫经历的疾病或者大瘟疫本身。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