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18章


圣经综合解读

1「(耶和华的仆人大卫的诗,交与伶长。当耶和华救他脱离一切仇敌和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华念这诗的话。说:)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祢!」

2「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

3「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本诗与撒下二十二章几乎相同,可能写于大卫的国度巩固之后。本诗的长度在诗篇里居第四。
神是我们人生的「力量」()),这「力量」使我们在一切环境际遇中都能爱神、赞美神、求告神,「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大卫用来称颂神的十个词()),都是他在旷野躲避扫罗的经历,是他被追赶的人生里结出的生命的果子。「岩石」、「山寨」、「磐石」、「盾牌」、「高台」都是保护的象征;「救主」有「避难所」的意思;「角」是力量的象征。大卫在一个又一个的难处当中不断经历神、认识神,同样,我们在人生旷野中的经历,也能把「神」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变成「我所投靠」())的「活神」())。我们在旷野中的经历越多,对神是「我的力量」就体会得越深()),就越能看神是「当赞美的」()),越有信心去「求告」())祂。
上图:隐·基底「野羊的磐石」(撒上二十四1-2),是大卫逃避扫罗时藏身的地方之一。「岩石」、「山寨」、「磐石」、「盾牌」、「高台」(诗十八2)都是大卫在旷野逃避扫罗时的经历。

4「曾有死亡的绳索缠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

5「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

6「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祂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祂面前的呼求入了祂的耳中。」

4-6节是大卫在难处中的祷告。神允许祂的百姓落在「急难中」,是要我们「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经历祂是一位「活神」())。然而我们却常常不知道自己陷在各种「绳索」、「网罗」中,或者「在急难中」也不知道「求告耶和华」,而是求告势力、求告人,结果是白白受苦。因此,我们在「急难中」要记得:「耶和华必然等候,要施恩给你们」())。
「死亡的绳索」())、「阴间的绳索」())和「死亡的网罗」()),都是把死亡和阴间比作猎人。
「匪类」())的意思是「没用的、卑鄙的小人、毁灭」,更可译为「毁灭」(英文ESV译本))。

7「那时,因祂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

8「从祂鼻孔冒烟上腾;从祂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

9「祂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祂脚下。」

10「祂坐着基路伯飞行;祂借着风的翅膀快飞。」

11「祂以黑暗为藏身之处,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为祂四围的行宫。」

12「因祂面前的光辉,祂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

13「耶和华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便有冰雹火炭。」

14「祂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多多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

15「耶和华啊,祢的斥责一发,祢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

16「祂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

17「祂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

18「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

19「祂又领我到宽阔之处;祂救拔我,因祂喜悦我。」

6-19节是一幅壮观的拯救场面,神大动干戈,亲自争战,这场声势浩大的争战的目的,竟然是为了一个渺小、不配的人!虽然诗人是用诗的语言来回顾他的一生经历的救赎,但创造宇宙万有的神亲自为我们被钉十字架,难道不比这幅争战的场面更加难以想象吗?神的恩典是如此之大,我们对神的亏欠实在太多。
「祂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是每一个真实经历救恩的人的真实体会。对于一个在大水中快要淹死的人,当有一只手抓住他的时候,怎么会拒绝这样的救恩呢?人若对「从高天伸手抓住我」())的那只手评头论足、甚至干脆拒绝,都是因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亟需拯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正走在「死亡之路」上())。
神「救拔」())我们,不只是领我们出埃及,更要带我们进迦南;不但「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又领我到宽阔之处」()),让我们脱离罪恶、世界和肉体的辖制,在基督里得着真正的自由。

20「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21「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

22「祂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祂的律例我也未曾丢弃。」

23「我在祂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24「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按我在祂眼前手中的清洁偿还我。」

只有基督才是真正的「完全人」()),但神也照着大卫的程度,看他向着神的心是完全的。
从20-24节可以看出,本诗是写在大卫与拔示巴通奸犯罪之前,所以还有「手中的清洁」。然而人的「公义」和「手中的清洁」都是暂时的,时间久了,罪人的本性就必然会显露,只能仰望神的救恩。

25「慈爱的人,祢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祢以完全待他。」

26「清洁的人,祢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祢以弯曲待他。」

27「困苦的百姓,祢必拯救;高傲的眼目,祢必使他降卑。」

28「祢必点着我的灯;耶和华——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

29「我借着祢冲入敌军,借着我的神跳过墙垣。」

30「至于神,祂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

我们若「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虽然肉体还有软弱,但我们的神却能点亮我们生命的「灯」()),背负着我们冲入面前的「敌军」())、跳过生命中的「墙垣」()),进可攻破仇敌,退可逃离试探。因为「凡投靠祂的,祂便作他们的盾牌」())。
「灯」在希伯来文学中经常用来比喻生命和繁荣。
第29、33节是本诗作者是大卫的内证,因为他是步行作战,而从所罗门王开始大量引入战车())。

31「除了耶和华,谁是神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磐石呢?」

32「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的,祂是神。」

33「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

34「祂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

35「祢把祢的救恩给我作盾牌;祢的右手扶持我;祢的温和使我为大。」

36「祢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我的脚未曾滑跌。」

37「我要追赶我的仇敌,并要追上他们;不将他们灭绝,我总不归回。」

38「我要打伤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必倒在我的脚下。」

39「因为祢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祢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

40「祢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

41「他们呼求,却无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华,祂也不应允。」

42「我捣碎他们,如同风前的灰尘,倒出他们,如同街上的泥土。」

43「祢救我脱离百姓的争竞,立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必事奉我。」

44「他们一听见我的名声,就必顺从我;外邦人要投降我。」

45「外邦人要衰残,战战兢兢地出他们的营寨。」

46「耶和华是活神。愿我的磐石被人称颂;愿救我的神被人尊崇。」

47「这位神,就是那为我伸冤、使众民服在我以下的。」

48「祢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祢救我脱离强暴的人」

49「耶和华啊,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祢,歌颂祢的名。」

50「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给祂所立的王,施慈爱给祂的受膏者,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耶和华是活神」())原文是「活着的耶和华」。虽然我们的肉眼不能见神,也没有亲眼看见主耶稣的复活,但是当我们经历神的时候,就会体会到这是一位「活神」。
「我要在外邦中称谢祢,歌颂祢的名」()),就是把福音传给外邦人。保罗引用49节证明弥赛亚基督也是为外邦人而来,「叫外邦人因祂的怜悯荣耀神」())。
「受膏者 מָשַׁח」原文就是「弥赛亚 Messiah」())。大卫的后裔作王「直到永远」,最后将在弥赛亚基督身上成就。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一篇皇室的感恩诗

标题宣称,大卫写这首长诗,是当他取得一切战争最后的胜利,并且成为耶路撒冷唯一的统治者的时候。除了一些动词的分别外,整首诗都可以在撒母耳记下二十二章找到。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再次读一读大卫的故事,并且去发掘为甚么他能写这伟大信心的诗句。当然,我们可以再次看到这篇诗能灵活地配合大卫的情况,我们能明白它如何被改编,供以后所有接续作以色列的君王所使用。

一般的人通常会认为在圣经中每一段或每一节的经文只有一个原来的意思,并且我们可以如此说是‘正确’的意思。但是我们所发现的并非如此,否则圣经只是死物而已,它会一如我们现在拥有的大量来自巴比伦或埃及的古旧宗教经典。旧约是神永活的话。在大卫的时代,这篇诗的意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直至皇朝于主前五八七年终结,以色列被放逐至巴比伦,仍然有不少亮光从本篇和其他诗浮现出来。现在它们被发现是直接向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完全新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说话。

基督降生前一个世纪,死海卷轴里发现了诗中新的深意,连大卫也不知道。再者,;使徒行传二二十五至二十八节,以上的经文都认为旧约的经文,在基督的口中,已取得了新的意思。保罗能在一段原意并不明显的旧约经文中,揭示一些意思。然而同时,这篇诗是根植于圣经所启示的基本和永不改变的信息,就是神的爱。所以我们应该留意诗不只是古旧的文献,它们也是我们现代圣经之部分。

第一节并没有在撒母耳记下二十二章出现。一位希腊的思想家,因为他的神话和哲学背景,当他第一次听到这些话时,他宣称说:‘说你爱你的神,那实在是一种幻想!’但是大卫爱祂的神,因为神首先爱大卫。

因为主在这个常常充满危险的世界,与及不可预测的人类中,祂给予诗人安全。在这里,他所用的每一幅图画本身都是一个比喻。

(一 )主是我的力量。祂帮助我反过来活出一个充满爱的生命。

(二 )祂是我的盘石。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个意象不断增强!当人途经和探访那座接近以东建筑在岩石内的奇异的石城彼得(或称示拿 )时,在这意象背后的观念便变得清楚了。我们记得彼得这名称的重要性,基督在上面建立教会的盘石,和其他等等。

(三 )山寨是人重新得回他的气力和主动力,再次向前出击的地方,正如士兵应作的一样。

(四 )祂的救主拯救他脱离众多的敌人,并且给他shalom,平安。

(五 )我的神:所以这并不只是大卫所说的人类救主。

(六 )现在我们有另外一个作盘石的字,这是大卫能作为避难所的一种石,仿如置身在裂缝中,因为它是‘我的裂缝’。

(七 )这种盾牌是五呎高,并且能够保护整个身体,直至眼部。

(八 )耶路撒冷的祭坛有四个尖角,分布在祭坛的四个角落。假若有人遇上困难,并且逃至这个祭坛并紧捉着其中一个尖角时,他便安全了(王上1-50 )。

(九 )一个高台好像一个在地中海的堡垒,建筑在悬崖峭壁上。

我们看见,大卫现已学习到拥有在神爱顾中完全的信靠。

(一 )他说,我呼求,只是这样;并且

(二 )神应允我──我已得到了拯救!

有些时候,我们会面对死亡的恐惧;或许我们的诗人正在讲述那种恶梦,就是在大卫时期的历史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受到的痛苦,害怕被绳索拖到下面的世界;因为死亡,被称为Moth,是一种神;所以这是一种人格化了的恐怖经验。这就是此处的图画之一,即第一个恶梦。另一幅图画描述那流经海底深处,而流入混浊的深渊,直至阴间最低处的急流。这种恐怖的异象,离开今日我们所忍受的科学幻想的恶梦不远。可将这急流称作匪类,或者是希伯来文的彼列。那是故意和任意破坏的神的名称。它们的灵魂,你可在那些讨厌的人物中遇到,旧约称他们为‘彼列之子’。他们是本地的、强暴的、充满邪恶思想的匪类,他们不是为了剌激就是为金钱的原故,乐意去攻击或谋杀他人,例如耶洗别聘请他们作她卑劣的意欲,施于贫穷的拿伯身上(参王上二十一章 )。这些受聘的暴徒表现出那种无秩序的精神或混沌,如的希伯来文称谓的(不过、神的创造计划从它开始 )。所以两位美藉学者联合制造了‘地狱之人’这个令人感到快慰的名称来描述他们!然而请注意神如何使用这些恐怖的受造物,来达成祂的荣耀。在创世记一章,神从混沌创造光、宇宙和人类,并不是从无至有。从无而创造这观念并不合乎圣经。假若复活不是来自十字架,我们如何能明白基督复活的意义呢?

大自然的主

在大卫的时代,近东的人民认为,自然的力量是他们各种不同宗教的神和女神的玩物。我们在此处理的是一篇引人触目的诗,它实际上来自大卫以前的时代,但是他必定喜爱它,并且引用它。然而在这里,他重复它之前,他在第六节作出一个伟大的信心声明。他说:他向神呼求,但是好像以利亚在何烈山,他听不到神在地震怒吼中和火花爆烈中的声音。然而,事实上他的呼求已达到神的耳中,只是神不从地震中回答他,而是从祂的圣殿中,并且以微小的声音回答他。

这首有力的诗,应该一口气读完接着下来的各节。人不应该逐节的分析它,也不应该问各种不同图画的意思。它是至高者的诗。我们注意到,它被视为对上一首诗呼求的回答──主阿,求你起来,前去迎敌!它所描述的庄严的打雷声,看来是首先以迦南语言朗诵而来,所以现在我们所有的是从希伯来文的翻译以来。但是以色列的歌唱者从异教的原诗中,在第十三节加上了神的名称,并且将一首有关自然的诗,改变成为一首从邪恶势力得拯救的歌。

神的拯救行动是同样用这首诗的‘神话’图画描述出来。因为神把我从大水中拉出来,并且把我放置在广阔的大地。但为甚么祂如此作呢?跟着来有令人惊讶的答案,对敬拜巴力的迦南人而言,他们并不知晓:‘因为祂喜悦我。’就算是在世界的灾难中,看来神仍‘关怀我’。

那些圣经解释者,说在圣经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神对个人的关怀和仁爱,不如对整个民族,直至到新约时代,他们的解释是何等错误呢!

但是在完结这篇诗前,我们应注意一点,就是基路伯(第10节 )在旧约中并不是一位天使,更不是中世纪画家的婴孩天使。基路伯(像撒拉弗一样 )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可畏形像,或许当我们望着埃及狮身人像的图画时,这便更清楚了。基路伯是人类思想的创造物。它是人类宗教思想的代表,假若人类能随意制造,便以为神的形像应该如此。在我们的时代,在现今的印度,我们看见很多这样的代表,一切的头、手、脚、好像弯曲的蛇一样。但是在,我们看见撒拉弗事实上正在神面前跪拜和赞美神!在我们的诗中,纵使基路伯是一种邪恶的观念,基路伯却是神使用作彰显祂荣耀的工具。于是这告诉我们,今日神甚至可使用世界上奇异的宗教观念,达成祂的荣耀!因为我们的圣经信仰超越所有人类的宗教。我们应该常常记着,基督教不只是世界宗教之一,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基督教‘宗教’ )是关于永生神,祂创造性的爱、祂的仁慈、并且两约所讲的丰盛生命,而丰盛的生命不是‘宗教’,约五至六章 )!基督教既非‘诞生于伯利恒’,以致‘教会只有二千年的历史’──与印度教及其他宗教不同。在这里,诗是关于神藉亚伯拉罕给予我们的信仰,所以‘基督教有远古的历史,远自当人类开始求告主名的时候’。再次,我们注意到这篇诗使用神显现的言语图画,即是神圣的一位向人类思想显现,正如我们发现在西乃山上,神给予摩西律法时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推远一些,如此说──‘神临到西乃──为了我’!

,我们已得到一幅真理的图画,神创造光,即是说,祂爱的尊贵目的,并不是从无至有,乃是从混沌而来,形成在天空上有风暴,在下有地震的状况。(让人类的想象力可以掌握到 )。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学习到神对世上的人类态度,好像祂对自然所作的一样。神接纳人的本身情况,有混沌的灵魂。祂藉着恩典更新他,正如祂更新地面一样(创九章 )。随即神给予他去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当洪水退去,土地被更新后,挪亚需要耕种土地。所以,按照同样的道理,正如神与挪亚立约壹样,祂也与我们立约,惟独藉着恩典,保守祂的子民,成为无瑕疵的和有用的子民。

神立约的爱

在此之前,我们已注意到钦定本以很多不同的英文字来翻译希伯来文hesed,标准修订本尝试减少至几个字。我们也注意到,无论如何翻译这个字,它描述神与祂挚爱的子民之间关系的本质,他们被约所‘黏’着。无论如何,在这里,标准修订本很清楚表达hesed的基本意思,因为它解释作忠诚。在爱中神已经将自己给予我们。那是祂hesed的首先行动,但是现在祂继续支持我们,就是祂所爱的,每一天都在约中。那是祂hesed持续的表现;换句话说,神是始终地对祂所拣选的完全忠诚,所以我们对神的回应亦只有是hesed,就是我们的绝对忠诚。但是正如诗人所说,对于离开正轨的人,扭转(从字面解释 )了神那奇妙得难以形容的hesed的人,神必相应地行动。

现在随着而来的是一些启发性的句子,显示这一切道理。‘我相信’你必拯救困苦的百姓──因为你对他们忠诚;但是那些高傲人的目光,他们不敢以感恩正视神,神必定会处置他们。

再次,我们看见神创造的工作,祂永不停止创造。在这里,祂被称为神,即是说,el,祂是人类所有宗教的神。这位伟大的神实际上为我创造了显示人类生命道路的方法,为我作了我不能为自己所作的事。所以说,我没有火柴,没有自己的方法,成为世界的光;故此祂为我燃点我的灯。类似这比喻的句子,在抽象的意念中,引伸了‘光明’的观念,并且刚刚配合我弱小的生命。结果是我感觉到我能作任何祂要我所作的事;我能应付一切敌人。我知道能如此,因为神的应许是真实的,这个词实际的意思是‘经过火中的试炼,成为精金’。祂的应许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当初期教会在基督的亮光下,表达尊主颂的字句时,他们乃是重新颂唱这些真理。

大卫的声音

现在大卫将所有经过他脑海的思想放在一起。首先,那位曾为他作这一切事的神是盘石,此乃本诗开始的图画名称(第2节 )。因此,祂已帮助我能作任何祂要我作事,甚至应付一切敌人(第29节 )。作为盘石,当然祂从起初已在那里。诗人在第三十一节表达他的信念,但是他仍然使用另外一个字代表神,就是eloah,这个形式出现于古旧的诗歌,例如申命记三十二章。但是当神的‘古旧性’被强调时,它也在后来的文献中出现,大卫从大水中被救起来,他现在发现他的脚站在大地,就是神爱的确实,真实、实证的本质(第19、36节 )。因此,他以东方庄严的比喻,和使人振奋的诗体语言,宣告神的能力(第1节 )如何帮助他战胜一切的敌人;我们可以如此说,因神能力的奇妙,他感觉到心情轻松,高兴得跳起来。

请注意那具吸引力的句子,就是假若我们按照标准修订本在第三十五节的脚注,我们可从希伯来文重新发现的:‘你的温和(译者注:和合本已将原文意思翻译出来、标准修订本译为帮助 )使我为大。’因此我们被带领去引用沙士比亚在话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名句,连贯第三十五节与第二十八节的字: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十八篇

第十八篇战士君王的回顾

这是一篇情绪激昂的感恩诗,撒母耳记下第二十二章亦记载同一首诗,只有些微出入,而前面的历史导言也大同小异。本诗虽然长,其结构却清晰而合逻辑,从头到尾精力充沛。有些人根据最后一节,假定这位王并不是大卫,而是他的后裔155,但该节没有必要如此解释,何况本篇热情与鲜活的笔调,暗示这乃出于第一手的经验,而大卫无疑是最具资格的。诗中刚巧有一点隐指是他,即步行作战(29、33节)156,因为后来的王很快都使用战车(参,,所罗门王更是大量引入。不过这篇诗,按加尔文说,“用在基督身上”比用在大卫身上“更适合”;在,保罗毋需多费解释,就将49节视为弥赛亚的预言。

标题

伶长,见导论 Ⅵ . C. 3, 53页。历史短注大致与相同,只多了耶和华的仆人数字,正如诗第三十六篇的标题。最后一节提及“祂的受膏者”,似乎要与此词相配称;等到新约成全了旧约,“受膏者”之词的意义,便更加扩充了。本诗为大卫作王早年颠峰时期的里程碑(参,下),显然在他尚未犯下滔天大罪,玷污自己(参,克巴确克对20~23节的注释),使国家蒙羞之前(参,以下)。

避难所

1.157 爱一字极不寻常,冲动而满了情感。在其他地方只以加强语的形式出现,通常是表达强者对弱者的怜悯之爱。

2. 透过这一连串的比喻,大卫重温了过去的逃亡生涯与军事胜利(参本诗的标题),并且深刻探索其中意义。“岩石,或悬崖绝壁( sela` ),在该处他曾意外地从扫罗手中脱险;山寨158……;‘野山羊出没的磐石159’……乃是那位自始至终作他真避难所之神的象征……”(克巴确克)。

拯救

这幅图画的巨大景观,与诗人之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营救他,神带着最恐怖的武器,亲自与死亡和阴间160(4、5节)争战。本诗暗示,这就意味人的价值之高,而人欠神的也是如此之多。虽然大卫是君王,整篇诗都以单数写成,且充分流露亲身体验的新鲜感。大卫是蒙福的,神“喜悦”他(19节),不单是因为他代表神子民的缘故;其实神子民乃是透过他而蒙福(正如教会是透过基督而蒙福),并非他因着神子民而蒙福。;以宝亚

6. 从希伯来文时态看来,本节的下半似乎是大卫的祈祷:“……愿祂听闻……,愿我的呼求进入祂的耳中。”下一节紧接着是神戏剧化的回应。

7. 以下此处对神显现的描述,令人忆起红海边的拯救,有云柱、火柱,海水分开(参15节);也像西乃山的光景,当神“在火中降于山上”,便有“烟气上腾……遍山大大震动”。这里对神的形像并未加以描述;我们所看见的,只像约伯所说,是“神工作的些微”。有些注释家认为,这一段反映出以宗教仪式重演出埃及与西乃之约,在崇拜之人眼前演出,在仪式中,君王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161。然而,这只不过出于推测,从此类经文中假设当年有这些仪式,我们不必在起初的事件和大卫的感受之间,硬插入这种假设。我们大可说,他认为自己所遭遇的危难和受到的拯救,绝不亚于摩西当年那般急迫、那样神奇,因此可用同样的词汇来描写,因为神亲自“从高天伸手”(16节)拯救他。在和哈巴谷书第三章,也都有与出埃及经验相呼应的词句。

8. 这些形容词都在描写审判,但审判乃是朝向罪恶的权势,所以对受欺压者而言,就成了拯救。烟,就如,象征圣洁对罪恶的反应;在希伯来文,鼻孔是代表发怒的器官。发火焚烧与的惹神“嫉恨”,或不能忍受,是同义词;炭,在,天使从神如战车般的宝座中取出,撒落在那将灭亡的城中。因此,这里所描述的是风暴逼近,昏天黑地,终于狂风大作。

9. NEB 所译,“祂将天空扫在一旁”,需要稍微改动一个母音”162,此译文虽然吸引人,但有欠公允。t使天下垂,比较起来则是生动的序曲,为以下战车从天而降,横扫万军之势铺路。

10. 以下 Ⅹ……黑暗……厚云……光辉……。以下,同样以这种方式将暴风雨和灵界活物写在一起,在那里,伺候神的“活物”,即Ⅹ163,是由云彩为前导。这些活物出现的情境,乃是要强调神不可侵犯的圣洁:他们把守生命树,护卫至圣所和施恩座,也扛抬神所乘坐像战车的审判宝座以下,以下)。

16~19.神的彰显何其壮观,然而这番高潮所关注的,竟是一个人,实在难以想像。神能力的展示,不是以扫荡敌军为终点,而是因为有必要而采取的行动。t抓住(16节)比“祂差遣”(AV、RV)正确,因为这句难明的话,可由得到答案,那里的情境类似,而所打发的(直译:“差遣”)不是神的使者,而是祂的手。并且,如果16节与“急流”的比喻(4节)相配,19节的宽阔之处就回应了第6节的“急难”,也就是窘迫之境。在神的手中,祂绝对的能力(参神的彰显)带来完全自由的结果。

“祂的道是完全的”

20~24节,表面看来十分自以为义,请参照的注释。这些经文显示,大卫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可以适切地用这种语气,不过,弥赛亚却绝对能如此描述自己;而本诗终极而言,是弥赛亚之诗(参以上本诗开头注释的末段)。其中的每一个主题,都对基督有更深的认识。

其实,本段最关切的,是颂赞神为保护者,祂看顾那些“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的人。本段“耶和华的仆人大卫”(见标题)的心情,可与以下的仆人之诗,以及保罗的话相较。

22.典章(或“审判”)与律法这两个词,在申命记中常一起出现,是对神的律法最通用的摘要说法,因为其内容一方面论到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论到人与神的关系。参,如:以下;。这句相当专业的话,透露出大卫对律法书很熟悉(亦见31节的注释),以下也支持这种看法。韦瑟指出,律法的背后乃是神的约;因此这里的声明,是呼求神“对约守信”,而非重在实行律法。

25.忠诚( h]a{si^d[ ,和合:慈爱)一字,也成为这观点的标志。这个字与“慈爱”( h]esed[ )有关,那是指立约双方所承诺的爱(见的注释),在诗中,成为神仆人们标准的用字。RSV 对这字的其他译法有:敬虔人(godly,如,和合“圣者”)、“圣徒”(saints,如,和合“圣民”),及“忠信人”(faithful,如,“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一语,作了更详细的定义;和合本作“圣民”)。用此字来形容神自己,该处也可译作“忠实”或“忠诚”,就像这里一样164

26.第一句话,NEB 译为“对野蛮的人……”,这是根据双重的揣测165,将原本的直截了当、十分可靠的经文,无缘无故地作了修改。显你自己为荒谬(perverse)(NEB 作 tortuous,“曲折”;和合:你以弯曲),这个动词是扭曲( crooked ,和合:乖僻)一观念的延伸,意指扭打、摔角,就是拿弗他利之名所纪念的事。这个原则可从神用拉班来教训雅各看出;而最佳的例子,恐怕是祂对付偏行己路的巴兰之手法。

27~30.这几节经文的开头,都强调神,甚至有些第二句仍然如此,这类强调语可以译作“至于蹋瘫亍…”,或“是套鳌…”(等)因为这整篇诗是赞美,而不是变相的自夸。

27.因此,“困苦(或译:卑微)的百姓”(NEB、和合本)较能表达希伯来文 `a{ni^ 的意思,比谦卑的人更贴切,因为大卫主要是讲环境,而不是论品德。这些人是不健全制度下的受害者,在诗中常常出现,不只是“卑微”(本节),更好的翻译是“贫穷人”(如,和合“困苦人”),“受苦之人”、“软弱的人”,和合:“困苦人”),和“贫乏人”,和合“困苦人”)。这些人相当于八福中最首先提到的“虚心的人”,就是明知自己有需要的人。另一个接近的字, `a{na{w ,译法也大致相同;但它既然另有含义,在八福中就相当于第三福所提到的“温柔的人”(见的注释;参,,他们是拒绝讲求自己权利的人。用这个字形容摩西。

29.这些功勋(参34节)可与以下的“勇士”相较。但击溃和军队(和合“冲入”和“敌军”)也可能译为“跑过”和“河岸”(参,希伯来文/10,EV),如 NEB 的译法。至于本节对大卫为作者的支持,请参阅本篇开头的注释。

30.开头语,这位神(和合:“祂是神”),在32节也有回应(参 JB),而 RSV 的译法,“祂的道是完全的”,若按回应句译(直译)更佳:“祂使我行为完全”。完全( ta{mi^m ),在形容神的作为时,其含义显然比在形容人时更为丰富,但是祂毫无瑕疵的智慧、爱与能力,会辉映在人相对性健全的思想、动机和成就上(这里特别是指成就),这是祂作成在祂仆人身上的166。然而,大卫在勋业达高峰的初期之后,岂不是失落了向这一原动力的追求(参,以下),而停顿下来,落在 ta{mi^m 的软弱之意义“安全”的状态中(参32节,RSV)?

得胜与击溃

诗中用语的紧凑速度和欢欣之情,将进攻并追击的兴奋,刻划得丝丝入扣。第4~9节拯救的一幕全是暴雨与毁坏,这里则全是光明与矫捷,但两者同样出于神。撒母耳记下第八章以叙述的方式,将这类战役作了一番摘要,而本诗则是一种回顾(参以下37节及其后的注释)。

31.对独一神的信心,以及磐石( s]u^r ;参2、46节)一字的反覆使用,暗示大卫写此诗时,一部分的灵感是来自摩西之歌。摩西的话:“祂是磐石,祂的作为完全”,可与第30节相较,而“他们的磐石不如我们的磐石”一语,也可与31节相较。亦见以下47节的注释。

32.第一节与第30节配对,请参该处注释。

33、34.参第29节英勇的表现。铜弓显然是木制的弓,镶以铜来坚固之。

35. 希伯来经文“痰奈潞褪刮椅大”(参,AV、RV、RSV 小字,和合本同)这句话,自古以来就有好些人提出替换的讲法。但是它所表明的真理非常深刻,惟一的问题只是,大卫当时能否有此透视力。这一点则非常主观,而经文本身应当比怀疑的看法更为可取。希伯来的名词与形容词 `a{na{w 即谦卑、温柔相近,就是以上第27节所讨论的第二个字;一方面,在神温和的作为下,神容许大卫得胜,另一方面,神所教导他的温和,乃是他伟大的真正所在。

37~45.这里大部分的动词都是不完全式,在希伯来文代表未来的状况,或连续的动作。RSV 将其译为过去式,虽然可能正确,但更可能这里是展望将来,认出目前已经得着的胜利,乃是更大之事的应许。应许将“地极”赐给耶和华的受膏者,这几节论到此一大事中严厉的一面167,而其另一面则为外邦人的主动归顺(参,;以及,并此处43节)。新约对于这两方面都予以肯定(参,以下)。

颂荣

46.葛利纽和 JB 所译“耶和华万岁!”,虽单纯而吸引人,却不正确。“耶和华是活着的”(和合:耶和华是活神)是一句断言,而不是朝贡的话,如(见希伯来文)。这个真理是最强烈的对比:耶和华“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而偶像“有口却不能言”;或许也显示祂的生命永垂不朽,而巴力却有兴衰的循环。同时,耶和华既是“活着的”,祂无穷无尽的能力,便成了我的磐石无垠的稳定力。亦见第2节与31节的注释。

47.开头的话,这位神,与第30节的强调语“至于神”,相互呼应(参32节)。若作者思想到摩西之歌(见以上31节的注释),伸冤显然是指神赐(和合本作为)给祂仆人去执行的,因为祂曾声明:“伸冤报应在我”。伸冤,惟有出于神的手,或是祂所托付的,才可算是对的

49、50.保罗在说明基督不单为犹太人而来,也为外邦人而来时,一连引用了四个预言,第49节便为其首。大卫所想的,很可能只是耶和华的威名远播,但这番话全面的意义,却刻划出耶和华的受膏者(50节),即弥赛亚,将来要在外邦中……即与外邦的敬拜者一同……赞美神。虽然每一位大卫家的王,都可以用本诗来指自己,但它特别应属于大卫王,因这原是他的见证,又应属于基督,因祂是那完美的“后裔”(此处是单数的集合名词),正如祂也是亚伯拉罕独特的后裔

155 如:Mowinckel, I, pp.75, 77。 这一点见第60页。
156 参,如:Weiser, p.186.
157 这一节撒母耳记下二十二章没有。
158 或堡垒,RSV( m#s]u^d[a^ ):亚杜兰洞,大卫在那里首度将不法之徒招聚成军;这地点成为好些危机的避难所,也发生过许多值得回忆的事
159 看,那里希伯来名词为 s]u^r ,与本节第二个岩石之字相同。
160 希伯来文是 Belial。见的注脚。
161 见导论Ⅲ,16页以下,20页以下。
162 即,以 wayyat] 代替 wayye{t]
163 参,
164 这里“显你自己为诚信可靠”是一动词,与形容词同一字根。
165 假定“人”( g-b-r )从第26a节溜进25b节,原来它应当取代“纯粹”( b-r-r ),而有敌视的意思。
166 如:它在第23、25节译为“无瑕无疵”。
167 奉承(44节)的译法,可能有言不由衷的观念,这是此希伯来文的含义之一。但 J. H. Eaton 在 JTS 19(1968),603、604页,要人注意这动词的另一意思,“渐渐消瘦”(参,,因此认为是指被征服者俯首称臣,不再狂傲。“他们在我们面前变小”。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耶和华我的力量阿,我爱你!」

在这首胜利之歌里,大卫讲述耶和华对他的意义(1~3节 ),复述神的拯救(4~19节 ),论述该拯救的基础(20~30节 ),再次复述那胜利(31~48节 ),并重新立志继续赞美神(49-50节 )。这首诗歌的长度在诗里位居第四,而且也可见于撒母耳记下第二十二章;它写成于扫罗逝世和大卫国度得以巩固之后。因此,它是纪念大卫总体的得救和得以脱离仇敌,而不是某一次的胜利。“耶和华的仆人”(在标题部分 )。参看诗第三十六篇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本诗也见于《撒下》二十二章,几乎全同,大概写于扫罗已死,大卫王位坚立之后,是君王战胜归来,诗人所作的感恩之诗,由君王或其代表在典礼中宣读。传统认为是大卫的作品。题注中“耶和华的仆人”为大卫受膏为王的称号

本诗包括引言(1~3节 ),经历的苦难(4~6节 ),神的拯救(7~19节 )和公义(20~30节 ),如何帮助祂的仆人战胜仇敌(31~45节 ),以赞美神作结(46~50节 )。

――《启导本诗注释》

《撒下》二十二章无此句,“我爱你”有“我要高举你”的意思,表示诗人火热爱神的心。

――《启导本诗注释》

赞美最后的胜利。这首气势磅礴的感恩诗,内容及写作背景,与撒下22章极为相似。这首诗幅较长、结构细致、充满激情。有学者主张,最后第50节谈论的君王不是大卫,是其后裔之一。但考虑诗的特征,如表达直接、充满活力,应理解是论及大卫。描写步兵战役的29,33节支持这种解释。大卫以后的君王大都使用所罗门进口的战车作战,战场上使用步兵更适于大卫。众所周知,旧约人物大卫、麦基洗德、摩西、约书亚都预表弥赛亚的救赎事工,尤其神对大卫王权的认可与保护,被认为是基督王权的预表。对君王得胜的赞美,自然是耶稣胜利和王权的确保。很多诗人表达身处患难,向神恳求、呼吁却没有被恶势力完全打败的痛苦,及对胜利的怀疑。诗人体验过神保守圣徒得胜,这过去是事实,也盼望和相信将来必成事实。这首诗与整个诗风格一脉相承,结构上首先阐明胜利的根源——神与自己的关系(1-3节 );接着描绘神救赎事工的雄伟(4-19节 );陈明诗人为顺服神的旨意,所付出的辛勤、诚实的努力(20-30节 );满怀得胜的感慨,称颂神,宣告仇敌的灭亡(31-48节 );最后以告白结束:圣徒的得胜不是暂时的,乃是永恒的(49-50节 )。

――《圣经精读本》

爱一字极不寻常,冲动而满了情感。在其他地方只以加强语的形式出现,通常是表达强者对弱者的怜悯之爱。」。

──《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十八篇 读这篇诗,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篇诗几乎是撒母耳记下22章的复写,可能是写于大卫晚年的安定时期,他赞美神荣耀的作为,也赞美神经常赐福予他。

――《灵修版圣经注释》

引言:诗人表示他爱慕神,因神是他的保护者;诗人用了八个名词描写他所爱的耶和华。

――《串珠圣经注释》

宣言式的称颂。诗人在第1节表白对神的渴慕,第2节述说神是守护者,第3节阐明神救赎的实在性,及赞美神的责任。这段颂赞多次使用第一人称“我”,形象描绘在主格、所有格、目的格等所有关系中,神与作者亲密的关系。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盘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

留意这里有多个保护的象征。“角”。能力的象征。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岩石”、“山寨”、“盘石”、“盾牌”、“高台”象征保障和庇护。“救主”有“避难所”的意思。“角”代表力量,动物以角为武器。

――《启导本诗注释》

「拯救我的角」:角在旧约常比喻力量。

――《串珠圣经注释》

「岩石,或悬崖绝壁(sela` ),在该处他曾意外地从扫罗手中脱险;山寨……;『野山羊出没的盘石』……乃是那位自始至终作他真避难所之神的象征……」(克巴确克 )。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本节次序还是现在神救人的次序,即“求告”、“赞美”、“被救”、有信心的祷告,其中含着赞美,结果就是得救。魔鬼所怕的,就是信徒的赞美。

── 包忠杰《诗注解》

复述困难:诗人曾遭遇危险,临近死亡的边缘,故向神呼求。

――《串珠圣经注释》

】「曾有死亡的绳索缠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

“死亡的绳索”在《撒下》作“死亡的波浪”,大概指极大的痛苦与忧伤。“匪类的急流”亦作“毁灭的急流”。死亡有若波浪和湍急。与敌人作战,时刻有死亡的危险。

――《启导本诗注释》

死亡的绳索……匪类的急流: 用隐喻表现敌对圣徒的撒但势力。虽然恶势力威胁圣徒,如四面楚歌,但“因主与我同在”(23:4),圣徒仍安然居住。

――《圣经精读本》

这幅图画的巨大景观,与诗人之渺小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了营救他,神带着最恐怖的武器,亲自与死亡和阴间(4、5节 )争战。

──《丁道尔圣经注释》

死亡的绳索】

古代近东的猎人普遍使用圈套式的陷阱。这象喻将死亡或阴间形容为猎户。对古代近东很多文化来说,阴间──即死亡的居所──是个十分真实的所在,死人在此只能空虚地存在,吃泥食尘,期盼子孙照顾他们的需要。阴间还有守卫闸门将死者拘禁于内,因此被称为「无法返回之地」。这形容录于主前第二千年纪的亚喀得史诗《伊施他尔下阴间》。虽然旧约没有详细地描述,希伯来人对于坟墓的看法显然和他们没有什么分别。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神的救赎。诗人从宇宙性的层面理解神对自己的救恩。从神对圣徒救赎的角度看,是神对罪恶势力的宇宙性惩罚。神的救赎同时显明对圣徒的细腻爱护与关怀。用拟人法表现神的动作,使人感到亲密和依赖感 。

――《圣经精读本》

】「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

】「我在急难中救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从希伯来文时态看来,本节的下半似乎是大卫的祈祷:「……愿祂听闻……,愿我的呼求进入祂的耳中。」下一节紧接着是神戏剧化的回应。

──《丁道尔圣经注释》

入了他的耳中……亲自降临: 神必不撇下我们,他 :①总是关注我们,保护我们如眼中的瞳人;②垂听我们的祷告;③为拯救我们从天降临。神有拯救能力,也有拯救的慈爱。与立志行善却无力可行,或有力却无心行善的人不同,神信实地成就救赎的恩约。

――《圣经精读本》

】「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

此处对神显现的描述,令人忆起红海边的拯救,有云柱、火柱,海水分开(参15节 );也像西乃山的光景,当神「在火中降于山上」,便有「烟气上腾……遍山大大震动」。这里对神的形像并未加以描述;我们所看见的,只像约伯所说,是「神工作的些微」。有些注释家认为,这一段反映出以宗教仪式重演出埃及与西乃之约,在崇拜之人眼前演出,在仪式中,君王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161。然而,这只不过出于推测,从此类经文中假设当年有这些仪式,我们不必在起初的事件和大卫的感受之间,硬插入这种假设。

──《丁道尔圣经注释》

有关这种神的显现,参看至19节的脚注。“扰乱”。混乱,溃败。

――《诗雷氏研读本》

复述耶和华的显现和拯救:神听了诗人的祈祷,就出来干预、搭救他。这里描述神显现的词句,叫人想起神在西乃山显现的情景(包括地震、暴风、闪电、雷轰等自然现象 )。

――《串珠圣经注释》

】「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

这些形容词都在描写审判,但审判乃是朝向罪恶的权势,所以对受欺压者而言,就成了拯救。烟,就如,象征圣洁对罪恶的反应;在希伯来文,鼻孔是代表发怒的器官。发火焚烧与的惹神「嫉恨」,或不能忍受,是同义词;炭,在,天使从神如战车般的宝座中取出,撒落在那将灭亡的城中。因此,这里所描述的是风暴逼近,昏天黑地,终于狂风大作。

──《丁道尔圣经注释》

鼻孔冒烟、口中发火】

古代近东所有其他地方都没有使用这个象喻。《埃努玛埃利什》史诗的例证最为接近:玛尔杜克被形容为嘴唇移动时有火喷出。耶和华虽然不能以任何形像表达(无论是否动物都在遭禁之列 ),诗意地使用动物的象喻,以求突出祂的某些属性,却是可以的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

NEB所译,「祂将天空扫在一旁」,需要稍微改动一个元音」162,此译文虽然吸引人,但有欠公允。衪使天下垂,比较起来则是生动的序曲,为以下战车从天而降,横扫万军之势铺路。

──《丁道尔圣经注释》

黑云在他脚下】

译作「黑云」的字眼亦出现在乌加列的《巴力与亚拿特史诗》中。神祇巴力被形容为「驾云者」,其「嗓音」是雷电的声威。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借着风的翅膀快飞。」

关于“基路伯”,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基路伯”是神面前服役的天使。《以西结书》一章描写基路伯为驾神宝座之车的天使。本节中的“基路伯”与“风的翅膀”对照,可作“云的车辇”解

――《启导本诗注释》

「???f」:在此处比喻云彩(与下半节的「风的翅膀」相应 );诗人在别处描写耶和华在云彩上飞行(68:4),云彩是耶和华的马车(104:3)。

――《串珠圣经注释》

基路伯的种种,你认识了多少?】

基路伯是属天的受造物,可能是一类有尊贵身分的天使。他们的工作之一就是作一个护卫者,这些“基路伯”守卫着生命树和至圣所的入口,他们的像成了约柜的一部分,他们也被描述为托着神宝座的(参结1 )。

――《灵修版圣经注释》

坐着基路伯飞行】

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图像中,神明经常被描绘为站在野兽(往往是公牛 )的背上。来自马珥塔亚(Maltaya )的某个亚述浮雕,刻画七个神祇分别站在不同的野兽背上。最可圈可点的亚述浮雕,描绘全副武装的风暴之神骑在一只复合性活物背上,这活物有狮子的身体、鹰的翅膀、公牛的头。旧约形容耶和华在圣殿至圣所的基路伯之上立定宝座。而在以西结的宝座异象中(一章、十章 ),耶和华则是乘坐着复合性活物所担负的流动宝座车辇。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

神藉万物彰显祂的全能和荣耀。但因人的肉眼未见过神,所以说“祂以黑暗为藏身之处”。

――《启导本诗注释》

……黑暗……厚云……光辉……。以下,同样以这种方式将暴风雨和灵界活物写在一起,在那里,伺候神的「活物」,即???f163,是由云彩为前导。这些活物出现的情境,乃是要强调神不可侵犯的圣洁:他们把守生命树,护卫至圣所(出二十六\cs1631、33 )和施恩座,也扛抬神所乘坐像战车的审判宝座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因他面前的光辉,他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

神圣战士的武器】耶和华所射的箭一般被认为是闪电的霹雳。神圣战士的主题描述己方的神祇与敌方的神祇作战,把他击败。亚述视匿甲为战王,伊施他尔为战争女神。后者作战时如雨般把火降下。迦南的巴力和巴比伦的玛尔杜克都是神圣战士。

雷轰闪电被视为神明临在的正常现象,发生的背景往往是战争。从苏美《因南娜的颂词》,赫人风暴之神的故事,到亚喀得和乌加列神话,神明的描述都是在雷声中审判仇敌。图画中的巴力是手拿一束霹雳。赫人和亚述君王都袭用了雷声的用语,将自己形容为神明的器皿,雷暴般攻打叛盟和拦阻他们扩张帝国的人。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便有冰雹火炭。」

“ 至高者”。伊利伊约( E lElyon ),强调神的力量和能力。参看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在天上」:原文或作「从天上」

――《串珠圣经注释》

雷声常常用来描写神的声音,“闪电”如箭,扰乱驱散敌人

――《启导本诗注释》

审判恶人的神。惊天动地的画面指神对恶人的惩罚。可以联想,世上横行霸道、积累恶行之徒,将来会得到神何等的惩罚,我们当从中吸取教训(10:4,11:4)。

――《圣经精读本》

】「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多多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

】「耶和华阿,你的斥责一发,你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

】「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

人常将危机比作汹涌的波涛、暴风袭击的海上漆黑之夜。对生活在陆地的人来说,大海象征恐惧与痛苦,夜晚意味死亡与断绝。诗人宣称神从大水中救出自己,意味诗人从毫无希望、完全绝望的境况中获救。

――《圣经精读本》

当他还作罪人的时候,神曾伸手把他从罪恶的“大水中”将他拉上来。

── 包忠杰《诗注解》

大水】

巴比伦神祇玛尔杜克使人复原时,这人的赞美形容神祇把他从胡布尔河(Hubur River )中拉上来。这是冥界门前流过的河,从这河中拉上来就是在最后关头得救免死的意思。这象喻后来在希腊神话中成为著名的冥河(River Styx ),又进一步在基督教文学《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 )中,以流在黄金城前之死亡河的姿态出现。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

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 想杀害大卫的扫罗,20:33)、想篡位的押沙龙。也象征像吼叫的狮子,到处寻找吞吃圣徒的邪恶势力。

――《圣经精读本》

】「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

】「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说我。”」

苦难将人逼处一隅,陷在水深火热中(16节 );拯救予人自由,有若进到“宽阔之处”。

――《启导本诗注释》

「领我到宽阔之处」:形容诗人再不必逃避敌人的攻击,犹如到了安身之地。

――《串珠圣经注释》

主从罪恶的辖制,魔鬼的凶恶,恶人的厉害,把他们抓住,将他们拉上来,若不是主抓住他们,他们还有指望么?救恩最希奇不过的,就是神喜悦我们。信徒在各样磨难中,能得到最大快活,就是知道神喜悦他。

── 包忠杰《诗注解》

】「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手中的清洁”指行为正直。

――《启导本诗注释》

大卫陈明自己的纯洁。适用于大卫预表的永恒之君——耶稣,显出耶稣作为弥赛亚的完全性。

――《圣经精读本》

献上感谢:诗人因着神按守约的慈爱拯救了他而发出赞美;神是公义和守信的,既然诗人忠心于神,神就在他危难时施行拯救。

――《串珠圣经注释》

救恩的根源。这段诗分为二部分,前半部是诗人的良心宣言(20-23节 ),表白为顺服神的旨意倾尽全力 ;后半部是诗人的信仰告白(24-30节 ),坚信神必施行公义、分别善恶、赏善惩恶。

――《圣经精读本》

】「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

】「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丢弃。」

典章(或「审判」 )与律法这两个词,在申命记中常一起出现,是对神的律法最通用的摘要说法,因为其内容一方面论到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论到人与神的关系。参,如:以下;。这句相当专业的话,透露出大卫对律法书很熟悉(亦见31节的注释 ),以下也支持这种看法。韦瑟指出,律法的背后乃是神的约;因此这里的声明,是呼求神「对约守信」,而非重在实行律法。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保守: 表明自觉、积极遵守律法。信仰生活应当如此积极。

――《圣经精读本》

】「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按我在他眼前手中的清洁偿还我」

】使信心刚强。这段诗体现三种信念(belief ):①确信神必施行公义审判,赏善罚恶;②坚信神必保守义人(34:19-20);③虽有软弱,要向神持守纯洁的信仰(27:1,

――《圣经精读本》

】「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神以慈爱待人,忠心于神的人应如何度圣洁生活以报答神的慈爱。这里的“慈爱”、“完全”、“清洁”,并非说人已有这些长处,而是强调人应努力达到的目标。

――《启导本诗注释》

忠诚(h]a{si^d 和合慈爱 )一字,也成为这观点的标志。这个字与「慈爱」(h]esed )有关,那是指立约双方所承诺的爱,在诗中,成为神仆人们标准的用字。RSV对这字的其他译法有:敬虔人(godly,和合「圣者」 )、「圣徒」(saints,和合「圣民」 ),及「忠信人」(faithful,「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一语 作了更详细的定义 和合本作「圣民」 )。用此字来形容神自己,该处也可译作「忠实」或「忠诚」,就像这里一样。

──《丁道尔圣经注释》

】「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

对于“乖僻”的人,神显出他们的“弯曲”;那就是说,对于那些目的与祂相矛盾的人,祂也用同样的态度待他们。

――《诗雷氏研读本》

第一句话,NEB译为「对野蛮的人……」,这是根据双重的揣测,将原本的直截了当、十分可靠的经文,无缘无故地作了修改。显你自己为荒谬(perverse )(NEB作 tortuous 「曲折」 和合你以弯曲 ),这个动词是扭曲(crooked 和合乖僻 )一观念的延伸,意指扭打、摔角,就是拿弗他利之名所纪念的事。这个原则可从神用拉班来教训雅各看出;而最佳的例子,恐怕是祂对付偏行己路的巴兰之手法。

──《丁道尔圣经注释》

】「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

困苦的百姓: 可译为“困苦人”(10:2)、“受苦的人”(22:24)、“穷乏人”(35:10)。“困苦的百姓”相当于八福中“虚心的人”。

――《圣经精读本》

因此,「困苦(或译卑微 )的百姓」(NEB、和合本 )较能表达希伯来文`a{ni^的意思,比谦卑的人更贴切,因为大卫主要是讲环境,而不是论品德。这些人是不健全制度下的受害者,在诗中常常出现,不只是「卑微」(本节 ),更好的翻译是「贫穷人」,和合「困苦人」 ),「受苦之人」、「软弱的人」,和合「困苦人」 ),和「贫乏人」,和合「困苦人」 )。这些人相当于八福中最首先提到的「虚心的人」,就是明知自己有需要的人。另一个接近的字,`a{na{w,译法也大致相同;但它既然另有含义,在八福中就相当于第三福所提到的「温柔的人」,他们是拒绝讲求自己权利的人。用这个字形容摩西。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必点着我的灯;耶和华我的神必照明我的黑暗。」

“光”是生命和兴盛的象征。“黑暗”则代表死亡和灾祸。神是光,能点燃人生命的灯,去照亮黑暗。

――《启导本诗注释》

你必点着我的灯】

灯在以色列经常用作象征生命和繁荣的譬喻。它在墓中安放也是这个意思。「他的灯」在圣经中经常是生命的象征。永恒的火焰是持久和纪念的象征,同样大卫的后代在耶路撒冷执政,也是神对大卫王朝应许的实据。这字在乌加列语和亚喀得语的类似用法,则与统治的永恒性和神明的临在有关。亚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三世被形容为人类之光。一个旧巴比伦的惯用语,将家庭无后形容为火盆熄灭。按照另一个解释,古代近东的迷信想法认为到处都有邪灵潜伏,而邪灵最喜爱的是幽暗之处。神明彰显保护的象征性方法之一,是不断赐与光亮。来自乌加列的文献之中「神明的灯」一类的措词,就反映了这个观念。迦南神祇萨帕什(Sapash )就有「神灯」作为属性。在美索不达米亚,拉马什图是特别令人惊惧的邪灵。神祇努什库(Nushku )以火为代表,他燃亮的灯能使人所惧怕的邪灵不敢接近。诗人在此所指的,可能是为他燃点的灯。耶和华是诗人身旁的灯,避除一切危险。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借着你冲入敌军,借着我的神跳过墙垣。」

借刚勇无比的壮士,在激烈的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姿,比喻圣徒信靠神,刚强壮胆、勇往直前的生活。诗人劝勉 :不要因眼前的敌军与墙垣受挫,应当靠神克服、得胜。诗人能豪迈地奔跑,因他仰赖神

――《圣经精读本》

这些功勋可与以下的「勇士」相较。但击溃和军队(和合「冲入」和「敌军」 )也可能译为「跑过」和「河岸」(,EV ),如 NEB的译法。至于本节对大卫为作者的支持,请参阅本篇开头的注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至于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

他的道: 指示人生的本质与当行的道路。诗人称神为“盾牌”,表明神实践性的一面。神赐给我们炼净的话语,成为我们完全的盾牌。惟有从神得着话语和盾牌,才是真圣徒。

――《圣经精读本》

开头语,这位神(和合「祂是神」 ),在32节也有回应(参 JB ),而 RSV的译法,「祂的道是完全的」,若按响应句译(直译 )更佳:「祂使我行为完全」。完全(ta{mi^m ),在形容神的作为时,其含义显然比在形容人时更为丰富,但是祂毫无瑕疵的智慧、爱与能力,会辉映在人相对性健全的思想、动机和成就上(这里特别是指成就 ),这是祂作成在祂仆人身上的。然而,大卫在勋业达高峰的初期之后,岂不是失落了向这一原动力的追求(参 ,而停顿下来,落在ta{mi^m的软弱之意义──「安全」──的状态中(参32节 RSV )。

──《丁道尔圣经注释》

】「除了耶和华,谁是神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盘石呢?」

似乎引用摩西最后教训中的话,以“盘石”称呼神,表露对独一真神耶和华的坚定信仰。

――《圣经精读本》

对独一神的信心,以及盘石(s]u^r 参2、46节 )一字的反复使用,暗示大卫写此诗时,一部分的灵感是来自摩西之歌。摩西的话:「祂是盘石,祂的作为完全」,可与第30节相较,而「他们的盘石不如我们的盘石」一语,也可与31节相较。亦见以下47节的注释。

──《丁道尔圣经注释》

这一段说明胜利的设备是什么。既有这些设备就必得胜。大卫从多次的作战中,得了宝贵的经验。在这一切中,神作他的力量,导师,元帅。我们今日与恶魔战斗,若有这样的设备,就必同样的得着美满的胜利。请注意以下各点的设备:承认神为惟一的神;靠他得力量,“以力量束我的腰;行为要端正,使我行为完全;要殷勤。不可懒惰。“他使我的脚决如母鹿”;要站高地,“使我在高处安稳”;在神的学校中学习,“他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以神的恩惠作保护,“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贴近主的身边,一有危险,主必扶持,“你的右手扶持我”;神在耶稣基督里降卑到人的地步,便使我们高举了。“你的温和使我为大”;要站宽大的根据地。“你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

”── 包忠杰《诗注解》

为得胜感谢、称颂。正义的力量终于战胜罪恶势力,轻快、豪放的诗情,使人联想因进攻、追击带来的兴奋、激动。同样描述神的拯救行动,4-19节显得庄重威严,此段营造轻松明快的气氛。这气氛与撒下8章的战斗场面非常吻合。

――《圣经精读本》

】「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的,他是神。」

】「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

母鹿的蹄】本节所指的,是古代近东几个品种之鹿的其中一种。这字经常与努比亚野山羊(Nubian ibex )、山区野羊(mountain sheep )、瞪羚(gazelle )等山羊属的动物相提并论。这些动物都以在崎岖险地步履稳健著称。远古的苏美文学(如《杜穆齐的梦》〔Dumuzi's Dream〕 )已经使用这象喻来形容步履迅速稳健。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他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

“能开铜弓”比喻力大。

――《启导本诗注释》

铜弓: 联想主的战士拉开一般人不能拉开的铜弓之英姿,更加信赖神的大能、威严,他惩罚可憎之徒。

――《圣经精读本》

铜弓显然是木制的弓,镶以铜来坚固之。

──《丁道尔圣经注释》

铜弓】

若果是真正的武器,这话就是指用青铜来装饰的木弓,或青铜为镞的箭。但另一方面,它可能只是诗意地形容战士的硬弩之强。无论在亚述或是埃及,弓都是君王力量的象征和神明的武器之一。作为后者,日轮可以绘画成拉弓的形状。由于这弓属于太阳神,它也可以理解为铜弓。约在大卫时代的一个亚述浮雕,描绘太阳神亚述将一把相连碑文形容为华丽的弓,交到王的手上。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你的右手扶持我。你的温和使我为大。」

“你的温和”也可译为“你的帮助”或“你的回答”。敌人向神呼求,神不应允(41节 ),但神作了大卫的盾牌,扶持他、帮助他、听他的呼求,使他得胜,受人尊敬(47节 )。

――《启导本诗注释》

「你的温和」:或作「你俯身」。

有学者将「温和」译作「答允」或「胜利」。

――《串珠圣经注释》

你的温和使我为大: 意为“我靠着主的亲切获得成功”。在世上能否得享心灵平安,固然取决于神。遥远的将来,主在审判台前是否以温和待我们,也决定我们是蒙受永恒的祝福,还是无尽的咒诅

――《圣经精读本》

希伯来经文「?的温和使我为大」(参 AV、RV、RSV小字 和合本同 )这句话,自古以来就有好些人提出替换的讲法。但是它所表明的真理非常深刻,惟一的问题只是,大卫当时能否有此透视力。这一点则非常主观,而经文本身应当比怀疑的看法更为可取。希伯来的名词与形容词`a{na{w──即谦卑、温柔──相近,就是以上第27节所讨论的第二个字;一方面,在神温和的作为下,神容许大卫得胜,另一方面,神所教导他的温和,乃是他伟大的真正所在。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我的脚未曾滑跌。”」

】「我要追赶我的仇敌,并要追上他们;不将他们灭绝,我总不归回」

】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不是指将来而说的。

――《串珠圣经注释》

说明怎样得到完全的胜利。非完全彻底把仇敌打败,总不松手的。信徒与恶魔必有这样的决心。

── 包忠杰《诗注解》

赞美神是得胜的源泉。未完成时态,希伯来语中,未完成时态用以叙述将要发生的事情、或从现在延伸到未来的行为。意味歼灭仇敌的战役始于现在,持续到未来。对当代读者,这段文字或许看似粗糙,甚至显得非常好战,其实,这意味神从仇敌手中救出大卫,并使仇敌屈服在他面前。诗人相信神必毁灭所有仇敌,是基于神的应许(2篇 ),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政治野心。神应许大卫必得胜利,背后蕴含的原则是借着大卫实现公义。因此,大卫的成功并不是代表一个人的立世扬名,乃意味大卫被拣选,作神救赎事工的器皿。圣徒也当留心察看(10-14-22篇 )及这段文字,论到暴虐、骄傲之人悲哀而无法挽回的灭亡,不至重蹈覆辙。

――《圣经精读本》

】「我要打伤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必倒在我的脚下。」

】「因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你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

】「你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

使……在我面前转背逃跑: 象征得胜的表达,描绘处死仇敌的场面

――《圣经精读本》

】「他们呼求,却无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华,他也不应允。」

就是呼求: 残暴恶人至死的挣扎。他也不应允: 与义人陷于困境,呼求神,神必应允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6节 40:1,65:2,66:19,145:19)。

――《圣经精读本》

】「我捣碎他们,如同风前的灰尘;倒出他们,如同街上的泥土。」

“风前的灰尘”和“街上的泥土”都是不屑一顾的东西,把它们“捣碎”和“倒出”,即击败敌人。

――《启导本诗注释》

「风前」:指被风吹散。

「倒出」:有古卷作「践踏」

――《串珠圣经注释》

】「你救我脱离百姓的争竞,立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必侍奉我。」

大卫不但平息了内战,神更使他成为许多民族的领袖(撒下八 )。

――《诗雷氏研读本》

列国的元首: 亦指“外邦的领袖”(KJV )。真正敬畏神的人,不仅在基督徒团契有美名,也会受到非基督徒的尊敬与称赞。

――《圣经精读本》

】「他们一听见我的名声,就必顺从我;外邦人要投降我。」

】「外邦人要衰残,战战兢兢地出他们的营寨。」

】「耶和华是活神。愿我的盘石被人称颂,愿救我的神被人尊崇」

耶和华是活神: 有些英译本译为祈愿句:“愿耶和华长寿”,这种译法与原文意思不符。这句话不是对君王祝寿,乃是宣告神是活神的确信。对比“随自己意旨行事”的神与“有口却不能言”的偶像,“神是活神”的信仰更加突出(115:3-7)。

――《圣经精读本》

葛利纽和 JB所译「耶和华万岁!」,虽单纯而吸引人,却不正确。「耶和华是活着的」(和合耶和华是活神 )是一句断言,而不是朝贡的话,如(见希伯来文 )。这个真理是最强烈的对比:耶和华「随自己的意旨行事」,而偶像「有口却不能言」;或许也显示祂的生命永垂不朽,而巴力却有兴衰的循环。同时,耶和华既是「活着的」,祂无穷无尽的能力,便成了我的盘石无垠的稳定力。

──《丁道尔圣经注释》

结语:诗人再次称谢神。

――《串珠圣经注释》

】「这位神就是那为我伸冤、使众民服在我以下的。」

这位神: 指诗人叙述的、具有惊人能力的神,体现出信仰的明确性。圣徒应当清楚知晓施恩的神。

――《圣经精读本》

开头的话,这位神,与第30节的强调语「至于神」,相互呼应(参32节 )。若作者思想到摩西之歌(见以上31节的注释 ),伸冤显然是指神赐(和合本作为 )给祂仆人去执行的,因为祂曾声明:「伸冤报应在我」。伸冤,惟有出于神的手,或是祂所托付的,才可算是对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你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你救我脱离强暴的人」

】「耶和华阿,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

保罗在说明基督不单为犹太人而来,也为外邦人而来时,一连引用了四个预言,第49节便为其首

──《丁道尔圣经注释》

保罗在这句话里看见有关弥赛亚的暗示,因为当中有谈论到王室家系的“受膏者”(希伯来文是弥赛亚 )一词,这家系在基督里达到高峰。

――《诗雷氏研读本》

大卫感谢神膏立他为王,重申神与他立的约。这也是本诗的基调。这里说的话已在耶稣基督身上应验,祂是大卫的子孙,要作万国的君。保罗引用49节的话,说明神的救恩也给外邦人。“受膏者”的希伯来文就是“弥赛亚”(约壹41)。

――《启导本诗注释》

49节大卫与外邦人一起敬拜赞美耶和华的威严,50节是高潮,盼望“主的受膏者”——“弥赛亚”。许多大卫家族的君王以50节作为对王权的拥护,其实,这节经文最适于大卫及大卫的“子孙”——基督。使徒保罗引用旧约经文,证明基督不仅为犹太人,也为外邦人来到世上,49节被第一个引用

――《圣经精读本》

】「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给他所立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大卫所想的,很可能只是耶和华的威名远播,但这番话全面的意义,却刻划出耶和华的受膏者,即弥赛亚,将来要在外邦中……即与外邦的敬拜者一同……赞美神。虽然每一位大卫家的王,都可以用本诗来指自己,但它特别应属于大卫王,因这原是他的见证,又应属于基督,因祂是那完美的「后裔」(此处是单数的集合名词 ),正如祂也是亚伯拉罕独特的后裔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8篇 )】

1诗人爱神,因他感到神的爱,经历过的恩典。你经历过神的恩典吗?你是否爱祂呢?

2诗人用来描写神的名词(2 ),是发自他的经历与认识。试从你对神的经历和认识用八个名词去描写神。

3诗人复述他在死亡边缘向神祷告蒙神搭救的经历,并为此感恩。试述一些你蒙神应允的祷告并为此向神献上感谢。

4敌人虽强劲勇猛,但神仍然听到诗人弱小的声音并拯救他。(16-19 )你想你生命中会否遭遇极大的困难以致神不能帮助呢?

5大卫重申神听他祷告的原因是什么呢?参20-24节; 4:3; 17:4-6。罪人那一方面的祷告神也会听?;

6大卫如何保守自己在神眼前行为公义,手中清洁呢?神的儿女既因主耶稣的救赎在神面前被称为义,是否也要像大卫那样保守自己呢?

725节里「慈爱的人」指以爱回应神厚爱的人;「完全的」是指一心忠于神的正直人。人若如此慈爱和完全,神会否撇弃他呢?

8「灯」(20 )除了指生命、福乐外,对于作王(43 )的大卫意义更深一层,他的灯便是「以色列的灯」。大卫指出点灯者是神,你认为他说得对么?参28-29节。若你身在高位,你的「光」从何而来?

9在人际关系疏离、功利主义充斥的社会,我们若说神是可投靠的(参30 ),对神便应有什么表现呢?参31-32节。对人又如何?

10「你的温和使我为大」(35 )指神保护、扶持大卫,使他赢得众民的爱戴(参43 )。当别人称赞或欣赏你的时候,你会沾沾自喜抑或认定你的好处是神所赐的呢?你有否将荣耀归给神?

1137-45节所描述的战争乃是圣战,神的治权透过以色列彰显出来(参二 )。基督徒也要打「圣战」,可否从大卫击打敌人的精神与表现学到一些面对争战应有的态度。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能力的根源】

「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

当一个人登上君王的宝座,通常是夸耀自己的成就,还要雇一群御用的人,来颂扬他的伟大。大卫却不是这样。
大卫没有描绘自己是强者,而说“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换句话说,他是弱者,除非主作他的力量,他就毫无力量。他没有摆出“救世主”的姿态;也没有像从前的士师一样,是神兴起的“拯救者”。他只是被拯救的,在无助的情况下,他所能作的,只是求告神,神听他的祷告,“祂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祂救我脱离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
他不是甚么英明的领袖,善于领导别人;是“祂领我到宽阔之处”
他不是自己能奔跑,是“祂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
他不是甚么英雄,百战百胜;是因“祂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你曾以能力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是他的勇敢,所向无敌,征服列国吗?大卫归荣耀于神:“你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些恨我的人。”
他不是自己能纵横辟阖,调和诸邦;是“你救我脱离百姓的争竞,立我作列国的元首”
他不是自己会向上爬,登了高位;是“你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
从这里,我们看出:大卫多么肯否定自我,不求自己的荣耀,而将一切的成功,归荣耀给神。当民众欢呼:“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的时候,他不曾得意忘形;而只有好大喜功,立碑记念我真伟大的扫罗,才会感觉自己被冷落了。也惟有这样的存心,大卫在下令点算全国战士的数额之后,立即自责,在神的面前承认有罪。他知道,是神救赎祂的百姓,是神把他放在王位上,一切荣耀都归于神。
“耶和华我的力量…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盘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大卫肯承认神十项全能,向神谦卑才是真的伟大。当知道祂是,饮水思源,自己隐没。

── 于中旻《诗笺记》

从大卫对神的形容,我们的神是这样的──】

神对他的子民的保护是不受限制的,也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大卫用了六个军事上的要素来表示神看顾的特性,神好像:(1 )山寨或是安身之所,仇敌不能入侵;(2 )一尊可以完全得到荫庇的岩石;(3 )任何敌人都不能入侵的盘石;(4 )高过仇敌的高台;(5 )可以挡住敌人伤害的盾牌;(6 )一只惊吓仇敌或者提醒敌人已临近的号角。倘若你需要保护,就要仰望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曾有一只正在英国海峡航行中的船,突然起火,船里响出了铜锣声,船客惊慌失措大乱,船长指挥大家要镇静,可是大火无情,波及全船。正在危急时刻,已经有人穿上救生衣跳进海里;这时,救生艇已经放下,船客大家争先恐后要爬上去,和平的世界,瞬刻间变成大混乱的世界。

当船身渐渐开始倾斜时候,一家人——父亲,母亲与一个刚出生仅几个月的幼婴——母亲把小婴孩紧抱在胸前,父亲拉着母亲的手,快到了救生艇地方,却给拥挤的船客们推开,夫妻孩子随即分开。这时,父亲跑回来,一边走一边在甲板上大声疾呼着,怎么也找不到妻子。不一会儿,最后的救生艇已经放下了,父亲差一点搭不上去,却还是找不到妻子。

另一方穿上救生衣的母亲,被人推开颠落到海里,曾一度被海水淹没,因为救生衣的浮力再浮起来,胸前还紧抱着小婴孩。母亲找遍身边可抓的东西,幸好有一片船木的破片。

海面上一片汪洋,正像恶魔狂奔的世界,把救生艇与跳进海里的人们冲散了;母亲与小婴孩也浮在浪潮中涌来涌去,母亲用一手紧抱着小婴孩,让他不被水淹没,另一手握着破片船板。

不幸中之大幸,那一天正好是好天气。刚好有一只往美国的轮船,船长发现一些东西在浮动,用望远镜注视,发现女人抓着木板,手中还抱着小孩,才知船破而前往搭救。

船长停了船,放下救生艇,吩咐船员们划过去,正当救生艇开到,忽然听到一支非常美丽的歌声,非常感动。这首美丽的诗歌是,那以二条生命寄托一件救生衣和一块破船板的母亲所唱出来的:「慈悲爱疼大人君,愿你照顾我灵魂,大浪如山盖落来,大风猖狂如吼狮;除死以外拢无路,这身愿你肯照顾,道我平安到天城,赞美神大尊名。」(圣诗二五一首 )

这是多么沉着的妇人,是多么信仰坚强的女人,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现象。很快地,救起母子二人,把他们带回船上,妇人详细地告诉他们船破遭难的经过情形。这只船是开往美国的,因此母亲与小孩被带往美国。到了四个月以后才被送回英国,与父亲在悲喜交集中见面。

——林政杰《诗的讲章》

大卫的至高者──】

“至高者”是大卫对神的尊称。当地人深受异教崇拜偶像的影响,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神祇,大卫却把神单单置于至高的位置上,因为他知道这些木和石所造的像是无能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在大水中我呼求神,祂就搭救我──有多少次这样的经历?】

大卫在感到软弱无助,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他知道惟有神可以把他从仇敌中拯救出来。有时我们的烦恼有如深渊要淹没我们,我们希望神可以快快拯救我们脱离困境。是的,当我们在困境中,神可以拯救我们或者帮助我们保持镇定(18:18),而且他的保护对我们也是最好的。当你感到要被困境淹没时,进前来恳求神帮助你,保护你,使你站稳。在祂的看顾之下,你不会感到无助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
这“宽阔之处”究竟是什么呢?这不是别的,乃是神自己——一切生命河流的归宿。神实在是一个宽阔之处。大卫被领到宽阔之处,是先经过羞耻和侮辱的。——盖恩夫人
“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出19︰4 )—— 考门夫人《荒漠甘泉》

】有一位囚犯于受刑期间表现良好,而提早假释;于受刑期间曾接受基督福音,释放时亦曾接受典狱长召见,勉励他新生活要以「诚实」为要,他欣然决心接受以「诚实」为新生命。

这位重获新生命的人,开始寻找工作;一般人对于曾服刑的人都以奇异的眼光另眼看待并拒绝他们,使得他们走投无路,找工作困难。说来也可怜,为什么不让他们有重新表现的机会呢?偶然他找到了一大公司应征工作;当这大公司的老板亲自与这重获新生的先生面谈时,他很坦然「诚实」告诉老板,说他曾是受刑人;老板很惊奇地问他说,人家都是尽量隐藏自己的缺点,为何他那么「诚实」呢?新生命的人坦然告诉他已往的罪恶过犯,并立志向善,因获基督生命,愿重新开始新生活……这样的「诚实」被老板大大的欣赏而采用了。

公司派他为守门侍卫,不久他的朋友兄弟来了,要他与他们合作干一笔抢劫,并且可分利给他,只要他告诉他们,公司的内幕与金库放置的地方。新生命人毅然决然地拒绝。但这些朋友兄弟恐吓他,若不合作,他的工作会泡汤;就这样,虽然朋友兄弟向他的老板打报告,说他以前的身世,老板总是不采理;再次肯定他是「诚实」可靠的人。

这故事启示我们,诚实者待以诚实,完全者待以完全的真理。

基督教是「新生」的宗教,由「诚实」的生命被神悦纳而开始。人若接受神的慈爱,就可能成为慈爱的人。慈爱的人,又必定得享神的慈爱。接受父神的「诚实」,结局也必然如此。

——林政杰《诗的讲章》

,46~48当你被轻蔑时】

谢尔哈默在一次聚会中说:「耶稣被人轻蔑时,他为我们设立了一个最佳的典范,教我们知道在人家误会我们的时候何以自处。当别人不接受你的意见时,最了不起的表现就是默不作声!当别人讨论你的资格而持不定主意时,你若不在乎他们争论的结果,你就更显出人格的伟大。当别人不敢喝你深交,有影响力的人不敢作你的朋友,也许这时正是你和耶稣有着极亲蜜交往的时候!很奇妙的是:假若你在战抖上独当一面,耶稣就很可能站到一边让你自己去防备;你若不愿意为自己辩解,耶稣就很可能立刻来帮助你,祂比所有口才最好的律师更能干,不信的话,你不访一试。」

大卫也说:「上主使我胜过仇敌,祂是拯救我的盾牌,祂的眷佑使我兴旺。」

有一位印度女子,由于归皈基督,受到家人百般的刁难。一位宣教师问她:「当你的丈夫逼迫你时,你怎么办?」她说:「我就把饭作得更好,他发 ,我就把地扫得更干净,他说话鲁莽,我就温柔回答,我要让他知道基督徒在各方面的特殊表现,我要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她的丈夫虽不愿听道,却不能拒绝他的妻子行道的见证,圣灵终于也使他成为一个基督徒。当人们蔑视你时,你愤愤不平吗?你试图报复吗?从你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你的灵命光景来。

——H.G.B.——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投靠神的,就是弱者?】

许多人说神是那些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弱者的支柱,的确如此,神正是一面保护我们的盾牌,但我们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软弱。当我们无能力靠自己去面对某些试炼时,祂就用祂的大能保护和引导我们,使我们可以回到这邪恶的世界去为祂而争战。

――《灵修版圣经注释》

生活挑战苦难当?怕面对未来放不下──还有谁?谁可以帮助我?】

神应许赐给我们力量,去面对生命的挑战,但祂却未曾应许除去我们的困难。假如神应许我们只有平坦大道,没有高山峻岭;只有风和日丽,没有急风暴雨,我们就不能够成长。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些生命的挑战时,祂加添我们力量去克服它。假若神让我们孤单面对生命的危机,我们就无法存活,但祂没有撇下我们不理,祂一直保守看顾。我们需要祂的保护,使我们在难以承受的威吓下,安然度过;当我们响应生命的挑战时,也需要祂的力量,使我们可以成长。

――《灵修版圣经注释》

「你的温和使我为大。」

真正好的锤子,能敲碎坚硬的金属,也能击开核桃的外壳,却使里面的核仁完整无缺。这首诗的重点也是这样强调神的大能对待弱小的幼童,神的温和使他为大,神的大能足以抵御我们的仇敌,而祂的仁爱却教育我们。

回顾你的人生,你怎样从危险中救出,你怎样受教育的过程,你又怎样逐渐养成人格,你怎样有力量影响别人,这一切都是好牧人给予那种温和的看顾。神的启示既不是以灾难的方法,也无地震、烈火及风暴,祂也不以律法严峻的要求。祂的圣灵只是最温柔地运行。祂低语的口气,好似轻喟叹息。祂会转身观看;也曾藉一个妇人的口舌来传递信息;祂叫一个下孩子进入你的心意或生命中,来使你明白神的引导;祂继续以阳光注入你的里面,现在有露水滋润,又有阵雨淋在草地,这一切无非是使你的自我除去,使你满有完人的身量。最强壮的生命,往往受神最重大的打击,而这样形成的,都是神的温和才造成这样伟大的品格。

──迈尔《珍贵的片刻》

对于“为大”这词,大卫的想法可有给你一点点新的启发?】

大卫对于“为大”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念,他说神的温和使他为大。世人认为“为大”是由才干、进取加机会而来的,但原来真正的为大却是由于遵行神的律法和标准去生活,并且认识到我们所有的都是出于神的慈悲怜悯而来的。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们认识的大卫真是这样残忍的吗?】

圣经记载中的大卫是一个满有怜悯的人,他保留了扫罗、拿八、示每等人的性命,又善待米非波设(参撒下9 )。但在这里大卫却求神毁灭他的仇敌,其实,大卫是在求神给仇敌以应得的惩罚。

――《灵修版圣经注释》

大卫得人敬仰,并不居功自傲;当我在高位时嘛……】

大卫的大能确实成为传奇。神使他打胜每一场仗,撒母耳记下记录了他的战迹,包括战胜耶布斯人、非利士人,8:1-2)、琐巴的哈大底谢、亚兰人,10 )、以东人和亚扪人。另外还有,推罗王还送来物资并差派使者来帮助大卫建造宫殿。但是大卫并没有把这些胜利归给自己,他完全明白,他坐这个位置的最终目的是去祝福神的子民

──《灵修版圣经注释》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