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说异言之民。」
这首短诗记念神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的大能作为,划分如下:复述事件(1~4节 ),审问(人格化的 )众水和群山(5-6节 ),劝大地在耶和华这些奇妙作为之前要颤抖(7-8节 )。
在逾越节提醒神的子民,神在他们出“埃及”时所行的神迹奇事,这首诗尤其适合。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赞美神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诗。前半(1~4节 )追忆当年神施行的拯救,后半(5~8节 )颂赞神的大能。
“说异言之民”指埃及人。“异言”:外国话。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赞美诗:本篇称颂大能的神如何拣选以列人,领他们离开埃及,又施行神迹搭救他们。
「说异言之民」:指敌视选民的埃及人。
――《串珠圣经注释》
纪念神拯救以色列。本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没有确切记录。似乎是为使从巴比伦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确信神施恩拯救的大恩、有自信和勇气面对新生活而写。是整卷诗中抒情性最浓郁的一首,从头至尾采用对偶句的形式,具备外在统一及协调美感。根据内容分为三个诗段:①以色列从为奴状态得到释放(1-2节 );②自然界有所畏惧(3-6节 );③神行奇事(7-8节 )。
雅各家: 与115篇的“以色列”、“亚伦家”具同样意思(115:9-11)。
――《圣经精读本》
本诗结构严谨,形象生动,分为两段,各有两节,语言简洁厄要。
――《SDA圣经注释》
【】
第1、2节之间,显明地位急遽的转变。这一群寄居异地的人,因着周围的异言而形孤立,但此处不再看他们与人的关系,乃是看他们与神的关系。他们身具神子民与神国度之尊,是神的圣洁与治理的象征,虽然他们的本性配不上这样的呼召(他们的继承人--教会--何尝不然! )。
──《丁道尔圣经注释》
【】「那时犹大为主的圣所,以色列为他所治理的国度。」
原文动词为阴性。本节的分行是按韵律,而不是依据逻辑。“犹大”和“以色列”并没有进行对照。
――《SDA圣经注释》
【犹大为主的圣所】
这句话反映「以殿为国」的意象。正如王的宝座设在宫中,神的宝座也是在圣殿之中。神和君王各自在他们的宝座上面治理全国。这概念可以上溯到最早的历史时期,庙宇是最早期的国家行政中心。如此,本节上下两半显然是对句,「圣所」就是「他所治理的国度」的核心。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沧海看见就奔逃,约旦河也倒流。」
诗人用“奔逃”与“倒流”来形容红海和约但河分开,让以色列人过去(出十四章 书三章 )。
――《启导本诗注释》
「沧海 ...... 倒流」:是指红海分开(出14章 )和约但河倒流(书3章 )的事实。
――《串珠圣经注释》
沧海(红海 )……约但河: 是以色列在出埃及的旅程中,必须越过的障碍。以色列只有渡过红海,才能逃过埃及的追击;只有渡过约但河,才能进入应许之地。阻挡他们去路的两个障碍,都藉神的看顾护理得以清除,证明神自始至终都掌管以色列出埃及的旅途。
――《圣经精读本》
沧海看见。这里用拟人手法描写红海赶紧开路,好让以色列人在干地上走过。
约旦河也倒流。以色列从埃及到迦南的开头和结束都有奇迹显现。这同一位神也带领我们脱离埃及罪恶的奴役。祂必安全地引导我们经过约旦河是波浪,到达彼岸的应许之地。 这使我们得到莫大的鼓舞。
――《SDA圣经注释》
【】
出埃及记与约书亚记陈述了以色列人所经历的大奇事──追兵的惊恐慌乱,岸边的胜利欢庆,西乃的恐惧战兢,最后过约但河的「急速」、「敬畏」。但本诗则完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以宏伟亮丽的文笔,描绘造物主与祂地上的宫廷驾到,受造物竞相疾走,兴奋难抑:洋海与河流彷佛在下拜,让祂通过;大山与小丘不再冷漠持重,禁不住欢欣鼓舞。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用拟人法描绘出埃及时所发生的诸般神迹,生动有趣地刻画各种场面。诗人卓越的表现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当年事件的发生地。
――《圣经精读本》
【】「大山踊跃如山羊,小山跳舞如山羊。」
又用“踊跃”和“跳舞”来描写神降临时地震的情景。
――《启导本诗注释》
「大山踊跃」:暗示西乃山因神的降临而震动。
――《串珠圣经注释》
显然是用诗歌的手法描写伴随着神在西奈山颁布律法的地震。在出埃及和进入圣地的两大奇迹中间,是神的伟大启示。神在西奈山严肃地颁布了祂神圣的律法。
――《SDA圣经注释》
【大山踊跃】
在描述巴力建筑宫殿的乌加列神话中,巴力在登基之前发声如雷,地的高处因而跳跃或震动。同样,一首赞美玛尔杜克的诗歌也说他声音如雷,使地震动。译作「踊跃」的希伯来语动词不时有人以为是嬉戏、跳跃一类的动作,但较有可能是指整群羊走路时上下波动的情景(见撒下六\cs1614~21的注释 )。用这字来描述地震时地面的起伏最是合适。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沧海啊,你为何奔逃?约旦哪,你为何倒流?」
诗人要大自然解释她的奇怪表现,和它为什么偏离平时的轨道。
――《SDA圣经注释》
【】
诗人直接质问“沧海”和“大山”,使它们不得不承认创造主的能力。
――《诗雷氏研读本》
这阵「急速」之后,带出另一个高潮,炫耀耶和华大大高过祂的世界。这问话带有以利亚取笑巴力无能的味道,也是神来之笔,预备读者面对以下骤变的气氛。
──《丁道尔圣经注释》
【】「大山哪,你为何踊跃如公羊?小山哪,你为何跳舞如羊羔?」
【】「大地啊,你因见主的面,就是雅各神的面,便要震动。」
这里回答上一节的问题。是神的临格改变了大自然的规则。
――《SDA圣经注释》
【】
神不只是昨天的神(5~6节 ),祂现在仍与我们同在,大地和所有的造物见祂仍要震动。祂继续照顾信祂之人,出旷野得甘泉。
――《启导本诗注释》
震动吧,大地阿──在会见神时,你最好如此!「从祂面前」(正如约翰后来所见 在那白色大宝座前 )「天地都逃避,再无可见之处了」。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叫盘石变为水池,叫坚石变为泉源。」
「盘石变为水池」:神两次叫盘石出水供选民饮用。
,――《串珠圣经注释》
神既让利非订和加低斯的盘石流出水来,,祂也必向祂忠心的仆人供应生命的水。凡不断喝这水的人将永远不渴。这水将在他里面成为永不枯竭的泉源,使他自己和疲乏的同路人在行走天路时得到滋润。
――《SDA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14篇 )】
以色列赞美神的时候,屡屡提及过去神引领他们祖先出埃及一事。我们是否也应常颂扬主的救恩?
我们有否感谢神早年差派宣教士来传福音给我们的祖先。
──《串珠圣经注释》
【选民出埃及】喜马拉雅山曾有一次森林的火灾。大火之中一些救火的人看见一只小鹿在森林里乱窜,救火的人将它抱住,要救他不致烧死。这个惊慌的小鹿却拼命挣扎,突然从人的怀抱中跳到火焰里烧成了一堆灰烬。您想,人类的历史岂不是这样吗?从神的怀抱中跳到火焰里,难道这是跳入了自由么?这并不是跳入自由,而是跳到火焰里。人类离弃神只想要得着自由,人类若不是从神那里得释放,结果是毁灭自己。
得释放享自由为人类历史所向往。法国原是欧洲大陆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法人崇尚自由、爱好文艺,其文明之昌盛,为欧陆之冠,拿破仑称霸之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法国人在争取人权,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唱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圣所和国度】为了祝贺美国独立一百十○周年,法国人请当时有名的建筑师兼艺术家,建立了一尊十几层楼房高的自由女神像,用大船载运到美东海岸,屹立在哈德逊河口入大西洋处的小岛上。女神中空,有升降梯可达女神的头冠上,俯视纽约港市,十分壮观。。手上握有一部贵重的文献,一手高举自由圣火,入夜之后由瓦斯点燃自由圣火,百年来引导百万船舶平安入港。女神头冠为太阳光辉、灿烂四射、永不止息。
自由女神是法国人致赠美国的无价礼物,百年来美利坚民族以民主、科学和基督教铸造了林肯的理想,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而自由是民主的基础,为了维护自由,美国人近百年来坚守真理,维护正义,争取自由。在自由女神像下,刻着一首短诗:「你们劳碌困苦,渴望自由呼吸的平民,故土拥挤立足之地,走投无路的人,请进金门边,我高举圣火迎接你。
」——林政杰《诗的讲章》
「犹大为主的圣所,以色列为祂所治理的国度。」
如果你同人坐下来谈话,常会听到他们抱怨,诉说邻舍的问题。甚至有人以为“好篱笆造成好邻居”,意思是少接触为好。这真是人相处的悲哀。“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罪人,还难以处得来,怎能与圣洁的神相交呢?
很奇妙,谁能想得到,神特别的兴趣,是“喜悦住在世人之间”。我们要知道神这个自古以来的性向,才可以更了解神。
以色列人在埃及四百多年,给奴隶文化浸润透,熏染遍,可说根深蒂固,劣根性十足;里面既满了污秽,心性也一直是悖逆。但靠羔羊的血,出了埃及,就有主居住在他们中间;因为蒙恩有主同在,成为不同的人民:以色列出了埃及,雅各家离开说异言之民。
那时,犹大为主的圣所,
以色列为祂所治理的国度。
沧海看见就奔逃,
约但河也倒流。离开埃及,脱离了奴役的轭,才可以成为主居住的所在。从历史我们知道,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还未进入应许之地,连领土也没有,只是一群流亡的难民,怎能成为“国度”呢?既然没有寸土之地,自然华美的圣殿没有地方可建,最多是空中楼阁,有甚么“圣所”可言?神又怎会与他们同在呢?
神是灵,所以神并没有说,要住在甚么建筑物里面。所罗门建造了圣殿,并不曾使神住得更舒服;否则犹大的恶王亚哈斯,封锁了殿门,岂不使神变成无家可归?其实,神是住在属祂的人中间;在没有进入应许之地以前,神就决定以犹大为圣所。祂不是看耶路撒冷地形好,而是预定在犹大为祂立名的地方;祂虽然早预知以色列人的悖逆,却预定了祂的教会,由以色列人开始,成为祂永远的国度。
有主同在,就现出祂的威严和大能。不是人的能力,使红海的水分开;不是人的方法,使约但河倒流;是因神的同在。
教会有神的同在,也是如此。在耶稣被捕的时候,彼得本来软弱得怕一名小使女;但主复活之后,圣灵降下充满,他就能勇敢的面对全体大公会,且使人惧怕。
神的子民从世界分别出来,有神同在,何等荣耀的实际。── 于中旻《诗笺记》
【大自然震惊】
一九七六年中国河北唐山大地震,据大陆地震专家所归集的资料及一些研究报导显示,康山大地震前几天,已经有若干不寻常的迹象。例如,在距离震央三百公里范围内的居民,震前两、三天都听到断断续续的「地声」;在一百公里内、百分之九十五的居民在震前也都听到大地发出「呜呜」的叫声。据大陆地震专家研究,这是地震前一种地壳运动的声音。
此外,在震前十天之内,唐山地区的水面,鱼群纷纷跳跃出水;一艘行驶在大沽海面的油轮「长湖」号,发现一大羣蜻蜓从天外飞来,栖息在船窗、桅杆上,密匝成一片,任凭捕捉、驱赶也不飞走。稍后,数不清的蝴蝶、蝗虫、蝉、以及许多嫂蛄、麻雀和其它小鸟也飞来不走。
这种情形在震前五天内,也同样发生在陆地。唐山附近的抚宁县徐庄,一百多只黄鼠狼,大的背小的或叨着小狼,一只只钻出古墙洞,其后两天,这些黄鼠狼又在各地乱窜、哀嚎,显得一派惊恐。除了黄鼠狼之外,成群结队的老鼠,互相咬着尾巴,仓皇出奔,一些家庭中蓄养的金鱼也纷纷跳出鱼缸,这些都是大陆科学家一直研究的「震前预警」现象。
——林政杰《诗的讲章》
【问沧海大山】
大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因而闻名于世。但很少人知道他是基督徒,更不知他是一个传道者,以科学证道。他常与科学家的朋友们讨论科技的事,见证神的大能。牛顿有一位最要好的朋友,是一个天文学家,自以为聪明,骄傲得很不信神的存在,牛顿屡次向他传道,讲述宇宙是神创造的,他的那位朋友总是辩驳不信。
有个精巧的机械师为牛顿制造了一个太阳系模型,把各行星用齿轮套带连在一起,可以使其转动。一次,那位朋友又到牛顿的研究室,看见这个精巧的模型,各星球都很有规律的运转着,感到惊奇而赞欢不已。便问:「这是谁造的……」牛顿很幽默的说:「你看这个模型不是偶然的,但不信宇宙是神创造的。小小的模型都是人造的,浩瀚的宇宙非人手所能造,当然是神造的,你可以信了罢。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大地见主,敬而震动;我见主面,又会如何?】
当神在西奈山上赐下律法时,整座山都在神的面前颤抖。我们虽然拥有最先进的科技,但海洋,河流和山脉对我们仍然是可怕的挑战。不过对于神来说,这些都算不上甚么。我们观看碧海浪涛、千山迭嶂的时候,要想到神的伟大和荣耀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看见的自然奇迹。“因见主的面……便要震动”的意思是,我们认识到神完全的权柄、能力以及我们相形见绌的脆弱。
──《灵修版圣经注释》
【】
「祂叫盘石变为水池,叫坚石变为泉源。」
这是一件神迹,我们都需要在经验中体会的,我们的心是坚石,眼睛干枯,心灵反应迟钝,不会感应受死的主伟大的爱,祂的替死我们好似无动于衷,在神的儿女中很少真正破碎,无怪乎不虔诚的人们没有什么为罪自责的经验。在芬尼的传道大复兴时,整个社会都大为悲哀。他看见一个不信的女工为罪自责甚至死亡,使整个工厂,整个村庄都充满忧伤,在很深切的恩典之中。据说有一个教会发生大复兴,一群敬虔的长老认罪悔改,使许多人的心深受感动。
在以色列人漂泊的初期,摩西极大盘石,以后也曾命令它流出水来,结果真的有水从盘石中流出来。我们也应求神子这家主用祂的十字架,好似家仆摩西一样,击打坚硬的心,流出眼泪,或说话。据说建屋有一条绳,通往根基,可以试验基础。所以我们的心也需要有音调联系起来,能在情绪方面有所感应。
神所要的祭是痛悔的心,忧伤痛悔的心,神必不轻看,因为破碎的心是眼泪的泉源,是神所重视的。
──迈尔《珍贵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