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当向神我们的力量大声欢呼,向雅各的神发声欢乐。」
这首与住棚节有关的诗,以召集会众来赞美神开始(1~5节 ),继而劝勉他们记念神(6~10节 ),并以呼吁他们悔改结束(11~16节 )。“迦特乐器”。参看诗第八篇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庆祝节日的赞美诗。在犹太人的新年(“月朔” 宗教历七月一日 )和住棚节首日(“月望” 宗教历七月十五日开始 一连七天 )或其他类似节日敬拜时用。诗人忆述神拯救全民出埃及、往旷野、入迦南的大能作为;晓谕会众纪念、赞美、奉献在神前。
――《启导本诗注释》
“雅各的神”即以色列的神。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在秋天过节时所唱的礼仪诗。
――《串珠圣经注释》
称颂神施行救恩的能力。作者是与大卫同时代的亚萨,标题中“迦特”意指“喜乐的曲调”。用于住棚节、逾越节等重大民族节日吟颂。整首诗充满欢愉之情。喜乐的根源在于神向列祖所施的恩典,及将来赐福的应许。诗人所说的喜乐,乃是与神恢复关系的喜乐。结构如下:①用乐器歌颂神而喜乐(1-4节 );②纪念神所施的恩典而喜乐(5-10节 );③悔罪并遵行神旨意而喜乐(11-16节 )。
――《圣经精读本》
大声欢呼: 指全心全意歌颂(33:3,98:4,,。我们倾尽全身心颂扬神,因那是人最高的价值。相反,最不幸的人是那些心灵充满抱怨、黑暗、怀疑,从不晓得赞美意义的人。
――《圣经精读本》
大声欢呼,此一振奋人心的呼召,首次出现于摩西之歌,其中的赞美与警告,连同申命记其他的主题,都对本诗有相当影响。欢乐的呼喊(和合发声 )是迎接国王,或夸耀胜利的光景,而在圣殿院内的场面,应当是像国家庆典那般令人兴奋。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赞美的典范。基于神的救恩之道,献给神的神圣祭祀,不是形式上的主观感情表露。是尽心尽意献上的颂赞。
――《圣经精读本》
【】
当敬拜神:诗人邀请大家齐来参与盛典,一同赞美敬拜神。
――《串珠圣经注释》
【】「唱起诗歌,打手鼓,弹美琴与瑟。」
「美琴」:形容琴发出的声音优美悦耳。
――《串珠圣经注释》
手鼓、美琴、瑟。
――《圣经精读本》
诗歌可能应是「音乐」(或许是「管乐」 NEB ),不是歌唱,而是奏乐。手鼓即是铃鼓,希伯来文to{p{显示出其拍击的声音。米利暗随着它起舞;迎接扫罗和大卫的妇女亦然。七弦琴(kinno^r和合美琴 )与竖琴(ne{b[el 古译本「古弦乐器」 和合瑟 ),见NBD 中「音乐与乐器篇」。
──《丁道尔圣经注释》
【】「当在月朔并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
“月朔”。七月的开始,以色列人这时要吹角。参看的脚注。“月望”。第十五日,住棚节开始。
――《诗雷氏研读本》
以色列宗教历七月(阳历九、十月间 )有几个节期:新年、赎罪日和住棚节。其中新年和住棚节都吹角庆祝,为欢乐的节日。
――《启导本诗注释》
「月朔」:每月初一。
「月望」:每月十五,即月圆那一天。
――《串珠圣经注释》
月朔: 每月1日,月望: 满月之日,本文指住棚节开始之日——7月15日。
――《圣经精读本》
译为角的字是s%o^p{a{r,即山羊的角,在攻击耶利哥城与基甸之役都曾使用,吹角也用来宣告节期。月朔,或译「新月份」(NEB ),是指七月,这是每年节庆的最高潮,第一天即由这角声引进所有活动。当月第十日即为赎罪日,而第十五日,即月望,为住棚节的开始。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月朔吹角】
由于使用阴历的缘故,古以色列以每月的初一日新月初现之时为节期(即每二十九或三十日一次的节日 )。这日与安息日一样,所有工作都告休止,并且需要献祭。王国时代君王成为这些庆典的要角。这节期到了被掳归回的时代依然奉行,。从主前第三千年纪末期开始,直到主前第一千年纪中期的新巴比伦时代,月朔在美索不达米亚也是重要节日。然而月朔(新月 )和月望(月圆 )在此对偶,显示本节所指的很可能不是月朔的庆典,而是住棚节(参看下一个注释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
住棚节是惟一能够跨越月朔月望的朝圣节期。民数记二十九章的描述记载了有关这两个日子的指示,吹角亦包括在内。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这是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
百姓当守节,因节日是神所制定的。
――《串珠圣经注释》
【】
这里提到律例、典章及命令(和合本证 ),或有人问,既要服从规定,怎么能快乐起来?但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因为「总有」当喜乐的原因,也「总有」美好的途径,让人思想且彼此分享。新约在这方面与旧约相同,认为音乐与诗词是适用的媒介,但却没有将节期或禁食订为律例,说明它们只是「影儿」,而基督所带给我们的才是实体,所以是否要遵守这些节期,可由个人来决定,。但新约也警告,不可落入个人主义(「停止聚会」 ,关于这一点,亨利马太(Matthew Henry )的说明很有帮助:「赞美神,什么时间都合适。……但是有些时间当定规出来,不是为了让神与我们会面(祂随时都可亲近 ),而是为了让我们彼此会面,好一同来赞美神。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去攻击埃及地的时候,在约瑟中间立此为证。我在那里听见我所不明白的言语。」
他们在埃及所不明白的“言语”,就是神从埃及释放他们,以及叫他们顺服神的呼吁(6~10节 )。
――《诗雷氏研读本》
“我所不明白的言语”可指以民在异邦埃及;但更可能指神的声音,诗人现在把神的话说了出来(6~16节 )。
――《启导本诗注释》
「为证」:法规。
「听见我所不明白的言语」:表明作者跟着所说的话是他前所未闻的。
――《串珠圣经注释》
我所不明白的言语: 指神赐给以色列的话语。当时以色列百姓因长期生活在埃及文化中,灵性迟钝,即使听到神的话语,也没有晓悟,反而甚觉奇异。
――《圣经精读本》
他去(或「前去」 )一语中的「他」,显然是指神,在论到对头生者的审判时,祂就是使用这词汇。译为跨过之字(和合攻击 )亦有「反对」之意。故 TEV译作:「当祂走出去与埃及地为敌时」。
「在旁」(NEB删除 和合在那里 )一辞,有两种解法:视为回忆在异邦的生活(古译本 与 PBV、AV、RV ),或视作进入神谕(6节以下 )的转接语,由一位得着灵感之言者说出,而在此他为所得的默示作见证(参 RSV、TEV、葛利纽 )。第二种看法比较切合上下文。
──《丁道尔圣经注释》
【】「神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你的手放下筐子。」
“重担”、“筐子”:描写以民在埃及为奴。
――《启导本诗注释》
「筐子」:满载东西的篮子。
――《串珠圣经注释》
此处的提醒十分生动。它没有抽象的字,如压迫或救赎,而写到肩与手,重担与筐子(最后一项回忆较独特 在记录中找不着 但可从许多画像得到证实 )。这榜样提醒我们,在追忆神如何回答祷告时,最好能举出一些鲜明的细节。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当遵行神的命令:这一段可能是由祭司独唱:神在过去十分恩待选民 (6-7 ), 故有权要求他们单单敬拜,但他们不肯听从,于是神就任凭他们。诗人警告新一代的选民,不要像祖先一样离弃神;这样,神就会赐福给他们(13-16 )。
――《串珠圣经注释》
【】「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隐密处应允你,在米利巴水那里试验你。细拉」
“米利巴水”:摩西击石出水的地方。
――《启导本诗注释》
「雷的隐密处」:指天空的密云。
「米利巴」:神曾在该处叫盘石出水,供应选民所需。
――《串珠圣经注释》
搭救你……试验你: 表明神的恩典并非只停留在肉体、属世的祝福,为了恢复关系,神赐下救赎的恩典。在恩典方面,比6节刚刚脱离埃及的以色列更加丰盛。神要赐给我们的不是一时的快乐,而是永恒的满足,因此神有时会降下苦难与试炼。
――《圣经精读本》
神的响应远超过以色列人提出的要求。我搭救……应允……试验,这一系列动作不单是救出困境,还包括下一步:测验心意的门徒训练,让他们一方面认识神的可亲,另一方面却又经过空旷的可怕沙漠。雷的隐密处是指西乃山,当时它为浓烟遮蔽,又有神的声音,至为恐怖,。这是面对面的教育。米利巴则是藉沉默与乍看彷佛被冷落来教育;以色列在行经旷野路程的早期和晚期,于两个地方未能通过这样的信心测验,以致在当地留下这名(争斗、争闹 ),。再度回顾此事,而希伯来书第三、四章则以此为借镜,教训基督徒。
──《丁道尔圣经注释》
【雷和米利巴】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时有雷声,但很难解释这雷声怎样和搭救有关,并且米利巴事件也发生在这事之前。因此这雷云(NIV 和合本「雷的隐密处」 )比较有可能被视作拯救以色列出离埃及之神圣战士耶和华的武器。米利巴是耶和华藉盘石赐水的地方(见出十七章的注释 )。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戒你;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
【】这几节摘录神在旷野中的话语及作为,以突显祂对以色列管教的重点与精髓(亦适用于历世历代跟随祂的人 ),即:他们应当单单听从祂、敬拜祂、仰望祂。这几句话回应了「示马」(Shema 原意为「听」 为犹太人的认信祷告 ,你要听……」 ):,中的期盼宣告:「惟愿……」;摩西之歌中对「外邦神」的警告,以及十诫开头对出埃及事件的提醒。正当听众准备继续听十诫──恐怕是存着辩解的心情!──本诗却来到高潮,突然将命令改变成第10b节丰富的应许。但其实,即使在他们行进中感到饥饿时,并在最严厉的律法上,真正的信息乃是这句话(参 ,「使我们常得好处 蒙祂保全我们的生命」 )。
──《丁道尔圣经注释》
【】「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
别的神: 神禁止拜偶像的律法如同保护圣徒的围城。纵观以色列历史,拜偶像之日就是他们的灭亡之日,,17:11-13)。当领悟到律法不是重担,乃是神满有慈爱的礼物,我们应当喜乐地遵从。
――《圣经精读本》
【】「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把你从埃及地领上来。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大大张口“:对神完全信赖,一生的需要神必供应。
――《启导本诗注释》
【】「“无奈我的民不听我的声音,以色列全不理我。」
我的民不肯听我的声音,也不理会我,这情形似乎太常见,以致我们已不感觉其矛盾;其实,这就像锁拒绝钥匙,或雏拒绝其母;从过去直到现在,神都在如此对付疯狂的人类。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督促属灵的悔改。诗人对比悖逆带来的悲惨结局与顺服带来的福祉,督促人悔改。若想有真正幸福的生活,我们要预备立即悔改、皈依神。
――《圣经精读本》
【】「我便任凭他们心里刚硬,随自己的计谋而行。」
神任凭人刚硬陷于罪中,是对人最严峻的刑罚。
――《启导本诗注释》
心里刚硬: 指神的灵不与人同在的状况,。人会走向贪婪与悖逆的堕落之路。任凭: 遗弃是最可怕的刑罚。
――《圣经精读本》
我便任凭(更明确的译法为 「打发他们走」 NEB ),这句话显示出审判重要的一面,即神对我们的选择说:「随便!」、28是最出名的经节。在旷野中,这几乎是按字面实现。
──《丁道尔圣经注释》
【】「甚愿我的民肯听从我,以色列肯行我的道。」
这几节所流露的钟爱之情,从审判的上下文来看,更显可贵;这是旧约可与主为耶路撒冷的哀哭相媲美的一段。但此处还有选择的机会:悔改还来得及。这裹又有申命记的回声,如第8b节,。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神在约中规定,如果百姓听从并归向神,神就使他们复兴,,,28:1-14)。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便速速治服他们的仇敌,反手攻击他们的敌人。」
【】「恨耶和华的人必来投降,但他的百姓,必永久长存。」
“必来投降”。更可作:假装顺服祂。“祂的百姓必永久长存”。或可作:他们(即恨耶和华的人 )〔惩罚〕的日子必永久长存。
――《诗雷氏研读本》
「百姓」:原作「时间」,这里大概是指命运;下半节可意译为「他们要永远向神屈服(或受罚 )」。
――《串珠圣经注释》
畏缩(和合投降 )。命运(和合百姓 )的直译为「时间」,旧翻译以为是指以色列及其得胜,但大部分新翻译以其指外邦人得势的结局,这看法较可取。安德生(Anderson )指出,这个字在其他地方有此含义,如。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又拿从盘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
“麦子……蜂蜜”指繁盛。参看至14节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上好的麦子”、“盘石出的蜂蜜”都指神丰富奇妙的供应。
――《启导本诗注释》
「盘石出的蜂蜜」:表明神奇妙的供应,如约伯所说:「全能者与我同在 ...... 盘石为我出油成河」。
――《串珠圣经注释》
麦子……蜂蜜: 最好的食物。意味赐给顺服之人属灵、属世的祝福。相反,贪婪、顽梗、悖逆之徒,将要失去一切所求。
――《圣经精读本》
这一节又是取用摩西之歌,从其希伯来文可以看出,这句话的第一行(直译「祂以麦子之油喂他」 参 符合该歌的事形式,而最后一行才转回到「我-你」的形式,因此,便显出此处欢愉的心情可能与该歌那里的情境相仿。盘石出的蜂蜜,借用其旁边的一节。
──《丁道尔圣经注释》
【盘石出蜂蜜】
虽然旧约圣经里面的「蜜」大多都是枣椰树果子的甜汁,本节中的盘石却表示所指的是石上蜂房所产的蜂蜜。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81篇 )】
1当日以色列人歌颂赞美神的方式(81:2)与今日教会的崇拜有何不同?这给你什么提醒?
2敬拜是神与人对话:人向神献上赞美、感谢,而神也向人说话。你从本篇可见这特色么?
3神向人说话时,要求人怎样响应?参8, 13节。
4到圣殿敬拜神的人应抱何态度?参9节; 。
5基督徒若犯罪而不悔改,以为神宽容不计较,结果会如何?参12节; ; 。
──《串珠圣经注释》
【】
拿破仑的军队爬越亚平宁山的时候,大家都灰心,不能再爬上去。据说,那时一个领袖下令说:「唱法文荣耀颂。」于是他们就齐声同唱。他们这样一赞美,就从新得力,竟成功地爬过山。当你有了十字架时,只管仰望主,高唱荣耀颂罢!赞美能把我们带到天上去!记住,你的生命是一个歌唱的生命,这世界是神给你预备的大演奏台。
泰国人的过年,或换年头,就是「泼水节」,「泼」为发音,「水」为富有象征。这个节日泼的水是非常神圣、清洁的,又称为爱的水,泰语叫「南蜜得达」。
清明节一过,各地就开始做过泼水节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做「毫闷」和「黄米饭」等应节食品。
泼水节开始一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幼,端着供品,包括「毫闷」等食品、钱币轧成的花、蜡烛及香帛去寺庙。到了正午,人们提着泡有鲜花的清水,先用水洗尘。然后,就正式开始泼水了。泼水现有文泼与武泼之分:文泼,用鲜花或树枝蘸清水向对方背上或肩头,轻轻洒水,然后双手合十,互相祝福;武泼,大多是青年男女,一桶整盆的水,从头浇下来,并互相追逐地泼。
泼水节里,白天打架欢天喜地互相泼水,直到晚上那节日的气息和快乐的笑声,还在夜空飘荡。
英国前首相格莱斯东说:「任何人做事,若与神一同开始,就是开始了平安亨通。」与神一同开始新年,这是好的开端;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赞美再赞美。
——林政杰《诗的讲章》
【 节日吗?多多益善!意义?……】
以色列的节日提醒该民族神的伟大神迹。这些节日是欢乐的时刻,也是每个人获得每日属灵争战力量的更新时刻。在圣诞节里我们的思念是围绕着礼物吗?复活节仅是进入温暖的春天吗?感恩节只是一顿美食吗?我们要记住这些特殊日子的属灵本意。让它们成为我们敬拜神的机会,并感谢神对我们、家庭和国家的美意。
――《灵修版圣经注释》
【 唱诗和唱流行歌曲不是一样的吗?都是音乐而已……】
大卫为圣殿的敬拜作了曲(参代上25章 )。音乐和敬拜是相得益彰的。敬拜需要人全面投入,而音乐则有助于升华人对神的思想感情。通过音乐我们可以反省我们的需要和短处,并歌颂神的伟大。
――《灵修版圣经注释》
【祂负了我的责任】
"神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你的手放下筐子。’”
有一个小孩子在楼下哭,他的父亲在楼上听见他的哭声,赶快跑下来,看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两手抱一只小凳子,想搬上楼去,因为凳子重,他的力气不够,所以哭起来。父亲便伸开双手,一下子把孩子连凳子同抱上楼去。
我们也常遇到难处,好象这孩子搬不动一只凳子一样,似乎是担当不起的,但在天父看来,不但这凳了是轻而易举,连小孩一起抱上楼也不是难事。我们的天父不但背负我们一切的重担,连我们的全人祂也保抱。
今天最奇怪的,就是多少信徒只将重担卸给主,不肯将自己交托在祂手里,其实把我们的全人交托给祂、是最为安全的事。我你应当学习诗人的祷告:“无倚无靠的人,把自己交托祢。” ──《为甚么要用比喻》【】范仲淹的生平佚事:
范仲淹小时去相命,问相命先生说我能不能当宰相,相命先生说你命中没这个命,但他却能改造命运,出将入相,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宰相。
范仲淹找到一块地要建房子,却听人说那是一块好地理,子孙会富贵不断,他就想兴其自己一家富贵,不如把它改建成学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富贵。
他有一次因为正直得罪了一个已经去世的大官,这位大官就趁着范仲淹儿子生病时三番两次在梦中化为厉鬼来威胁他,说如果不听从我,就要夺你儿子的命,范仲淹却丝毫不为所动,笑着回答:生死有命,结果儿子不但病好了,还官拜大学士。
他临死之前,听人说某地如果葬人会绝子绝孙,他就要儿子把他葬在那里,结果不但没有绝子绝孙,中国人都说富不过三代,他的子孙却富贵八百年不断。
看了这些有趣故事,不禁思想耶和华神是创造宇宙主宰,只有全心全意敬虔听神的话,唯顺从他带领。
——林政杰《诗的讲章》
【】
【甚愿你肯】「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隐秘处应允你。」
出埃及的经验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中是少有的。以色列人在砖窑及积货城建筑,他们向神哀求,痛苦流涕,无限凄惨。他们站在红海的狂涛中,埃及追兵节节迫近,他们更急切地求助,就在那里,将呼求上达于神。民族是在危难之中,他们只有全新祈求。在苦难的日子应该呼求神,神必应允。
神的回应常在雷的隐秘处。在云层中,神的声音好似雷轰,响彻红海的狂潮上。有数首诗歌都以雷声来描述当夜走过红海的情形。以色列人前进好似滚动的雷声。天上的炮声震动外族认的心灵,但对以色列人来说,这也是父神向祂的孩子——与祂立约的百姓传达信息。
神应允我们的祷告也好似在空中震动的巨雷,在公义中显示那可畏的事,祂正答复我们。耶稣求父荣耀祂的名,答案来了:「我已经……我还要……」祂明白,但对旁观的人只像雷声。在雷声中孩童听到天父的声音,在火焰的神秘情形中,读到父的字迹。在西乃山下,百姓在雷轰之中战抖。摩西在雷声中与父神交往。在爱中没有惧怕,完全的爱除去惧怕。
──迈尔《珍贵的片刻》
【君王的慷慨】「以色列啊,甚愿你肯。」 赐福的意愿
“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戒你。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这是慈爱的父亲对悖逆儿女的劝告,几乎是恳求,愿意人蒙恩:“你当听”,“甚愿你肯”!,在KJV中更有“O”! )是何等的慈爱!
蒙福的途径
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忘记神的恩典,与外邦人混杂,拜他们的偶像。在需要雨水,盼望丰收的时候,就崇拜巴力;在强敌压境的时候,他们就崇拜一位刚勇的王,或派外交使节,去向外国乞援求救,找亚述,埃及强国,靠人的手段解决,。虽然他们仍有各样的节期,宗教仪式,却失去了敬虔的实际。他们的心远离神,不冷不热,需要复兴。神的恩典和慈爱,都是真实的,肯定的,祂愿意赐给人;但问题在于人一方面,不适于蒙恩的条件。谁不想蒙恩?但想是一回事,还要“肯”才可以,就是乐意接受神所定的条件。
得福的应许
1. 听从。全知的神清楚知道人所行的路会引到甚么结局,但人自以为是,偏不要听。要蒙恩,必须先听神的话而遵行。
2. 悔改。神是忌邪的神,所以必须悔改:“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凡一切代替神,占神地位的东西,有形无形的偶像,都要除去。
3. 呼求。神是丰富的神,也是慷慨的神,愿意向寻求祂的人施恩:“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要凭信心求,不要以为神窄心吝手,要敢祈求。神应许真正寻求,听从祂的人,必然得着丰盛的恩典。
当有的警戒
一.靠主得胜。“我便速速治服他们的仇敌,反手攻击他们的敌人。”(14节 )
二.工作果效。“恨耶和华的人必来投降,但祂的百姓必永久长存。”(15节 )使人悔改归正,结出长存的果子。
三.丰盛满足。“祂也必拿上好的麦子给他们吃,又拿从盘石出的蜂蜜,叫他们饱足。”(16节 )不用过浪子贫穷饥饿的生活。违背神不肯悔改,神“任凭”(12节 是非常可怕的事。蒙恩关键问题是人“肯”。愿我们思想。
── 于中旻《诗笺记》
亚力山大(AlexandertheGreatofMacedonia-356-323B.C. )同一位哲学家交好(据说 是他的老师希腊名哲学家亚理斯多德Aristoteles-384-322B.C. )。他授命管理府库的大臣,无论那哲学家要多少财物,都要照给他。
有一天,那管库大臣来见王,说是哲学家向他支取一个数额,他以为是大得不合理。王说:“他要得数额大,是因为他看伟大的王,足能够慷慨付给。”即下令照他所要的给他。亚理斯多德用来作科学研究,包括采集标本的费用。远比亚力山大和所有君王更伟大的神应许说:“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 于中旻《喻道集锦》
【】
「……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圣经实在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宝藏,它却是向那反对的人封闭着,但对那寻求真理的人却是敞开着。请你去发掘、去支取,只要你肯负代价到他里面去找,挖掘都必可满载而归。
所以我们应当专必去研读它,要以渴慕珍宝 的心去寻找它,要借着祷告去寻找它,就必可发现出我们所需要的各式真理,并可借此使我们的生命脉改变、生活改变、心灵明朗,从而将基督彰显出来。
圣经是真理的宝库,圣经必须熟才能发现真理。
但寻求真理必须要得有一个谦卑的灵及一个正确的心,才能得着正确的真理,并且正确的发挥真理。
否则所读出的真理,叫人听见虽然道理对,但灵里的劲都不大对,其滋味也会不正常,仅唑把真理当作道理而已,并不能造成人的灵命,反而使人越从得真理(其实是道理 )越叫人自高骄傲起来,这就失去了真理本身的价值。这样读或讲的道,就不能起到正当的作用,反而要败坏人,这是因为灵与心都错了。
必须得以谦卑的心、正确的灵,去寻求才能得着生命真实益处。
—— 李慕圣《晨光》
【 有时我做错了事,神也没有管教我,祂不是不理我吧……】
以色列百姓并没有去顺服和追求神的旨意,结果神就让他们盲目、固执、自私地走下去。神有时候让我们固执下去,好让我们有所察觉。神要我们了解到罪的后果,所以神不会阻止我们的反抗。神要使用这些经历来使人们脱离更大的罪,并对神有信心。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敬虔守节,顺从神的话,必定使以色列得享美福,要行道。
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日报章缤纷刊载:「他们这一家敬畏神:赵小兰所受的家庭教育。」赵小兰她是华裔在美国政府职位最高的人,是白宫学者,花旗银行或哈佛大学的经历,颇受布什总统重视提拔,其成就,归就于其家庭虔诚敬畏神的生活。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博士是美国航运财经界的名人,不论多么忙,家庭教育与子女的沟通是不能忽略。提到他们是基督徒,每个星期天,他们一定全家去做礼拜,午餐后的点心时间,则举行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大伙高谈阔论,每个孩子说出自己新的想法、收获,提出计划,并征询父母的意见。因此,家是一个「共荣圈」,使每个成员都有向心力。无怪乎布什总统在白宫接见赵锡成博士一家时,强调:「将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与西方社会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并值得一提的是「全家敬畏神」。
——林政杰《诗的讲章》
【】
『盘石』叫我们想到我们信仰根基的稳固,想到信仰生命的坚韧与挺拔;『蜂蜜』则使我们想到神美好的应许,想到人与神同在的甘甜等等。神作为我们的盘石,是我们生命甘甜的源头。
不但如此,『盘石』与『蜂蜜』相联的异象也是十字架的异象。钉十字架的基督是我们的盘石,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工作,给我们带来救恩的甘甜。『从盘石中咂蜜』意味着我们必须过一个付代价的门徒生活,舍己背起十字架跟从耶稣。原来,十字架的道路才是一条可以使我们『从盘石中咂蜜』的路。
──《生命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