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十二篇诗题 训诲诗是用来教训人的诗吗?】
“训悔诗”是个术语,也许是说诗的目的在于使人得智慧或精明,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或成功机会。
――《灵修版圣经注释》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这首赦免的诗可能是诗第五十一篇的续集;在诗第五十一篇里,大卫承认他与拔示巴所犯的罪。他在这里却描述那随责罚与认罪而来之赦免的祝福(1~5节 ),其后鼓励别人要寻求耶和华的拯救,而不是固执地拒绝跟随祂(6~10节 ),最后劝勉他们在耶和华里欢欣喜乐(11节 )。“训诲诗”。希伯来文是Maschil,大概指默想或教诲的诗歌。
――《诗雷氏研读本》
“有福的”。多么快乐。参看至3节的脚注。
――《诗雷氏研读本》
传统将本诗列入七篇“悔罪诗”中〇〇 一四三篇。参六篇题解 ),但从内容看也是一首感恩的见证诗,是信守神的法则、虔诚认罪的人,得蒙赦免后喜乐满怀的献诗。全诗出以对话形式。1至2节为诗人向会众讲述罪得赦免之人的福气;3至7节,诗人向神诉说旧日犯罪、认罪和获得赦罪的经历;8至10节为会中祭司说出神的话,应许引导他,只要顺服,不再蹈覆辙。全诗再以诗人的劝勉作结。
题注中的“训诲诗”指出诗含有教导人正直为善的意思。
――《启导本诗注释》
罪得赦免的幸福。世人都是罪人,惟有蒙神赦免,才能活出真正的生命。诗人根据自己的体验表白罪得赦免后的福乐,劝勉后人享受与主同行的幸福。悔改意味人告白自己的罪、蒙神饶恕,恢复神人关系,开始新生活。人由神所造,离开神就无法有纯全的生活。罪破坏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神应许要赦免人的罪,这是保障人借着悔改恢复生命的坐标及前进的方向。本诗与诗51篇有直接关联,大卫以卑鄙手法得到乌利亚之妻拔示巴,后来悔改、罪得赦免后,感受到的喜乐。诗的内容可分为:①得蒙赦免的喜乐宣告(1-2节 );②悔改之前的煎熬,承认罪及蒙赦免(3-5节 );③根据亲身体验的劝勉(6-10 );④劝勉众人都要赞美神(11节 )。
――《圣经精读本》
「快乐」为这些祝福语较恰当的开头,比有福更能表达出神采飞扬的模样。赎罪的观念不宜只用一种比喻说明,恐怕应用失当,所以第一节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图画:举起或移开(赦免 ),和掩住不见(遮盖 )。前者可修正一项错误观念,即以为「遮盖」之意,是将还存在、未解决的事藏起来(这动词在第5a节便有此含义「隐瞒」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引言:诗人先指出一个罪得赦免的人何等有福,他的生命也最有意义。诗人便曾亲身经历过这种被赦罪的福气。
――《串珠圣经注释》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不算为有罪的: 三次重复同样内容,是希伯来式表达完全的方式之一。前两次表明出于神主观之爱的宽恕;第三次表现神根据客观公义之律的赦罪。
――《圣经精读本》
【,5】
诗人把邪恶形容为“过”(反叛 )、“罪”(射不中靶而错失目标 )和“有罪”(行为不当 )。神处理罪的方法是:“赦免”、“遮盖”和“不算为有罪”。
――《诗雷氏研读本》
【】「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这里不再用比喻,而是教导我们得蒙称义与实践真理之事。引用此节,指出算此一重要字的含义为:若神视我们为义人,这乃是祂所赐给我们的礼物,与我们所应当得的无关;该章其余部分,是运用所使用的同一个字,藉其上下文来教导我们:这份礼物惟独用信心来接受。本节的末了既强调真诚(译注指和合本的「心里没有诡诈」 ),就摒除了我们可以「继续犯罪,使恩典显多」的观念。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
“骨头”是身体枯朽后剩下的部分。“骨头枯干”极言人生已陷绝境。
――《启导本诗注释》
【】
大卫“闭口不认罪”(没有马上承认自己的罪 )的时候,神便在身体和情感上惩罚他。“精液”。生命力。
――《诗雷氏研读本》
【】
诗人曾因犯罪感到被压,不堪负荷,故向神认罪,并得到宽恕。
――《串珠圣经注释》
人与人闹别扭时,身心也可能发生如此剧烈的不安──却仍执拗不改。大卫身心的反应或许异常激烈,但像他一般顽固的人却比比皆是。然而,下台阶之后放轻松的心,以及迎面而来的恩惠(5节 ),使所付的代价显得微不足道。这几节经文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明白所提到的悲剧,因着基督徒不肯顺服,他里面便产生压迫感;就和这里描述的一样;这就是神审判的运作过程。
──《丁道尔圣经注释》
【】「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
神的刑罚在他身上,沉重异常。他像草木在夏天的炽热中水分消尽而枯萎。“精液”亦作“精力”,原文有“水分”之意。
――《启导本诗注释》
「精液」:原是「湿气」。
他的精力完全消失,像湿气在炎夏全被蒸发。
――《串珠圣经注释》
如同夏天的干旱: 因太阳曝晒,干涸的巴勒斯坦旷野,比喻不肯悔改之人的灵魂。
――《圣经精读本》
【】「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细拉」
他认罪,神便饶恕。
――《诗雷氏研读本》
不隐瞒: 如1节所说,惟有神能遮掩人的罪过,应当向神坦露一切。
――《圣经精读本》
【】「为此,凡虔诚人都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祷告你,大水泛滥的时候,必不能到他那里。」
「大水泛溢」:象征最厉害的灾祸,甚至有灭顶死亡的危险。
――《串珠圣经注释》
当趁你可寻找的时候: “时候”不是指神的空暇,是指人的灵魂有所准备的时机。神一直在敞开胸怀等候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的灵魂诚实,机会便会到来。
――《圣经精读本》
大多数现代译本,将第6b节作了修改,译为在痛苦之时(at a time of distress ),如此一来,与前一段的衔接就模糊了。希伯来经文(有七十士译本、武加大译本等支持 )为「在寻找之时」,亦即「在你可能被找出来之时」(和合本、AV、RV ),就像,那里也是提到,要趁还有机会的时候,离弃罪恶归向神。那儿强调的是施恩之日,但这儿则强调危险之日,所用的词汇,与查理.韦斯利受感动所写的圣诗相近:「可畏暴雨夹狂风,波涛滚滚势汹汹;恳求主将我隐藏……」这里所提修改的努力,所欲除去的困难,主要是在提到大水之前有一连接词 raq,这词通常的意思是「惟独」或「然而」。但是在有些地方,它有「必定」的意思,最明显之处为,而这意思在此处很合适(参 AV、RV )。所以本节可以译为「……在?可寻找的时候祷告?。当大水泛滥的时候,必定不会淹到他那里。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能赦免人过犯的神是可以信赖的神,应趁可寻见的时候寻找祂,把自己交托。“大水泛滥”指恶劣环境迫人,但信靠神的人却有乐歌环绕。
――《启导本诗注释》
诗人接着指出他蒙恩后的感想:无论属神的人遇到甚么困难,都应向神祈求,神必会拯救。
――《串珠圣经注释》
【】「你是我藏身之处,你必保佑我脱离苦难,以得救的乐歌四面环绕我。细拉」
四面环绕: 指“围绕笼罩”,意味因神的保守,颂赞自然溢出,人被喜乐之歌包围。
――《圣经精读本》
大卫第一个反应,是与人分享他的发现(6节 )。现在他再度转向神,而这时他似乎察觉,周围有一群兴高采烈的敬拜者围着他──因为不需要像 RSV小字的作法,把得救的欢呼(或大声欢唱 和合乐歌 )删除:在希伯来经文中,这字放得很妥当。
──《丁道尔圣经注释》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劝诫你。」
这是耶和华对大卫的回答,透过他也向我们说话,因为第9节的命令乃是复数。此处要求当有受教的心,既然这是从神而来的话,就使得第1~5节的功课,更积极地铭刻在人心中。若罪得赦免是件美事,团契相交就更美;若已经尝过神的手在我们身上沉重(4节 ),就应当懂得欣赏祂的轻抚,并寻求这样的经历。AV的译文很出名:「我要以眼目引导你」,意指我们对祂目光的回应,但这译法不正确,不过在的确有类似的思想,仆人专心看主人手动作的信号。此处的重点则为神高度警觉与亲密的看顾,……定晴在你身上;我们当有的回应记在第9节。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诗人且复述神赦免他时所说的话:神应许引导他,只要他顺服和听教。
――《串珠圣经注释》
【】
说话的人是大卫,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别人。
――《诗雷氏研读本》
【】「你不可像那无知的骡马,必用嚼环辔头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驯服。」
“骡马”因为无知,所以须用嚼环等来管住。
――《启导本诗注释》
无知的骡马: 人不能像牲畜那样,被强制、牵来牵去,人有神的形像,当主动到公义、慈爱的神面前。
――《圣经精读本》
这幅生动的图画,以对比的方式将第8节所强调的听话合作刻划出来,这是神用心良苦,想从我们得着的反应;因为至于骡马,无论用什么方法对待,总不可能用\cs9劝戒来带领,要带动它,一定要施加压力。用马来形容桀骜不驯,比著名的迷羊之喻有力:「他们各人转奔己路,如马直闯战场。」不过,第9节第三句的真正用意甚难捉摸。直译为「不接近你」,有人以为是指「(否则 )他们就不会接近……」(RV ),也有人以为是指「以致他们不接近」(RV小字 )。前者比较容易了解,不过 RSV所译否则它就不能由你掌握,是否算按照此意的正确译法,甚为可疑。
──《丁道尔圣经注释》
【】「恶人必多受苦楚,惟独倚靠耶和华的,必有慈爱四面环绕他。」
所用的环绕一字,与第7节的动词「环绕」相同(参NEB 'enfold'……'enfolds'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劝勉旁观者倚靠神:好被神的慈爱包围保护。
――《串珠圣经注释》
【】「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你们心里正直的人都应当欢呼。」
都当欢呼: 慈爱、赦免的神,使罪人得蒙赦免,得到永恒的幸福。圣徒应当脱去罪的重担、良心的痛苦及刑罚的恐惧,过着喜乐的生活,用新歌赞美神。
――《圣经精读本》
要人欢呼,也与第7节的应许相呼应,即在敬拜中要将「得救的欢呼」表达出来(7节 见注释 );诗人在患难之时,就已经凭信心期待这一刻。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32篇 )】
1祷文的第一句话与下面所说的有什么关系?
2「虔诚人」(6 )是指没有犯过罪的人么?他的智慧在那里可见?
3诗人的罪得蒙神赦免时,他有什么反应?
4你是偏行已路、自以为是的「无知的骡马」,还是顺服听教,寻求神指引的人。
──《串珠圣经注释》
【 得赦其罪,真是有福!我是有福的人?我是吗?我罪如何获赦?】
神愿意赦免罪人。赦罪是神慈爱性格的一部分。神向摩西宣告了赦罪,向大卫启示了赦罪;神又通过耶稣基督戏剧性地向世界显明了赦罪。这些经节揭示了神赦罪的几个方面﹕赦免罪,遮盖罪,不数算我们的罪。保罗在 8节中引用了这些经节,阐明了我们通过相信基督就可以得到这样的赦免。
――《灵修版圣经注释》
【我所有的全献上】
【诚实的信靠】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卖了一块地,把一部份收入(可能使绝大部份 )奉献出来作为圣工的用途。这件事本身并不是罪恶。他们原无义务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使徒。彼得说:「田产还没有卖出,原是你的(你原不必去卖田产 );卖了以后,钱也是你的?」他们的罪在那里呢?乃是因为他们欺骗圣灵,说那些是卖田产全部的收入,事实上他们自己留下了一部份私用。他们要别人知道他们的慷慨,误以为他们捐出了全部,然而,神鉴察人的内心,揭穿了他们的骗局。
你我不也是常犯同样的罪吗?我们唱:「我所有的全献上」的颂歌,但仍有一些是我们不肯奉献的。我们唱:「我灵与主完全契合」,但内心却憎恶一位主内的弟兄。我们时常唱:「耶稣领我」,事实并不接受主的带领,而坚持己见。假如我们唱:「除了这样和那样,其余全献」,罪要轻一点,也比较诚实、坦白。
一个母亲教导她的小儿子祷告:「主啊,凡我所有全献给你。」小孩一字一字跟着说,但竟多加一句:「我心爱的鹦鹉除外。」让我们学习这位孩子,不要把自己看得比实际上的自己更好。有位牧师说:「你不偿所许的愿,倒不如不要许愿。
」——M.R.D.——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
你我可以尽心尽力帮助一个人,也不求甚么报偿;但最后发现他对你并不诚实,你将多么失望!或有人欠你钱,说是无力偿还,你就免了他的债;后来却发现他有足够的钱借给人,却用强逼讨,对这种不诚实无义的人,你又怎样想法?
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
凡心里没有诡诈,耶和华不算为有罪的,
这人是有福的。人不论怎样努力,总不能称义。圣经说:“原来床榻短,使人不能舒身;被窝窄,使人不能遮体。”人为的宗教,就是这样不能遮蔽自己,不能给人心灵的平安。
当始祖犯罪以后,就躲避神的面,想要遮盖自己的赤身露体,“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当耶和华呼唤那人的时候,他还是不敢见神的面,藏身在园里的树木中。神寻找他,对他说:“你在哪里?”他却说:听见神的声音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为甚么亚当这样说呢?他不是辛苦劳力,编制成无花果树叶的裙子吗?人类首创发明的新衣,穿起来应该得意才是;为甚么还感觉赤身露体,以至不敢见神的面?原来人的宗教就是这样;想要遮盖自己的羞耻,却遮盖不来。天起凉风的时候,树叶就干枯破碎。因此,必须“耶和华神为亚当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给他们穿。”用皮作衣服,必须要杀牲流血;若不流血,就没有遮盖的衣服,给人蔽体御寒。同样的,人犯罪蒙羞,不能见神的面;“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只有靠着唯一的主耶稣,神的真羔羊,为我们的罪舍命流血,惟独信祂,才得神不算为有罪,而称为义。
人绝不能作甚么而得称义,但必须知道自己完全无望的情形,承认自己的罪,而求神赦免。诚实,是祷告的必需条件。“假意作很长的祷告”,不必说蒙神应允了,既不能除罪,也不能减罪,只能成为“受更重的刑罚”的原因。不论怎样诡诈的人,都希望别人以诚实待他。我们世人虽然不好,但至少会注意诚实的品德,信实的神,更加不能容忍人的诡诈了。在全知的神面前弄假,是可笑的愚昧。
心里没有诡诈,才可以称义蒙福。── 于中旻《诗笺记》
【认罪】
中世纪时于欧洲有一虔诚的基督徒,平时奉公守法,在家中为模范丈夫,为人平易近人,人人称赞,好施睦邻,不幸,一日不慎堕入外遇情调,而被当时社会判为「奸淫罪」(Adultery ),而以英文「A」字烙印于额上。这是最不名誉、最羞耻的印记。这人被释放后,痛改前非,立志重生;一切行为比以前更善良,且得到妻子谅解,与社会人士的赞赏;久而久之,他额上的烙印「A」,被人忘记是其罪号;自然而然,人人称他的「A」为「天使」(Angel )的「A」。
认罪好像一个人吃了毒物,医生急急的要他吐出,这乃是急救首要的方法。罪在人心中是一种隐毒,使人「终日唉哼」,并且使人身体受苦,而「骨头枯干」。罪在人心中如火烧,如同传染的瘟疫,如同流脓的恶疮,在心里痛痛的作怪。良心是罪的警报钟,又如同人身上的神经系统,身体有了伤或有了病,那些神经系统就叫人痛起来。人的良心一责备,要马上承认自己的罪,才能蒙神的赦免,心中才有平安。所以约翰传道的第一句,乃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启示录二~三章,圣灵也告诫七间教会,叫他们要悔改。
有个故事说,在澳洲游泳的地方,都设了一个很高的瞭望台,时时刻刻有人在台上瞭望,若见到鲨鱼来了,瞭望者便击打大钟,叫游泳的人急速回到岸上。有一天,钟声急鸣,众人都回岸上,只有一个人完全不理,反向外海游,岸上的人都为他着急,于是有人用沙石向他乱抛,并打手势,叫他快快回来,等他回到了岸上,知道了众人的美意,才向众人解释说,他是耳聋,听不见钟声。
耳聋虽非严重的病,但可能致人死命。人若不顾真理,认罪悔改,岂不危险所致,不但身体死亡,连灵魂都要下地狱。
一部机车的功能与价值,不只在于马力与发动机,更重的是要有敏锐的煞车器,不然必会肇祸,人生不正是如此吗?自古以来多少人的失败,不就是由于不懂得控制自己所引起的吗?「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可见自我控制的重要性。
于台中市火车站,有一基督徒经营的南华大饭店,于每一房间都以压克力招牌标示:「敬启者:本饭店为遵守政令,维护顾客安宁愉快,除充实设备,服务力求完善外(红字为警告绝对禁止服务人员代客人介绍娼妓 或其他不法行为 ),违者不分职位一律开革,恳请贵宾惠予爱护支持,无任感谢。南华大饭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谨启。」笔者曾投宿受感而曾索取一招牌为见证。
笔者前于培元中学担任老师、导师,而于假期家庭访问于埔里地区之学生,为不受招待而投宿旅馆;殊不知,晚上来了些招呼,问需介绍小姐否?而我以装傻,不必小姐服务,自己服务即可,馆方服务生讥笑我笨蛋,此时老板娘来了,请它们详细看身份证,不要乱来找错物件;她们才道歉了事。
——林政杰《诗的讲章》
【放下包袱】
“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
某地教会在一次奋兴会中﹐圣灵动工﹐不少人受感动。在听众之中﹐有一名小偷﹐当他听到罪恶的结局时﹐不由得受感动愿意悔改信耶稣﹐会后到台前请牧师替他祷告﹐自己也在神面前认罪说﹕“阿﹗我是个大罪人﹐不该偷人的牛撅子﹐求主赦免。”祷告完了﹐心中未得平安。第二天会后他又上台认罪﹕“主阿﹗求你赦免我的罪﹐因为我偷过人家的一条牛缰绳。”但是心中仍不平安。第三天会后再到台前认罪说﹕“主阿﹗求你赦免我曾偷人家的一只大牛的罪﹐我要设法赔偿。”他这次认罪祷告以后﹐心中才有如大石落地﹐立刻得到完全的平安﹐原来他偷牛的时候匆忙﹐顾不得解开缰绳﹐连撅子拔起﹐带着缰绳﹐牵牛就跑。他头两次所认的罪不彻底﹐只认鸡毛蒜皮的小事﹐圣灵不放过他﹐直到他在主耶稣面前彻底投降认清过去所有的罪﹐才得到真正的赦罪平安。── 佚名《喻道故事续集》
【 基督徒都说人有罪,要认罪,但只说我认罪就可以了吗?】
甚么是认罪?认罪就是我们认同神,认识到神正确地宣告了我们所做的是罪,我们有犯罪的欲望或犯了罪,是错误的。这就坚定了我们弃绝罪恶的决心,更有信心地跟随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走的路。」
主说:「学我」,实在再没有像祂那么好的教师,没有任何比祂的学校更好,我们站在学校教师的门口对祂说:「我所不知道的,你可否教导我?」祂必乐意接受我们的请求。祂的方法与我们的大不一样。在基督的学校只有一位老师,大家只读一本教科书,学生从高班读起,越读越低。学生的程度越有进步,就读的时间越长,越祷告无知。这学校没有假期,却每日都是圣日。这学校的课程继续不断的,学生可以回家,他们一到家,奖赏就给他们。
我们所受教的,也不近在于个别的教导。我们正在一条不熟的路上旅行,需要指引。这与一般旅游不同,不能从朋友处概略地得到一些资料,就可以明了了。这位向导必与我们在一起,以眼目来教导我们不致走错,祂随时警告我们,我们要注意祂的眼神指示。
所以我们多么需要敏锐的感觉,定睛、侧耳、注意祂的低语、蛩声。马驴尚且需要嚼环,我们的心更需要主旨意的指引,我们要愿意知道,也实在该留心,然后认定方向,勇往直前。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神要指示我当行的路,我要神指示吗?我真心要吗?】
神把一些人描述为马和骡子,是因为他们非得用嚼子和辔头来控制不行。他们不要神对他们的一步步带领,宁可顽固地离开他们惟一正确的选择。神要使用他们的话,就必然要管教和惩罚他们。神引导我们的时候,渴望用的是慈爱和智慧而不是惩罚。神要指给我们最好的道路。写在神的话语中的劝勉我们要接受,不要让我们的顽固导致我们不顺服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保守】有神为良师,不可像骡马的无知,心中顽梗;否则需要嚼环和辔头,控制骡马冲下悬崖。:「鞭子是为打马,辔头是为勒驴,刑杖是为打愚昧人的背。」
据加拿大一位专家考证,使罗马帝国崩溃的是铅毒。报导说,根据加拿大国立水质研究协会人员杰洛姆·努利亚格的研究,罗马帝国历代皇帝都嗜酒如命。而当时酒壶用的是铅壶,盛装菜肴的有的是铅盘,水管也是铅质。因之,罗马皇帝每天铅的摄取量,比现代美国人多了七倍。努利亚格指出,主宰罗马帝国的历代皇帝都患有痛风、失眠,精神异常等症状,而那些症状,都是由于慢性铅中毒所造成。因此努利亚格认为,使罗马帝国崩溃的是慢性铅中毒。
铅具的使用会慢性中毒,身心受影响而摧毁,如果不亲近神,岂不也会逐渐亲近魔鬼而受其影响吗?那如何亲近神呢?不可停止聚会,不忽视祈祷灵修的生活,亲近并隐藏于基督里。
——林政杰《诗的讲章》
【】
许多时候,我们好像那无知的骡马,不懂得神的旨意,逼得神只好用环境把我们圈到顺服的地步。不要轻看环境的安排。许多时候,虽然我们好像是作了无知的骡马,并不光荣,但是能被勒住,也就是最大的光荣。
【】在公元前四十四年三月十五日,罗马著名的独裁者西泽要到上议院去开会,当天早上,他的夫人走来警告说,前一天晚上,她作了一个恶梦,梦见丈夫仿佛被人行刺,满身流血。他的儿子卜禄多是西泽的宠儿,来到他家想伴着西泽到议院去,他的妻子为了怕丈夫横遭不测,千方百计拦阻他不要去。卜禄多诈言若他不到议院去,会使议员们扫兴,并且还说:「不该等到夫人发了梦,然后才去尽义务。」西泽终于去了。但他刚抵达庞贝纪念像前,他的政敌们就挥刀一拥而上。西泽这时也拔刀以寡敌众,正在酣战之际,突然在凶手间发现了他的宠儿卜禄多,这一下子,他心中感到无限的创痛说:「卜禄多,我的儿子!难道你也来了……。」他哀伤过度,手足无力,竟无心争战,遂用披肩裹着自己的头,任由凶手下毒手,西泽身上中二十三刀,倒下气绝。一代英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基督徒的灵命长进,必受「教导」、「指示」和「劝戒」这三件事的管教。恶人的顽硬,他们被神管教,正似骡马一样;否则,恶有恶报,从罪恶中必收罪恶的果子。
有一位年老的信徒,他的孩子给他诵读这诗后,这老年人向年轻儿子说:「你要慎记这篇神的话,我年幼时念的时候相信它,现在年纪老迈,感谢神,神是真实可靠的,保守它,必得福气。」这些就是大卫的认罪,得蒙神赦罪,保守蒙福的见证。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三十二篇】
福特汽车公司的老工程师威廉·布朗当他退休后,根据他平生统计所得,发表汽车肇祸主因,是由于驾驶人心不在焉所致,而其「心不在焉」的主因以下列为主:老人醉心于年轻姑娘。青年人动脑筋弄钱。女人嫉妒别人。这一理论不是官方与科学化之统计,然而却表达了一个事实——车祸之发生,乃在于心灵上之不健全。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车祸的发生都可能是驾驶员醉了,不过所醉的不一定是酒。
实际而论,每个人都是「驾驶员」,而所驾驶的是「自己」。这一个自己比火车、汽车,甚至飞机、火箭更具破坏力。一个人他如果有高度的知识及技术,那就如一辆马力特别大,机器特别新的汽车。他如果财势雄大,在社会中稍居地位,那更像从高坡往下滑冲的货车;驾驶员若不谨慎,或有一点醉意,无论醉的是什么,很容易闯下弥天大祸害人害已。
奥古斯丁最喜爱这诗,他念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流出眼泪来。当他年老体衰的时候,不能起床,把本篇刻写在他卧室床边墙上,并写道:「知道自己是罪人,这是悟性的开端。」以提醒自己每天需要神,以便朝干夕惕,勉作完人,如此在痛苦之中,因诵读此篇就得了很大的安慰。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三十二篇 得神赦免的心,真是乐得无比!】
结合第51篇来读本篇就会发现﹕两者都是悔罪诗。大卫在这里表达了被神赦免的欢乐。神已经赦免了他对拔示巴和乌利亚所犯的罪(参撒下11-12 )。这是另外一首悔罪(悔改 )诗,作者向神认了罪。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