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投靠耶和华。你们怎么对我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去。」
在这首表达信靠主的诗歌里,大卫面对逃跑之引诱(1~3节 ),却显出他对耶和华的信心;耶和华必毁灭恶人,拯救义人(4~7节 )。背景可能是扫罗意图杀害大卫,。
――《诗雷氏研读本》
“我是投靠耶和华”是说“耶和华是我投靠之所”。“象鸟飞往你的山”可能是句俗谚,指人到绝处(2节 ),走为上策。“投靠”亦作“避难所”。靠神来抵抗恶人,并非逃避;否则诗人可听朋友的话逃往山上。中文用“投靠”为带着信心的译笔。
――《启导本诗注释》
本篇不是直接向神说话,因此不是求告也不是祷告,而是“信靠之诗”。1、4两节描写诗人来到圣殿,躲避恶人,他不接受朋友的劝告逃往他处,只信赖神,把自己交托在祂手中。传统认为此诗乃大卫在《撒上》十八章所记历史背景中所作。题注可看第四篇题解。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强调诗人对神信赖的诗歌。
――《串珠圣经注释》
像鸟飞往: 直译为“鸟啊,飞往你的山去吧”。将“飞往山去”和“烈火”、“硫磺”、“热风”联系,使人联想这句经文可能源自神审判所多玛、蛾摩拉时,罗得逃到山上的事件。如此,“你逃往山去吧”,可能是恶人的讥诮,他们说“或许你的神从我们手里拯救你,你逃往山去吧”。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正直人的指望。本诗分为两部分:面对现实的失望、疑问(1-3节 );信仰的解答(4-7节 )。不义的现实一直折磨人类,因为社会由罪人构成。圣徒不必失望彷徨。神喜爱公义,已应允必会施行审判。在充满矛盾的人类历史中,神保障真理终必得胜。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大卫开始回答之际,他的参谋提出的要求仍然荡漾于他耳中,就是逃避、隐藏起来;他的回答首先采用参谋所言「避难所」(和合投靠 )一词,然而是指真实的避难所,而非虚假的(。)。该项建议似乎出于好意,就像彼得对我们主的建议,但实际上也可能并非出于真诚;;。它听来颇令人心动,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防范第2节那暗杀者(或毁谤者?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你们怎么对我说……”?那显然是朋友善意的忠告,叫大卫采纳逃亡的权宜办法。“根基”。社会的根基。
――《诗雷氏研读本》
朋友劝催逃亡:诗人面临急险,仇敌要暗杀他(2 ),故友好请他逃往山中,以避锋头。
――《串珠圣经注释》
【】「看哪,恶人弯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里正直的人」
这里的“弓”和“箭”可能是实际的攻击,也可指用毁谤的话语来攻击。
――《诗雷氏研读本》
大祭司和法利赛人商议怎样用诡计去拿耶稣,就是“恶人弯弓”射箭去害他。恶人的计谋都是在黑夜的暗中产生的。他们所作的事,都是怕见光。一见光就破了他们的阴谋。
── 包忠杰《诗注解》
【】
2节谈到恶人杀害义人、贼喊捉贼的阴谋。3节以“根基”比喻世界的秩序和法则,哀叹这些已完全倒塌。人间社会的不义、与矛盾已存在数千年。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作什么呢?”」
「根基若毁坏 ...... 作甚么呢」:指社会没有法纪,义人只能逃至深山幽谷。
另一解释是以「义人」作「那义者」(即耶和华 ),意思是:在这种情况下,神又有何行动呢。
――《串珠圣经注释》
第3节的辩词无论采取何种解释,都是一句丧气话:它或是指,当前情势非常混乱,不值得作任何尝试;另一种较不可能的解释为:大卫既是百姓的支柱,就必须尽一切力量来保住他的生命。
──《丁道尔圣经注释》
【】「耶和华在他的圣殿里,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他的慧眼察看世人。」
圣殿(或王宫 是同一个字 )不是指地上的建筑,由第4节的第二行可以看出(;即使所罗门的圣殿已经存在,亦当如此解释。后来在一次危机中,曾引用第4上半节,并以一句劝勉:「全地的人都当……肃敬静默」,刻划出其庄严可畏的光景。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大卫宁愿走信心的路。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却要单单倚靠神:他不用害怕恶人,因所信靠的神是君王(4 ),是审判官(5 ),必会刑罚恶人(6 )。
――《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试验义人,惟有恶人和喜爱强暴的人,他心里恨恶。」
第4下半节、5上半节两度提到「试验」(和合本4下半节察看 ),表明是神采取主动,这是在第6节决定时刻之前。祂的静止不动并非不闻不问,乃是聚精会神,而祂的忍耐,让义人和恶人有机会显明他们的本质。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他要向恶人密布网罗,有烈火、硫磺、热风作他们杯中的份。」
“网罗”。可能指烧的炭,或指圈套。
――《诗雷氏研读本》
“杯中的份”指当得的报应或恶人的命运。圣经“杯”表示人当得到的份,例如恶人喝忿怒的杯,义人得救恩的杯。
――《启导本诗注释》
「杯中的分」:指神为他们所定下的惩罚。
――《串珠圣经注释》
烈火( 希伯来经文在火之前有「网罗」(子音ph]ym ),RSV和多数近代译本都认为,诡是抄写之误,应为炭的(phmy )。七十士译本与武加大译本照前者,叙利亚本照后者)、硫磺,是引述,指毁灭所多玛的媒介。因此这句话很重要、很尖锐,因为所多玛在圣经里面一直代表突然降临的最后审判。;的教导。
──《丁道尔圣经注释》
【烈火硫磺为恶人的分】
按照亚喀得文献,放在炭上燃烧的硫磺是烟熏消毒剂。神祇伊亚和恩里勒降下硫磺来抵消巫术,净化世界。然而神圣战士审判仇敌的武器却不包括这些。本节的措词虽然不尽相同,却仍令人联想到所多玛、蛾摩拉被毁的记载。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因为耶和华是公义。他喜爱公义。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
“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指今生命运的改变,无死后得见神面之意。义人饱受苦难,现在已可体会到与神同在的喜悦。
――《启导本诗注释》
「见他的面」:即经历到的同在和恩宠。
――《串珠圣经注释》
必得见他的面: 信靠神、努力行公义的人必得见神。圣经多处应允,义人必与神同行(31:16,67:1,,,。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最后又提到耶和华,其特性是公义的,因此能答复第3上半节的惧怕,与第3下半节的沮丧。公义的「根基」无他,乃是神的本性与旨意:祂的所是与所爱。
──《丁道尔圣经注释》
【得见审判官的面】
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象喻中,得见审判官或神祇的面有得他喜爱的意思,所代表的是觐见的权利。这话通常是指恳求者或原告得以觐见法官。审判官或神祇若是转脸向你,你就是得着恩宠。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思想问题(第11- 12篇 )】
1世人认为「见义勇为」是好的品行,予以褒扬。基督徒更应不畏邪恶而秉公行义,这勇气从何而来?参11:7。
2恶人在言语上所犯的罪是否比行为上的罪为轻呢?参12:3。基督徒在言语上犯罪是否会比犯其他的罪容易被神赦免呢?, 29; 。
──《串珠圣经注释》
【】
当耶路撒冷教会大遭逼迫的时候,众使徒们都留在耶路撒冷,没有出走。但有许多门徒,逃到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地方,逃走的也对,不走的也对,因为他们都有倚靠耶和华的心。那些不走的,维持了耶路撒冷的教会和眷顾了许多穷苦的弟兄姊妹们;至于那些走开的,则「往各处去传道,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宣传基督,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的听从他的话。」保罗说得对,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主的人得益处。
倘若逼害不应该逃走,为何约瑟和玛利亚要带着圣婴耶稣,逃往埃及?为何主耶稣于差遣门徒传道,遇逼迫要暂时逃避?为何以利亚逃到旷野的罗滕树下求死?所以问题不在于走与不走,乃在乎我们是否爱主而投靠他。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在危难的时候,大卫为我们立下了一个怎样的属灵榜样?】
大卫的一生中,曾多次为保命而被迫逃亡。身为神所膏立的君王,也不能免除别人对他的不公和仇恨。这篇诗可能是大卫在被扫罗王追杀(参撒上18-31 ),或是押沙龙造反的时候写成的(参撒下15-18 )。这两段时期,大卫过的都是逃亡生活,但他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神在掌管。大卫智慧地避开危险,他并没有因困难而恐惧地失去控制。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若只注目于四周的困扰,自然容易心生恐惧;但当眼目是在神的身上时……】
【试验义人】大卫似乎在对那些劝他逃亡的人讲话。大卫的信心与他的劝告者的恐惧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神有信心使我们不至于失去盼望,也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恐惧。大卫的劝告者害怕,是因为他们单单看见周围恐怖的环境;大卫能处之泰然,是因为他知道神必定胜过他的仇敌对他的任何攻击(7:10,16:1,31:2-3)。
――《灵修版圣经注释》
「根基若毁坏,义人还能作甚么呢?」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人都愿对主忠心,特别是可以吃饼得饱,群众不惜跑远路,寻找主耶稣。但遇到患难的时候,这些人的热情,慢慢的消失了。只有主的真门徒,才可以说出:“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
信靠神的人,有时要比世人受更多的苦难,经历更多的狂风暴雨。但这不仅是意外的损失,不顺利的事,或是身体的病痛,家庭的问题;自然界的厄逆之外,还有社会的恶事。
如果只为了个人的安舒打算,逃避是最容易的聪明事。诗人的好朋友建议:“现在是非颠倒,真理不明,法纪紊乱,社会的根基都毁坏了,已是不可救药,义人也不能作甚么了,何不明哲保身,像鸟飞往你的山去!”
不过,世界上有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从世人分别出来,不是隐居避世,而是“倚靠耶和华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实为粮。”诗人说:耶和华在祂的圣殿里,
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祂的慧眼察看世人。
耶和华试验义人。在先知以赛亚的时代,人“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甜为苦,以苦为甜…因受贿赂,就称恶人为义,将义人的义夺去。”但先知仍然不肯放弃神的葡萄园,忠心作美好的见证,不怕人的反对。
神仍然是宇宙的主。祂的主权统管万有,祂知道世人的行动作为,不会容许恶人永远得意。祂容许恶人,是要藉以试验义人,看他能不能靠主站立得稳,为真理争战;要试验在举世混乱的时候,他是否能保持清洁,在举世背道的时候,他是否能忠心。如果义人在遇到反对的时候,就逃避了,就是放弃当尽的责任,与变节投降只差一步。
今天,撒但还没有被丢进火湖,在最后结局临到之前,它也没有退休的意欲。神的儿女还是要有争战,是信仰和文化的争战。神要试验信徒的忠心,所以必须坚定立场,不能够懒惰苟安,也不许畏惧逃避。义人在黑暗的环境中,才可以发光照耀;在弯曲背谬的世代中,才显得出正直公义。只要义人不作一事,邪恶就可不战而胜。神的儿女们,要为主忠心。── 于中旻《诗笺记》
【 耶和华察看世人,但是在这险恶密布的时代,哪里才是我逃避藏身之处?】
当律法和秩序都已崩溃,我们希望找到可藏身之处的时候,要记住神仍然在掌管一切,若果没有祂的准许,任何事也不能够发生。当你感到要逃跑时,就逃到神那里去吧,祂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在地上彰显公义和良善。
――《灵修版圣经注释》
【】
苦难不是报应,报应是临到恶人的;神管教他的儿女,试之验之,使更臻于完全。因此一切苦难、逼迫、攻击、误会、侮辱、十架……若出乎神,就当效法大卫不要听人的话,虽恶人盘马弯弓,搭箭在弦,投靠耶和华,看他将你奈何?信任你的神,必知道神的美旨,就此必站稳。
碰到同样事情,为什么有些人变成懦夫?有些人却像雄狮?最奇怪的是当时的反应,目击者惊讶不止;更奇怪的是大家认为是强者的,在碰到危险时却软化了,相反地,本来很怯懦的,这时候却很沉着果敢。
看到美国解放黑奴主义者迦里逊氏(WilliamLliydCarrison )被群众在波士顿街上拉着走,才使飞利浦氏(WendellPhillips )激于义愤,赞成解放运动。美国第六人总统亚当斯(JohnQuincyAdams )就是因圣路易斯观察报编辑勤荷乔(ElijahLovejoy )因发表解放黑奴言论。被群众杀死,才毅然决然地在国会中采纳了反对蓄奴的条款。简言之,勇气不是由人家教了才学会的,而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美国有位智者说得好:「一个人如果与神同在,就不容易变成懦夫。」有一位勇者说:「神会加添我力量,所以我能成万事。
」——林政杰《诗的讲章》
【】
「耶和华试验义人。」
如果你在试炼之中,不要以为希奇,公义的主政训练你达到义的功夫,你的脸面要朝着祂,与祂相交。一个运动员受训,必须在多方面锻炼,他的肌肉运用有力,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使身体活泼。神也是这样试炼我们,逐一试验,看看我们品格的每一个功能。
试炼使神的应许甘甜,使生命注入祷告,使我们投奔到祂脚前,使我们谦卑到底。
撒旦的试探就不同了,它使我们跌倒,这大仇敌就是喜欢看见我们的软弱与罪恶,要仍我们在毁灭之中。主的试炼却是使我们有信心,更有忍耐、勇敢、温和与属灵。「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凡在我们里面的属灵力量,平时虽不感到,都因试炼而逐渐产生功效了,那些一旦彰显,必将无限的价值表露出来,用之不竭。
在试炼之中我们也有安慰,知道我们不是普通平凡之辈。主只试炼义人,我们若受管教,才证明我们不是私子而是儿子。我们的父实在爱我们,所以期望我们多结善果,先要修剪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
──迈尔《珍贵的片刻》
【 生活中种种的磨炼,对我是有价值的吗?有时真不想……】
神不会使信徒免遭困难,却会使义人和恶人一同受试验。对一些人,神的考验是锻炼的火;对另一些人,却可以成为毁灭的焚烧。不要忽视或轻看那些在你生命中出现的考验和挑战。
──《灵修版圣经注释》
【诗十一篇】在一个著名马戏团里,有一位表演出色的踏钢线能手,他在高空行走钢线,或进或退,轻快从容,观众拍手叫好,后来他先后把桌子、椅子,放在膊上行走,同样平安无事,他对场内众人说,既看过表演相信我,有谁愿坐在肩膊上让我表演一番呢?全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上去。这可见当我们的信心要付上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时,我们定会拒绝。那时现场突有一小孩子原意坐在他肩膊上与他一起表演。原来这小孩是他自己的儿子。儿子相信自己的父亲,相信父亲一定关怀他保护他,使他免受一切损伤。我们作为基督徒的,是否对天父有信心呢?
当美国南北正值剧烈战争时,一位虔诚的信徒对林肯说:「林肯先生,神与我们同在,在这惨烈的争战中,神确实站在我们这一边。」
林肯说:「朋友啊!我不很介意神是否站在我们这一边,我只是十分关心我们是否站在神那一边。」在人生中,我们应该顺从天父飞旨意,站在神的一边,只信任你的神。
胜过艰难忧愁的秘诀就是,相信在宇宙中有一位能使万事互相效力,而且安慰、眷顾,引导人生活的神。
马丁路德有一次在极度愁苦、灰心、颓丧的心情下坐在书房里,他的妻子穿者孝服,由外面进来。路德见状即问:「你给什么人穿孝服?」她答道:「神死了!」路德很庄重的说:「神怎么会死呢?」夫人说:「那么,你为什么愁苦呢?」路德大受感动,忽然喊道:「对,神是永活的着,我还怕什么呢?」
「生命的乐章」一书里面说:「忧愁的产生,大概是为着适应事情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用幻想去猜测,用幻觉去推敲,遂假定有严重的后果,以至于终日思前想后,却想不通,愁眉莫展,苦不堪言……。」信心的最高表现就是顺服,在人以为倒霉或不幸的事,却可能是蒙福的媒介。约瑟被卖到埃及,不正是倒霉吗?但后来却是饥荒者的救星,又是他个人飞黄腾达的踏脚石。
所以圣经说:「神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又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荒漠甘泉」中的箴:「神所以困难人者,也恰足以表示对人的厚爱,而将有所成全。」
本诗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背景(撒上十八~二十 )。当日的青年大卫,在扫罗王的朝廷侍立,扫罗王心中忌恨他,想要把他害死,于是大卫不得已而向外逃走。
有名的罗马英雄西泽,因为众人嫉妒他的权势,于是聚众围攻杀害他。当西泽空手抵抗时,他看见最知心的朋友布鲁逹士也在群众中,西泽悲痛地大声说:布鲁逹士!布鲁逹士!你也在内吗?」说后倒地而死。是的!亲人、知己的朋友,往往翻脸成为杀害你的凶手,多可怕的世界!美国华盛顿总统说:「世上唯有三种东西可以信赖,是老妻,是多年的老狗,是存在银行的钱。」前两项也许很有道理,但是这种信赖只是有限的,就如金钱来说,它买不到生命,更买不到爱,有时却带来麻烦与罪恶。
以前,约翰·韦尔虚(JohnWelsh )与其同伴,从他们被囚的勃兰克监狱,召往林立哥(Linlithgow )的法官受审,那晚上虽卫兵押解,徒步前往受审,他们还是唱歌,所唱的就是这一首诗。
——林政杰《诗的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