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这首感恩诗谈及以色列人的困苦(1~4节 )与盼望(5~8节 )。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信靠之诗,相信神必不让敌人得势。4节“砍断了恶人的绳索”似指从巴比伦被掳得释。此诗追述以民在埃及所受的苦难(1节 )和所获的胜利(2节 )。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团体祈祷诗。1-4 祈求的基础:选民曾屡受迫害,但都得耶和华救援,现可再次倚靠神。5-8 祈求的内容:求神对付敌人,使他们像长在屋顶上的野草,很快就枯干(6 ),且毫无用处,没有人愿意去收割,就算收割,捆起来也不够一把(7 )。
「幼年」:指选民在埃及为奴的时代。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的痛苦与希望: 这首诗歌颂了锡安,据推测是被掳归回的以色列百姓中的匿名诗人所作。就结构而言,本诗可分为对过去的回顾与未来的预见。在第一段诗,诗人陈述了虽然以色列遭到了仇敌的逼迫,神却以公义之手拯救以色列的历史事实(1-4节 );在第二段诗,则展望到目前所剩的仇敌也终必因神公义的审判而毁于一旦(5-8节 )。借着诗中以色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我们可以发现彰显在历史的长河中的神之救赎护理。
敌人屡次苦害我: 早在建国初期,以色列就一直受埃及、摩押、亚扪、迦南、非利士、亚述、巴比伦等无数周边国家的入侵与欺压。这样的历史事实象征着撒但属灵的欺压,暗示他们的攻击将持续到世界的末了。
――《圣经精读本》
【】
主领者在第l节宣告的话,会众将复述一次。以色列的幼年,让人想到出埃及,而三个朝圣节期中,有两个是纪念这件事。「以色列年幼的时候,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在默想苦难时,这是最佳的出发点,就好像对基督徒而言,十字架与复活是最佳的出发点。以色列人后来遭受的艰难,多半是神的管教,并不像在埃及是受奴役;不过神是公义的(4节,祂是拯救者(4b节 ),全诗都映照出祂这些特色。
此处两段比喻,形容以色列像被鞭答的人,他背上的鞭痕好像耕过之田的沟(3节 ),这笔法委实强烈,虽可怕却又合适。这一个民族,虽备受憎恶,却屡次复兴,他们的遭遇正默默为保存他们的那位作见证(我们或许感觉 现在仍然如此 )。其实,这种历史演变的自然证据,已经将这点清楚表达出来;不过,仆人之歌则将这见证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讲到一种甘心受的苦难,首先是因为替神说话而受苦(「人打我的背 我任他打」 ,其上下文便是指这点 ),最后则成代替的牺牲──这个任务不是以色列能达成的(「因祂受的鞭伤 我们得医治」 。新约壹方面证实,这一切已应验在基督身上(在赎罪方面则单应验于祂 ),另一方面也呼召教会来跟随祂的脚踪,并展示使徒们曾欢喜雀跃地如此行。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
【】「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沟甚长。”」
以色列人被描述为一个受鞭打蹂躏的人,背上满是伤痕,象田间的犁沟一样。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用犁地来比喻敌人的残酷,“犁沟”象征所受的伤痛。
――《启导本诗注释》
描写选民好像农地,被敌人在背上耕田,留下又长天深的伤痕。
――《串珠圣经注释》
诗人描绘了以色列所受的极大苦难。事实上,以色列似乎因仇敌的欺压,曾经遭到打粮食的铁器毒打(1:3)。
――《圣经精读本》
【 这一节经文曾出现在新约中,预表了甚么?】
这一节预表了耶稣在死前受到的不公正的审判。祂忍受了可怕的鞭刑,“耕的犁沟”就是在祂背上的鞭伤。
──《灵修版圣经注释》
【】「耶和华是公义的,他砍断了恶人的绳索。」
「他砍断了恶人的绳索」:神救诗人脱离恶人的奴役和伤害。
――《串珠圣经注释》
恶人的绳索: 指捆绑俘虏,使其不能逃亡的枷锁与铁链等器具。这暗示了神对背负罪之重轭、在痛苦中倍受煎熬的人类的莫大恩典,此番救赎事工借着耶稣基督而得以完全成就。
――《圣经精读本》
凡刑罚以色列人的国家,都是神手中所使用的工具,为要成就他的旨意。那些鞭打耶稣的人,也是成就神的旨意,如以赛亚所说:“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耶和华以他为赎罪祭”。在神公义的计划中,他用完了那恶人的绳索之后,就将它砍断丢开,这些事或临到主身上,或临到信徒选民身上,都是一样。“耶和华在他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
── 包忠杰《诗注解》
【】「愿恨恶锡安的都蒙羞退后。」
凡恨恶锡安的人,都是神的仇敌,神命定一切反对他的人都必失败。诗人如此表示自己的心愿,因为这是照着神的旨意计划祈求的,神的旨意已预定,凡恨恶锡安的人都必蒙羞。
── 包忠杰《诗注解》
【】
如果锡安只是一国的首都,此处对他仇敌的咒诅就不过是粗暴与恫吓。但在诗中,锡安是「我们神的城」,是「神所愿居住的山」,且是神所选定世界的母亲之都(八十七篇 )。在最后提及的那篇诗中,归信的外邦人向她说:「我的泉源都在你里面」。从这个比喻来看,凡拒绝她的必定枯干(6、7节 );若不用比喻的说法,则可说:他们选择了仇恨之路──就是毁灭之路──又定意与神为敌──等于自寻死路。
枯草的比喻(6、7节 ),不单用来形容仇敌,在,,则形容世人,与神的话语成对比,而我们如今则可分享神永存之道,。此处收割之人带回来稀稀疏疏的庄稼、禾捆,与欢欣领受的福(8节 )成为对比,令人想起另一幕收割景象中,所传出的祝福之声。然而对朝生夕死、终被丢弃之物,则只有一片寂静相迎。
──《丁道尔圣经注释》
【】「愿他们像房顶上的草,未长成而枯干。」
“房顶上的草”。由于没有泥土,很快就枯毁了。
――《诗雷氏研读本》
愿那些用“犁”压迫以色列民的人(3节 )象屋顶上的草,屋顶既热且无土壤,不能犁地,草长不出来,遑论收获。
――《启导本诗注释》
愿他们……枯干: 敌对神或欺压神百姓之辈,如同那房顶之草,虽一时茂盛,但当神施行审判时,必最先归入灭亡(73:17,,,,,,,。
――《圣经精读本》
【房顶上的草】
以色列一般住宅的屋顶是用架在墙壁上的横梁,编以芦苇和长草建造。然后漫上泥土填塞孔洞,以求保持相当程度的防水作用。如果有草的种子混合在泥土之中,就会发芽生长。但由于不能生根,就会迅速枯萎。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
近东地方的房顶是平的,有时房顶上有些少泥土,不久就生出草来,这些草经太阳一晒,就枯干了。人生也如草一样,但房顶上的草格外短命,这些草没有任何用处,也毫无价值。以赛亚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残,因为耶和华的气吹在其上” )。
── 包忠杰《诗注解》
【】「收割的不够一把,捆禾的也不满怀;」
【】「过路的也不说:“愿耶和华所赐的福归与你们。我们奉耶和华的名给你们祝福。”」
锡安的仇敌不会听见惯常友善的问候和祝福。
――《诗雷氏研读本》
愿耶和华所赐的福归于你们: 这是以色列百姓之间相互祝福的问候语,体现了他们认为所有祝福都来自神的信仰。这一节诗意指,连对他们的恶行毫无耳闻的过路客旅都不会留下这常用的祝福之言。这一场面预演了在最后审判之日,谁也不会看顾恶人悲惨孤独的境地。
――《圣经精读本》
当收割庄稼的时候,犹太人路经田野,用这话向那些收割的人祝福,若收成不好就没有人这样祝福了。
── 包忠杰《诗注解》
【思想问题(第129- 130篇 )】
1由129篇看来,诗人从苦难中学到什么?你如何处理苦难问题?。
2诗人在朝圣时愈发感觉自己罪孽深重(130:3)。当你在主日敬拜神时有否这分感受?
3130篇里,诗人为何逼切仰望神?你又如何。
──《串珠圣经注释》
【诗一二九诗题】「上行之诗」
【幼年受苦】本篇是上行诗第二组的最末一篇。写诗的人,一面回头去看在已过的时间里,神在他身上作了些甚么事;一面也展望前面的日子,他里面是满了盼望。
―― 江守道《上行之诗》
「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生于忧患,自然不是快乐的事,绝不会出于任何人有意的选择。不过,从经验和观察,早年的困苦,产生成功的人物;舒适逸豫的安乐窝,却抚育出败家子,甚至是亡国君。
撒但魔鬼不喜欢人行主的道路,常常苦害跟随主的人,要破坏主的计划。它知道最好的时机,是在还没有长成的时候。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
却没有胜了我。”圣经告诉我们,当以色列刚一立国,亚扪人马上就来寻隙攻击。启示录的妇人,生下了孩子,大红龙就要来吞吃。
希律王听到“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基督降生,他全没有意思等祂长大成人,就决定要把婴孩耶稣杀死,可以根绝后患。五旬节以后,教会诞生还不久,犹太最高议会就与教会作对,开始迫害。
福音传到外邦,情形也是如此;主道所到的地方,就开始有迫害跟着。以至使徒要“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保罗又对教会说:“你们知道,我们受患难原是命定的。”患难仿佛是教会和信徒重生得救的出生证。以至使徒彼得说:“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仿佛遭遇非常的事。”
主耶稣在讲撒种的天国基本比喻时,就说到人接受了道种之后,就有患难逼迫。但对于有生命的信徒,这一切终必成为后来的益处。
诗人说得非常好:“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我们的本性,都不欢喜受苦。但经历过以后,就会知道是有益的事;更重要的是,可以知道受苦不但不是坏的事,而且是由于神自己的安排,“为要使我”学习神的话。我们是愚昧的孩子,神说了话,还是不明白,虽然知道了,却不留意;必须经过苦难,主的话才在我们身上成为真实的功课,可以说:“我都学会了。”感谢主,因为祂是慈爱公义的,总不会撇下我们,坚信倚靠祂,终必蒙福。── 于中旻《诗笺记》
【】「以色列当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
以色列在这里可以代表一个人(雅各 ),也可以代表一个国。以色列个人的经历如何,以色列全国的经历也如何。雅各是因着神在他的身上工作,才把他带到一个地步,叫他成为以色列。
雅各一生经历苦难,仍然满了自己。他从母腹里就开始摔跤,他与以扫摔跤,与拉班摔跤,...甚至与神也摔跤;直到他的大腿窝被神摸了一把,他全身的力量就都失掉了。
他一生的摔跤都是失败,但他最失败的时候,神却说,你与神与人摔跤都得了胜。这是一个属灵的原则 ─ 藉失败而得胜 ─ 我们的肉体和肉体的邪情私欲被置于死地,屈服于十字架的底下,让神、甚至让人胜过我们,这时我们才是真得胜了。
神训练我们,对付我们,要把我们里面的雅各除掉,把一切出于神的都组织在我们里面,叫我们成为一个以色列。
―― 江守道《上行之诗》
【 神的子民从来都不会被外来的迫害所摧毁!那么我今天所遇到的压力又算得上甚么呢?】
以色列百姓在早些年遭到了迫害,但没有完全被毁灭。教会也是这样,基督徒曾遭受了残酷的迫害,但教会并没有被毁灭。就像耶稣对彼得说的那样:“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当我们也受到迫害和歧视的时候,不要恢心,因为教会从来不曾,也将不会被毁灭。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
撒旦与人无法胜过圣徒!除了神的拣选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理由,神为祂自己拣选了我们,以极重大的代价买赎我们,祂不能舍得交给仇敌,祂也许容许我们的背被鞭伤,因为仆人必须像主那样受苦,但是我们受刑的日子,祂就切断捆绑,让我们脱离仇敌的手。彼得的经验就是这样,保罗也有类似的经验。
让我们与神同行。与祂相交才是我们心灵每日的饮食。我们要培养与祂灵交的体验,不必惧怕,他们的计谋终于失败。与神亲密同行,是唯一的方法逃脱仇敌,神人差派别人到以色列王那里说:你要谨慎不要经过那里。以色列王还是到神人警告他的地方,他就无法救自己。
我们每日与主相交,是靠祂的宝血,得以进到神面前,因此在一切大小的事上都恒常警醒。我们要为主热心,不让主对我们有什么忧心。我们越不想祷告,就要更多祷告,若觉得主不与我亲近,就努力追求。朋友间若有非常的感情,淡漠的表情就是不愉快的表示。王若许久没有召见你,快到祂的院内等候祂。
──迈尔《珍贵的片刻》
【】「如同扶犁的在我背上扶犁而耕,耕的犁沟甚长。”」
当人对付你的时候,你所感觉的就是那个快利的犁头,从你的背上耕过去,使你皮破血淋,你的里面都显露出来了,这个滋味实在不好受。
农夫用犁头耕田的目的,是为的要撒种;而沟耕得越深、越长,种子就撒得越深、越多,结果是丰收。我们里面有许多大石头,需要被犁,显露在神前。神不是苦待我们,乃是要成全我们,不然,祂生命的种子,在我们里面就不能发芽生长。
―― 江守道《上行之诗》
【】「耶和华是公义的,他砍断了恶人的绳索。」
绳索连着牛,拉动牛往前犁耕,绳一断就不再犁耕了。我们的神是公义的,祂不会叫我们所受的,过的于我们所能担当的,祂要为我们开一条出路,叫我们能忍受得住。等到我们暂时经过苦难,学了功课,这个恶人的绳索就要割断了,祂亲自来坚固、成全我们。这个恶人就是肉体,我们最大的仇敌就是自己。我们所经历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我们的肉体败坏。
―― 江守道《上行之诗》
【】「愿恨恶锡安的都蒙羞退后。」
锡安是代表神的权柄,恨恶神权柄的就是肉体。属肉体的人,不服神的律法,也不能服。到时候,肉体要蒙羞退后,因为神已在我们身上作了工作,叫我们成了属灵的人。
―― 江守道《上行之诗》
【房顶上草枯干】
基督徒的蒙福,虽然在受苦中,必蒙神的带领;就是「渐入佳境」。
我国晋朝有位著名的学者,名叫顾恺之,他很喜欢吃甘蔗,开始吃的时候,常从尾部吃起,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吃呢?他回答说,因为甘蔗根部比尾部更甜,如果从根部吃起,越吃滋味越淡,吃到最后,就味同嚼腊了,若是先从尾部吃起,越 吃滋味越浓,渐渐进入甘甜的佳境,才能体会到甘蔗的甜美,因此后世把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逐渐好转,或是对某种技艺学习的兴趣,一天比一天浓厚,就用「渐入佳境」的说法来表达。神为人类所预备的救恩,也好像倒吃甘蔗一样,越吃滋味越甘甜,越久恩典越淳厚,诗人大卫,从他属灵的经验中,写出来的诗句说:「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
」——林政杰《诗的讲章》
【】「愿他们像房顶上的草,未长成而枯干;收割的不够一把,捆禾的也不满怀。」
犹太房子是平顶的,用泥土打实就是房顶;房顶上长的草,长得快,但因土浅,故还未长大就枯干了。草应当长在地上,才会长得高又好看;我们的肉体应当放在低处,放在灵的管治之下,这样才有用处。肉体的地位只该摆在十字架底下。当人凭着肉体在那里骄傲、得意,就像房顶上的草,他正夸口的时候就枯干了。
「收割的不够一把,捆禾的也不满怀」,就是虚空、不满足的意思。一个活在肉体里头的人,永远不能得着满足,同时,他的一生也是虚空的虚空。
―― 江守道《上行之诗》
【】「过路的也不说:“愿耶和华所赐的福归与你们。我们奉耶和华的名给你们祝福。”」
在旧约的时候,有这样的风俗:等到收割的时候,人走过你的田地,看见你在收割,他们就这样祝福你,与你一同快乐。一个属肉体的人,得不着神的祝福,惟有一个活在圣灵里头的人,他在神的面前,因为耕得深,种子就生长,结实百倍,走过的人都要说,愿神赐福给你,愿平安归你。
―― 江守道《上行之诗》
【诗一百二十九篇 生命成长是借着主来「扶犁而耕」
】一个真正服事主的人,让人所看到的是身上的犁沟。我们不能靠外面的能力来吸引人,我们要让人看见主手工作的痕迹。惟有主在我们背上耕下甚长的犁沟,我们才能有健康属灵的成长。当人看见你时,不再觉得你有天分、才干、与精明智慧,乃是觉得你是属神的人。在你身上最多的是神,最显明的是神,最宝贵的是神,因为主已在你的背上扶犁而耕,使你的生命长大。
当我高中毕业后,我进入了一个军方的语言学校,我只需要在第二年当翻译官,就满足了服役的要求。当我通过了基本训练和考试后,我突然又收到命令,要再接受四个月的军事入伍训练。我在第一个基地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我在新基地训练的第一天。我看着命令时心里想:「主啊,你是不是对我有点过份严厉?我得救已一年多,你必须对我有怜悯,如果你这样继续对付我,你会把我的背也打断。」但我仍然告诉主说,我愿意接受。
我坐火车往新营地报到的途中,由于火车误点,我们需要在车站等待另一列火车进站。那些坐在从对面方向开来的火车中的,都是我以前连上的伙伴。他们看见我就十分兴奋,大声道:「朱韬枢,我们听说你要再入伍受训了!」我与他们打招呼,但我里面实在十分生主的气,我告诉主,「你对我所有的虐待我都能忍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叫我成为别人的笑柄,你有权利来对付我,但这是太过份了,我再也不管你了!」
我决定不再祷告,不再读经,也不再参加聚会,更不要爱主了。这样大概持续了七天,我再也忍受不了。我有谢饭的习惯,但我题醒自己,我是在生主的气,所以我不祷告。我里面有催促要转回主面前,但我决定不作,直到我忍无可忍。我跑到田里跪到主面前悔改,我求祂的赦免。祷告之后,那个圣灵的涂抹就恢复了,祂的同在十分甜蜜。就在那个晚上,在餐厅里,指挥官拿着公文进来,表情十分严肃。我看着他,里面感觉像是主在对我说话:「你现在回家。」饭后指挥官站起来说:「我刚收到从国防部来的命令,所有受过训练的人,现在就可离营。」
我里面十分喜乐,也感到有一点困惑:如果之前我还没有祷告,我就不知道能不能在主面前坦然无惧?如果在接到这命令时,我仍是那么刚硬,这种羞耻我不知道能否受得了?就在那个时候,我真是敬拜祂,在我里面我喊道:「我的主是活的!我的神在这里!」
我感谢主,因为我从一个训练完毕后,居然又来了另一个训练。我也感谢祂,因我以前的同伴刚好在停在我对面的火车上,他们看见我并取笑我。我更感谢主的怜悯,我在最后一刻,主使我能悔改,然后立刻我就接到回家的命令。我们的经历常常都是这样,主总是在最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给我们一些环境,这是何等宝贵。
── 朱韬枢《上行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