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你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
大卫为仇敌的欺压而哀哭(1 - 2节 ),求神拯救他(3-4节 ),并有信心神必拯救,决意要赞美祂(5-6节 )。
――《诗雷氏研读本》
有神同在,虽处逆境也有平安喜乐。诗人向神发问:为何掩面不顾他?倚靠神的人不能一刻没有祂。
――《启导本诗注释》
本篇属个人求告之诗。作者重病(3节 ),又为敌人压制(2-4节 ),而且为神离弃(1节 ),苦痛已极,向神呼求。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祈祷诗。
――《串珠圣经注释》
主的面容。旧约用拟人法,“仰脸”表达神的喜悦;“掩面”描述神的拒绝、忿怒,以浓厚的情感色彩表达神与人的关系(34:16,44:24,。此外,圣经用主的膀臂、大手、手指、脚凳等肢体,表现神作为灵介入历史。这是圣经文学的独到之处。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在信靠中等候。三个内容:在绝望的深渊中(1-2节 );借着呼求与恳求(3-4节 );恢复信靠与等候(5-6节 )。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神的「忘记」、「掩面」无疑是指实质上祂未伸援手(因为在旧约中 神的「记念」、「看见」 不是指感官 而是行动的前奏 ),但是在这状况中,真正感到受伤的,是个人本身;我们可以从大卫不断渴望「见(神的 )面」,,,,作此判断。友谊被乌云笼罩时,会有类似的感受,在以下,以下;和以下,都有痛澈心扉的描述。
──《丁道尔圣经注释》
【】
“要到几时呢?”这句话出现了四次,可见大卫正面临极度的困境。
――《诗雷氏研读本》
诗人的苦况:他觉得神忘记了他,使他遭受仇敌压制。
――《串珠圣经注释》
【】「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
大卫自己心里也毫无安宁──希伯来经文2a节是「筹算」(`e{s]o^t ),如 AV、RV(及和合本 )的翻译,而不是 RSV等译本所猜测的痛苦(`as]s]a{b[o^t )。这是指思潮澎湃,而不是指委靡不振的晦暗痛苦。
──《丁道尔圣经注释》
【要到几时呢?】
这个在诗之中出现了几乎二十次的问句,通常都和哀悼诗歌有关。这句话在美索不达米亚亦出现在苏美的《苏美和吾珥被毁悼词》(Lament over the Destruction of Sumer and Ur )之中:「仇敌眼光投射在我的所有之上,要到几时呢。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耶和华我的神阿,求你看顾我,应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
“使我眼目光明”:眼目为身体健康的量尺,人若有病,眼目昏暗。健康恢复,眼目也就光明。
――《启导本诗注释》
「眼目光明」:在旧约乃表示身体强健,重获精力。
「沉睡」:在圣经常用来比喻死亡。
――《串珠圣经注释》
使我眼目光明: “眼目”指分辨永恒属灵真理的灵眼,不是肉眼。肉眼失明,只能生活在黑暗中;灵眼失明,就是属灵瞎子,,15:14)。沉睡至死: 诗人惧怕的不是肉体消亡,乃是灵性死亡——与神隔绝。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无论第3节意指生病为大卫事业陷入低潮的原因,或是其结果,由这两节可看出他所处世界的两极:一端是神,若没有祂,便活不下去;另一端是仇敌,在这种人面前则不可有动摇的念头(4b节 )。
──《丁道尔圣经注释》
【】
祈求的内容和基础。
――《串珠圣经注释》
【】「免得我的仇敌说:“我胜了他”;免得我的敌人在我摇动的时候喜乐。」
“在我动摇的时候”。即当我死的时候。
――《诗雷氏研读本》
正义必须伸张,受苦的人若为义人,神一定会恢复他的健康,不给恶人夸口的机会,说他们诬陷的话是真的。“摇动”: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启导本诗注释》
信徒的仇敌,就是神的仇敌。大卫这样来,就是要神在人间得胜。
── 包忠杰《诗注解》
【】「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
第5节的我是强调语(如 NEB等的译法「至于我这方面 我……」 ),?的慈爱也略有强调意味。不论压力多么大,决定权仍在他手中,不在于仇敌;而神的约依然常存。因此诗人全心投靠神所应许的慈爱,他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自己信心的质量好坏,而是集中于信心的对象和结果,那是他衷心所喜悦的。
──《丁道尔圣经注释》
【】
大卫信靠神忠实的爱(“慈爱” 、祂的“救恩”,以及祂宽厚的关怀。
――《诗雷氏研读本》
结语:诗人相信神会应允他的祈祷,会用「厚恩」待他,故要向神歌唱。
――《串珠圣经注释》
诗句中隐藏4种确信,应成为圣徒人生的伴侣。确信:①可以依靠主的慈爱;②主的救恩实实在在;③为此欢呼喜乐;④赐人救恩的神必以厚恩待我,我要称颂神。
――《圣经精读本──诗注解》
【】「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他用厚恩待我。」
译为丰盛地对待(和合用厚恩待 )之字,基本的概念是「完全」,NEB的解释很富吸引力:「赐我一切所求的」。但是 RSV的译法极其恰当,因为它的含义更宽,神的赐予可以超过人的要求。至于这里的过去式,显然是出于大卫的把握,他回顾神一路的带领,便知道自己必将有一首诗歌可以献上。
──《丁道尔圣经注释》
【思想问题(第13篇 )】
诗人在祷告开始时所发的问题是否遭遇忧患之人通常的问题?但诗人怎样否定了这问题?参5-6节。你若罹忧苦,这篇诗对你有何帮助。
──《串珠圣经注释》
【主!别忘了我! “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
你是否曾怀疑神忘了你?你感觉他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注意你?如果是这样,请记住这只是一种假像,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像真的,神一直在你身旁。他也许只是想给你一个机会,让你信靠他并等待他的帮助,而不要只相信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可是,哪有父母在离开孩子之前,不告诉他们碰头的地点?万一孩子等得不耐烦而擅自跑开,做父母的哪有不忧心如焚的呢?
诗13篇的作者大卫认为神的儿女应该要讨神的喜悦。他当时正在试探之中,他了解被神弃绝的感觉,然而他仍然信靠主,确信神是他唯一真正的希望,并且他相信神一定会回报他的信心。
你如今正面临试探吗?神是否离你很遥远?现在正是你学习大卫的心得的时候了,那就是,主永不离开你,他必保守信靠他的人。
主啊,我要凭信心而活,
仇敌和风暴,不能使我心惊。
信靠你的话语,我就得平安,
因为你永远在我身旁。
把自己交托给主的人,永远不会被主离弃。
──《生命隽语》
【】
先总统蒋公每天都要读经祈祷。蒋夫人在赴美就医前发表的文告中也提到,她四十八年来与先总统蒋公相守相勉,每日早晚并肩一起祷告。其次有极强的台风逼近台湾,根据气象局的预测,受袭是无可避免的。眼见台湾全省即将受到极惨的灾情,人民都纷作准备。后来一个钟头一个钟头的过去,台风竟未压境,不久广播电台报告台风已经临时转向他去。民众深以为奇,却未能解释其故,以后才得知原来台风逼近之时,先总统蒋公一个人跪在自己的房间里,连续六小时为着全台湾的人民祈求。神看重先总统的信心,听他的祷告,拯救全国人民幸免于难。
愁苦痛苦如同牧羊人的杖与竿,足以引导我们归回羊栏;痛苦可以缩短我们与神的距离,拆毁人与神间的墙垣,中国古谚道:「穷则呼天。」痛苦亦是管教、操练,使人的品格更加完美。
有位在中国传道的西教士,因为工作无果效,没有成绩,心中十分痛苦。他说:我献身传道服事主,但人不喜欢听福音,拒绝救恩,中国话又难学,决意回国,不再来了。路经香港,在旅馆灰心失意中,清晨听到唱诗的声音,原来是一位年轻的弟兄在守晨更,他在唱:日日殷勤为主做工,劳苦决不落空,在主里面喜乐无限。越唱越快乐!这诗歌大大地感动了这位灰心失志的传道人,即刻跪下,求主赦免软弱,决意重返中国传道。很平常的诗歌,主会用它叫唱的人自己得益,也会感动帮助别人。
伯格尼尼用极平常且断了一条弦的小提琴,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叫所有听众眼泪涌流,感人至深,因为这是从音乐家的心灵流露出来的音乐。我们可以把自己这无用断弦的小提琴献给主用,主要借着这平凡的器皿奏出妙音,扣人心灵深处,引人涌出懊悔热泪。现在的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心中没有神的话语。人需要耶稣的爱,主要借着你流露出神的爱!
有位歌星于布道会悔改信耶稣,征询传道人放弃现职业的问题,传道人得知她与人订立合同,告以应当遵守合约,继续歌唱,但应丢弃靡靡之音,改用福音诗歌,除去浓妆艳抹。淡装出场的时候,听众误为歌星家有丧亡,肃静以表同情。歌星据实以告,清楚说明:前此所唱对各位毫无裨益,深致歉意。兹特献唱:「耶稣我爱你,深知我属你,世上诸乐趣,愿为你舍弃。」神使用这位歌星将主的爱流露出来,叫多人得益。
「要到几时呢?」愁苦的时间虽然不长,当经过时总觉得长。身体舒服的时候,时间感觉过得甚快,但一有了病、有了疼痛,一刻也难忍了。,神说不会忘记他的儿女的。
英国泰晤士报多年以前,曾出题目公开征答,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很多人都从地理环境上着想,结果都落选,只有一个答案获奖,那就是—「一个好朋友」(OneGoodFriend )。他的意思是,有一个好旅伴,沿途谈谈说说,不仅不会嫌路长,甚至还叹此行苦短。在人生旅途上,只要有耶稣同行就不会孤单。
——林政杰《诗的讲章》
【 大卫说,神真的是很慢的。你的看法呢?】
大卫经常嫌神的行动缓慢,我们也常常有这种不耐烦的感觉。看到罪恶和痛苦毫无拦阻地来到,我们会怀疑神是否准备去制止他们。大卫肯定他会继续信靠神,不管他还要等多久才可以看见神的公义。当你感到不耐烦了,请记住大卫,并坚持信靠神永远的怜悯。
――《灵修版圣经注释》
【个人哀歌的赞美】
大卫说到他遭遇困难的日子长久,令他向神发出埋怨说──「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他受苦已有好一段日子了,如今真有点不耐烦,究竟何时方可结束呢?另一困难是仇敌高升,气焰迫人,受压制的人遇?这股凌人盛气可谓苦上加苦!但最大困苦莫过于神掩面不顾,令人失去蒙福的机会致遭遇更多的困难。许多时候,人哀叹受苦,却毫不查究原因何在?只管向神发问为何撇下他,离弃他?尽管人埋怨神,但超脱苦难的起点却在于从苦难中转向神,向神祈求。人不论有何危机,只要肯面对神,把困难都告诉神并信靠祂,这就成了他的转机。
二十多年前,当我二子出生以后,内子患了血崩,流血不止,医生吩咐她要卧床休息,岂料一卧床就是两年之久。起初,我靠?主还能过得胜生活,那料日子一久,就觉得前路茫茫,对神生了埋怨;自忖身为传道人,家庭也自顾不下了,又焉能照管神的家呢?就在那受试炼的期间,不知不觉竟萌生起「转行」的念头来;虽说灰心丧志,信心动摇,可幸仍晓得将问题交托给神,结果在祷告后,脑海中呈现很清晰的答案──「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当我得着这《圣经》作为印证后,信心油然而生,于是打消了「转行」的念头。终于在神恩典眷顾下,藉医生的帮助,内子的身体渐渐康复,直至今天依然健在,而我的幼子今年亦已经二十七岁了。因此,无论我们信心薄弱、或是灰心失意,都当来到神面前,因这是最佳的方法:神「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当我们用一个微薄的信心向神许愿,这愿望会因?神的能力而成为事实,叫我们信心得以加强。所以诗人这么说: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转向神,神的解救就必来临。
── 刘承业《夜间的歌唱──『诗』中『赞美』的研读》
【】
【信靠神的慈爱】有一张画,上面画着乞丐在城门旁,手拿着袋子在那里等施舍。可是眼目昏昏睡着,人给他钱,他看不见。有贪心的人把他的钱拿走,他也不知道。醒时见袋子内仍是空空,大失所望。这好比眼目昏睡,不儆醒祷告,不能得神应允与赐福。
——林政杰《诗的讲章》
「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
信心使人在患难中喜乐。虽然四周都是黑暗,杖伤在身上仍然疼痛,镣铐在手脚上沉重也是真实的;信心仍然能发出歌唱的声音。
仇敌看到你被压制,向你夸胜,是不愉快的经验。圣经的话说是像是“人坐车轧过我的头”,所以说是头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谁相信,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从口中发出的,不是呻吟,叹息,抱怨,而是歌声?但我倚靠你的慈爱,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乐。
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
环境的恶劣是真实的,敌人的攻击,并没有半点仁慈,使人难以忍受;更不幸的,是神好像向他掩面,神隐藏在黑云的深处,使祷告不得透入。这一切都像是那么反对他,真是到呼天不应的绝望地步。
“但”,信心的果效,在路到尽头的时候,能展翅上腾;在四面黑暗的环境,发出光芒。在人间,山穷水尽,使他的心转向天上。
世上没有可倚靠的,他倚靠神的慈爱。就是有君王作你的靠山,他也是人,必死的世人,如同速散的云雾,出现不多的时候,就不见了。我们看见过夏云多奇峰,像是巍峨的大山,可以作为倚靠;但一阵狂风吹过,就倾倒了,消失了。你倚靠人,在患难的时候,他不但不患难与共,反而变脸相攻,成为仇敌,乘人之厄,幸灾乐祸。
但神的慈爱是永久可靠的。“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慈爱的神,是信实可靠的,祂从来没有背约的记录。想到主救恩的确定,没有人可以把我们从祂的手里夺去;如果你自己保守,是靠不住的;但你我是在主的手中,就非常稳妥了,没有谁能夺去。
使徒保罗为主受许多的苦难,迫害,反对,孤单的被关在监狱里,却没有人能使他与主的爱隔绝;在将临刑的时候,还能发出信心的歌唱:“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也必救我进祂的天国。”
不要向人诉苦,求怜;要向神歌唱。── 于中旻《诗笺记》
【】
曾有一次,一位牧师在讲道时,全场充满了活泼的灵气。前排坐着一个老太婆,脸上更充满了快乐,忽然她站起来说:「请牧师停止一下,让我赞美神,再讲下去。」于是那位牧师便住了声,让她赞颂神。一个人的心既充满了快乐,不能不赞美神,因为人心里充满了什么,口里就说什么。人的嘴巴喜欢说天气的寒热晴雨,却不说赞美神的话,因为他心里没有充满神,所以他就说不出赞美神的话来。
——林政杰《诗的讲章》
【 面对困难,有时真想放弃;能不放弃,只因……】
大卫是一个有信心的人,但他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感受到困难带来的压力,不过,他对压力的反应,与第11篇中所描述想放弃的人截然不同。大卫持守他的信心。在绝望的时候,要坚守比放弃困难得多,但是倘若你放弃了神,你就是接受了绝望的人生。
──《灵修版圣经注释》
【】
「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用厚恩待我。」
这位诗人在他心中忧苦时,在终日受苦的经验中,突然发出歌声。仇敌仍然胁迫他,向他夸胜。困难有增无减,好似他立即要被置于死地。但是他的信心完全没有失去。外在的痛苦与试炼无论怎样可怕,他仍紧紧抓住神,耐心等候祂,结果他在极端的艰困中,建立伯特利,在痛苦中向神歌咏。
当我们坐在试炼的阴影之下,神以赞美衣将我们包裹起来,以歌颂充满我们的口。虽然无花果树不开花,葡萄树不结果,心灵仍靠神喜乐,靠救恩的神而喜乐。一个以神的应许为粮的人,是不会挨饿的,他若有清洁的良心,神的微笑与基督的爱在他心里,罪也就无法玷污他。
一位属灵的伟人失去他的爱子,曾这样写着:「今天是可纪念的日子,是我心中永不忘记的。这是甜蜜的日子,在安息日后半小时,我的孩子经过一番难受的挣扎,在主里面安然睡了……主在三更天在水面上走……止息了我心中的风浪。现在就有十分平静的气氛。」当神使人有丧亡的变故,祂先要以自己充满我们,好使我们可以夸耀祂的丰盛。
──迈尔《珍贵的片刻》
【诗十三篇】
传说在外国有一位年老的寡妇,她有三个儿子都奉献给神,送进神学院念书。大儿子毕业后,送到非洲传道,不久消息传来说大儿子死了。二儿子毕业后,又送去,不久又死了。最后第三个儿子毕业后,学校当局就说不要送到非洲去,可以换一个地方吧!他母亲说不行,我祷告之后,神还是要他到非洲去,结果还是去了。第三个儿子去了较久,但后来也死了。牧师听到这消息,就很难过的去看望她,她一见牧师来,就和牧师一同祷告。虽然她心里极其难过,但她还能流着泪赞美神,她说:「主啊!我不知道你的旨意如何,但我相信你,我没有怨言,也求主安慰牧师的心,因为他为我的儿子很难过。」牧师很感动,他本来不知道如何安慰她,现在反而从她的祷告得安慰。当牧师告辞走到门口时,又停下来对这位寡妇说:「现在我私下问你一句,你到底有没有后悔?」老寡妇想了想说:「有。」她这样一说,牧师当然没有话说,但她又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后悔?我不是后悔三个儿子的死,乃是后悔我没有第四个儿子。如果有第四个儿子,今天还要奉献给神,差遣到非洲去。」这句话,很有力量,复兴了那教会。后来牧师回去,教会就安排请她作见证。这老人仍说,她后悔没有第四个儿子。牧师说,在座的青年人很多,那一位愿作这位老太太的第四个儿子?当时有几十人举手,经过训练后,整批被派遣到非洲去,靠主的宏恩,就把福音在非洲传开了。
在痛苦中有眼泪,在眼泪中仍有赞美,是多么的难。
诗十三篇是一篇叫人深深感动的哀歌诗;启示我们知道,在生活艰苦,无法赞美之时,应该怎么办?为了要欣赏这一篇感情丰富的诗,我们必须先培养出一种情绪,就如奉献三个儿子往非洲传福音,在死亡悲哀中,孤独绝望中的那种情绪。
——林政杰《诗的讲章》
【诗十三篇 看似怨言,心却是紧紧跟随神。对于大卫的祷告,你的感觉是……】
有时我们所最需要做的,是把问题拿出来与朋友商议,求他们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它。在这篇诗的头两节,就出现四次“要到几时呢?”的句子,显示出大卫内心的困扰。大卫向神表达他的感受,以及向神寻求力量,在祈祷的结尾,他表示对神的盼望和信靠。祈祷是我们向神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把问题向神提出来的一个途径。祂帮助我们重获正确的观念,引领我们得平安。
――《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