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637383940
41424344454647484950
51525354555657585960
61626364656667686970
71727374757677787980
81828384858687888990
919293949596979899100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
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书亚记
士师记
路得记
撒上
撒母耳记上
撒下
撒母耳记下
王上
列王纪上
王下
列王纪下
代上
历代志上
代下
历代志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以斯帖记
约伯记
诗篇
箴言
传道书
雅歌
以赛亚书
耶利米书
耶利米哀歌
以西结书
但以理书
何西阿书
约珥书
阿摩司书
俄巴底亚书
约拿书
弥迦书
鸿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西番雅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玛拉基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使徒行传
罗马书
林前
哥林多前书
林后
哥林多后书
加拉太书
以弗所书
腓立比书
西
歌罗西书
帖前
帖撒罗尼迦前书
帖后
帖撒罗尼迦后书
提前
提摩太前书
提后
提摩太后书
提多书
腓利门书
希伯来书
雅各书
彼前
彼得前书
彼后
彼得后书
约一
约翰壹书
约二
约翰贰书
约三
约翰叁书
犹大书
启示录

导读:诗篇 第150章


圣经综合解读

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神的圣所赞美祂!在祂显能力的穹苍赞美祂!」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原文就是「哈利路亚」。本篇以「哈利路亚」开始,又以「哈利路亚」结束。「哈利 הָלַל/hä·lal’」的意思是「赞美」,「路」是祈使语气,「亚 יָהּ/yä」是「耶和华」的简称。
诗篇中首次出现「哈利路亚」是一百零四35,以后出现在许多篇中。其中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篇被称为「哈利路诗篇」(Hallel Psalms)),也称为「埃及赞美诗 Egyptian Hallel」或「大赞美集」;第一百四十六至一百五十篇被称为「哈利路亚诗篇」(Hallelujah Psalms)),每篇的首尾均有「哈利路亚」,又称为「小赞美集」。犹太会堂在每天的晨祷诗集(Pesukei dezimra))中使用「小赞美集」来赞美神。诗篇的最后五篇,每篇都以「哈利路亚」开始和结束。圣灵将这五篇安排在诗篇的最后部分,表明一切敬拜和祷告的终点,乃是对神的「赞美」。
第1节宣告了赞美神的地点:「在神的圣所、在祂显能力的穹苍」()),也就是在任何地方赞美神。
上图:在耶路撒冷的大卫墓上,绣着希伯来语的诗篇一百五十篇。

2「要因祂大能的作为赞美他,按着祂极美的大德赞美祂!」

「按着祂极美的大德赞美祂」()),原文是「因祂极其伟大赞美祂」(和合本修订版、英文ESV译本))。
第2节宣告了赞美神的原因:「因祂大能的作为、因祂极其伟大」())。

3「要用角声赞美祂,鼓瑟弹琴赞美祂!」

4「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祂!」

5「用大响的钹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

「角」())指公羊的角做成的号角。
「箫」())可能是一种笛子。
3-5节宣告了赞美神的方式,包括舞蹈和音乐,提到了八种乐器。人类所有的肢体都被用来使用乐器赞美神:呼吸被用来吹角,口被用来歌唱,指头被用来鼓瑟,手掌被用来击鼓,脚被用来跳舞。所以本篇也被称为「音乐家的赞美诗 the Musicians’ Psalm」,也被称为「超越语言的赞美 Praise beyond words」。

6「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第6节宣告了赞美神的主体:「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原文就是「哈利路亚」。本节是结束诗篇第五卷的荣耀颂,本篇则是结束整卷诗篇的荣耀颂。
诗篇以「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揭开序幕,又以「哈利路亚」落下帷幕,带出了诗篇的结论:敬畏顺服神的人是有福的,无论在什么境遇下都可以赞美神、也应当赞美神,这既是人的本分,也是人受造的目的())。因此,当这曲伟大的赞美交响乐到达高潮的时候,每个属神的百姓都当欢然加入「哈利路亚」的大合唱,颂赞创造、护理和救赎我们的神。而当基督再来施行审判的时候()),我们将「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上图:1955年和1956年发行的以色列新年(Joyous Festivals)邮票,主题是「圣经时代的音乐家和乐器」。面值25:鼓Timbrel和钹Cymbal。经文是「击鼓跳舞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诗一百五十4-5)。面值30:瑟Lyre。经文是「鼓瑟……赞美祂」(诗一百五十3)。面值50:鼓Trmbrel。经文是「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用……瑟、鼓……」(撒下六5)。面值60:羊角号Shofar,经文是「当在月朔并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诗八十一4)。面值120:角Trumpet。经文是「在你们快乐的日子和节期,并月朔,献燔祭和平安祭,也要吹号」(民十10)。面值150:笛Pipe。经文是「并且心中喜乐,像人吹笛」(赛三十29)。面值250:琴Harp。经文是「弹琴赞美祂」(诗一百五十3)。

--圣经综合解读 ©版权所有

每日研经注释

万物的颂赞

整本诗的最后一篇诗是一首荣耀颂,合适地放在这里,在看见神完全拯救的行动之后,这行动就是神在地上的众仆人手里的行动,那把公义的两刃的刀的另一面。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新约圣经最后的几章,给我们略略看见神一切可怖的行动的最后结果。这些行动以亚伯拉罕和摩西开始,一直继续,直至基督升上神的圣城为止。在这几章结束整本圣经的经文中,我们听到这首伟大颂赞的诗歌:‘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如果没有众人的嗓子一齐发出庄严的声音,如果没有一切我们今日所用的乐器相应和,韩德尔的‘哈利路亚合唱曲’便永远不会激动我们。小提琴的弦线发出声音,大鼓使心震动的低音深深地回荡着,他们热情地唱出了更有价值的赞美的诗句。这篇最后的诗也是一样,在天上和地上每一种声音,和人类的智慧所造出来的每一件乐器,都一同联合在一起,赞美永生神。

当我们按着他们那种具吸引力的思想次序,和跟随以色列的历史经验来研读这些诗,我们会得到更多的亮光,看到圣灵怎样带领诗的编辑,让他们得到启示模式。我们也会看到诗更多的神学的高潮。我们已经知道,诗的作者解释他们的历史是神启示祂自己的‘地方’,也是对世界展示祂慈爱计划的‘地方’。因此,所发生在以色列历史的事情,实在是神‘大能的作为’,但它们也同时是神‘可怖’的行动,来自祂内心的痛苦。

所以,这篇诗并不是一种空洞和表面的赞美。它是出自世人的内心,他知道神为了救赎这个世界所付的代价,也曾略略看到,在永生神的心中有一个十字架。因此,它呼召我们去赞美神,不是用我们的嘴唇,而是用我们的生活。我们藉着神在我们心中的圣灵,就是那个‘角’的力量,以牺牲的服事倾流出这些赞美。因此,我们要在每一处地方与一切神的创造物一同赞美神,无论现在还是直至永恒。整个有关神救赎计划活动的模式,已经可以略略看到,因为这模式已进入了以色列的宗教礼仪之中。所剩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喊出这句涵义丰富的话‘哈利路亚!’不单是以色列,而是凡有血气的都要这样赞美。

--《每日研经注释》 ©版权所有

丁道尔注释

诗第一百五十篇

第一五○篇哈利路亚!

前四卷诗都以颂荣为结束,而第五卷则以一整篇赞美诗来作整个诗的终结。本篇的简短很富刺激,一点不用担心会有任何松弛;何况,要说的话皆已说毕,现在尽可以用特强的延长之音,来作最后的应和。

赞美的“地方”

柯弗戴尔的诗(PBV)的译作:“在神的圣洁里赞美祂”,这译法虽然也有可能,但是相对的下一行为:“在祂显能力的穹苍”,由此可见,这里的“圣洁”是指其第二层含义,即祂的圣所。因此,这里是向神在地上的崇拜者发出呼召,要聚在祂所选择的地方;同时也向祂在天上的诸军发出呼召(穹苍是指天),要他们与我们同声颂赞。在这件事上,天地可以完全一致。神的荣耀充满宇宙,祂的赞美也当如此。

赞美的“原因”

全诗除了第2b节之外634,都用同一个希伯来介系词,其含义随上下文而略有差异。在第2a节,它的意思显然是因,但我们也可感受到其原意“在……里面”,如英语的“to rejoice in”就如:to rejoice in “his mighty deeds”(译注:中文只能译为“因”)。这里有两件大事要赞美,第二件,祂的……伟大(和合:大德),是思想神本身是怎样的一位(参 Gloria in Excelsis〔荣归主颂〕中的句子:“我们因涛按蟮娜僖称谢獭保;而第一件,祂大能的作为,主要是指祂拯救的行动(如:b,,不过间接亦指祂为创造主,及全世界的统治者

赞美的“方式”

对“如何赞美?”的问题,答案为:“用你所有的一切来赞美!”这短短数行列出了几种生活层面:伟大的国庆及宗教圣会,是以角声揭开庆典(这是一种弯角,如:用于宣告禧年,;见的注释);欢乐的庆祝,如:凯旋而归,则有击鼓跳舞(见的注释);一般性的奏乐用箫635或笛l;,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但这里不是要强调这些区分,乃是陈明,各式各样的乐器,或属庄严或属欢愉,或为打击或为弹奏,或发柔声或发锐声,都要集合起来赞美神636

赞美的“生灵”

有人认为,这里的凡……之物(和合:凡),应译为“凡……之人”637,但这种看法过于狭隘,这句话直译为“让凡有气息的,都赞美耶和华”。它应该是所示,那荣美的大混合之总结,计有:“大鱼……,野兽和一切牲畜,昆虫和飞鸟”,再加上全人类,从君王到孩童甚至如第八篇的宣告,婴孩和吃奶的也在内。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阿们!

634 在第2b节,介系词 k#(“按照”)取代了 b# (在1、2a、3~5节各译为“在内”,“为”,及“用”)。但这两个子音在希伯来文非常像,而可能第2b节应当和其他各处一样,有一古译本(Peshitta)便如此建议。
635 AV 作“风琴”,从武加大本得出,但并不正确。
636 对这些乐器的细节,见 NBD , 'Music and Musical lnstruments' 一文。希伯来文与和合本的译文并列如下: s%o^p{a{r (角); ne{b[el (瑟); kinno^r (琴); to{p{ (鼓), minni^m (丝弦乐器); ` u^g{a{b[ (箫); s]els]#li^m (钹)。
637 见 T. C. Mitchell, VT ll (1961), 177~187页,他认为在旧约中,“气息”专指人的生命。

--《丁道尔圣经注释》 ©版权所有

拾穗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神的圣所赞美他,在他显能力的穹苍赞美他。」

在这最后的颂歌中,诗人呼吁人在神的圣所赞美祂(1节 ),因祂伟大的作为赞美祂(2节 ),用各种乐器赞美祂(3~5节 ),而且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6节 )。

“神的圣所”。可能指天堂——神的住处。

――《诗雷氏研读本》

这是一首伟大的哈利路亚赞美之篇,也是结束全本《诗》的荣耀颂。神的子民应在圣所,在神所造的天地间(1节 ),用各种的乐器,击鼓跳舞(3~5节 ),来颂赞神的大能、大德(2节 )。天上地上凡有气息的都一齐来赞美这位伟大无比的至高神。

――《启导本诗注释》

这是一篇赞美诗。1 引言:诗人先邀请天上的受造物向神献上赞美。2 赞美的原因:要因神的作为和伟大赞美祂。3-6 结语:诗人现在呼吁世人用各种乐器歌颂耶和华。

――《串珠圣经注释》

要赞美耶和华: 本诗是最后一篇哈利路亚诗(146-150篇 ),排列在诗的最后。是整个诗的高潮和整卷书最经典的结论。在这首短诗中,诗人阐明了赞美的核心——赞美的地点(1节 )、赞美的理由(2节 )、赞美的方法(3-5节 )、赞美的主体(6节 )。本诗曲调流畅,内容和谐,也是一首体现诗之真髓的伟大之作。给诗落下了大团圆的帷幕。

圣所: 并不仅仅意味“圣殿”,还指神所临在动工的所有地方。显能力的穹苍: 亦不仅指“天国”,也指彰显神之主权的所有地方。如此,神超越所有空间,当受大赞美。

――《圣经精读本》

柯弗戴尔的诗(PBV )的译作:「在神的圣洁里赞美祂」,这译法虽然也有可能,但是相对的下一行为:「在祂显能力的穹苍」,由此可见,这里的「圣洁」是指其第二层含义,即祂的圣所。因此,这里是向神在地上的崇拜者发出呼召,要聚在祂所选择的地方;同时也向祂在天上的诸军发出呼召(穹苍是指天 ),要他们与我们同声颂赞。在这件事上,天地可以完全一致。神的荣耀充满宇宙,祂的赞美也当如此。

──《丁道尔圣经注释》

从神的圣所一直到神显能力的穹苍,都当充满赞美.本篇好像诗人从圣所赞美神.直到山岭的最高峰。

── 包忠杰《诗注解》

】「要因他大能的作为赞美他,按着他极美的大德赞美他。」

他大能的作为: 神的伟大作为分为创造天地的事工与拯救罪人的救赎事工。他从无创造我们,从死亡救拔我们。我们当感谢赞美这一事实。

――《圣经精读本》

全诗除了第2b节之外,都用同一个希伯来介系词,其含义随上下文而略有差异。在第2a节,它的意思显然是因,但我们也可感受到其原意「在……里面」,如英语的「to rejoice in」──就如:to rejoice in「his mighty deeds」(译注中文只能译为「因」 )。这里有两件大事要赞美,第二件,祂的……伟大(和合大德 ),是思想神本身是怎样的一位(参 Gloria in Excelsis〔荣归主颂〕中的句子「我们因?伟大的荣耀称谢?」 );而第一件,祂大能的作为,主要是指祂拯救的行动,不过间接亦指祂为创造主,及全世界的统治者

──《丁道尔圣经注释》

信徒的赞美,当与神的大能和大德相符合,因为宇宙之间唯有神是大的,所以人类应当大大的感谢他。

── 包忠杰《诗注解》

】「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

「角声」:吹号角之声。

――《串珠圣经注释》

以色列的乐器主要是敲击乐和弦乐,都是大声和有节奏的。“角”。羊角号。“琴”和“瑟”是大小不同、可移动的竖琴,它们的尺寸和弦线的数目都不同。“鼓”。小手鼓。“丝弦的乐器”。一个泛称。“箫”。泛指管乐。“钹”。铜或银制的;大概有较大和响亮的,也有较小和高音的。

――《诗雷氏研读本》

用心灵与诚实献上的赞美: 诗人用管乐器(角-箫 ),弦乐器(瑟-琴 ),打击乐器(鼓 )来赞美神。用这些乐器赞美神固然是件美事,然而,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尽心尽性尽力,30:2)以心灵与诚实唱出心灵之歌时,我们的赞美便会成为蒙神悦纳的馨香的活祭。

――《圣经精读本》

对「如何赞美?」的问题,答案为:「用你所有的一切来赞美!」这短短数行列出了几种生活层面:伟大的国庆及宗教圣会,是以角声揭开庆典(这是一种弯角 如用于宣告禧年 ;欢乐的庆祝,如:凯旋而归,则有击鼓跳舞;一般性的奏乐用箫或笛,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但这里不是要强调这些区分,乃是陈明,各式各样的乐器,或属庄严或属欢愉,或为打击或为弹奏,或发柔声或发锐声,都要集合起来赞美神。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心中若充满了爱神、感谢神的情绪,他的身体、手、脚、口舌都必一同欢乐。手中的乐器也必一同伴奏出美丽的音调感谢神。基督教最美的圣诗,是信徒被圣灵感动,根据圣经的话写成的,信徒同心合意唱出赞美神的优美诗歌,将属天的现象表现在人间。不同的乐器,也可以代表信徒各种不同赞美神的方法,都是十分和谐,没有丝毫杂音乱调。

── 包忠杰《诗注解》

乐器】

乐器是初期人类最先的发明之一。埃及最早期的箫可以考证到主前第四千年纪。吾珥王陵挖掘到的几个琴、瑟和一对银笛,鉴定为主前第三千年纪初期的产物。骨制和陶制的笛子起码可以溯源到主前第四千年纪。乐器可供娱乐,也可以作为舞蹈,或公开仪式如游行、祭仪的戏剧等的伴奏。除了简单的敲击乐器(鼓、拨浪鼓等 )以外,古代近东最常用的乐器是琴和瑟。古墓的挖掘和庙宇、王宫的壁画,都找得着例子。

文学形容它有安抚心灵、召唤神明,和提供行军节奏的功用。乐师有自己的行会,极受尊重。这些全部都是当代典型的乐器,早至主前第三千年纪,已经出现在古代近东的文献、浮雕、绘画之中。

至于本节之中哪个当译作「瑟」,哪个当译作「琴」,学者仍然未有定论。和合本译作「瑟」的,是个十弦的乐器,学者相信「琴」则弦数较少。两种乐器都是手提的,框用木制。按照古代的浮雕,本节的「鼓」是圆框蒙皮的手鼓,不如现代的铃鼓般,会叮当作响。「笛」则是青铜或芦杆制造的双管乐器。钹是用青铜制造的敲击乐器,惟一未能确定之处是其大小。

──《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击鼓跳舞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

】「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结束诗的一个高潮,这里催促“凡有气息的”都要来赞美耶和华。

――《诗雷氏研读本》

这既是诗的最后一节,亦是整本圣经的结论。亦即,凡有气息的都当赞美万有之主神。这是人的本分,亦是存在的目的

――《圣经精读本》

有人认为,这里的凡……之物(和合凡 ),应译为「凡……之人」,但这种看法过于狭隘,这句话直译为「让凡有气息的,都赞美耶和华」。它应该是所示,那荣美的大混合之总结,计有:「大鱼……,野兽和一切牲畜,昆虫和飞鸟」,再加上全人类,从君王到孩童──甚至如第八篇的宣告,婴孩和吃奶的也在内。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丁道尔圣经注释》

人生命的气息是神所赐的,人以这奇妙的气息感谢赞美神,是最合宜的人了。诗人大卫说:“你们一切被他造的,在他所治理的各处,都要称颂耶和华;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诗—。宇宙的叹息都变成感谢的欢呼,神的心纔能满足。神所计划的,就是有一天全宇宙都成为一个大型的乐队,将永远的荣耀归给他所爱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

── 包忠杰《诗注解》

【思想问题(第150篇 )】

诗人大卫除了呼吁人用各种乐器歌颂神之外,关于歌颂的方式,还有什么提议?参1节。今日教会有否忽略多元化的歌颂方式?

崇拜过分注重程序,可能使信徒不易投入,诗人以什么方法帮助自己敬拜神?参2节。

──《串珠圣经注释》

例证

进入安息的方法】

进入安息的方法就是赞美。有些东方宗教要人享安息;他们的方法是叫人重复地念一个无意义的字,或喊一些口号,直到头脑空白。这是一种心理状态,没有甚么神秘。通常这种方法的背后是一种泛神论。泛神论的宗教经历与空白的头脑很相配。可是基督徒享受安息应该不一样。我们承认头脑空白一段时间,是可以带给人某种安息,使一个忙碌的人生活有调剂,使他工作时增加效率,心情愉快。可是基督教的信仰对象不是「宇宙整体」,不是「零」,也不是「?」,乃是「耶和华」。耶和华藉创造和救赎的作为彰显祂的美德,所以诗人说:「要因祂大能的作为赞美祂,按着祂极美的大德赞美祂」。享受安息的方法是思想神的作为与美德(即属性 ),并且按祂的作为与美德赞美祂。很多基督徒只会为神工作,不会享受神自己。很多基督徒花很多时间祷告,但都是在祈求,不是在赞美,这样的基督徒会感觉心灵疲乏。─《扎根与结果》周功和

音乐和诗歌是敬拜神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要小瞧哟!甚么?你不同意?】音乐和诗歌是旧约时代敬拜的主要部分。大卫将音乐用在会幕和圣殿事奉中。从所列举的乐器,诗班和领诗配合上看,音乐声可能很大,也很欢乐。音乐在新约时代的敬拜中也很重要

――《灵修版圣经注释》

有一位拉小提琴的弟兄作见证说,他悔改之后,他的小提琴也悔改了;意思就是说,乐器都是顺着他们的主人成了感谢赞美神的器皿了。人心中若充满了爱神、感谢神的情绪,他的身体、手、脚、口舌都必一同欢乐。手中的乐器也必一同伴奏出美丽的音调感谢神。基督教最美的圣诗,是信徒被圣灵感动,根据圣经的话写成的,信徒同心合意唱出赞美神的优美诗歌,将属天的现象表现在人间。不同的乐器,也可以代表信徒各种不同赞美神的方法,都是十分和谐,没有丝毫杂音乱调。

── 包忠杰《诗注解》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哈利路亚!」

诗的卷首语是「有福」,而以哈利路亚作结。行为上顺服神,就进入蒙福的境地,最后必被提到荣耀里。在世上遵行神的旨意未必快乐,却必能蒙福,当忍耐作成它的功夫,必进入属天的境界。所有一切被造的欢唱,完成大功。

你的生命会像诗一般,有光亮与阴暗,有哭泣与微笑。但一切必以哈利路亚结束。你只要忠心行祂的旨意,至圣的工作必得成就。

你看世界,难免消极。但是你若安静下来,让神自己作完全的功夫。你会听见万物都加入哈利路亚的大合唱,这世界的国度都要归于主了。

神预备整个宇宙成为一个大交响乐园颂赞圣子。据说某一次演奏会,在数百种乐器演出时,却缺少了横笛,指挥就等这一项齐全时才奏。神喜欢的,是一切被造的都从叹息转变欢乐,一切咒诅都已消除。但祂一定要听见你的声音,你要在教会中与自然里赞美祂,你若不为祂作为而赞美,就应在事奉上彰显祂的伟大。如果不能吹号,也可吹笛。如果你不能在感觉上体会,应有信心的确据,但你一定要赞美祂。

──迈尔《珍贵的片刻》

时时、事事都要赞美神吗?】

作者是在告诉每一位倾听者都要赞美神。这信息再清楚不过了!诗人以最恰当的方式来结束这部赞美的书。它直接鼓励我们也去赞美神。请记住我们每天都要赞美神。

――《灵修版圣经注释》

赞美,又赞美,难道人生真可以是一首凯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与我们的属灵生命的路程非常相似。它一开始就将两条道路摆在了我们的眼前﹕一条通向死亡,一条通向生命。我们就是选择了生命之路,仍然要面临祝福和苦难,欢乐和悲痛,成功和阻碍。但神从头至尾都会在我们旁边引导、鼓励、安慰和关照。一位有智慧和信心的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会清楚地明白,神的道路是一条正路。我们知道了这些就要去赞美神,赞美神一直带领着我们,赞美神在那未来完美的神国中为忠实的信徒预备了地方。

──《灵修版圣经注释》
赞美宇宙的主】

「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永远无限的神,肯顾念拯救世上微小卑贱的罪人,实在是奇妙的爱。
神爱世人,以至差祂的独生爱子降世,为罪人死,使一切信祂的人,可以得着永远的生命,成为神的儿女。这显明神多么看重人的存在,不愿一人灭亡。这是正确的。但无论如何,如果解释为神的存在,是以成就人的救恩为唯一目的,则是错误的,变成极端的以人为中心。
圣经说,神拯救罪人的最高目的,是“要将祂极丰富的恩典,就是祂在基督耶稣里向我们所施的恩慈,显明给后来的世代看”。换句话说,神的救恩,使卑贱的罪人,因信称义,造就成祂的“杰作”,就像窑匠把无价值的泥土,造成无价的艺术品。从自然界,我们可以看到,神并不是把贵价的原料加工,而是把没有价值的变成宝贵的;钻石不过是纯炭经高压而产生。而且神不是艺术品的工匠,而是产品的创造者,该得所有的荣耀。
我们要记得:神造人在地上之前,已经创造了这浩渺广大的宇宙,和其中的万物;神最高的目的,在祂救赎的计划完成的永世里,是要在一切所造的万物之上得荣耀,在每一原子之内彰显祂的统治主权。
现在的世界,因为背叛犯罪,使一切“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受败坏的辖制;“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这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到那时候,“这必朽坏的,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要变成不死的”,就是圣徒要复活,这羞辱软弱的身体,要变成强壮荣耀的身体,那就是基督作永远的王,神的国临到地上。
求主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使我们“真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圣徒中得的基业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并知道祂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使我们心在天上,不为属地暂时的事物而生活。诗的首篇,开宗明义,讲到分别为圣的生活;而以末后圆满的荣耀颂结束。
哈利路亚,“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

”── 于中旻《诗笺记》

【诗一百五十篇 韦斯利学到赞美】

圣经当中最多、最积极的命令是:「你要赞美」;而消极方面最多的指示是:「不要怕。」不错,神希望祂的子民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中只要赞美,只要感恩,而不用惧怕。

韦斯利约翰上牛津大学时,年方二十一岁,他生长于一个基督徒家庭,自然气质与观念都属超群,不过他仍有势利眼。直到有一个晚上,他和校工交谈之后,才改变了他,使他后来成为一位信仰的伟人。约翰和工友谈话,发现他只有一件衣服,没有床,也饿了足足一天了,他在如此贫困的情形下仍然是一个快乐的人,满心赞美神。那时约翰还不太成熟,他讥笑这个工友,「那你还有什么可赞美神的地方呢?」那人说,「多得很,我赞美神赐给我生命,也给我一颗热爱祂的心,还有就是渴望服事祂的心志」工友这种微笑的、谦卑的、敬虔的回答。约翰觉得这实在才算得上是真实的感恩。许多年以后,在一七九一年,韦斯利约翰八十八岁时去世,他在临终时最后还以微弱的声音唱「在我一息尚存时我要赞美创造主」这首赞美诗,站在他旁边的人一定不知道那工友改变了约翰的一生呢。

——H.G.B.——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Powered by ChristineJin.org 📧